有朋友跟小顏訴苦,說自己最近感覺皮膚差了,一雙賤手經常能從自己的臉上、背上摳出一些小米大小的白色顆粒,有點硬、偶爾還有點臭臭。不知道是自己老了(95年老阿姨一枚),還是皮膚護理出問題了?
正好趕上今天加班,小顏就跟大家講講「身上摳出小顆粒」的那些事兒。如果大伙兒有更好的經驗和方法,也歡迎大家在文末留言交流。
皮膚上摳出的小顆粒是什麼?
簡單來說,是粉刺。
在不破壞皮膚的前提下,能被輕鬆摳出來是多是開口粉刺;不容易被摳出來的,且容易弄傷皮膚的,就是閉口粉刺了。摳出來的白色顆粒就是皮脂,堵塞在毛孔造成的,好發於臉上、背上等部位。
如何消除這些「小顆粒」,讓肌膚變得平整平滑呢?
面對這些既影響皮膚手感,又可能醞釀更大爆發的小顆粒,我們應由內而外進行綜合治理。具體來說,就是對內調理皮膚油脂分泌,對外做好皮膚毛孔的疏通工作。
外部護膚
1. 皮膚清潔
多粉刺的肌膚,最主要的就是要保持肌膚毛孔的疏通,因此在清潔皮膚的時候,不論是潔面還是洗澡,最好能選擇弱酸性洗浴產品。因為弱酸性產品與正常的肌膚酸鹼度接近,有助於肌膚毛孔舒張,只要毛孔充分舒張,才能很好地清潔毛孔中的油脂和汙垢,讓油脂能更好地排出來。
此外,不論是洗臉,還是洗澡,不要直接將潔膚產品直接塗抹在皮膚上,而應先打出泡沫,然後再在皮膚上進行揉搓,這樣才能有效清潔皮膚。
2. 補水保溼
水油失衡也是導致毛孔堵塞,引起粉刺增多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皮膚清潔過後,一定要進行補水保溼。面部可以通過塗抹精華液或敷面膜來補水保溼;身上尤其是背部,可以通過塗抹潤膚露來進行滋潤保溼,對於出現皮膚輕微炎症的部位,可以選擇含茶樹精油的護膚品進行塗抹,有消炎抗痘、抗粉刺的作用。
3. 其他注意事項
要注意防曬,避免皮膚過度乾燥,讓毛孔中的油脂幹化,不利排出。
此外,衣服穿著上儘量以寬鬆透氣為主。劇烈運動或出汗後,要及時洗澡,避免汗液長時間停留在體表捂出粉刺和痘痘。
內部調理
1. 合理作息。也就是要合理起居,不要熬夜,以免造成內分泌紊亂,影響身體油脂分泌。
2. 堅持運動。運動不僅是治病良藥,也是護膚上品。堅持運動,能促進皮膚代謝,增強皮膚抵抗力。
3. 放鬆心情。壓力也是導致內分泌紊亂的重要因素,面對巨大壓力時要學會合適釋放壓力,比如靜坐冥想、遊泳、慢跑等都是減壓的不錯選擇。
4. 飲食調理。飲食均衡永遠都是第一位的;其次,就是增加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的攝入,如富含維生素c(獼猴桃、大棗、番茄、西藍花)、鋅、硒、花青素等。
》》》如果你有更好護膚方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奉旨美顏」大家共同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