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短片《百花深處》:從一個「瘋子」視角呈現出失落的傳統文化

2020-12-23 薛丁格的猹123

短片用荒誕及超現實的手法,讓消失的家園以詩意的形式再現@薛丁格的猹

《十分鐘,年華老去》由英國「10分鐘,年華老去"公司於2002年推出,由多位世界級大師導演所拍攝的十分鐘短片組合而成,其中便包括了陳凱歌的這部豆瓣評分高達9.2分的《百花深處》。

影片講述了一位「瘋子」馮先生找搬家公司,搬他兩進兩出的大院子,但眼前卻只有一片荒地和老槐樹的故事。

短片相對於標準時長的常規影片而言,更容易通過高度濃縮的試聽語言,展現導演個人獨特風格,以及其實驗、探索性質。而陳凱歌也在這部短片中,運通獨具匠心的視聽語言及人物塑造,展現了時代發展變遷下,老北京城物是人非的景象,詮釋了傳統文化面對現代文明衝擊的脆弱與易逝,並藉由影片給予觀眾深刻反思。

01 敘事手法上,通過獨特鏡頭語言以及意象隱喻,賦予影片獨特藝術價值

①封閉式的構圖以及俯仰視角的切換,來體現影片主題和人物內心世界。

影片一開場,便用及其精準的鏡頭語言展現了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碰撞與衝突:一處新式住宅樓底下,出現了忙碌著的搬家工人、搬著西式的家具,樓裡傳來孩子要家長買電腦的叫喊聲,結合短片拍攝時2000年初的時代背景,展現了一幕朝氣蓬勃的現代化生活圖景。

伴隨著劈裡啪啦的鞭炮聲,鏡頭緩緩上搖,最終用一個大仰角定格在封閉式構圖上:畫面幾乎被高聳的樓房佔滿,只露出一隅小小的天空,展現了現代化的高樓大廈讓人的內心變得更為封閉和壓抑。再高樓背景下,僅有兩盞紅燈籠和一隻小小的鞭炮作為點綴,展現了傳統文化面對現代文明的渺小與弱勢。

隨後,馮遠徵飾演的馮先生出現在畫面中,要求耿樂飾演的搬家工人跟他去「百花深處」胡同幫忙搬家。導演採用封閉式構圖,利用車窗、後視鏡來切割畫面並增加縱深,展現了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同時,導演通過正反打、俯仰交替鏡頭,讓搬家工人始終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勢審視著馮先生。進一步突出了傳統文化的弱勢地位,不到兩分鐘的時間,用及其精準的鏡頭語言在第一場戲就奠定了全片的基調。

隨後,馮先生上車,跟隨搬家公司穿過「百花深處」胡同。導演首先通過一個畫框式構圖,展現了卡車駛過一片荒涼場景:被砍了的樹、被拆毀的房屋,也預示著他們即將去往一個消逝的地方。隨後,鏡頭又透過車內的窗框向外望去,在前景紅色中國結的映襯下,展現出車外一片片被拆除的民居,也隱喻著一去不復返的傳統文化。

接著,搬家工人跟隨馮先生來到他所謂的「百花深處」,卻發現這裡一片荒涼,什麼都沒有。馮先生興奮地爬上斜坡,向搬家工指著自己的」家「,但是搬家工們顯然覺得自己被騙了,一氣之下就要離去。

在這段戲中,導演反常規地用俯視鏡頭拍攝處於高位的馮先生,卻用低機位仰拍處於低位的搬家工人,展現了馮先生所代表的傳統文化面對現代文明的弱勢與無助。

隨後,車子開動,搬家工接到公司打來的電話,得知了馮先生是一個」瘋子「,他向反光鏡望去,在封閉式構圖下,馮先生站在槐樹旁,正好構成了「木」旁邊的「鬼」字。結合反光鏡下搖晃著的中國結,通過馮先生這一形象隱喻了年華老去、無法融入現代社會,漸漸被拋棄、死去的傳統文化。

②通過無實物表演和音效的巧妙運用,用荒誕幽默的手法展現了影片的諷刺反思意味。

如果說影片前半部分為我們展現了一幕辛酸現實的話,那後半部分則通過了一場頗為超現實、荒誕的「假搬家戲」,進一步將主題升華。

在搬家工人所代表的現代人眼中,觀念的衝突不重要,一切都可以用錢來解決。他們掉轉車頭,告訴馮先生,只要肯給錢,他們可以幫他搬那些根本不存在的家具,陪著他一起「瘋」。影片在這裡頗為諷刺地將雙方的角色對調,用仰拍來拍馮先生,而搬家工人則處於了俯視鏡頭,展現了主導權的交替。

馮先生雖然成了」瘋子」,但他是出於自己的理想和對傳統的堅守。而作為正常人的搬家工人,卻主動為了金錢利益裝「瘋",其諷刺意味可見一斑。試想現實中又有多少人打著保護傳統文化的旗號,實則根本不在乎它的死活,只想從中牟利呢?

隨後,影片通過一個近兩分鐘的長鏡頭,結合演員精彩的無實物表演、 搬東西的音效聲,伴隨著背景音樂的鼓點聲,展現了一出看似荒誕熱鬧,實則悲涼的」假搬家戲「。從馮先生描述的紫檀木大衣櫥、大金魚缸、精緻的花瓶,我們可以得知他家裡曾經的氣派景象,隱喻了曾經輝煌的傳統文化。

馮先生從廢墟中找到了當年屋簷下鈴鐺的鐺子,這也是唯一出現的一件「實物」。暗示了衰敗的傳統文化如今只剩下僅有的一絲痕跡供人憑弔和緬懷。隨後,工人們因為在傳遞打火機的時候不小心把「花瓶」摔碎在了地上。此時,帶著淡淡憂傷的笛聲響起,馮先生蹲坐在地上,手捧「花瓶"碎片,嚎啕大哭。花瓶的破碎,正象徵著傳統文化的消亡,馮先生的痛哭,夾雜著年華老去、物是人非的悲哀以及對傳統丟失的的痛惜之情。或許馮先生一直沒有瘋,只是作為傳統文化的殉道者,不想面對現實而已。

02 人物塑造上:影片將角色進行符號化呈現,來象徵傳統文化和現代社會的矛盾對立

如何用一部僅有十分鐘的短片,展現出深刻主題與內涵是非常考驗導演功力的。而陳凱歌則在這部短片中將人物形象進行符號化處理,通過「瘋子」馮先生以及搬家工人來分別象徵傳統文化以及現代社會,凸顯影片主旨。

馮遠徵所飾演的馮先生,是一個類似堂吉訶德式的人物,一個固執、守舊、脫離現實的老北京。在年輕人眼中,他是一個和時代脫節的「瘋子」:穿著紅黃相間,象徵中華傳統文化的舊運動服、運動帽、沉浸在自己對過往的幻想中,作為一個老北京卻認不出自己的家鄉,面對現代社會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無所適從。

但他又是一個可悲的理想主義者,堅信自己兩進兩出的四合院子、家具陳設都依舊保存著,在百花深處的廢墟殘垣中尋找自己早已不存在的家。

這部短片的高明之處便通過一個「瘋子」的視角,用用荒誕、超現實的手法來達到深刻的諷刺和反思效果。馮先生某種程度上正代表了,現代社會在一味追求物質利益的過程中摒棄、丟失的傳統文化和精神家園。

而由耿樂等人所飾演的搬家工人,儼然就是現代社會的縮影,他們對傳統文化嗤之以鼻,本質上卻又對其一無所知,連最基本的家具陳設的擺放方位也搞不清。另一方面,講究金錢至上的他們又可以為了錢配合馮先生進行一場根本不存在的搬家行動,以至於被路過的路人也當成了瘋子。

在荒誕的現實下,到底誰才是瘋子?

03 主題呈現上:用一部寓言性質的短片,寄託了對於現代文明和傳統文化之間衝突與融合的反思。

從《黃土地》到《霸王別姬》再到《梅蘭芳》等作品,我們都可以看到陳凱歌導演的人文情懷和對傳統文化的關注。而作為一位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經歷過這座城市從傳統走向現代化完整過程的陳凱歌,在這部短片中則更明顯的傾注了更多的個人情感。

而這部短片突破性的地方,便是沒有一味地沉浸在對逝去傳統的緬懷,從而對社會發展以及城市化建設進行否定。而是從更深的角度,通過符號化的人物塑造,來展現如何在現代社會找回失落傳統文化、精神家園的反思。

影片最後,搬家工人因為打碎了不存在的花瓶,而沒有收取搬家費,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他們開始意識到了傳統文化的價值所在。隨後,工人因為沒有聽馮先生的指示,讓車子陷進了溝裡,也隱喻了一味追求發展而拋棄傳統的後果便是陷入瓶頸和迷失。

馮先生跳下車,從坑中挖出了埋藏著的鈴鐺,轉身回去。而鈴鐺正象徵著重新開啟傳統文化的鑰匙,畫面透過搖曳著的鈴鐺,切換到了用電腦特技呈現的水墨畫,在那裡,馮先生找回了自己的家,工人們也看到了當年的胡同,傳統的老北京藉助現代科技,以另一種形式重現。

正像影片最後一幕,馮先生搖著鈴鐺,衝向百花深處,那顆大樹和夕陽的餘暉,所構成的「夢」字一般,我們在短短十分鐘的光影交錯間,仿佛也同樣體會了年華老去的過程。

逝去的已經無法再挽回,時代終究要向前發展,而如何在這基礎上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將其和現代科技相互融合重新煥發生命力,是短片給予我們的更深一層思考。

寫在最後

18年後的今天,隨著社會發展和精神文明的進步,北京的傳統街區、四合院以及京韻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越來越受到重視。傳統文化在經歷發展的陣痛期後,也將重新融入現代社會,以新的形式煥發生命力。結合現實,讓我們再回顧這部頗為超前的寓言式的短片時,有了更深一層的反思,體會到這部作品獨特的魅力與價值所在。因此,我也結合自己的思考,寫下了這篇文章。

相關焦點

  • 從《百花深處》看陳凱歌矛盾的歷史文化情結
    本文將以他為電影《十分鐘年華老去》拍攝製作的短片《百花深處》為例,選取電影選題、表現手法、象徵修辭、音樂音響這四個方面,分析陳凱歌蘊育其中矛盾的歷史文化情結。 關鍵詞:傳統文化;人文關懷;文化反思;矛盾情結 《百花深處》是《十分鐘年華老去?小號篇》中的最後一部短片。
  • 百花深處:日新月異的時代變更,悄然吞噬著腦海中的傳統記憶!
    《百花深處》是陳凱歌導演通過為瘋子馮先生搬家的一場鬧劇而揭示的京城現狀,雖只有十多分鐘,卻引起人們深深的反思。陳凱歌向來都以寄情於影而聞名於世,影片開始一一棟聳立的高樓拉開了帷幕,隨之轉為對搬傢伙計的一個仰拍鏡頭,在向人們描述了當下北京大背景的同時,也揭露了大自然下人類的渺小與無助,在面對這個自然而然發展的現實社會,註定是要以失去我們的傳統文化作為沉重的代價,而這一切,人們也終究無可奈何。
  • 品味《百花深處》,你體會到了哪些時代變遷下的人文情懷呢!
    品味《百花深處》,你體會到了哪些時代變遷下的人文情懷呢!這部電影還是陳凱歌以獨特的導演構思,賦予了作品低斂、深沉、哲理性的韻味,僅用十分鐘的鏡頭,講述了一支搬家隊和一位「瘋」老人之間的戲劇故事,描繪出對老北京傳統文化流逝的傷感和緬懷,而對展現這一情感的拍攝技法更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 《失落的衛星》:用中國視角看世界,用西方文學傳統寫旅行
    旅行作家是劉子超的一個標籤,他也在豆瓣主頁上稱自己是「旅行的作家「。繼聚焦中歐、印度、東南亞,發表《午夜降臨前抵達》《沿著季風的方向》兩本遊記之後,他把目光投向中亞。9年間,他數次前往中亞腹地,尋覓當地人真實的生活狀態。今年6月,他匯聚起接近十載的積累,出版了新的旅行文學作品《失落的衛星:深入中亞的旅程》。
  • 記中國傳媒大學3D動畫短片創作《綠蔭深處》
    勇奪美猴獎  在2010年杭州動漫節上,來自傳媒大學的3D立體短片動畫《綠蔭深處》獲得了優秀學生作品——美猴獎這一殊榮。這部動畫片以有趣的情節、可愛的角色,以及漂亮的立體效果博得了所有觀眾的一致稱讚,被親切地稱為「小阿凡達」。作者之一徐業博,如今剛剛被保送成為中國傳媒大學動畫學院研究生,而《綠蔭深處》就是他的畢業作品。
  • 北京四中李家聲「先生」:百花深處自有暗香來 | 逐夢令
    此後,在漫長的歲月裡,「百花深處」四個字,幾乎成了北京城人文思想的精神坐標,新舊文化思潮的交匯之地。  陳昇的歌曲《One Night in Beijing》、陳凱歌導演的在國際上讚譽無數的短片《十分鐘年華老去:百花深處》均誕生於這條不起眼的胡同深巷。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冥冥中註定的,龍之門大語文也誕生於此,旁邊就是百花錄音棚。
  • 《遊子吟》蘊含中國風元素的短片,訴說著道不盡的愛與傳統文化
    02、結合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視覺呈現,既凸顯了人物內心情感的波瀾起伏,又加深了觀眾對每一幀意境的印象唱詩班系列動畫《遊子吟》是兆德文化出品的中國風動漫,裡面充滿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動漫中尋求中國文化脈絡的同時,不僅重構了傳統文化,也滿足了現代人們對視覺審美的標準和情感的寄託。
  • 《The King》用女主視角來看 李敏鎬就是個超帥且巨有錢的瘋子!
    《The King》用女主視角來看 李敏鎬就是個超帥且巨有錢的瘋子!時間:2020-04-21 11: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The King》用女主視角來看 李敏鎬就是個超帥且巨有錢的瘋子! 像李敏鎬這種瘋子帥哥,給我來一百個我都照單全收!!!大家開始追了沒?
  •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2014年度學院獎短片大賽
    張嘉譯出席頒獎典禮(哈麥/文 玄反影/圖 科明/視頻)11月20日晚,金雞百花電影節2014年度學院獎短片大賽落幕,李雪健憑短片《父親》獲得最佳男演員獎。電影裡,他了一個樸實的父親角色,對孩子滿懷愛與關心,角色刻畫動人。臺灣女演員何璦芬憑藉《大象的手指會跳舞》中的母親角色獲得最佳女演員獎。最佳短片是一個創意作品《尿不出來》,講一對不太和諧的父子的故事,爸爸給兒子治病,用喜劇的手法講述吃喝拉撒這些小事兒,最後兩人逐漸和解。拍了《鯉魚》的孟遠獲得最佳導演獎,評委的評語是,這是多年來我們想看到的短片,投資人看後便說,這個人可以投了。
  • 皮克斯短片"包寶寶":獨生子女媽媽的空虛
    《包寶寶》超萌可愛的畫風探討媽媽面臨「空巢症候群」的空虛,是皮克斯華裔女動畫師石之予的導演處女作:「主要想要講一個華人版本的'薑餅人'故事。」作為以家庭為主軸的《超人總動員2》貼片短片,再適合不過。
  • 深晚出品短片《離不開的深圳》獲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最佳創意獎
    深圳晚報訊 (記者 劉雲惠裡) 12月12日下午,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金鵬短片導演扶持計劃發布典禮在光明區文化藝術中心圓滿落幕。此屆新媒體短片節共徵集到來自全球120個國家和地區的6842部參賽短片。由《深圳晚報》視頻製作中心出品的人文微紀錄片《離不開的深圳》從眾多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斬獲最佳創意短視頻獎。
  • 繪本《我愛我的家鄉》向小讀者呈現傳統農耕文化
    整套繪本向小讀者們呈現了濃鬱的中國傳統農耕文化。據了解,農業農村部、教育部今年9月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中國農民豐收節農耕文化教育主題活動的通知,要求充分發揮農事節慶的教育價值,為青少年農耕文化教育提供實踐課堂。
  • 中國兒藝打造傳統文化題材兒童劇《花神》
    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記者周瑋)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原創傳統文化題材兒童劇《花神》,將於10月1日登陸中國兒童劇場。  此劇選取「梅花」這一形象,以「梅花香自苦寒來」作為構思點,借花喻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堅韌精神。故事講述了「梅花」在百花仙子的挑選下承擔裝扮寒冬的使命,由拒絕到接受的自我成長過程。
  • 這個師生創作團體一年創作拍攝短片微電影數十部
    系主任孫學娟說,全系老師和學生們創作熱情非常高,一年創作、拍攝短片及微電影作品數十部。  他們創作的城市宣傳片《創意唐山》、金雞百花電影節宣傳片、紀念唐山抗震40周年微視頻、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微電影等數十部影視動畫、影視廣告作品在國內各大比賽中獲得佳績。
  • 解鎖「恭喜發財」的正確翻譯,美的中央空調新春賀歲短片全網上線
    距離春節還有幾天,美的中央空調的春節賀歲短片《恭喜發財是什麼》也正式出街!1月20日,美的中央空調推出的2020年新春賀歲短片《恭喜發財是什麼》正式上線,講述一個老外在中國過春節,探尋恭喜發財是什麼,從而引發一連串啼笑皆非的故事。短片上線後,引起了觀眾熱議,讓外國人群體在中國過春節的事實成為焦點,同時承載了美的中央空調對全球華人的新春祝福。
  • 221部影片陝西韓城上映 聚焦短片電影文化交流
    期間,從上萬部參賽作品中精選出的221部優秀短片電影將在當地陸續上映。短片電影文化交流周啟動。 田進 攝  據介紹,此次短片電影文化交流周從10月1日持續到10月8日,由金幀國際短片電影聯盟等主辦,期間舉行「你在我心中」72小時競賽、「鷹之眼」航拍大賽、「短片電影交易市場」、「電影論壇」、電影拍攝體驗、室外觀影等眾多活動。國內外評委和主席團成員走過藍毯。
  • 北大出瘋子,清華出傻子,人大出混混!精闢!
    4  由此再比附一下,北大出瘋子,清華出傻子,人大出混混。  說到瘋子,有必要多費幾句口舌。瘋子無拘無束,胡思亂想,看似毫無用處,實則用處巨大,功德無量。  瘋子的「瘋」就在於不滿足於「吃飯」。有了瘋子,才有了精神追求的衝動,文化創造的衝動。瘋子體現了人類的靈性、高貴、神聖。因此,做混混容易,做傻子也不難,最難的還是作瘋子。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時代不能沒有瘋子,瘋子意味著一個夢想,一種精神、一面旗幟。
  • 英媒分析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中國崛起帶動中華文化輸出
    《包寶寶》動畫海報(資料圖片)參考消息網3月4日報導英國廣播公司網站3月1日刊登了題為《<包寶寶>與華人文化:當奧斯卡獎給了80後華裔女導演》的文章,文章摘編如下:短短八分鐘的動畫短片《包寶寶》以具有中國文化象徵的「包子」詮釋母親的愛,奪下2019
  • 中華傳統文化青少年影視嘉年華傳統文化影視年度盛典完美閉幕
    原標題:中華傳統文化青少年影視嘉年華傳統文化影視年度盛典完美閉幕 10月25日,首屆中華傳統文化青少年影視嘉年華年度頒獎盛典,在美麗的青島市嶗山區隆重舉行。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影視全方位融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等環節,鼓勵青少年接受優秀傳統文化薰陶、汲取成長智慧、指導實踐養成,進一步弘揚自強不息、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中華傳統美德。用影視記錄優秀傳統文化、影視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影視傳承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