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畫面風格、動物隱喻、主題呈現深度解讀《鹿先生》的獨特內涵

2020-12-14 黑夜獨行雲集

八分三十秒的短片電影《鹿先生》由動畫師Mojtaba Mousavi用5年的時間製作而成。這部全程面具的定格動畫《鹿先生》意在諷刺人們的異化與社會的病態。

影片講述了豬女士有意踢倒盲人乞討者羊先生的碗,並從撿走了他的錢。鹿先生就站在地鐵前,背對這一切,無奈的閉上雙眼,對豬女士行為以示不恥。

車廂內,鹿先生看到只顧自吃麵包的豬女士、帶著耳機自娛自樂的猴子、閉眼睛假寐的猩猩、眼睛四處溜轉的鼠小姐……豬女士看到對面鼠小姐偷走猴子的錢包,毫無表情的直接選擇無視。緊接著鼠小姐為了「避嫌」,走到了車廂另一端重新坐下。鼠小姐對面坐著一對情侶狼先生和狐狸小姐,狼先生和鼠小姐眉來眼去,心照不宣卻又明目張胆的互相勾引。

地鐵不斷前行,豬女士恩將仇報的推開鹿先生,一旁的猴子幸災樂禍,冷眼旁觀禿鷲……車廂外面的世界一點點坍塌,隨後進來的蛇先生引發了地鐵內的混戰,場面失控,血腥暴力充斥在小小的車廂裡。

混戰結束後,鹿小姐為鹿先生擦拭傷口,車廂另一端,禿鷲在啄食豬女士的屍體。站臺外廢墟的嬰兒哭聲引起鹿先生的注意,他不顧危險去拯救,終於喚醒了大猩猩的那一絲善良。鹿先生將嬰兒送進車內,自己卻被掩埋在坍塌的廢墟中,直到最後他都在努力救人。

《鹿先生》儘管只有八分半鐘,但是傳達的含義卻讓人回味無窮,結尾鹿先生是死是活,我們不得而知,但影片傳遞出來的信息很明確:即使社會再無情、再冷漠,依然會有像鹿先生這樣溫柔暖而善良的人,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別人,無論結果,也不要放棄希望!鑑於此,我將從畫面風格、動物隱喻、主題呈現三個角度解讀諷刺意味短片《鹿先生》的獨特魅力。

畫面風格:以幽冷陰暗的冷色調畫面為主,奠定影片的悲傷基調和悽清的結局

影片全程沒有人物對話,採用動作和神態的表現方式為主,所以,影片的畫面色調對劇情基調和結局的猜想就顯得尤為重要。導演用獨特的畫面風格呈現典型的封閉式環境下的人物形象。

幽暗深長的地鐵隧道就如同漆黑的無底洞,陰暗的畫面讓人深感不安,預示著接下來發生的事情也是不可控的。地鐵入口,牆壁滿是黑色塗鴉,裝飾畫也破敗不堪,樓梯口下的垃圾堆了幾袋,陰暗斑雜的畫面,意味著這是一個無人看管的地帶。

老羊乞丐又盲又殘,穿著破舊和衣著整齊,手拎挎包的豬女士的畫面色調形成明顯的差異,為下文豬女士故意拿老羊的錢做了鋪墊。而不遠處的鹿先生背著一切,他聽到豬女士踢碗和硬幣掉出來的聲音,卻沒有聽到撿起硬幣放進碗裡的聲音,所以他知道豬女士拿走了羊乞丐的錢。原本看似和諧的畫風,被豬女士的不和諧舉動打破了,而鹿先生沒有制止,也許他是對這種事情見怪不怪,由此可見,影片背後的社會風氣是敗壞的。

車廂裡人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隨處可見的黑色塗鴉,人物衣著光鮮,看似安靜和諧的畫面,其實暗潮湧動,殺機四伏。鼠女士偷竊他人財物,無人理會;鼠女士勾引他人,無人制止。外面世界坍塌,無人救援,鹿先生救助他人,卻被大猩猩暴力制止。進入車廂的蛇先生,挑起事端,引發混戰,死傷無數。這個畫面悽清,灰暗,沒有讓人覺得溫暖的色調,意味著人性的複雜,社會的荒唐。

鹿先生主動救助他人,自己卻被拋棄在車廂外,埋在廢墟裡。整個畫面讓人哽咽,毫無生的希望,直到廢墟之外的陽光灑落下來,我們才看到一絲溫暖和善意的畫面,也許就是生的希望,是鹿先生帶來的。儘管鹿先生被埋廢墟,生死未卜,結局有點悲傷,但是也不無希望,至少鹿先生的犄角在陽光下動了動,生機尚存。

《鹿先生》採用這種冷峻的陰暗畫面,刻畫了一個無情、殘酷的現實社會和人性的變異。即使是有色調的畫面也是沒有溫度的畫面,傳遞出來的是清冷的情感。用簡單的冷色調畫面來凸顯沒有人物對白的影片,這需要畫面極強的表現力和張力。導演的無對白畫面拍攝相當細膩,展現了值得我們思考的人性的社會問題。

動物隱喻:以動物形象隱喻形形色色的人格,暗示人性的陰暗與社會的病態

導演用動物人格化的手法來展現各種動物所隱喻的人性,通過車廂裡動物們的舉動來暗喻社會的縮影,展現社會的病態。

1.豬女士:貪圖便宜、膽小怕事。影片中豬女士衣著整齊,挎小包,看上去是個有錢的不錯的人。可她故意踢到盲羊乞丐的碗,錢灑了一地,在確定老羊是盲人之後,自己把盲羊乞丐的錢全部撿走,足以見她是個見利忘義,貪圖便宜的自私者。當她坐在車廂內不停啃食麵包時,絲毫沒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什麼不妥,這或者可以說她又是一個沒有準則的人。她看到對面的鼠小姐偷取猴子的錢包時,先是盯著愣了一下,隨即直接忽視,繼續啃食自己的麵包。這有表明她是一個膽小怕事,遇到不公之事不敢發聲的人。她被麵包噎到時,鹿先生主動餵水,讓她緩過神來,她反過來一把推開鹿先生,完全沒有感恩之心。看出她是個自以為是,恩將仇報的人,也正是她的這種表現,才有後面她被鼠小姐欺負致死,被禿鷹啄食屍體。豬女士這樣的人就是隱喻現實社會中看似光鮮亮麗的人,其內心卻是骯髒的,他們是貪圖他人便宜,遇到不平之事卻不敢吱聲,最終被他人欺負的軟弱形象。

2.鼠小姐:毫無原則的社會敗類。鼠小姐同豬女士一樣,衣著靚麗,紅嘴唇紅指甲,用光鮮的外表偽裝自己虛偽、骯髒的內心。她偷取猴子的錢包,盜取不屬於自己的錢財,是犯罪的象徵。盜取錢財後離開現場,坐到狼先生和狐狸對面,舉止輕浮,用微笑、紅唇和動作勾引狼先生。在混戰中搶奪豬女士的挎包,這是明目張胆的搶劫,最終在與豬女士的混戰中也丟失了自己的生命。所以,鼠小姐這樣的人隱喻社會中的小偷、搶劫犯或者說性工作者。她們做事沒有任何原則,只憑自己的需要,肆意去不正當的手段去獲取非法利益。這樣的人最終也沒有好下場,以此警告他人。

3.猴子:幸災樂禍的冷漠者。猴子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裡,對外在不聞不問,即使是自己的錢包丟了也無所察覺,依然樂呵呵。當豬女士恩將仇報推開鹿先生時,他高興的手舞足蹈,對鹿先生的遭遇幸災樂禍。等看到大猩猩對他惡狠狠的眼神時,立刻收斂了自己的冷漠。在無妄之災的混戰中,他也無緣無故的丟失了性命。所以,猴子在這裡隱喻社會中那些湊熱鬧、看熱鬧的幸災樂禍之人。他們覺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可這樣的人往往也會成為利益的犧牲者。

4.鹿先生:善良的選擇者。鹿先生是影片中唯二的正面角色,他是善良的化身。車站外面坍塌,他積極去幫助那些想進入車廂的人,儘管被大猩猩阻止了,他還是讓鹿小姐和蛇先生進來了。蛇先生調戲鹿小姐,他主動為鹿小姐解困,卻被蛇先生的毒液所傷。混戰過後,他用自己的犄角去撬開車門,差點把犄角折斷。他勇敢的跑出車廂,拯救了一個嬰兒,車門關閉,車緩緩啟動,他沒有及時上車,但他沒有後悔,他依然去拯救還活著的人。在坍塌的最後時刻,他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坍塌的牆壁,被掩埋的牆體之下。所以,鹿先生隱喻了社會中那些善良的選擇者,他們本可以對發生在身邊的事袖手旁觀,置之不理。可他們選擇善良的一面,積極用自己的行動去幫助所要幫助的人,即使犧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5.大猩猩:理性的暴力者。大猩猩無所謂好與壞,他是一個理性的人,合理的評估局勢,做出最合理的判斷。他推倒了被麵包噎到豬女士,在他看來,豬女士是個無用之人,只知道吃,沒有救的價值,所以推倒她,生死有命。當車廂外發生了坍塌,他阻止了鹿先生放更多的人進地鐵,算是對車廂空間資源的合理安排,控制進車人數,保證安全。當混戰結束後,鹿先生努力嘗試打開車門,沒成功,他主動去打開車門,讓鹿先生去救那個嬰兒,看出他被鹿先生的行動所感動了,激發了他內心的善意。可鹿先生準備去救更多的人,車門又隨即關閉了,大猩猩似乎極力在勸阻鹿先生,說明他是個理性的人,要確保自己的生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大猩猩隱喻現實社會中個人利益擺在第一位的理性者,即使面對危機情況,他們也能根據自身的情況作出合理的判斷,是合格的掌局者。

影片中還有象徵冷眼旁觀的禿鷲,他就靜靜的看著車廂發生的一切,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漁翁;還有隱喻「吃著碗裡瞧著鍋裡」的花花公子狼先生;還有象徵惹是生非的蛇先生,是他引發了車廂內的混戰;還有隱喻善良感恩的鹿小姐,她幫助鹿先生清理傷口,救助嬰兒……導演用眾多的動物形象構建了一個人性異化的病態社會,處於這種社會狀態,那我們應該怎麼選擇才能做到初心不改,這是導演留給觀眾所思考的主題。

混戰後的車廂,死傷無數

主題呈現:以簡約的故事劇情和充滿希望的結局,呈現社會問題和主題內涵

導演用車廂作為社會的縮影,用動物群體隱喻人類,通過車廂裡動物的種種表現和混戰,來呈現當下的社會問題與值得反思的人性。

1.眾多動物的個性其實是每個人複雜的人性的剖析,有利於清楚的意識到自己內心世界的陰暗面,做一個善良的選擇者。

我們可以把影片中的每種動物拆解開來進行人性的一一比對分析,每種動物隱喻每一種人。可人性是複雜的,有時候能做出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所以我們也可以把眾多的動物合為一體,當作一個人的個性剖析來對待,這樣更能突出人性的複雜。

人性都有像豬女士自私貪婪和膽小怕事的一面,也有像猴子一樣袖手旁觀幸災樂禍的一面,還有像大猩猩理性無情的一面,更有鹿先生善良勇敢的一面……社會就是這樣,貪婪自私者最終會成為其他貪婪者的腹中餐;沒有原則的獲取非法利益的人也往往會成為他人的首選目標。在這種病態的社會中,在意識到自己內心的陰暗時,就應該要像鹿先生一樣做一個善良的選擇者,既然整個社會都坍塌了,那繼續前行的列車不見得會有好的結局。在預料不到情況下,我們做一個善良的選擇者,做看到的善事,那未嘗不是為人的最大善意。

影片中展示的世界裡醜陋的事情似乎每天都會發生,映射在我們的社會中,也許就在你我的身邊。可是影片要傳遞的信息是:如果你的心裡充滿了惡意那麼這個世界都註定黑暗,可是如果你的心裡也住著一個鹿先生,那你就是一個善良的選擇者。鹿先生的善舉意味著這個世界因為有你而變得美好。

2.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即使是最細小的善舉,也會迎來光明的明天,未來可期。

影片從豬女士貪圖便宜,竊取盲羊乞丐乞討的錢幣開始,到最後車廂外部世界都處於坍塌,地鐵駛向遠方,未知難測。

車廂裡只剩下鹿小姐、大猩猩、嬰兒和禿鷲,善良的只有鹿小姐,禿鷲是邪惡的,大猩猩是理性的,嬰兒是需要保護的。可結果無人知曉,也許善良的鹿小姐用善意打動了大猩猩,驅逐了禿鷲,一起拯救了嬰兒。也許大猩猩被禿鷲蠱惑而殺了鹿小姐和嬰兒,又是一個悲慘而黑暗的結局。但是我們更願意相信前者這個美好的結局,因為善良的力量是無窮的。即使是細小的善意,也能打動他人。

由於救人而沒有趕上地鐵的鹿先生,沒有後悔自己的選擇,他救助了一個嬰兒,在車站坍塌的一刻他用自己的身軀擋住了牆壁,拯救懷下的人。當溫暖的陽光從臺階上撒下來時,廢墟中只剩下鹿先生的犄角時,可犄角卻輕輕的動了動。是鹿先生的善舉帶來的溫暖的陽光,帶來了生的希望。鹿先生的犄角輕輕動了,意味著鹿先生是活著的,他懷下的人是活著的,是鹿先生的善良選擇拯救了他人也拯救了自己。相比較遠行的地鐵,他更有生的希望。

鹿小姐和鹿先生都是善良的選擇者,即使他們的能力很有限,也許最終也拯救不了一個人,但是他們的善良選擇就給災難中的人帶來生的希望,給病態社會帶來一劑良方的藥引。善良的力量是無窮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有善良的選擇和希望,那社會和人性也會逐漸回歸正道,明天一定也是光明的,可期的。

善良是一種選擇,不是一種責任,沒有誰規定要對誰要善良,與人為善是人性中一種的選擇。善良的人是值得尊重的人,做一個善良的人是一場人生修行。

沒趕上地鐵的鹿先生

結語:

《鹿先生》很明顯的主題就是用動物來呈現人類社會的病態和人格變異,但這背後是鹿先生試圖用自己的善意、努力與犧牲,喚醒著面具人的人性。所以鹿先生身上展現出來的善良,傳遞給觀眾的是善良是一種選擇,我們應該選擇做一個善良的人。

本文正是站在影片表象後,從畫面風格、動物隱喻、主題呈現三個角度深度解讀《鹿先生》的獨特內涵,使讀者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相關焦點

  • 《孫子從美國來》:從三大隱喻解讀影片的「親情」主題及觀影方式
    《孫子從美國來》是由「第五代導演」田壯壯監製,其帶有鮮明獨特的個人敘事風格。影片於2013年獲第22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原創劇本獎」提名。作為「第五代導演」的田壯壯,與同時期的張藝謀、陳凱歌之流風格多變、後期偏重商業化的影視不同,無論是早期的《紅象》、《獵場扎撒》,還是後期的《吳清源》以及《孫子從美國來》,無一不體現著田壯壯濃厚的人文情懷。
  • 從三個角度解讀親情短片《父與女》的獨特魅力
    本文我將從鏡頭畫面的呈現,影片細節的隱喻,影片的藝術魅力來對這部短片進行分析。在影片的第三部分,我會結合自身的觀影感受,談談對這部動畫藝術影片的思考。鏡頭畫面的呈現:昏黃畫面與舒緩音樂的搭配結合,帶來絕佳的觀影體驗影片細節的隱喻:極具代表性的細節隱喻吸引觀眾,讓觀眾對影片的內涵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增強影片的藝術魅力影片的藝術魅力:從自身的觀影感受出發,結合本片的故事情節,談談藝術影片特有的魅力01、鏡頭畫面的呈現:昏黃畫面與舒緩音樂的搭配結合,帶來絕佳的觀影體驗《父與女》之所以能夠感動大量的觀眾
  • 大學畢業生繪製繪本《鹿》講述青春成長故事
    在近日結束的畢業答辯會上,揚州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學生張鑫成將剛剛完成的繪本《鹿》作為自己的畢業設計成果。精美的畫面、豐富的色彩、耐人尋味的故事、深刻的主題,讓作品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注和欣賞。  繪本,是指一類以繪畫為主,並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英文稱之為Picture Book,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據了解,張鑫成這次創作的繪本主題是一頭鹿的成長故事。
  • 外媒評《夜行動物》:絕美的畫面中深度解析婚姻
    《單身男子》一鳴驚人的時尚界達人湯姆-福特,在新作《夜行動物》中將犯罪與心理懸疑融為一體,呈現了一部集大衛-林奇、希區柯克和道格拉斯-塞克為一體的引人入勝的黑色電影。導演通過用潛移默化的方式把電影《夜行動物》變為一部關於看電影的電影,複製了與原著相似的深層主題。  影片的第一幕就令人眼前一亮:隨著片頭曲響起,一群衣著暴露、身材魁梧的搞笑舞者在一片紅色的帷幕前翩翩起舞。如果你覺得《單身男子》中放眼望去一片身材完美、衣衫靚麗的60年代洛杉磯缺少真實,那可能會把這場戲視作導演的一種徹底的自我顛覆。
  • 《妙先生》評價 被贊極具深度的「國漫少數派」
    《妙先生》評價 被贊極具深度的「國漫少數派」  作為國內首部自分級動畫《大護法》姊妹片,「國漫暗黑系列」電影《妙先生》於近日發布終極預告,透露影片獨特世界觀與複雜劇情脈絡。影片源於「電車難題」,主角丁果在「殺好人救壞人」的殘酷規則裡頻頻面臨人性考驗。同時,片方發布終極海報,片中主要角色首度同框,呈現各自的尖銳態度。
  • 深度分析《隱秘的角落》背後的隱喻,每一個細節都細思極恐
    自劇集的大結局上演以來,關於劇集與原著小說的分析對比、劇集本身的抽象符號和具象隱喻的分析、劇集「故事線」和深意的解讀,甚至人物的身世、性格命運的分析不勝枚舉,令人「細思恐極」、拍手稱讚之餘,也從側面映襯出了本劇的「熱度」。《隱秘的角落》的國民度之高,不僅體現在臺詞「一起爬山嗎?」、「你看我還有機會嗎」成為流行語,還體現在「全民解讀」的狂歡之中。
  • 高分短片《百花深處》:從一個「瘋子」視角呈現出失落的傳統文化
    影片講述了一位「瘋子」馮先生找搬家公司,搬他兩進兩出的大院子,但眼前卻只有一片荒地和老槐樹的故事。短片相對於標準時長的常規影片而言,更容易通過高度濃縮的試聽語言,展現導演個人獨特風格,以及其實驗、探索性質。
  • 上映前一天緊急撤檔,《大護法》姐妹篇《妙先生》講了些什麼?
    本來有一部國產動畫也會在這時候上映,但卻在上映的前一天撤檔了,它就是《妙先生》。單說《妙先生》可能很少人知道,但你一定聽過它的姐妹篇《大護法》。說是姐妹篇,是因為《妙先生》的劇本改編自《大護法》導演不思凡的舊作短片。《大護法》憑藉獨特的風格和深刻的隱喻,開創了中國動畫的暗黑潮。
  • 中國傳統戲曲的隱喻翻譯
    在這些譯本中,西方翻譯家和中國翻譯家的作品風格迥異,特別是在對原文一些修辭手法的翻譯處理上差別很大。許淵衝與許明合譯的Dream in Peony Pavilion是《牡丹亭》的第四個英文譯本,其翻譯手法細膩,譯文極大程度上呈現了「音美、形美、意美」的結合。  隱喻在傳統的語言學研究中被視為一種修辭方法。
  • 從鏡頭語言、象徵意義、主題呈現解讀女性電影《鋼琴課》的魅力
    因此,本文將從「鏡頭語言的呈現、事物的象徵意義、主題的呈現方式」這三個方面,從微觀到宏觀來為大家進行深度解讀:鏡頭語言的呈現:影片畫面整體陰鬱且細膩,襯託出了艾達內心的抑鬱與苦悶事物的象徵意義:鋼琴、鏡子、裙子上的破洞等事物都極具深刻的象徵含義,值得深思
  • 如何解讀曾皙的政治隱喻
    學屆對於曾皙的描述所隱喻的政治理想,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這使得不少中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採取時無所適從。本文嘗試從文本釋義入手,結合孔子「復禮」思想和「周禮」祈雨祭典儀式,探尋曾皙隱喻所可能傳達的政治理想。    本章可以視為一篇記敘文,緊緊圍繞交流政治理想這個主題,從起因、經過到結束,記敘生動而完整。
  • 主題內涵:日本武士道精神的隱喻
    主題內涵:日本武士道精神的隱喻導語: 武士所遵守的道德規範即為武土道。日本武士類似於中國的士大夫。他們為世襲制, 在日本社會屬於「士 層, 高高居於農、工、商之上,有著絕對的地位,屬於社會的統治階層。
  • 從敘事結構、視聽語言、主題呈現等方面探討《鐵達尼號》的魅力
    對於這部經典的老電影,網上解讀很多,但更多的是局限於愛情的審美層面,這太單薄了。為了真正地看懂導演的情感和哲學,我們需要對多維度進行挖掘和解讀。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導演,電影《鐵達尼號》於在美國上映。影片一上映就轟動全球,創造了愛情電影的巔峰,來寶座長達票房第一。
  • 用「寫意」呈現畫面,紀錄片《中國》在「取捨」中回溯歷史
    第一集《春秋》以孔子為線索開啟春秋之史,第二集《眾聲》以孟子、墨子、莊子為主角,呈現百家爭鳴的歷史時代。於是,在《中國》最終呈現的畫面中幾乎沒有特寫和對白,不下定義、不闡釋、不評論,而是使用大量全景畫面形成代入感,重點表現古今人們共通的狀態:吃飯、喝水、飲酒;讀書、寫字、思考;聚會、爭論、出行……
  • 油畫動物圖形的隱喻,它諷刺了什麼,歌頌了什麼,深層含義是什麼
    一,動物圖形的隱喻畫中的女人叫做切奇利婭·加萊拉尼婭,只要盯著這幅畫看,便能瞬間被這個女人所吸引,她有著一臉清秀的面龐,有著一雙芊芊玉手,穿著得體而且別致。一些簡單的隱喻:白鴿和橄欖枝象徵和平,狐狸象徵狡猾。隱喻是一種絕妙的修辭手段,用一個形體或詞彙指出常見的一種物體或概念以體態另一種物體和概念,從而暗示他們之間密切的相似處。此外,也有其他動物,例如烏鴉代表預言者的含義,烏鴉代表先知、預言者。《聖經·列王紀》故事裡,上帝告訴先知-以利亞,讓他向西方向,躲在河邊,上帝會命令一隻烏鴉為他帶去食物。
  • 《瘋狂動物城》獲評近年來最好動畫片,一起來看看吧
    不但娛樂性超強,而且主題和人物的深度也已超過一般動畫片的維度了。瘋狂動物城最現實的一點在於,兔子想做個好警察,她確實也做到了嫉惡如仇,恪盡職守。但她在面對殺人如麻的黑幫老大時,畢恭畢敬,甚至還成為了老大外孫女的教母,實際上就是認賊作父了。這可不就是最現實的現實。
  • 深度|從符號表達、超長鏡頭及主題3方面解讀《路邊野餐》的魅力
    本文將從韻味獨特的符號表達,東方詩意下的超長鏡頭以及多重主題建構下的哲學思考三個方面,解讀導演是怎樣營造一個充滿意境的鄉土世界。01在故事表達上,運用韻味獨特的意象符號隱喻現實,推動劇情發展,充實觀眾對人物的想像1.什麼是電影符號學?
  • 瘋狂動物城的主題是什麼?
    答|百度派 @一片桂花糕在《瘋狂動物城》中,動畫的設計者們不能再直白地點出了「各族人民大團結」的中心思想,用主人公從偏見的受害者到無意識的加害者的變化,意圖在觀眾的心裡埋下一顆真誠相對的種子。《瘋狂動物城》巧妙而敏銳地結合了溫柔和智慧,非常及時地在當下傳播和呼喚更多的包容和平等。在我看來,這部電影真正閃光的地方就是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能夠大方地涉及到種族和宗教信仰的歧視,提出了一些很有趣的問題,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觀眾都會在故事結束之後有所思索。考慮最近種族之間的緊張關係,尤其是美國以及歐洲的難民危機,這顯然是一次非常有趣和大膽的觀影體驗。
  • 《鏽湖旅館》鹿先生第一關怎麼過 全部動物過關匯總
    開場部分鏽湖旅館是最近上線 的一款解謎遊戲,這款遊戲還是蠻有意思的,遊戲劇情很特別,主角都是動物,每個動物過關方法不一樣,那麼,鹿先生第一關怎麼過那麼我們要怎麼通關鏽湖旅館第一關呢?小編已經準備好了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完美陌生人》:從意象隱喻、封閉敘事和開放結局解讀生活的本質
    2016年,導演保羅·格諾魏瑟就以手機為主題,拍攝了電影《完美陌生人》,講述了步入中年的7個好朋友在一次聚會上以公開手機信息為遊戲,揭露了彼此不堪入目的隱私而陷入信任危機的故事。本文希望根據電影的表達和呈現技巧,從月食這個意象的三重隱喻、封閉式空間敘事的細節體現以及開放式結局三個方面,來深入解析電影對於主題人性的揭露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