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內涵:日本武士道精神的隱喻
導語: 武士所遵守的道德規範即為武土道。日本武士類似於中國的士大夫。他們為世襲制, 在日本社會屬於「士 層, 高高居於農、工、商之上,有著絕對的地位,屬於社會的統治階層。 公元1192年,源賴朝建立了鎌倉幕府,天皇權力被架空,武士集團在日本的統治就此拉開序幕。至1868年明治維新,幕府制度被廢除,日本的武士政權持續了近七百年。武士時代雖然結束了,但是武士道精神卻流傳下來,影響至今。
日本人身上有著超強的耐力以及不屈不撓的品質,這就是受到武士道尚「勇」精神的影響。日本武士崇尚勇氣,是因為他們身上有強烈的榮醬感與羞恥心,非常重視自身人格尊嚴與價值,任何有損名譽的事情都令他們感到羞恥。因此,他們會為了值得的理由堅持不懈,甚至奮不顧身,因為這是維護榮譽、避免恥辱必須付出的行動。受此影響,日本的體育電影特別重視對主人公頑強拼搏精神的表現,從意志之「勇」與身體之「勇」兩方面完成對武士道尚「勇」精神的契合。
身體是體育行為發生的載體,而體育精神作為一一種能動意識,是體育行為發生的動力源泉。體育價值本身就包括身體和精神兩方面的訓誠與提高。在身體與精神的平衡中,日本的體育電影更加突出精神的能動作用。影片中的主人公往往擁有強大的意志力,這種力量其至能夠克服生理的極限以及運動技能的瓶頸,成為主宰勝負成敗的決定因素。《最強敵人!荷蘭》中,荷蘭青年隊號稱是歐洲實力最強的隊伍,在對日本的比賽中,前兩場分別以6:0、7 : 0的懸殊比分狂掃對手。
然而在第三場的下半場,日本競能突然崛起,不可思議地以11 : 1的大比分挽回敗局。這種情節在現實生活中不太可能發生,而電影所要表現的正是意志力的重要性。《網球王子》中,越前龍馬在決賽中被對手連擊膝關節受傷,幾度倒地不起,但在最後關頭竟能騰空而起,手中的網球拍變成了閃光的武士刀,絕殺對手從取得比賽的勝利。其他如《足球小將》《棒球英豪》《奈緒子》《頭文字D》等,都有用意志戰勝困難、贏得勝利的情節。這種利用強大的意志力戰勝身心等諸多方面的不可能,贏得比賽的最後勝利,就是對武士道精神的呼應與契合。
結語: 日本的體育電影也強調身體之「勇」。影片中意志之「勇」指導著身體之「勇」,而身體之「勇」正是意志之「勇」的外化,兩者是互為表裡。因此,電影裡的主人公無論是在訓練中,還是在賽場上,都能拼盡全力、堅持到底。《奈緒子》(真人版)中,波切島高中田徑部為了備戰馬拉松接力賽長崎縣選拔賽,進行了3周的集訓,每天跑50公裡,而且還要在後半段每公裡提速10秒,最後一公裡要在3分鐘時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