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雲翔:中國家庭結構的新腳本是什麼?

2020-12-14 澎湃新聞

7月15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學系教授閻雲翔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了題為「倒立的家庭與後父權代際性:新家庭主義再探討」(On Inverted Family and Post-Patriarchal Intergenerationality: Neo-Familism Revisited)的講座。本次講座由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馮仕政教授主持,並由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劉少傑教授參與評議。

講座現場。實習生黃羽婷 攝

「爺爺變孫子」,何謂「倒立」的家庭?

何為「倒立的家庭」?閻雲翔首先引用了其專著《私人生活的變革》一書中一位村民對黑龍江下岬村變化的描述——「爺爺變孫子,婦女上了天」。在閻雲翔看來,這句略帶戲謔的話語精準地捕捉了如今家庭生活的「倒立」特徵。原先中國家庭具有的森嚴的金字塔式的等級結構,其支點在於輩分、年齡和性別。家庭結構的「倒立」,就意味著家庭關係與家庭生活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結構性變革。

當然,倒立並非是近年來才出現的新現象。閻雲翔追溯,首先,結構的變革起源於新文化運動時期,文化與政治領域的精英一次次自上而下的家庭變革的嘗試。這直接導致了父系權威的消解,也是家庭結構倒立的主要原因;其次,共和國成立後,家庭日益成為管理治理的工具,隨著相關政策的實施,家庭組織也開始向理性化和工具化轉型;第三,文化的濡化(enculturation)或者社會化進程中,知識傳播的形式從縱向傳遞變為橫向傳播。 在子女教育上,長輩以往神聖的地位因為知識的匱乏受到了挑戰,經歷了權威的祛魅;而從社會結構變遷的視野上看,在個體化和全球化的語境之中,今天的個人比以往相比,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風險,同時,個體的身份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合法化。而在情感、親密關係和倫理等方面,個人遭遇所處於不同情境也引發了全新的爭議、衝突與困惑。

在閻雲翔看來,上世紀80年代或許是家庭結構出現倒轉的最為關鍵的節點。在這一時期,獨生子女政策和人口流動兩者共同加劇了人口結構轉型。第一代獨生子女的出現使得家庭資源分配和結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代際關係結構中,祖輩、父輩和孫輩形成了「4-2-1」的倒立格局。另外,這一時期還出現留守老人和隨遷老人,他們或留守在鄉鎮,或隨遷到城市,成為子女關愛的提供者。隔代撫育的模式和漂泊無定的身份使得他們脫離了原本維持權威的語境。

人口結構的轉型也促使原先的父權文化出現了空心化的趨勢,導致了婚後從父居(patrilocal residence)、父系宗族(patrilineal organization)以及父系財產繼承權( patrilineal inheritance)這三項構成父權制的重要特徵的衰落。

閻雲翔。 高劍平 澎湃資料

從「孝文化」到「後父權代際性」——新的研究視角

閻雲翔接下來對「父權」做了更加清晰的定義和區分。在古典的父權理論框架中,如摩爾根、馬克思與韋伯所指出,父權是代際之間不平等的權力關係,即長輩對晚輩所行使的權威(authority)、特權(prestige)與權力(power)。在中國社會,這主要表現為在倫理思想和政治實踐之中的家國同構。而在上世紀60年代,女權主義學者為父權研究引入了全新的視角,他們強調男權在家庭中的統治地位,權力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通過性別不平等的關係來運作的。

現在學界已經達成共識的是,中國的家庭已經經歷了父權家庭的空心化:代際關係這個軸線已經幾乎被完全掏空,有名無實,或者出現了關係的逆轉,即晚輩對於長輩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在其他很多方面,代際關係與性別權力仍然糾纏在一起。閻雲翔以對「母職」(motherhood)的熱議為例,說明,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看似提高,但是似乎仍然與孩子的表現緊密掛鈎。可見,在一些情形中,雖然家庭結構已經「倒立」,但是代際中的父權文化仍然可以通過並未翻轉的性別關係,將某些結構繼續延續下去。

從「父權」到「後父權」時代,舊的「孝文化」框架已經難以研究新的中國社會變革。閻雲翔指出,家庭研究學者需要重新調整自己的視角和方法。作為一個新的概念工具,「代際性」(intergenerationality)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一時期的代際關係的表現形式及其關鍵的變化。相比於孝順,這一表述價值相對中立,沒有預設特定的價值觀。同時,它有著對主體間性(intersubjectivity)的關注。主位視角在現有家庭研究理論中往往缺失。強調主位視角,同時也使得其有著對於主觀能動性和互動性的觀察。另外,在傳統父權家庭中,親密關係和情緒被有意識地阻止,因為這會妨礙「孝」的實踐。而引入「代際性」的概念能夠幫助我們探討曾經在孝文化中被忽略的情感紐帶,親密關係、關愛等問題。

同時,「代際性」的引入也讓我們看到「後父權」時代所導致的很多新的社會與家庭問題。比如,親密關係的增加可能會導致個體界限的模糊和喪失,這使得家庭成員之間不分你我,從而不分長幼大小。這使得家庭成員相互幹預的可能性也會增加,在「替對方著想」的考慮下,可能會導致更多衝突的發生。

在全球化的時代,個體認同並未走出傳統的模式:我們仍然要依靠最親密的人來界定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當失去了過去的制度保護和公共服務之後,這種一體化的認同關係反而加劇了人際之間的緊張關係。

另外,當代孝道危機的確得到了緩解,但是原有理論框架中很難注意到的是子代所承擔的心理負擔。而新形式的心理創傷,比如對於「原生家庭」的討伐也在今天顯著地增加。不僅如此,子代從小接受著加倍的關愛,但也積累著父母所施加的潛意識:「爸媽對你這麼好,之後要好好報答。」這的確培養了子代對於親代的感恩之情,但是很多時候,這種「報答」往往無法圓滿實現,隨之而來的可能就是內疚、不安和憤怒。這些心理和情緒往往超出家庭生活本身,並且通過個人的表達進入到了公共領域。

同時,閻雲翔也提出了「後父權代際性」的概念,以為研究家庭社會關系所開闢的新路徑。隨著很多夫妻婚後居住形式的變化,嫁出去的女兒不再是「潑出去的水」,這背後展示的是母系和父系「雙系」家庭組織的出現。其次,因為母職角色的重新定義,也在促進著傳統家庭結構的重新變遷。另外,代際關係完全有可能突破家庭關係本身,將分散家庭聯結在一起,實現互利共贏。閻雲翔以「彩虹父母」(rainbow parents)為例,這些接受孩子「出櫃」的父母實際也在經歷著道德上重塑自我的過程。當他們面對家中的其他親人,走到社會和街頭,去爭取群體的利益,實際上也在拓展著社會對於同性戀群體的認知。除此之外,自閉症父母,阿茲海默症群體的子代也都在走出家庭,聯結在一起,幫助社會去理解這些少數群體的境遇。這對於公共生活的建設、社會的多元化發展無疑起著積極的作用。

新家庭主義:個體與家庭博弈的動態過程

傳統中國社會中,家庭主義主要表現為個體利益服從家庭利益,個體忠誠投向家庭。這需要依靠家庭內部的等級關係來維持,體現的是長輩對晚輩,男性對女性的權力優勢。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的改革者為了建立公民與國民意識,力圖推翻家庭主義對人的束縛。但是,家庭主義及其背後的文化心理並非煙消雲散。閻雲翔提出的「新家庭主義」,是對於歷史和社會生活中家庭問題的某種觀察和總結。這包含四個面向:首先,家庭生活的中心由祖輩轉向孫輩,家庭資源集中到第三代,這是一種「下行式的家庭主義」(descending familism),它衝擊了既有的父權家庭結構原則,也體現了代際之間關於「孝」博弈的複雜過程;其次,代際關係中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密關係的日益重要,它再次取代夫妻關係,成為家庭關係的主軸;第三,物質主義與新家庭主義形成表裡關係。如今,衡量家庭生活的幸福往往有著明確的物質性指標,如寬敞的房子和轎車,這與傳統家庭主義中對於光宗耀祖的追求有著顯著的區別;最後,在個體幸福與家庭幸福、個體利益與家庭利益被認為同等重要的今天,個體與家庭之間存在著很強的張力。

在新家庭主義的框架和實踐之中,即興發揮(improvisation)是一種新的策略和機制。閻雲翔解釋說,在今天的生活中,我們對於家庭生活「應該」怎麼樣的老「腳本」無法得到完美的演繹,因此不得不進行臨場發揮。但是,在千差萬別的應對方式下,其指向的仍然是被普遍認可的道德倫理準則。其次,代際性在新家庭主義中日益變成一個需要經營的關係。當原有的父權文化逐漸喪失束縛力後,這一關係成為充滿了博弈的動態過程。

在講座後,劉少傑教授進行了簡單的評議。他指出,作為中國社會最基本的單位,家庭在學術研究中也應被放在其該有的地位,並且以此去進一步研究社會建制和變革,閻雲翔教授的視角恰恰體現了這一點,目前,中國社會正在經歷著複雜的社會變革,考察當代家庭關係的變化無疑是重塑中國社會資本的重要學術課題。

相關焦點

  • 閻雲翔:用人格中的「三個小人」解釋你為何不幸福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文化人類學教授閻雲翔來到復旦大學,通過講述「當代中國的個體與道德自我」,重新叩擊這一當下之問。,閻雲翔以此為線索,重建流動之中的人際關係網絡,從而把握非制度化的農村社會結構,以及其中的互惠原則與人情倫理、婚姻交換與社會轉型等方面的問題。
  • 中國家庭|從同性家庭的隔代照料看「新家庭主義」的實踐
    當代中國家庭結構的變遷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同性家庭的出現是多元化的表現之一。與西方不同的是,在中國,婚姻與生育的社會規範對同性戀群體具有較強影響。那麼,中國同性家庭的生育或養育行為是如何發生的?同性家庭育兒的隔代照料行為和模式如何展開?與異性戀家庭有何共同點或差異?
  • 舊文|什麼是「腳本語言」
    然後人們發現,腳本語言變得跟他們生活息息相關。雖然腳本裡的這些結構,在任何一種「嚴肅」的程序語言(比如 Java,Scheme)裡面早就已經存在了,而且設計得更加完善。什麼是腳本語言2013 年 03 月 29 日很多人都會用一些「腳本語言」(scripting language),卻很少有人真正的知道到底什麼是腳本語言。很多人用 shell 寫一些「腳本」來完成日常的任務,用 Perl 或者 sed 來處理一些文本文件,很多公司用「腳本」來跑它們的「build」(叫做 build script)。
  • 引流腳本,APP引流腳本,引流腳本是什麼意思?
    首先引流腳本是什麼意思?通俗一點講,引流腳本就是一個代替人工來自動化操作的工具,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像你們的手機上都會有或多或少的一些交友平臺吧,美拍這個APP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裡面的粉絲數量也是相當可觀的,你隨便進一個欄目,用傳統的簡單手動操作去跟別人打招呼,然後進行引流,效果也是不錯的吧,但是讓你花一天的時間都在跟別人去打招呼進行引流,你是什麼感覺呢?
  • 後父權制時代的家庭,是走向瓦解還是重構?
    如果我們把眼光投向更廣闊的歷史中去看,20世紀的中國歷史不僅僅進行著翻天覆地的外部革命,在私人生活領域,家庭內部同樣發生著徹底的改變。在傳統的家國同構的結構被打破後,中國家庭的動蕩和瓦解被寫進中國人的生活史。不少社會學者認為,現代婚姻的瓦解和鬆動與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有關,女性不再總是處於一個從屬的位置。
  • 新手主播如何撰寫腳本?直播腳本是什麼?為什麼一定要有腳本?
    今天分享內容是【直播腳本是什麼?為什麼要有腳本?腳本怎麼撰寫?】直播腳本是什麼?前幾天出了一期小視頻講到直播腳本後,有一位朋友給我留言說:「以為寫程序的腳本直播用腳本兩字聽起來很變扭,能不能換個詞叫遊戲規則的劇本」。"腳本"這詞用得最多的卻實是在程序編程上,但如今也被用到了表演戲劇和拍攝電影還有直播上了。
  • 什麼是腳本語言,你用過哪些腳本語言
    早期的腳本語言經常被稱為批處理語言或工作控制語言。一個腳本通常是解釋運行而非編譯。雖然許多腳本語言都超越了計算機簡單任務自動化的領域,成熟到可以編寫精巧的程序,但仍然還是被稱為腳本。幾乎所有計算機系統的各個層次都有一種腳本語言。包括作業系統層,如計算機遊戲,網絡應用程式,文字處理文檔,網絡軟體等。在許多方面,高級程式語言和腳本語言之間互相交叉,二者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
  • 冠姓權之爭|端木異:性別議題背後,中國家庭的變遷與博弈
    「女性爭奪子女冠姓權」,這不單單只是一個女性地位上升的問題,當我們把這種現象放在更大的中國家庭結構變化中來考察,將會有更多有趣的發現。雖然兩頭婚的類似婚姻模式在歷史上並不新(費孝通1930年代的作品中就提到過),也曾在很多少數民族地區流行,但在漢族多個不同地區出現甚至成為主流婚姻模式,是有其新的背景和需求作為支持的,這實際上是一個經過多方博弈的過程。
  • 經濟學人:追求自由和新財富正在打破中國傳統家庭結構
    經濟學人:追求自由和新財富正在打破中國傳統家庭結構 經濟學人 2015-09-02 17:56 來源:澎湃新聞
  • 什麼是影視腳本,影視腳本製作有什麼注意事項
    第二:影片所傳達的主要信息是什麼?(想對目標受眾說什麼?)一般來講,企業類型注重的是:技術、產品、服務、文化、規模、團隊;個人類型注重的是:經歷、事件、觀點;紀實類作品注重的是:事件、背景、人物、觀點;故事類作品注重的是:人物、故事、轉變(變化)。第三:本影片必須要表達的內容有哪些?
  • 追求了40年個體化以後,中國人開始重新回歸家庭
    閻雲翔(人類學家、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研究中心主任)上世紀80年代在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他的導師凱博文(Arthur Kleiman)曾對他開玩笑說:「雲翔,請你不要再寫下岬村了,但是你要不斷地回去。」
  • 家庭策略視角下的農民分家方式探討 ——基於閩南北山村的考察
    作為了解中國社會家庭制度的一個重要內容,分家問題歷來是人類學研究的重點,包括弗裡德曼的《中國東南的宗族組織》、許光烺的《祖蔭下》、費孝通的《江村經濟》、林耀華的《金翼》、楊懋春的《一個中國村莊》、王崧興的《龜山島》、Myron Cohen的House United,House Divided:The Chinese Family in Taiwan、謝繼昌的《仰之村的家族組織》以及閻雲翔的《私人生活的變革
  • 什麼是腳本錯誤? 網頁出現腳本錯誤解決辦法分享
    什麼是腳本錯誤? 網頁出現腳本錯誤解決辦法分享時間:2018-03-27 07:49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什麼是腳本錯誤?網頁出現腳本錯誤解決辦法分享 當我們使用電腦瀏覽網頁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腳本錯誤的界面對話框,一般情況下不予理會也是可以的,但是個別的會有影響還關不掉我們就得找出原因來解決了,下面小編就針對腳本錯誤給大家帶來解決方法,希望能夠幫   原標題:什麼是腳本錯誤?
  • Shell腳本中判斷結構case命令的用法筆記
    Shell腳本中case命令的用法和if/elif/else判斷結構的用法等價,case命令也用於多種可能情況下的分支判斷場景。語法結構如下:case var invar1) command1 ;;var2) command2 ;;var3) command3 ;;...
  • 自媒體視頻腳本與圖文創作原則3:六大基本結構,把觀點順序安排好
    視頻創作與寫作很大程度上是觀點的排列陳述再加於強調,六大基本結構分別是:範疇、評價、時間、比較、線性、因果結構。我們先說因果結構和評價結構,這兩種結構在自媒體分類中應用最多的就是用於明星娛樂,時事新聞中。
  • 艾美獎中國區評委李黎談無腳本真人秀
    近日,樂視視頻內容高級副總裁兼內容總編輯李黎,接受了國際電視最高獎項——第44屆國際艾美獎邀請,擔任中國地區評選活動評委,參與全球無腳本綜藝真人秀節目、歐洲電視劇最佳女主角兩個獎項的評選。 艾美獎中國區評委李黎談無腳本真人秀 內容不僅僅是觀看和娛樂 新媒體內容將更多呈現在真人秀中 「從這次送選的全部外國作品來看,無腳本真人秀出現了兩大趨勢:一、以新媒體社交化為載體的節目內容開始出現;二、真人秀節目開始出現實用性內容,而不僅僅只是注重娛樂和觀賞。」李黎表示。
  • 單獨兩孩將重塑中國家庭結構
    單獨兩孩將重塑中國家庭結構 2014-05-30 21:30:48  人口與社會學專家認為,這預示著中國社會將遠離獨生子女時代,對中國社會特別是中國家庭結構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山東大學人口學研究室主任宋全成說,經過多年獨生子女政策,中國目前有1.4億獨生子女,約三分之一的家庭為獨生子女家庭。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大多進入婚育年齡,「四個老人、一對夫妻、一個孩子」的「421」家庭結構漸成中國社會的主流家庭模式。
  • 《安家》:原生家庭不是你失敗的藉口,學房似錦改寫「人生腳本」
    原生家庭不是你失敗的藉口,像房似錦一樣改寫人生腳本。02什麼是人生腳本?"人生腳本"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伯恩等人提出的觀點,簡單說就是人們的一生計劃,當然在某些程度上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房似錦一樣的人,他們並沒有優越的原生家庭,父母都只是社會中的普通人。即便用盡全力也只能讓孩子吃飽穿暖,給孩子最基本的教育,但卻無法讓孩子過上優質的生活,更沒有辦法為孩子的發展鋪平道路。這會讓孩子為自己的不如意找出理由,那就是把所有的過錯都歸結到原生家庭之上,認為自己的父母沒有本事,自己的家庭太過普通,所以才會讓自己失去很多機會。
  • 企業宣傳片腳本撰寫八要素
    企業宣傳片腳本的撰寫也有一定的規律或者說是「門道」,就像我們蓋房子建大樓一樣,從哪裡開始在哪裡結束,都是有一套大略的程式的。今天我們總結了宣傳片腳本撰寫的「八大要素」,下面我們逐一了解下具體內容。主題定位,這四個字聽上去挺高大上,其實說白了很簡單,就是你的核心思想是什麼,也就是說,你要通過文字故事和畫面想要傳達的點是什麼?這一步是重中之重,我們看到很多企業宣傳片,甚至是大製作的電影,費用很高、技巧絢爛,但是就是不知道它想要表達什麼內容——而主題,就是所謂內容的核心,你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也可以用一個詞來表達,越簡單越好。
  • Linux shell腳本編程入門系列一:認識shell腳本
    1、什麼是shell腳本將多個shell命令按語法組合在一起,並保存在文本文件中即得到我們所說的shell腳本(shell script)。shell腳本可以方便地與系統交互,完成系統管理以及批處理任務。shell處於作業系統與應用之間,起到橋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