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有素養的參與者,請不要僭越馬拉松的精神與內涵

2020-12-22 然後讓你和

幾年前,馬拉松離我們還是比較遙遠,在國內的賽程也比較少。知道或者了解馬拉松的人不多,而有跑過馬拉松的人,則是更少。但是現在你們問我,有多少人跑過馬拉松,非常自信的告訴你,非常多。

我身邊的一個朋友已經是遠飛到海外,參加馬拉松。為什麼我們會對馬拉松產生這麼大的興趣呢?主要應該是有兩點原因,一是我們大眾認為它是一種國際性的比賽,比較有影響力,參加它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自我挑戰。

另外一點是我們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通過運動幫助自己減肥,提高身體免疫力,還要遇到很多有趣的人。正是因為這些因素,我們對馬拉松的熱情是不斷提升。

根據中國馬拉松官方網站的消息來看,僅在3月31號,國內舉辦馬拉松的城市已經到達了8個,當然這個不算是最恐怖的,通過這樣的數據我們是能明顯感覺到,馬拉松已經逐漸成為了一項全民運動。

在3月26日的徐州馬拉松上,卻是出現了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D2113選手孟某平在比賽中違規使用交通工具參加賽事,根據網絡上的圖片,此交通工具好像是什麼共享單車。經裁判發現勸阻制止後,該選手再次騎行。組委會取消了他的成績,並給予了終身禁賽的處罰。

看到了這樣的事情,不只是終身禁賽這麼簡單,更應該給予拘留15天。這種做法完全是違背了馬拉松的理念,想想馬拉松為什麼會被全世界的人認可,它最早也是有故事原型的。

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在1896年舉行的現代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設立了馬拉松賽跑這個項目,把當年菲迪皮茨送信跑的裡程——42.193公裡作為賽跑的距離。所要給我們傳達的是自我挑戰,考驗自己意志力的理念。

不管在最後你是怎麼到達終點的,只要不違背比賽規則,勝利就是屬於自己的。在很多的軍事電影中,會看到很多這樣的畫面。當自己已經不能贏得比賽或者下一站的參賽資格時,不管如何都要堅持到終點,哪怕是爬著也要到終點。

這是一種自我堅持,對自己精神上的鼓舞,更是人生中一個偉大的突破。因此對於違法比賽規則的人,我們是非常厭惡。更何況這名選手被裁判阻止以後,仍然是不顧影響,選擇再次騎行,非常想問,到底是要幹嘛呢?

難到想和南航的那位霸座乘客一樣,上頭條和央視嗎?或許還是有我們所不知道的秘密,一項非常好的運動被你的這個事情一搞,那會傷了多少人的心呢?

我們所參加馬拉松的目的,不光是為了獲得一種榮譽,更重要是對我們自身的考驗,一次自我的突破。也許生命、健康、工作是非常的重要,那為何不如讓自己經歷一次極限的超越呢?

相關焦點

  • 上馬開跑 他們用「愛」傳遞馬拉松精神
    」 ——首屆上馬籌辦參與者 陳仁孝 淮海中路 體育精神無處不在 馬曉薇雖然自己不跑馬拉松,但是作為體育解說,也算「參與」了很多場馬拉松比賽,「我採訪過很多跑馬拉松的人,他們跟我說的最重要兩個字就是『堅持』。」
  • 僭越與謙抑
    知識分子概念的創生在本質上即為政治性的,對政治的參與和介入作為命運,被銘刻於知識分子的內涵之中。以賽亞·柏林曾對俄國「知識階層」(intelligentsia) 進行考證,這一誕生於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群體「發端於現實的暴政」,他們紮根於沙俄的文化荒漠中,同時也向更先進的西方理念汲取營養,在某種程度上他們與本國的人民天然疏離,但這並不是因為知識階層的傲慢,而是由於人民深陷苦難生活的泥潭。
  • 商業氛圍濃厚的中國馬拉松賽事
    我想應該還有不少跑者和參與者不知道或者不了解「馬拉松」的由來。只知道是一個很長且不是整數長度的長袍。馬拉松首先是一個地名,在今天希臘愛琴海岸邊,在公元前490年這裡爆發了一場古波斯入侵古希臘的戰爭,後來古希臘取得了戰役的勝利,這次戰役稱為馬拉松戰役。
  • 「一切安好」的泛濫與僭越
    雖然我們現在不寫信了,但這種善意的用文本隱藏實情的習慣,卻保留了下來,不但沒有消除,反而有擴大的趨勢。在我們這個有著悠久文化的國度裡,「一切安好」式的粉飾,被烙在一切文本可見的地方,甚至已經僭越文本的過度,在現實的世界裡,同樣存在著所謂的善意欺騙。
  • 領導幹部民主素養的內涵特徵和時代要求
    在踏上新徵程、完成新使命的時代語境下,作為「主導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關鍵少數」的領導幹部要有新作為新擔當。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也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全面提升包括民主素養在內的綜合素質,更好履職盡責,成為忠誠於黨、敢擔當善作為,具備高超領導能力和領導藝術的好幹部。
  • 時代新人的精神內涵是什麼?
    我覺得進入新時代,時代新人在西南交通大學應當具備「五有」: 第一,有社會擔當和健全人格;第二,有職業操守和專業才能;第三,有人文情懷和科學素養;第四,有歷史眼光和全球視野;第五,有創新精神和批判思維。我們認為,如果能夠具備這「五個有」,就可以堪稱時代新人。 ■時代新人應注入「中國精神與靈魂」 朱炳文:時代新人第一條要有中國靈魂、中國精神。
  • 媒介素養相關概念及內涵
    隨著媒介技術發展,新媒體的不斷湧現,「literacy」的內涵也不斷被賦予新的意義,它被引申為「識讀」、「素養」、「素質」,於是導致「media literacy」被翻譯過來時概念比較混雜,如「媒介素養、媒體素養、媒介素質、傳媒素養、媒體認知、媒體識讀」等等,但在我國基本上有三種稱謂,有的稱為「媒體素養」,有的叫作「傳媒素養」,有的稱之為「媒介素養」,雖然稱謂不同但所表達的內涵卻是一致的。
  • 2020煙臺馬拉松賽(線上)9月26日開跑 獎牌美「炸」
    今天上午,「2020煙臺馬拉松賽(線上)」新聞發布會,在萬科翡翠長安都會藝術中心舉行。作為煙臺今年最隆重的體育賽事,在這個特殊的2020,煙馬究竟有何吸引之處?從獎牌設計到獎品種類,從互動活動到報名啟動,本次發布會都一一揭曉。
  • 雜談 | 內卷:僭越中心的反遊戲
    ——但又有什麼是正確的呢?德希達是天才,我們確實只配咀嚼他。我經常強調能指鏈這個概念,雖然我個人的理解並不和拉康的理解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這是一系列已經預先發生的事件——我們姑且認為「事件」是一個合理的詞彙。
  • 這家車企,在492米100層的高樓上辦了場馬拉松
    還是這樣有活力的。跑步+讀書,身體和靈魂都要在路上今年「向上馬拉松」還特地加入「向上圖書館」活動,由領跑明星向大家推薦一本最近正在閱讀的好書,鼓勵大家在快節奏的日常生活中不要忘記讓自己讀書充電,生活向上、健康向上的同時精神一起向上
  • 主題內涵:日本武士道精神的隱喻
    主題內涵:日本武士道精神的隱喻導語: 武士所遵守的道德規範即為武土道。日本武士類似於中國的士大夫。他們為世襲制, 在日本社會屬於「士 層, 高高居於農、工、商之上,有著絕對的地位,屬於社會的統治階層。
  • 致所有「無堅持 不英語」參與者
    「無堅持 不英語」21天英語馬拉松從今天開始,很多參與者都將陸續跑完全程。我相信在這個過程,每一個家庭都碰到過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一定也享受到了各種各樣的樂趣和成就感。因為學習英語真的沒有捷徑,唯有堅持!
  • 金都海尚國際的馬拉松精神是什麼
    金都海尚國際的馬拉松精神是什麼 來源:吉屋網   發布時間:2020-12-20
  • 僭越和僭建
    僭越和僭建[中國香港]田小琳  「僭」讀音jiàn(不能錯讀為qián),「僭越」是一個書面語詞,表示超越本分,冒用地位在上者的名分、禮儀或器物等。《魏書·清河王懌傳》:「諒以天尊地卑,君臣道別,宜杜漸防萌,無相僭越。」隨著封建社會的遠去,在現代漢語裡,這個詞已經很少用了。
  • 「請跑友們期待線上馬拉松!」名古屋女子馬拉松主辦方專訪
    2020年2月20日,日本名古屋女子馬拉松主辦方宣布,考慮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定於3月8日舉行的名古屋女子馬拉松將不允許普通選手參賽,並呼籲市民們在比賽當天不要在沿途為選手加油,注意安全。這場賽事是爭奪東京奧運會女子馬拉松參賽選手剩餘一個名額的最後一場選拔賽,此次受邀選手包括曾參加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的福士加代子以及2017年名古屋女子馬拉松亞軍安藤友香等人,參賽對象將僅包括受邀選手和保持3小時以內個人紀錄選手的「精英群體」,約有150人。
  • 時代新人的精神內涵和培養路徑:要具備「五個有」
    人民網2018大學校長論壇主題論壇三,聚焦「時代新人的精神內涵與培養路徑」。 人民網太原10月25日電 今日下午,「回歸·創新·育人2018大學校長論壇」在山西太原開幕。西南交通大學、內蒙古大學、廈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舞蹈學院、山西師範大學等6所高校的書記校長以及擔當主持人的山西太原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璐圍繞「時代新人的精神內涵與培養路徑」展開討論。擔當主持人的張璐表示,時代新人不分身份、不分年齡,怎麼樣把當代的大學生培養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給高等教育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
  • 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內涵與表現
    英國央行更估計,未來10年到20年間,美國和英國分別有8000萬份和1500萬份工作將被機器人取代,佔兩國將近一半的勞動力。本次的高中課程改革就要提出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體系,給出了「核心素養」的概念界定。核心素養的內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個人終生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 內涵不明,遑論其他? ——文章寫作要有必要的內涵思考
    結構一  側重於內涵分析弘揚科學精神,提升科學素養第一段:「問題+標題」開頭。第二段:分析各種亂象,並指出,問題的原因表面看是科學素養問題,深層是科學精神的缺失。簡要分析科學精神與科學素養的內在關係。並圍繞「科學精神」設問。
  • 核心素養下學科組建設的內涵、路徑與價值
    作為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育的重要體制性支持系統及重要學習型組織載體,學科組是一種基於共同的事業、相互介入、共享的技藝庫三個維度構成的教師專業發展實踐共同體。核心素養發展理念下學科組實踐共同體的構建,是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助推器,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載體,也是學校組織建設有機發展的重要保障。
  • 提升孩子的科學素養-培養科學精神讓孩子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當青少年科學素養提高了則國家科學素養就真的提高了,所以提升全民的科學素養就要從小抓起。那如何培養科學精神讓孩子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呢?集中表現在:主張科學認識來源於實踐,實踐是檢驗科學認識真理性的標準和認識發展的動力;重視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作為科學認識的一種方法;倡導科學無國界,科學是不斷發展的開放體系,不承認終極真理;主張科學的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對不同意見採取寬容態度,不迷信權威;提倡懷疑、批判、不斷創新進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