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謬誤:偷換概念和轉移話題

2021-02-19 東雷老評
我之前的文章裡說過批判性思維搞定事實與觀點的關係,但有一個前提是明確概念,確保大家是在同一概念下討論問題,這就是所謂的「同一律」。今天來講講兩個與概念相關的相互關聯的邏輯謬誤:偷換概念轉移話題。「偷換」這兩字本身並不好,因為「偷」這個字是主觀意願的的行為。也就是說偷換概念者是故意這麼做的。但很多時候,「偷換概念」是講話者無意識的行為。如果你懂得偷換概念這個辯論技巧而且能加以運用的話,你也就成了詭辯高手。不光辯論時有用,可能寫點廣告文案時還能用上。

買房子老婆,是一條很雷人的售房廣告,創意令人吃驚,但誘惑感十足。它明顯是一條不正當的廣告,挑戰道德底線。但它卻是可以兩種解讀,策劃者不過是玩了一個偷換概念的遊戲,這裡的可以是送給,也可以是送個。買套房子送給老婆,真是一個好老公啊。

買一送一也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廣告。麥當勞的這條廣告算是誠實的買一送一,而且用圖片加以證實。也有不誠實的「買一送一」,比如「買一雙鞋子一雙襪子」。玩的是對於「」的不同解讀。
以上兩個簡單的例子中,動詞「送」的概念和名詞「一」的概念分別被做了手腳,這就是偷換概念的方法。偷換概念也是一種常見的詭辯手法,它通過改變一個概念的內涵或外延,使之變成另一個概念。這個段子裡的意思實在是有太多的意思(概念)了,不同意思(概念)間的轉換把老外搞暈是很正常的。網上這一類的段子很多很多,比如「夏天到了,該穿多少穿多少;冬天到了,該穿多少穿多少」、「愛一個人」、「我喜歡一個人」.其實把這些句子翻譯成英語的時候,就不會出現歧義了。顯然B在偷換概念,因為A說的「沒太陽」是說今天外面是陰天,到了B的嘴裡變成「太陽消失了」,從而指責A的觀點有問題。文字遊戲,一笑了之。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些概念搞混的時候還真是挺麻煩的。例如我經常講到「愛國」這個概念裡的「」的定義是多元的,它至少包含「祖國」和「政府」兩個意思。所以我們經常聽到把愛祖國和愛政府混同起來這樣的謬誤,於是反對政府就成了不愛國。還有一些人張嘴閉嘴就是「我們中國」,「我們中國人」。他們除了犯了以偏概全的邏輯謬誤外,他們的內心深處就不明白「中國」和「中國人」這種集合概念本質是多元化的,他們總愛把個體當作整體。再比如「民主」這個概念,可以包含「民主理念」與「民主制度」是兩個概念。民主理念對於民主的認同,帶有普世性,「民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一。民主制度是民主的實施方式,各個國家和集體有自己的民主制度。但沒有一個制度是完美的,所以一些人會通過批判不完善的民主制度來否定民主理念,實際上是在偷換概念。

 

在辯論中遇到偷換概念的人怎麼辦,當然是要和他把概念明確了。大家一定要在同一個概念的基礎上討論問題。

大概講清楚了什麼是偷換概念,我接下來說說什麼叫轉移話題。

轉移話題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本身不需要特別在意。比如說好了一個班裡開會討論一個事情,但討論著就發現大家在不知不覺中討論了別的話題。會議結束了才發現會議的主題沒有討論出結果來。所以會議要有效率的話,主持會議的人一定要讓大家集中在同一話題上討論,話題跑完了一定能夠拉回來。

轉移話題並非絕對壞事。當飯桌上只聽到一個人就他自己熟悉的話題滔滔不絕、而別人厭惡的時候,最簡單而不傷害的方法就是不經意間轉移一下話題。

轉移話題通常不是完全換一個不相關的話題,它通常與原本話題有關聯,但是討論的立足點發生了轉移。邏輯高手(詭辯者)回答問題時的常用手段是轉移話題,這樣就可以讓自己由被動的回答者變成主動的提問者,從而掌握談話的主動權。這是辯論時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

A 和 B 住在同一個小區。由於物業公司管理不到位,導致這個小區一直髒亂不堪……
A:這小區真髒。
B:隔壁小區更髒,你咋不說呢?

A:這小區真髒。
B:有本事你建個乾淨小區啊。

A:這小區真髒。
B:以我們目前的文化素質,現階段還不太適合住很乾淨的小區。

A:這小區真髒。
B:以前更髒,現在已經不錯了。

A:這小區真髒。
B:再髒也是自己的小區,我為小區裡的高樓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A:這小區真髒。
B:要對咱們小區管理有耐心,別動不動就抱怨。

A:這小區真髒。
B:其實,隔壁小區也一樣,天下烏鴉一般黑,世上根本就沒有乾淨的小區。

A:這小區真髒。
B:我們這麼大的一個小區,問題太複雜,管理沒有你想得那麼容易。

A:這小區真髒。
B:不要再吵了,這個小區不能亂,要穩定!穩定壓倒一切!

A:這小區真髒。
B:凡事都有個過程,現在還不是搞乾淨的時候。

A:這小區真髒。
B:討論這個問題沒有意義,有時間,把自己家打掃乾淨就行了,多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吧!

A:這小區真髒。
B:你是不是對咱們小區不滿?咱們小區白養活你了,滾!

A:這小區真髒。
B:我知道,你是想換一個物業公司;但你想過沒有,這必定會讓小區動蕩不安。

A:這小區真髒。
B:髒的地方是少數,大多數地方還是好的!
A:這小區真髒。
B:世上沒有絕對的乾淨,只有相對的乾淨。你要多看看那些經常有打架鬥毆的小區,才能感恩我們小區目前多麼安全。

A:這小區真髒。
B:沒有物業公司管理,你連髒小區都住不上,你還有沒有良心!懂不懂感恩?!

A:這小區真髒。
B:髒是髒了點,但改變不了髒,那就改變自己的心態去適應。

這段子有點長了,但讀起來是不是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請不要作太多聯想,就把它當作是在討論小區的環境問題。在這一段對話中,A有兩種可能:

一種可能性是A在陳述了一個事實:這小區真髒。A可能還想就這個事實與B進行討論,也許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A的這句話雖然是批評,但是建設性的,目的是讓小區變得乾淨一點。

另一種可能性是A完全是批判性的,A的「這小區真髒」可能是事實,也可能是觀點。畢竟髒與不髒,每一個人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B的角色有點怪異。如果他代表著物業,他的話還可以理解。但他顯然和A一樣是利益受損的業主,他的正常回應是讓A指出小區到底哪裡髒,大家能否一起努力要求物業改變現狀,大家能否一起為小區的衛生做點什麼。但B在努力捍衛著物業。在辯論中,這種人倒也不少見。

B顯然認為A不是善意的,所以他的態度是各種反擊。B不接受A的事實陳述,他要努力捍衛小區,不管小區是否真的髒。B用的方法就是轉移話題並不斷加以道德綁架,轉移的手法之多、之寫實令我忍俊不禁。

問題是如果你是A,遇到了B這樣的人怎麼辦?如果我是A,我可能會要求他讓我把小區真髒的事實一條一條說清楚。如果他轉移話題說「你不喜歡小區就走啊」,我會說:

一,我是這小區的業主之一,我按時足額繳納物業費,我有權利要求物業提供清潔服務。

二、我希望小區變得清潔符合包括B在內的業主的利益。

三、B與我同為業主,無權要求我離開小區。

四、我們是人,我們不是豬,人要生活在一個整潔、體面的環境裡。選擇當豬是B的自由,但請B不要妨礙我當人的自由。(前幾天聽朋友說,野生狀態下的豬和放養的豬是挺注意衛生的)。

分兩種情況,如果想繼續辯論的話題就要阻止他轉移話題,別讓他牽著你的鼻子走,要牢牢扣住自己提出的話題,先說個分明。你必贏無疑,因為轉移話題的主要原因是對手認定他在原話題沒有贏的可能。
如果對手繼續轉移話題來謀求主動權的話,我覺得更好的選擇是:結束討論,徹底離開這種人。

相關焦點

  • 【我愛學邏輯】邏輯謬誤2--稻草人謬誤和滑坡謬誤
    哈嘍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兩個謬誤的知識,這種邏輯謬誤往往以定義、平行結構的形式考查。稻草人謬誤:在論辯中有意或無意地歪曲理解論敵的立場以便能夠更容易地攻擊論敵,或者迴避論敵較強的論證而攻擊其較弱的論證。
  • 高七師:成人自我的邏輯謬誤
    第四個謬誤叫偷換概念謬誤,一個人說你以後不要喝酒了,他說那好吧,以後帶酒的藥品我也不喝了,也不用了,顯然他是偷換了概念。 飲料這個酒是屬於娛樂性的,藥品中也是酒,但是它是酒精,它應該屬於藥品的配方類的。因此他是通過偷換概念來反駁別人不讓他喝酒。
  • 24個經典的邏輯謬誤——稻草人謬誤
    本期主要講24個經典邏輯謬誤中的第一個謬誤——「稻草人謬誤」。
  • 15種常見邏輯謬誤
    避免滑坡謬誤:每一步的論證都拿出充分論據,不能忽略條件,含糊其辭地連鎖推理。 05 概念偷換 在觀點的爭論中,論者會故意轉移論題,尋找有利於自己的角度,最後變成自說自話。
  • 讓銷售贏的很爽、輸的很慘的六大邏輯謬誤!
    銷售在職業生涯裡,會經常遇到邏輯謬誤,有人不以為然,卻在項目中屢屢被人牽著鼻子走,陷入被動,所以,即使不主動誤導別人,也要識破那些利用邏輯誤導自己的把戲。今天的話題有些抽象,但我會儘量用通俗的語言和身邊的例子來說明,看文字前可以先看看這個視頻,有助於理解。
  • 邏輯謬誤(上)
    這些神邏輯常見嗎?你是否欲言又止?這篇文章會教你如何懟回去!神邏輯其實都是邏輯謬誤,你也能在主流媒體報紙、廣告等信息源中找到很多邏輯謬誤。如今我們生活在喜歡蹭熱度、販賣焦慮吸引流量的自媒體泛濫年代,邏輯謬誤更是大行其道。
  • 行測指導:走進常見邏輯謬誤之集合和非集合概念
    這裡就涉及到了一些集合和非集合概念的知識。一.集合和非集合的含義集合概念,官方解釋為」集合體,是由許多對象有機聚合構成的集合體,集合體所具有的屬性,其構成部分未必具有。集合體與其構成部分之間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比如「兒童是祖國的花朵」中的兒童就是一個集合體,是統稱,所以是個集合概念。
  • 辯論中必須知道的15種邏輯謬誤 (二)
    上篇文章(辯論中你必須知道的15種邏輯謬誤(一))講到了什麼是邏輯謬誤,以及其中五個最主要的類型。這篇文章繼續講。學習邏輯謬誤,為了是能夠辨別這些錯誤,以便幫助我們提高認識和討論問題的能力。在激烈的辯論中,避免邏輯謬誤可以給為我們帶來充分的自信。這是積極的一面。同時,部分人也有意利用這些錯誤的邏輯來建立和維護不怎么正確的論點。
  • 李先焜:邏輯中常見的語義謬誤
    語文教師每天都在跟邏輯打交道,解釋語詞時下定義,分析課文篇章結構,批改學生作文時看語句是否通順、結構是否嚴謹、論述是否有說服力,等等,處理這些問題大都要運用邏輯知識和邏輯方法。李先焜先生的《邏輯基本知識》一書,曾收入葉蒼岑主編的「語文基本知識叢書」,是專門為面向語文教師普及邏輯專業知識而撰寫。2020年8月,商務印書館推出本書修訂版。
  • 英文寫作中有哪些常見的邏輯謬誤?
    具體來講,英文寫作中的邏輯謬誤主要有循環論證、因果謬誤、滑坡謬誤、概念不當、合成謬誤以及分割謬誤等,這裡做一些說明:(1)循環論證循環論證(circular argument)是指用來證明論題的論據本身的真實性要依靠論題來證明的邏輯錯誤,也就是說,在循環論證中,論證的前提就是論證的結論。
  • 邏輯中常見的語義謬誤 | 現在讀書會
    ,批改學生作文時看語句是否通順、結構是否嚴謹、論述是否有說服力,等等,處理這些問題大都要運用邏輯知識和邏輯方法。的確,運動也是我存在的形式和我所固有的屬性。有了對運動的理性認識,我就鍛鍊得更積極了。作者試圖證明體育運動的重要性,但他在這段話裡使用的「運動」一詞,一會兒指體育運動,一會兒指機械運動,一會兒又指哲學上的物質運動。這些詞表達的是不同的概念,使用中不容混淆,作者予以混用,結果什麼問題也沒有說清楚。
  • 很多人都不懂:邏輯上有一種謬誤叫稻草人謬誤!
    除了在證據上弄虛作假的德克薩斯神槍手錯誤外,還有一種錯誤也和弄虛作假有關。這種謬誤叫稻草人謬誤。它是指在辯論或者論證過程中,所攻擊的並非對手本意,而是先對對手的論點進行曲解,再予反駁,就像先製造一堆無生命也知覺的稻草,然後再一腳將他踹倒,最後欣欣然歡呼:「秒殺,勝利」,這種伎倆是目前學界某些學者的制「勝」法寶之一。
  • 2020國家公務員行測技巧:走進常見邏輯謬誤之集合和非集合概念
    這裡就涉及到了一些集合和非集合概念的知識。中公教育專家在此進行展開分析。一.集合和非集合的含義集合概念,官方解釋為」集合體,是由許多對象有機聚合構成的集合體,集合體所具有的屬性,其構成部分未必具有。集合體與其構成部分之間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比如「兒童是祖國的花朵」中的兒童就是一個集合體,是統稱,所以是個集合概念。
  • 常見思維誤區及邏輯謬誤
    「推不出」的邏輯謬誤往往發生在結論過於寬泛或者過於絕對之時,因此,如果所提主張較大,則應特別小心仔細。三、事後歸因(亦稱「假性因果」)這一謬誤的名稱來自拉丁語「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意為「後此,故因此」。
  • 行測技巧:練就火眼金睛 識破偷換概念
    邏輯推理主要分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必然性推理主要圍繞著命題考查矛盾關係和推理規則,可能性推理主要圍繞著論證考查削弱和加強。在備考的過程中,很多同學反映對可能性推理掌握不到位,有時找不準題幹的結論,有時選項分析定性不準確,經常容易掉進「陷阱選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識破選項中存在的錯誤,接下來中公教育將給大家介紹常見的選項設錯——偷換概念。
  • 批判性思維之含糊、虛假和關聯性謬誤(含糊不清篇)
    論證要滿足兩個要求:1.理由真實;2.推理符合邏輯。學習批判性思維有必要了解幾種論證的主要謬誤類型,主要包括含糊不清、理由虛假和關聯性謬誤。本文講解「含糊不清」,其餘兩種會持續更新。1.含糊不清。論證中使用的概念或語詞、斷言或語句,出現語義上的含糊或歧義,稱之為含糊不清的謬誤。混淆或者偷換概念的詭辯通常是藉助概念或者語詞的含糊或歧義而進行的。混淆概念通常是一種不正當論證的詭辯手法,它或是利用同一語詞在語義上的使用,或是利用兩個詞語在語義上的相似或部分相同,來達到混淆或者偷換概念的目的。1.1含糊。就是本身沒有清晰的意義,模糊。
  • "馬雲再談 996" 裡的邏輯謬誤
    下面為微博長文:學習下這幾段話裡的邏輯謬誤:關於「996對不對」,法律自有規定擺在那裡,這個問題並不是關鍵,關鍵是我們認真思考過自己的選擇了沒有,我們人生的意義和奮鬥的方向在哪裡。紅鯡魚謬誤:為了混淆視聽,故意將一個不相關的話題強行插入原本議題的邏輯謬誤,從而把讀者或者聽眾的注意力轉移到另一個論題上。996 的正確性早已經由勞動法規定,和個人選擇、人生意義沒有關係,請勿混淆二者關係和轉移話題。但是這世界確實有很多996,甚至007的人。
  • 兒童邏輯思維教育系列之——避免稻草人謬誤
    中國的傳統思想和現行教育體系缺乏對邏輯教育。而邏輯學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7門基礎學科中的第二門,僅次於數學,《大英百科全書》把它列為五門基礎學科之一,足見其重要性。本文對邏輯學中一個概念「稻草人謬誤」展開說明,希望對孩子家長在培養孩子邏輯思維方面有所幫助。「稻草人謬誤」這個話題,大家可能會對他的名字感興趣,為什麼叫稻草人謬誤呢?稻草人本是農民為了嚇跑小鳥等一些破壞莊家的動物,而用稻草紮成小人豎在地裡。因為不是真正的人,和真正的人有著很大的差別。
  • 2021運營商行測技巧:練就火眼金睛 識破偷換概念
    邏輯推理主要分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必然性推理主要圍繞著命題考查矛盾關係和推理規則,可能性推理主要圍繞著論證考查削弱和加強。在備考的過程中,很多同學反映對可能性推理掌握不到位,有時找不準題幹的結論,有時選項分析定性不準確,經常容易掉進「陷阱選項」。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如何識破選項中存在的錯誤,接下來中公教育將給大家介紹常見的選項設錯——偷換概念。
  • 「你行你上」到底有多荒謬┃我們該學著避開那些邏輯中的陷阱
    ——不該禁止在廣播電視中播放酒類廣告,因為這肯本不能讓所有人都戒菸4偷換概念謬誤指在論證中關鍵詞語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含義,一旦不同含義之間的轉換被認出來,這個論證就講不通了。一旦你看到一個關鍵詞或短語在論證中不止一次出現,檢查一下看看其意思有沒有發生改變,如果意思發生改變,就要警惕偷換概念謬誤。那些高度含混的術語和詞組尤其是偷換概念的絕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