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科技評論——2017年度十大突破技術

2021-01-15 材料科學與工程


在過去的一年裡,你心目中的最亮眼的科技突破Top10是什麼?這個答案因人而異,見仁見智,但著名科技評論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每年評選的十大突破技術或許代表了一種值得參考的業界主流意見。


2月21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公布了2017年度全球十大突破技術。入選這份重量級年度科技榜單的技術均是在過去一年已到達一個裡程碑式的階段,或即將到達這樣一個階段。它們涵蓋了人工智慧中比較熱門的幾個領域,也涉及新能源、量子計算、生物醫療領域的重大突破。其中,「刷臉支付」這一項技術的主要研究者均為中國公司,在中國市場上已經取得了應用方面的突破。

上榜的十大突破技術是:


1.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

強化學習技術,正是AlphaGo能夠掌握複雜的圍棋遊戲,並擊敗世界最強職業選手的關鍵。 本文圖均為 微信公眾號:DeepTech深科技 圖


技術突破:是一種人工智慧方法,使計算機在沒有更多指引的情況下像人一樣自主學習。

重要意義:倘若機器不能夠自主通過環境經驗訓練技能,自動駕駛汽車以及其他自動化領域,一系列發展都會受到重大限制。

主要研究者:DeepMind 、科大訊飛、Mobileye、阿里巴巴、OpenAI、微軟亞洲研究院、Google、中科院、Uber、百度。

成熟期:1到2年。


2.自動駕駛貨車(Self-Driving Trucks)

未來,自動駕駛貨車將在高速上與其它車輛並駕齊驅。


技術突破:可以在高速路上自動駕駛的長途貨車。

重要意義:這項技術的發展能使貨車司機更高效地完成運輸業務,但貨車司機的薪酬可能會因此下降,貨車司機最終消失。


Otto駕駛室內有一個液冷式的定製微型超級計算機,大小跟麵包箱差不多。


主要公司:Otto、沃爾沃(Volvo)、戴姆勒(Daimler AG)、皮特比爾特(Peterbilt)、百度(Baidu)。

成熟期:5年到10年。


3.太陽能光伏電池(Hot Solar Cells)

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科學家團隊製造了一種全新類型的太陽能設備。


技術突破:一種可以讓太陽能電池效率翻倍的技術。

重要意義:這項新設計可能會催生出在日落後依然可以工作的廉價太陽能發電技術。


MIT團隊研發的原型設備,陽光從中間的窗口射入真空腔。


主要研究者:David Bierman、Marin Soljacic、Evelyn Wang(麻省理工學院)、Vladimir Shalaev(普渡大學)。

成熟期:10到15年。


4.刷臉支付(Paying with Your Face)


技術突破:人臉識別如今已經可以非常精確,在網絡交易等相關領域已經被廣泛使用。

重要意義:該技術提供了一種安全並且十分方便的支付方式,但是或許仍存在隱私洩漏問題。



刷臉支付主要公司:曠視Face++、百度 、科大訊飛、阿里巴巴。

成熟期:現在。


5. 360度自拍(The 360-Degree Selfie)


技術突破:消費級360度全景相機,能夠更真實地還原事件和場景。


柯達PixproSP360-4K全景相機。


重要意義:能提供360度全景掃描的廉價相機,將開啟攝影的新篇章,也將改變人們分享故事的方式。

主要研究者:日本理光(Ricoh)、360fly、 三星、JK Imaging(柯達Pixpro相機的製造廠商)、IC Real Tech(ALLie相機的製造廠商)、Humaneyes Technologies(全景相機Vuze的製造廠商)。

成熟期:現在。


6.基因療法2.0(Gene Therapy 2.0)


技術突破:美國即將批准首個基因治療技術,更多基因療法正在開發與批准的進程中。

重要意義:很多疾病都是由單個基因突變導致的,新型基因療法能夠徹底治癒這些疾病。

主要研究者:SparkTherapeutics、BioMarin、 GenSight Biologics、BlueBird Bio、UniQure。

成熟期:現在。


7.細胞圖譜(The Cell Atlas)

羅伯特·胡克通過顯微鏡看到並畫下的軟木栓細胞(1665年)


技術突破:這是人體中各種細胞類型的完全目錄。

重要意義:超精確的人類生理學模型將加速新藥研發與試驗。

主要研究者:布羅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桑格研究所(Sanger Institute)、扎克伯格夫婦的Biohub(Chan Zuckerberg Biohub)。

成熟期:5年。


8.實用型量子計算機 (Practical Quantum Computers)


技術突破:製造出穩定的量子比特。比特是傳統計算機中的信息單位,而量子比特是量子計算機的信息單位。

重要意義:在運行人工智慧程序以及處理複雜的模擬和規劃問題時,量子計算機的速度可能是傳統計算機的指數倍,而量子計算機甚至能製造出無法破解的密碼。

主要公司: 荷蘭量子技術研究所QuTech、英特爾、谷歌、微軟、IBM。

成熟期:4到5年。


9.治癒癱瘓 (Reversing Paralysis)


Grégoire Courtine持有腦脊柱接口的兩個主要部分。


技術突破:無線腦-體電子元件可繞過神經系統的損傷來實現運動。


無線神經通訊裝置模型。


重要意義:全球有數百萬人被癱瘓所折磨,無時不刻都渴望著擺脫疾病的困擾。

主要研究機構:巴黎綜合理工大學洛桑理工學院(EPFL)、韋斯生物和神經工程中心(Wyss Institute at Harvard)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成熟期:10到15年。


10.殭屍物聯網(Botnets of Things)


突破技術:可以感染並控制攝像頭、監視器以及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惡意軟體,可造成大規模的網絡癱瘓。

此地圖展現了2016年10月21日,Dyn受到DDos攻擊之後所造成的網絡癱瘓規模。


重要意義:基於這種惡意軟體的殭屍網絡對網際網路的破壞能力將會越來越大,也會越來越難阻止。

關鍵人物:Mirai殭屍網絡軟體的創造者、任何使網絡有安全隱患的人——其中有你嗎?

成熟期:現在。


從2001年開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開始評選一年一度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這些技術都是從過去一年的各項或攻克疑難問題、或催生科技使用新方法的創新中遴選出來。該雜誌認為,這些突破性技術將在未來數年凸顯出重要意義。


去年選出的2016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分別是:


1.免疫工程(Immune Engineering)

2.精確編輯植物基因 (Precise Gene Editing in Plants)

3.語音接口(Conversational Interfaces)

4.可回收火箭(Reusable Rockets)

5.知識分享型機器人 (Robots That Teach Each Other)

6.DNA應用商店(DNA App Store)

7.SolarCity的超級工廠(SolarCity’s Gigafactory)

8.Slack

9.特斯拉自動駕駛儀(Tesla Autopilot)

10.空中取電(Power from the Air)


— END —

相關閱讀: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6年十大突破技術

2016年全球10大半導體科技進展

你應該知道的10種突破性納米技術


來源: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編輯:九雅

*本文系轉載,如有問題請聯繫我們以便處理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討論交流合作

相關焦點

  • MIT科技評論最新全球十大突破技術:人造胚胎基因佔卜上榜
    本文圖片均來自DeepTech深科技微信公號當地時間2月21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正式揭曉2018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10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這份全球新興科技領域的權威榜單至今已經有17年的歷史。
  • 2020 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來自MIT科技評論的預測
    自 2001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評選出當年的「十大突破性技術」,這份在全球科技領域舉足輕重的榜單曾精準預測了腦機接口、智能手錶、癌症基因療法、深度學習等諸多熱門技術的崛起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公布了2017年十大突破性技術
    2017年2月21日下午,《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2017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中國大陸地區首發,這也是該榜單首次在中國跟美國同步首發。今年入選的十大科技包括強化學習、自動駕駛貨車、太陽能熱光伏電池、刷臉識別、360度自拍、實用型量子計算機、基因療法2.0、細胞圖譜、治癒癱瘓和殭屍物聯網,排名不分先後。
  • MIT年度十大突破今日揭曉 癌症疫苗等生物醫學技術上榜!
    28日,全球知名科技媒體《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正式揭曉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10 Breakthrough Technologies 2019),為我們帶來過去一年中最為澎湃的十大浪潮。除了人工智慧技術大放異彩,早產預測、腸道顯微膠囊、定製癌症疫苗與人造肉漢堡等生物醫學技術也在榜單上熠熠生輝,將為全人類帶來福祉。
  • 2017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日前,由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評選的2017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經過高校申報和公示、形式審查、學部初評、項目終審等評審流程後在京揭曉。  「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的評選自1998年開展以來,至今已20屆,這項評選活動對提升高等學校科技的整體水平、增強高校的科技創新能力發揮了積極作用,並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贏得了較高的聲譽。
  • 2017年度十大新金融書籍提名啦!
    繼2017年初發布"新金融十大經典書籍""2016年十大新金融書籍"後,本次零壹財經年會,將發布"2017年度十大金融書籍",展現過去一年新金融領域最受好評的十本書籍。哪些書籍影響了新金融在過去一年的成長,哪些書籍充實了過去一年成長的你?快來提名"2017年度十大新金融書籍"吧。
  • 百度翻譯閃耀MIT年度科技大會 吳華現場展示翻譯機
    百度翻譯閃耀MIT年度科技大會 吳華現場展示翻譯機 2018-03MIT Technology Review(《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舉辦的年度科技大會EmTech Digital在舊金山舉行。
  • 「2017年度新金融十大書籍」揭曉
    新金融產業的崛起,正是新思想與新技術催生出了新的金融模式,由此改變了整個金融領域的面貌。而書籍,則是人類思想的精華。2017年12月份,經過零壹財經微信投票、零壹智庫內部評選、社會口碑參考等幾大動作,零壹財經評選出「2017年度新金融十大書籍」。
  • 蓋茨點名十大突破科技:機器人、早產兒預測入選
    《麻省理工技術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雜誌日前邀請比爾-蓋茨,編制年度突破性科技清單。被比爾-蓋茨列為前十名的年度突破性科技,前三名包括了:靈巧機器人、新型核電技術、早產兒的預測技術。
  • 八項成果入選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高校基礎研究主力軍地位凸顯
    10項進展高校佔了8項,高校在2月27日公布的「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中表現十分搶眼,基礎研究中的主力軍地位得到充分顯現。  「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是我國基礎研究工作標誌性成果的展現,絕大多數入選科學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學》等國際頂尖刊物發表,得到國際學術界高度評價,被視為「重大突破」或「填補空白」。
  • 2017年度北京餐飲十大品牌揭曉
    會上,2017年度北京餐飲十大品牌、十大企業家、十大工匠等評選結果正式揭曉。 本屆評選自今年2月正式啟動,歷經候選品牌庫組建,專業評審團提名,公眾投票,評審委員會審定等流程,最終從數百家參選企業和個人中,評選出2017年度北京餐飲十大品牌獲獎企業及個人。其中,必勝客、便宜坊、大董、東來順、峨嵋酒家、嘉和一品、眉州東坡酒樓、全聚德、旺順閣、西貝從眾多入圍企業中脫穎而出,榮獲2017年度北京餐飲十大品牌稱號。
  • 百度翻譯閃耀MIT年度科技大會,吳華現場展示百度WiFi翻譯機
    美國時間3月26日,由美國權威科技雜誌 MIT Technology Review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舉辦的年度科技大會 EmTech Digital 在舊金山舉行。百度自然語言處理部首席科學家、技術委員會聯席主席吳華博士受邀發表題為「Breaking Barriers with Machine Translation」的報告,介紹了百度機器翻譯的最新技術進展及創新產品。百度是此次機器翻譯領域唯一被邀請出席的企業嗷!
  • 盤點MIT評選出的2019十大突破性技術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前段時間揭曉揭曉了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
  • 科大訊飛兩項技術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7全球十大突破性...
    2月21日,2017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榜單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科大訊飛、百度、馭勢科技、樂視、地平線、中科創星、華創資本、和米資本、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科院合生基因、元碼基因、等數十家機構的嘉賓參與了這次發布會,科大訊飛研究院院長胡國平做開幕致辭並參加圓桌討論。
  • 2017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揭曉
    據新華社電 教育部網站20日公布了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度十大網絡用語」。這些用語是基於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語料庫,採用「以智能信息處理技術為主,以人工後期微調為輔」的方式提取獲得的。  本次發布的十大網絡用語依次為:「打call」「尬聊」「你的良心不會痛嗎?」「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皮皮蝦,我們走」「扎心了,老鐵」「還有這種操作?」「懟」「你有freestyle嗎?」「油膩」。
  • 2017手機產業十大獎項獲獎企業公布
    本次2017手機產業十大獎項評選涵蓋廣泛,包含年度中國手機全球十大暢銷品牌、年度中國手機全球十大新銳品牌、手機行業十大優秀供應商、年度十大手機ODM綜合實力企業、年度十大手機自動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年度手機全面屏技術創新獎、年度手機行業最佳僱主等眾多獎項,吸引了全產業鏈上企業積極參選並投票。以下是每個獎項的獲獎情況。
  • 2017年度馬鈴薯主食加工「十大品牌」系列評選揭曉—新聞—科學網
  • 科學大咖帶你看懂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科技部2月27日在北京公布了「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實現星地千公裡級量子糾纏和密鑰分發及隱形傳態;將病毒直接轉化為活疫苗及治療性藥物;首次探測到雙粲重子;實驗發現三重簡併費米子;實現氫氣的低溫製備和存儲;研發出基於共格納米析出強化的新一代超高強鋼;利用量子相變確定性製備出多粒子糾纏態
  • 姚曉菲獲評2017中國健康產業十大年度人物
    2017年9月28日,中國企業博鰲論壇暨2017中國大健康產業博鰲論壇在海南博鰲隆重舉行,此次論壇圍繞「續寫新絲路,開啟新徵程」為主題,秉承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搭建各界合作交流平臺,推動大健康行業創新、健康、有序發展。
  • 江蘇科技大學2018年度十大校園新聞揭曉
    江蘇科技大學「2018年度校園十大新聞」18日揭曉,以新聞視角展示內涵建設重要成果,彰顯江科大人拓路創新的奮發姿態,為來年進位爭先深耕厚植、積蓄力量。2018年度大事要聞,是在精準的空間定位平臺上,提取的時間軸上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新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