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兒子在心裡,愛女兒在嘴上」為何有的老人偏心卻還理直氣壯?

2020-12-11 暖了時光育兒說

文|暖時光(此文為原創,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閨蜜小西前幾天找我訴苦,說自己那個天天嘴上說著和自己最親的媽媽,又來和自己「親」了,一番在媽媽看來的「親女兒」言語之後,終於說到了重。

原來是娘家弟弟想要換輛車,可錢不夠,親媽就想到了她這個女兒,說是借錢,其實就是「要錢」,因為這樣的事情之前發生了太多,可借出去的錢他們一次也沒有還過。這次親媽的說辭是:如果姐姐都不幫弟弟,弟弟還能找誰幫忙……

小西家的事情我還是了解的,這些年,每到她娘家有事情需要小西幫忙,娘家父母就會找小西,然後嘴上說著最親的是女兒,可其實這些年遇到好事父母從來想不到她這個女兒,反而是有事了才想起來找女兒幫忙。

弟弟結婚的時候,彩禮錢不夠,親媽讓女兒小西想想辦法;

父親骨折住院,親媽給小西打電話,說讓她回去照顧;

弟弟喝醉酒,和人鬧事被拘留,親媽找小西哭訴,說她能不能找找人……

用小西的話說,結婚這幾年,每次娘家出事,父母就會找她,然後說那句自己早就聽膩了的話:我和你爸我們最愛的就是你,可你弟弟這事你不能不管呀。每次小西都是無奈地笑笑,然後給我們這些朋友訴苦,說自己的父母就是典型的「愛兒子在心裡,愛女兒在嘴上」。

生活中,有和小西經歷差不多的姑娘應該不在少數。更有甚者,有的老人明明自己心中兒子和女兒就是不對等的,卻還總是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沒有偏心,沒有重男輕女。想想也是很可笑了。

而這樣的關係中,大多數「女兒」的做法也都是如小西那般,明知父母說的是違心的假話,卻還是會自己為難著,糾結著,最終又盡心出力地幫娘家把麻煩事處理好。就這樣,攤上這種「嘴上說著愛女兒」,實則卻是各種「為難」女兒的父母,當事人自己也是各種委屈艱辛。

作為女孩,如果遇到這種「愛兒子在心裡,愛女兒在嘴上」的父母,應該怎麼辦?

①明確自己作為女兒的職責。

讓父母知道,那些應該是自己管的事情自己會管,不該管的他們再說好話自己也無能為力,堅決不能讓自己成為娘家人惹麻煩後的「依靠」。

②找機會和父母「攤牌」。

如果自己什麼也不說,而是一直在背後給娘家人收拾爛攤子,那可以說餘生就再也沒有安生的日子過了。

③學會拒絕、學會狠心。

父母為了他們的兒子,都好意思各種讓你這個當女兒的為難,那自己作為女兒,該拒絕的時候,最起碼拒絕的權利還是有的。學會拒絕,學會對父母的不合理要求說「不」,拒絕幾次,也許父母的偏心就會有所收斂。所以說女孩子,遇到不明事理的娘家人,該狠心的時候還是要狠心的,這樣自己的日子才不會過得那麼狼狽、為難。

今日話題:遇到「愛兒子在心裡,愛女兒在嘴上」的父母,你會怎麼辦?】

相關焦點

  • 為何很多父母在小事上疼女兒,卻在大事上偏袒兒子?原因讓人寒心
    她大學畢業後,小慧媽明確跟她說家裡的30萬的存款全是弟弟所有,就連現在的房子都是,媽媽希望小慧能把讀大學的錢「還」回來,幫襯沒讀大學的弟弟買新房。小慧聽後心裡一涼,其實幫助沒有問題,可為何要這麼偏心和現實?當她把想讀研究生的想法傳達給家人時,媽媽臉色一變:「那你得自己出錢,家裡要買新房」!
  • 小事疼女兒,大事慣兒子?中國家庭的這種「偏心」,害了一代人
    時至今日,如此「偏心」的理念,很少再被人提及或者公開受到推崇,但是不得不說,在很多的家庭中,人們嘴上說著「男孩女孩都一樣」,但是「重男輕女」的情況仍然存在,只不是換了一種孩子們「不易察覺」的方式而已。1、「平時生活傷兒子」平時父母偏心女兒這難免會讓兒子覺得委屈,雖然男孩要比女孩更堅強一些,但是男孩也還只是個孩子,他們也需要被父母們公平對待。
  • 「照顧完孫子照顧外孫,可子女還嫌我偏心」,60歲老人心酸又無奈
    她兒子婚後很快就有了孩子,兒子和兒媳都要上班,那麼小的孩子請保姆也不放心,王阿姨就去照顧孫子去了,這一照顧就是三年,現在這孫子也該上幼兒園了。原本以為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可女兒那邊又讓王阿姨去照顧外孫。王阿姨想著女兒也不容易,趁自己還有精力,能幫一點是一點。可是,兒子那邊不願意了,說以前王阿姨就偏心女兒,現在還是更疼女兒,那就讓女兒給她養老吧。
  • 「偏心」爸爸火了,忽視兒子給女兒餵葡萄,兒子:我是空氣嗎?
    女兒到了醫院後,看見爸爸有氣無力地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滿」了管子,心裡十分傷心,忍不住就「梨花帶雨」起來,還喊道:「偏心」爸爸火了,忽視兒子給女兒餵葡萄,兒子:我是空氣嗎?前段時間,網上就有一位「偏心爸爸」火了,他給兩個孩子扒葡萄,結果只餵女兒,完全忽視掉離自己更近的兒子。
  • 「我最愛女兒,但只給兒子買房」,寶媽說出理由,讓人無法反駁
    可是,一位家有一兒一女的寶媽卻說:「我最愛女兒,但只給兒子買房。」這位寶媽說出理由,讓人無法反駁。女兒沒有房能嫁出去,兒子沒有房很難娶到媳婦這位寶媽的第一個理由是,現在說起買房一般都是家有兒子的父母。畢竟,從婚嫁傳統上來說,男女結婚,還是女方到男方家裡多,男方自然要準備婚房。而女方,就算不買房,男方家裡也沒什麼意見。而且,有的男方還擔心女方有房子,怕被人說「吃軟飯」呢。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雙標」,可以偏愛但不要偏心
    有一次聽她憤憤然地痛斥婆家人的不公平時,我笑著問了她一句:"將來你的兒子成家,過來兒子女兒都回來團圓,你希望誰洗碗?""誰洗都一樣。"她說。我見她沒明白我的意思我於是又問:"如果你的女兒在洗碗,你的兒媳在玩手機。你會感覺怎麼樣?"她立刻說她覺得受不了,覺得這樣的場景太刺眼太扎心。"
  • 為啥男人嘴上說喜歡女兒,心裡還做「兒子夢」?跟傳宗接代無關
    文|秘籍君 如今的年代,男孩女孩在很多人眼裡都是一樣的,畢竟是自己的娃,怎麼樣都是最愛的。但是對於某些男人來說,還是希望有兒子的,但是跟「傳宗接代」沒有關係,而是有其它方面的「私心」,想要指責他好像也沒有道理。
  • 梅婷的「眼神殺」讓人望而生畏,這樣偏心的愛,大概只有女兒才懂
    對於明星教育子女這件事,吃瓜群眾們總是有談不完的話題,梅婷的女兒快快讓很多人關注,網友們在欣賞小朋友的高顏值時,也翻出了快快和媽媽一些事情,許多網友還記得梅婷對女兒的「眼神殺」!梅婷面對女兒凌厲的眼神,讓無數人心疼:女兒做錯了什麼?
  • 一位60歲老人的悔悟:當初對兒子偏心,我生病時,才知道誰有孝心
    可是我們的父輩就是從重男輕女的年代走過來的,有很多老人家,在他們有兒子也有女兒的時候,往往都會對兒子非常的偏心,把女兒當做一個外人一樣。或許在他們心裡,他們真的覺得以後女兒會嫁人,嫁出去的人潑出去的水。
  • 那些嘴上說喜歡生女兒的爸爸,心裡其實都想要兒子,口是心非
    起初,筆者也相信這是真的,但後來逐漸發現,那些嘴上說自己喜歡女孩的父親,實際上心裡更想要男孩。二有些人可能不同意,並認為這是危言聳聽。「異性吸引,女兒是如此美麗乖巧,做爸爸的哪裡有不喜歡的呢?」「我老公就是喜歡女兒,心疼得不行!」是的,很多爸爸真的非常愛他們的女兒,但是如果他們能夠選擇的話,他們可能會更想要男孩。三為什麼這麼說?
  • 《愛的釐米》告訴所有父母:偏心溺愛,只會讓一個家破碎
    其中,討論得最熱火朝天的話題就是——父母的偏心和溺愛。佟麗婭在劇中飾演的女主角,叫關雨晴。關雨晴,不僅身材高挑,容貌出眾,而且還是一名機長,工作能力優秀。按常理,普通人家的父母要是有這樣一個優秀、孝順的女兒,早就樂開了花,逢人就誇。按道理,培養出這樣優秀的女兒,父母對女兒應該是極其疼愛的。
  • 面對偏心的父母:兒子、女兒誰更應該贍養老人?
    知乎上有一個高人氣問答:拆遷戶王老太房子拆後分得360萬現金,給兒子300萬,女兒60萬。結果現在兒女都不贍養,為什麼?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兒女的邏輯實際上都不難理解。女兒:既然重男輕女,養老找你的寶貝兒子去。兒子:都是子女,都分了錢,女兒不養我憑什麼要養?
  • 多子女家庭,為何父母總會偏心某一個?這幾種原因迴避不了
    閨蜜西芊的婆婆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西芊的老公是家裡的老大,下面一個弟弟一個妹妹。用西芊的話說,不知為何,從她嫁到這個家那一刻就明顯地感覺公婆對自己的老公不怎麼待見,反而是對小叔子和小姑子的事,再小人家二老都會很上心。為此,西芊曾經還懷疑老公是不是公婆親生的。
  • 財產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的父母都是什麼心理?真相戳心窩
    原來小瀟父母一直偏心她的哥哥,老人攢了一輩子的積蓄還有房產早早地都給了兒子。甚至小瀟出嫁時的彩禮錢老人都給了兒子,那時候小瀟的父母放出豪言養老又不指望她這個出嫁的女兒。可沒曾想,老人前腳更把財產都給了兒子,後腳就被兒媳各種不待見……後來父母就開始找各種理由問小瀟要錢,這次又說父親住院,讓她籌款10萬,不然就告她……財產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的父母都是什麼心理?
  • 老人求女兒賣房給老伴看病,女兒拒絕:你兒子名下5套房
    這位網友很難過,不知道為什麼父母總是這般偏心。她說自己當時就直接拒絕,說的是「找你兒子,他名下有5套房」。 原來老人本是拆遷戶,當年老宅子拆遷,分到了5套房,可老人因重男輕女,把這些房產都給了兒子。還說女兒嫁人了,娘家的財產沒她的份兒。當初老人還表示,到時候自己養老也不會找女兒。
  • 貝克漢姆嘴對嘴親吻女兒:父母之愛不能過度,但也不可褻瀆
    最近,貝克漢姆在女足世界盃看臺上和女兒嘴對嘴親吻的行為無意搶鏡,引發熱搜。,對兒子也這樣親。很多媽媽在換衣服的時候總是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所以不用避諱。幫異性孩子洗澡 這種方式在孩子年幼的時候比較普遍,特別是媽媽幫兒子洗澡簡直是天經地義,但是孩子年齡大一些,這種行為就比較罕見了,畢竟洗澡親密得有點過度,家長會有所顧忌。家長為什麼習慣用過度親密的動作表達愛?
  • 「7隻蝦,5隻給兒子,2隻給女兒」寶媽口中的平均分,偏心可怕
    「7隻蝦,5隻給兒子,2隻給女兒」寶媽口中的平均,偏心嚴重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個視頻走紅,視頻中一位寶媽給兩個孩子做飯,冰箱裡有7隻蝦,用了5隻給兒子做他喜歡吃的蝦丸麵條湯,用了2隻給女兒切成餡包了餃子。事後感嘆一句可笑的話:媽媽的愛不大,但儘量平均分!
  • 有種偏心叫「孩子只愛媽媽」,爸爸知道真相後,立刻「猛男落淚」
    文/甜心奶爸不知道什麼原因,都說男人越成熟越有魅力,甚至再還流傳一句話「男人三十一枝花」。可以表明成熟男人的魅力,但是有些男人就算在外面再怎麼瀟灑,回家後依然是家庭生物鏈的最底層,得不到孩子的愛。,就想要讓兒子幫忙,兒子首先指著一堆問:「這都是誰的東西?」
  • 偏心父母的養老結局:最後會由誰養老,父母很難想到
    錢鍾書和楊絳只有一個女兒阿瑗。有一天他對楊絳說:「我們不要生第二個孩子了吧,如果那個孩子比阿瑗聰明漂亮,我們會偏心的。阿瑗就太可憐了。」如上述情形,我們看到,偏心對於父母來說,有些難免。原來,老人小兒子把老人送到醫院後,就和自己哥哥姐姐都打了電話,讓他們來看老人,然後他就走了。他知道,哥姐一定都會來的。以往這種情況不都是這樣麼?只是這次嚴重些,到大醫院來了。所以,小兒子離開醫院,心裡是極其放心的。其他兒女接到電話,都到醫院後,大家傻眼了:老人一條腿不能動,必須有人全天候照顧。
  • 這種「隱形」的重男輕女,比明著偏心更可怕,女兒很難擺脫自卑
    1、 小事男女平等,大事重男輕女父母表面上對兒子、女兒都一樣,比如買零食時會平均分給兩個孩子,買衣服也會選同等價格的,在吃穿用度上保持得還算公平。可在孩子人生的重大發展上,會做出偏心的決定,比如為了讓兒子讀上優質學校,女兒只能選擇價格更便宜的普通學校,給兒子買房女兒卻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