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家直營店、數億元紅杉投資,鄉村基或將抄底2020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快刀三俠

文|黃曉軍

1995年底,麥當勞落戶南京夫子廟。人們原以為它將與馬路對面的肯德基,打一場遭遇戰。誰知,半路殺出了一支「地方軍」。

夫子廟一帶的「六鳳居」「永和園」等傳統餐飲,模仿洋快餐改進就餐環境,很快就贏回了中國百姓的光顧。[1]

周邊一度買賣興隆的幾家洋快餐店,開始改賣麵條,甚至乾脆改做了服裝生意。

同期,全國快餐業研討會迎來了100多位專家學者。他們在私下探討業內熱議話題,「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將促進中式快餐業的發展,列為了21世紀六大主要奮鬥目標之一。[2]

中式快餐業在這一年崛起。

當年,中國快餐業網點已發展到28萬家,專業快餐公司400個,加盟連鎖店超過2000家,快餐年營業額達300億元,約佔餐飲業營業總額的1/4。

美國食品工業協會國際部的調研更是顯示,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有潛力的快餐市場,每天約有2億人要吃一次快餐。

看到這份報告後,肯德基和麥當勞開始在中國市場加速開店。到次年6月,肯德基第100家店就在北京落地了。

這段時間裡,喬贏在河南開出了中式快餐連鎖紅高粱,蔡達標在廣東創辦了真功夫,潘蔚也在香港搞起了味千拉麵。[3]

在重慶解放碑的群鷹廣場,加州牛肉麵館的經理李紅離職,開了第一家「鄉村雞」(後更名「鄉村基」),主要業務則是模仿洋快餐,銷售炸雞、漢堡、薯條等。

2005年禽流感肆虐,為了規避風險,李紅決定換標,鄉村雞將「雞」改為「基」,圖/網絡

01

中國快餐的西式影子

1995年那場研討會,討論的主題是「中式快餐標準化」。

當時會上有人表示:世界上任何一家麥當勞快餐店,它所提供的服務、儀器質量都是一致的。洋快餐在製作過程中,所有的環節都是統一標準,連原料供應也一樣。

儘管說這話的人,可能並沒有去過幾家麥當勞。

但事實如此,中式快餐絕大多數仍沿襲古老的明堂亮灶、勺飛鍋舞的操作方式。成千上萬小店鋪,用手工製作名稱相同的快餐食品,質量不統一、價格不統一、服務不統一。

「統一」是快餐最重要的標誌。

國內率先做到統一的,是在107國道旁開蒸品店的蔡達標。1997年,蔡達標的真功夫研發出了一款電腦程控蒸汽櫃。各個門店都能用蒸汽櫃,在相同的時間做出一樣的套餐。[4]

「蒸」出來的真功夫,快速將門店做到100家、300家、600家。

可惜的是,中國八大菜系中適合「蒸」的並不多。鄉村基主打的川渝菜,依舊需要熱鍋熱灶、現炒現吃。

如何將川菜快餐也做到標準化?

正好麥當勞1997年進入重慶,有傳言稱,李紅為此曾化名到麥當勞門店打工「偷師」。從後來的表現來看,李紅帶回來的,是轉型中式快餐的決心。

李紅說,「麥當勞和肯德基開始進入重慶,我們再做炸雞這些就沒有優勢,做得再好也好不過洋快餐。」

那段時間,鄉村基開始轉變,門店雖然和麥當勞一樣設置了兒童遊戲區,但銷售薯條炸雞之外,還有麵條套飯。

鄉村基突然四不像,變成了「鄉村肯德基」。

連鎖餐飲專家陳奇文曾表示,中國快餐品牌80%都帶有濃重的西式影子。[5]鄉村基真正甩掉這個影子,是在中式快餐的標準化和中餐特色味道上取得平衡後。

李紅開始在中式快餐裡也推行中央廚房模式。還不足10家店時,鄉村基各門店之間的連接樞紐就是中央廚房。

當時,李紅把老廚師做調料、半成品的操作流程製作成冊,將流程拆解、標準化,再交給中央廚房。當中央廚房加工好之後,在配送到各個餐廳,由門店的大廚進行傳統家庭做法的熱鍋現炒。

後來,這種標準化的流程開始越加細化。在《商界在線-天天直播》的視頻採訪中,李紅就提到:「鄉村基有一個產品開發部,它不僅僅負責新產品的研發,更重要的是制定標準。」

為了保證米飯可口,研發部選擇了不同區域的優質大米進行實驗,包括洗幾次、浸泡多長時間、多少壓力蒸多長時間都詳加對比,最後選定了東北大米。

而在東北大米中,鄉村基再次對比了不下5個品種。

菜品也是一樣。具體到每一塊原料如何處理、切成什麼形狀、多大尺寸。據悉,鄉村基每種菜品都有明確的配料表,材料的重量規定全部精確到克,只允許有2%的誤差範圍。

為了便於操作,研發部的人除了定好標準,還專門畫出了操作流程圖,剩下的就是培訓和執行。

培訓是保證標準化執行的重要手段。一般餐飲企業服務員培訓是3個月一輪迴,但鄉村基每天早晚都對一天的工作進行總結,員工之間針對每一個具體細節進行學習和糾正。

這些糾正中,就連服務動作都要標準統一。

門店的玻璃在不同天氣應該採取哪種步驟擦洗?店裡的衛生死角應該採用哪種姿勢清掃、手臂應該彎曲多少角度才能省時省力,甚至廚房不鏽鋼案板中的殘垢應該如何用牙籤剔除……

這些都有相關標準。

有報導稱,麥當勞、肯德基的人流有限,鄉村基的生意卻火爆得像「單位食堂」,圖/Makevi

02

抄底2008到挺進紐交所

這些標準和培訓,最後會得到的怎樣的執行呢?

以2006年末的一名清潔員為例。重慶寒冬時節,店內外溫差明顯,站在梯子上擦玻璃的清潔員,並未留意自己手印夾雜著水蒸氣留在了玻璃上。等發現時,她已離玻璃很遠了。

但清潔員很快又跑了回來。她重新搬來梯子,迅速將水印抹去。

這是龔挺親眼所見,後者是海納亞洲創投基金實際掌舵人。龔挺說,水印本會自己慢慢消失,但這足以體現出員工的恪守本分。

本來是要去看小天鵝火鍋的龔挺,打算見見這家店的老闆。

儘管靠投資BVI、如家等企業而知名,但李紅對於海納亞洲並不感興趣。在本土創投異軍突起的那幾年,很少有企業能像鄉村基那樣,投資人接二連三發郵件,老闆卻愛理不理。

轉折點在2007年6月,海納亞洲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投資了重慶小天鵝火鍋後,李紅打電話給龔挺,稱希望交流一下VC的邏輯。

聊著聊著,兩人敲定了一筆投資。2007年11月,紅杉資本和海納亞洲又在重慶發生一筆投資,金額2000萬美元,標的則是鄉村基。

於鄉村基而言,這是一場過於合時宜的融資。次年3月之後,全球金融危機全面爆發: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雷曼破產、美聯儲降息至0.25%、英國央行降息至0.25%……

全球企業發展陷入流動性問題,資金難、擴張更難。紅杉資本沈南鵬看到此景,曾向李紅提出建議,大致是「保守發展,修煉內功」。

顯然,李紅並沒有聽這個「中國投資教父」「中國風投第一人」的建議。在她看來,危急關頭可能拼的就是前些年修煉好的內功。

才拿到2000萬美元的鄉村基,看著一降再降的門店租金,開始逆勢抄底。2008年,鄉村基直營門店增開30多家。而再此之前,鄉村家開10家店就用了整整10年。

這是一場梭哈式的賭博,很難想像賭桌上坐著的是一個剛滿40歲的女人。

據媒體報導,當時沃爾瑪、華聯超市、家樂福、重慶百貨、新世紀的爭相邀請鄉村基加入合作,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也為爭奪其供貨權不惜成本。財報數據顯示,鄉村基2008年,營收2.31億,同比增長524%;2009年營收4.94億,同比增長214%。

2010年,這個品牌更是成為了中國第一個走進美國紐約交易所中式快餐品牌,其每股16.5美元的價格定價,超額認購近30倍。開盤後,該股繼續上揚,首日漲幅高達47.27%。

而當時,鄉村基門店不過100多家。

鄉村基登陸紐交所,圖/鄉村基官網

03

初探全國化市場碰壁

上市之後的鄉村基不再是一個偏安西南的餐飲店,而成為了一家放大鏡下的公眾公司。

那可能是李紅不願提及的幾年,但也是鄉村基真正走向現代化企業管理的幾年。

上市次年,全球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發生:快餐巨頭骨湯、豆漿勾兌事件曝光;餐飲業1噸成本僅300元「地溝油」被捅出;毒花椒、黑心烤鴨、香精包子等接連出現……

消費者開始不敢在外面吃飯了。

為了全力挽回消費者的信任,鄉村基年底啟動了「透明廚房」的改造,即在廚房安裝攝像頭,而顯示器終端則位於前廳,消費者可以隨時監控到後廚的一舉一動,以此保障食品安全。

此外,其餐廳後廚還不定時邀請消費者參觀。這樣的廚房透明化管理,一直延續至今。

鄉村基邀請消費者參觀後廚,圖/微博@Areeyuu

行業式微之下,鄉村基在這一年虧損了700萬,快餐的發展方向也開始對調。

最明顯的是,兩大洋快餐巨頭麥當勞、肯德基熱衷於本土化。肯德基先賣油條、燒餅和米飯,麥當勞更是推出了中式新品五色嫩雞菠菜卷和五色至牛菠菜卷。

市場現象告訴我們,中國消費者對於中式快餐的認可度在逐漸提升。

趁勢直追,鄉村基走出川渝,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動作頻頻。到2012年,鄉村基在北京市場最多曾開設北京站、歡樂谷、北新橋等6家門店,而在上海最多曾開設金橋易初、長江西路等9家門店。

回想到5年前,李紅與紅杉資本、海納亞洲籤投資協議時,他們就是打算將鄉村基打造成為中式快餐第一品牌。實現這一目標的捷徑,當然就是全國化。

總體計算,2010-2012年間,新開門店分別為51家、72家,68家。與當時全國256家門店相比,其「3年內新店」佔比達到了75%。

從財務模式上看,這勢必拉低鄉村基的店均應收、利潤等各項指標,租金成本也會持續走高。而當這些數據反映在資本市場,得到的唯一反饋就是——股價下滑。

到2013年4月,鄉村基無奈宣布關閉已開設在北京、上海的全部門店。時任CFO的趙巨濤表示,公司策略調整,暫緩一線城市擴張,未來兩三年之內,鄉村基深耕鞏固川渝市場,外溢西南雲貴、陝湘,考察鄂贛市場潛力。

與之對應的是,2013年鄉村基淨利下滑,只錄得3960萬元。

一線市場探索失敗,主打川渝菜系的鄉村基陷入瓶頸。2015年底,鄉村基股價從上市當天的26.45美元,下跌到了不到5美元,不及發行價的三分之一。

到2016年1月,李紅以5.23美元/ADS的價格私有化鄉村基,斥資4388萬美元。

其中,紅杉資本退出,每ADS賺得1.90美元,投資收益率57%。而海納中國選擇留在私有化的鄉村基中,繼續戰略投資。

紅杉資本退出了,但沈南鵬可能依舊縈繞在李紅耳畔。「修練內功」,鄉村基需要等待下一個抄底的機會。

04

中式快餐路在何方

2016年,算不算中式快餐的拐點?從消費者的認知中看,整個中國快餐市場都面臨著種種問題。

經歷了2015年速成雞、福喜事件後,肯德基也出現了一波業績下滑,棒約翰則打算出售其直營的中國業務,百勝首次在中國創立的一個完全本土化的全新品牌東方既白,也撤離了廣州、杭州等重點市場。

這一年,《銷售與市場》《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以《中式快餐路在何方》發出了多篇報導。

1.行業內第一個爭議,竟然是開始對20年前熱議的標準化產生質疑。

中式連鎖快餐品牌72街總裁周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是就曾表示,不能一味標準化。「西式快餐的特點是標準化,但過分強調食品安全就會忽略風味,不好吃,這兩者之間需要取得一個平衡」。

周明口中的「平衡」,在鄉村基那裡叫效率與效果的「雙達標」。這些年,「中央廚房統一製作醬料,配送到店,再通過門店專業廚師現炒」的模式,在鄉村基日漸成熟。

而熱鍋現炒,在中式快餐在「好吃」這個方面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就「標準化」一事,李紅其實一直保持著「標準與差異並存」的原則。無論與誰交流,李紅都曾直言,不喜歡產品變來變去。

她認為,菜式更換頻繁,會增加廚師在標準化方面的時間成本、降低出餐速度。此外,產品也很難形成壁壘,提起鄉村基,大家會下意識想到滷肉飯、鐵板牛排,但如果頻繁迭代,消費者很難形成記憶。

只是當我們實際探訪鄉村基,你會發現每個門店的產品保持90%的標準化和10%的差異化。25-30個SKU裡,滷肉飯、酸菜米線等暢銷20年沒變,但每個月也會推出新品。

標準與差異,像極了一套陰陽太極。

2.除了對於標準化的爭議,行業開始受到外賣等影響,整個後臺運營效率被全面考驗。

中國烹飪協會秘書長馮恩援就指出,中式快餐在「快」字上遭受了衝擊。以前到寫字樓下吃鄉村基也好,吃真功夫也罷,總之相對方面。而今,外賣直達公司,根本就不用下樓。

早在2010年,鄉村基就開通400訂餐電話做外賣。鄉村基網際網路事業部總經理孫劍濤介紹,這期間,鄉村基一個月外賣金額能達到400多萬,並開始建立接近200人的自有物流團隊。

鄉村基自有外賣團隊,圖片素材來源網絡

到2015年,電話外賣業績大幅下滑後,他們才開始與美團外賣合作。

只是這與電話外賣不一樣,在運營過程中,孫劍濤發現外賣銷量與補貼直接掛鈎。一旦補貼停了,業績就下降了。

這顯然不是正常的商業化操作,孫劍濤開始頻繁地自己點外賣找問題。

一次,他點了同一品牌兩家店外賣,一家距離500米,另一家距離1公裡。最後發現1公裡的先送到,500米那家晚20分鐘才送到。

為什麼遠的體驗更好,近的卻沒那麼好?鄉村基一開始設定的外賣配送距離是門店步行5-10分鐘,每個門店做好自己負責範圍的就行,沒有交叉。

但是門店業務真的不能交叉嗎?從顧客角度來看,不管近遠,誰給我體驗更好,我就訂誰的。

從那之後,鄉村基就把商圈就做了交叉,還擴大了距離。他們甚至還增加了二級商圈,由此增加了2元的費用,增加二級商圈之後發現訂單量增漲了80%。

外賣量的增長背後,訂單同步、收銀、進銷存等方面都需要更多的成本去支撐。據介紹,在剛開始與美團合作時,鄉村基收銀每天將外賣單據錄入收銀系統,每張訂單平均耗時45秒,每月要耗費20000人工時,而人工錄入的準確率只有85%左右。

市場的發展在一步步敦促鄉村基地數位化建設。

2017年,鄉村基開始引進第三方SaaS服務。6個渠道的外賣訂單,可以通過聚合收銀系統直接進入廚房,訂單數據能自動同步到收銀系統、總部運營系統、財務NC系統,不僅節省大量人工,而且訂單差異率小於0.2%。

這套系統,使得收入、支出、庫存數據自動入帳,從原來單一品牌200家門店發展到現在「鄉村基+大米先生」兩個品牌1000家門店,集團財務未增幾人。

截止2018年,鄉村基的人力成本佔比一直控制在17%,比行業水平低3-5個百分點。[8]

這一年,全國無人門店概念火爆,鄉村基也順勢推出了多家「智慧無人餐廳」。通過智能自助取餐櫃代替人力,使整個付款、取餐流程不需要人工介入,從進店到取餐不足10秒。

這一模式也進一步將店內的人力成本佔比降至10%。

到今年4月,鄉村基SAP系統成功上線。這推動著鄉村基財務系統、供應鏈體系與信息化系統加速實現了一體化,月結時間從8天減少至3天,供應鏈效率提升50%。

那個傳統的小快餐店,已然成為一家數位化企業。

鄉村基門店訂餐與服務人員收銀場景,圖/網絡

05

鄉村基二次抄底?

2010年前,如果說鄉村基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打造標準化。

2020年前,如果說鄉村基還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系統能力精細化、數位化。

如果我們相信「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那麼鄉村基的下一步可能就是「再迎接一次資本,再實現一次抄底。」

巧合的是,資本已來。6月,36氪重慶頻道報導,鄉村基獲得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數億元人民幣投資。若以直營店數和營收計算,鄉村基集團已是中式快餐第一。

實屬沒想到,時隔四年,早已退場的紅杉再度牽手鄉村基。

而這個時機又是那般的巧合。2007年末,紅杉與海納亞洲投資鄉村基,轉眼就迎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實體門店式微、閉店率提升、租金下滑。

2020年的今天,像極了2008年的當日。疫情影響之下,有60000家店鋪在第一季度註銷,中研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餐飲行業倒閉率超過20%。

《餐飲新紀元》曾報導,30平米的「阿G鍋盔」店鋪,於2019年1月投資30萬開設,1年之後,這家店降至1萬元才有人接盤。

CBRE世邦魏理仕數據也顯示,2020年二季度北京購物中心空置率整體環比上升1.3%-8.6%。其中,餐飲和快時尚品牌關店較多,預計未來娛樂、兒童業態關店現象將進一步顯現。

在空置上升的壓力下,購物中心首層平均租金環比下降1.6%,大約為每天每平方米36.9元,未來仍有進一步下降的可能。

鄉村基會不會像2008年那樣抄底?採訪時李紅身在海外,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

只是在獲得紅杉新一輪融資時,李紅表示:「危機關頭企業拼的是內功,這對我們是考驗也是自我升級的機會,抗住階段性的考驗,放眼未來就是廣闊的市場機會。我們既為當下努力,更要為未來做準備。」

鄉村基官方直接點明:「在完成本輪融資後,公司會繼續擴大門店規模,並在上遊供應鏈及信息化建設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繼續擴大門店規模」還是放在了最前面。再此之前的2020年2月,鄉村基門店數突破1000家。4月,鄉村基宣布,啟動川渝地區的尋鋪計劃,主要針對社區門店。

抄底似乎早已啟動。

參考資料:

[1] 於志林.幾度沉浮的中國快餐業[J].科技智囊,1996(05),53-55

[2] 吳本.快餐業在中國的興起及其前景初探.[J].旅遊研究與實踐. 1996(02),16-19

[3] 周雲成,樊力.鄉村基:一個女人的廚房世界觀.[J]商界.2010(12)

[4] 田勇,高菲,周緣水,馬玲.真功夫前董事長蔡達標人生三部曲:創業、離婚、爭鬥[J].報林.2011(05),112-113

[5] 齊亞瓊.東山再起,最好學習那隻「雞」[N].河南商報.2010-12-10(B05)

[6] 陳柯.鄉村基快餐回應衛生門 報導有實情也有誤解[N].重慶商報,2011-11-24

[7] 陸琨倩.東方既白悄然撤離廣州 中式快餐路在何方?[N].第一財經日報,2015-12-16

[8] 呂傑.快餐大佬鄉村基,是如何高效管理500家直營門店的?[EB/OL].餐飲老闆內參,2018-01-02

相關焦點

  • 沈南鵬都勸不住的女人:狂開1000家直營店,造就中式快餐第一品牌
    紅杉資本沈南鵬看到此景,曾向李紅提出建議,大致是「保守發展,修煉內功」。顯然,李紅並沒有聽這個「中國投資教父」「中國風投第一人」的建議。在她看來,危急關頭可能拼的就是前些年修煉好的內功。才拿到2000萬美元的鄉村基,看著一降再降的門店租金,開始逆勢抄底。2008年,鄉村基直營門店增開30多家。
  • 疫情下的北京餐飲,家樂福進軍餐飲界,鄉村基再獲數億元投資
    家樂福進軍餐飲業,計劃年內開店100家去年6月23日,蘇寧易購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擬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鄉村基再獲紅杉資本數億元投資,將加速開店據36氪報導,鄉村基(重慶)投資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鄉村基")日前獲得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數億元人民幣投資。在完成本輪融資後,鄉村基會繼續擴大門店規模,並在上遊供應鏈及信息化建設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 中國中式快餐之王誕生:全國已有1000家門店,一年賣出1億份米飯
    可以說,在2020年度,餐飲行業是非常不被看好的一個行業。不過,就在剛過去的6月份,國內卻有一家快餐連鎖企業拿到了一筆大額融資,它就是來自重慶的老鄉基。根據公開的信息顯示:在2020年6月,我國中式快餐連鎖品牌鄉村基獲得了來自紅杉基金數億元的投資,這應該也是2020年我國餐飲企業獲得的最大單筆投資。為此,甚至有專業人士表示:隨著鄉村基成功融資,中國的快餐行業將迎來新的格局。
  • 第一個坐擁千家直營店的中式快餐企業竟是它
    和今年4月份「鄉村基集團已有近1000家直營門店」的措辭相比,時隔5個月,鄉村基已經完成了開店1000家的目標。不過這1000家門店裡,包含了鄉村基集團下另一個快餐品牌「大米先生」的400多家店。中式快餐這個行當裡,1000家門店是一個門檻。
  • 中式快餐首個直營店破千家品牌誕生!鄉村基領銜現炒時代
    11月19日,全球著名增長諮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以下簡稱「沙利文」)授予鄉村基(重慶)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鄉村基」)「2020中式快餐直營門店數量全國領先」認證。
  • 印象筆記完成拆分重組 拿到紅杉寬帶數億元投資
    左起:印象筆記CEO唐毅、Evernote CMO Andrew Malcolm、紅杉寬帶資本合伙人 徐全利DoNews 6月6日消息(記者 趙晉傑)6月6日,印象筆記宣布完成重組。作為Evernote在中國獨立運營近6年的品牌,印象筆記未來將成為由中方控股的中美合資獨立運營實體,並獲得紅杉寬帶跨境數字產業基金首輪數億元人民幣投資。重組後,印象筆記將建立起美國Evernote公司、中方投資者、中方管理團隊三方均等的持股結構。2012年,Evernote進入中國,發布了中文版產品——印象筆記。
  • 「現炒」時代來臨,手握400家直營店的大米先生成品類獨角獸!
    前有鄉村基在疫情之下斬獲紅杉中國數億元投資,後有大米先生在8月獲得了中國十大快餐品牌殊榮。 有人說,中式快餐迎來了屬於自己最好的黃金時代。 然而,如何告別單純模仿西式快餐模式,滿足顧客日漸挑剔的味蕾,跳出增長瓶頸,卻也讓中式快餐一度陷入迷失。
  • 界面新聞2020中國頂級風險投資機構揭曉,IDG資本、紅杉資本中國...
    自從1992年IDG資本成立以來,已投資超過900家企業,成功退出超過190家,2020年募資新增450億人民幣。IDG資本重點關注網際網路與高科技(TMT)、新型消費及服務、文化娛樂、醫療健康、先進位造及清潔能源等領域的領先企業,投資範圍覆蓋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及併購重組等各個階段。其投資的小鵬汽車、鋒尚世紀、安克創新、奇安信等均在2020年成功完成IPO。
  • 新茶飲品牌「古茗奶茶」獲紅杉及美團龍珠資本投資
    天眼查數據顯示,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6月29日發生多項工商變更,註冊資本增加至1.08億元,新增股東則包括龍珠資本旗下的長沙湘江龍珠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企業、深圳龍珠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紅杉資本旗下的深圳市紅杉瀚辰股權投資合夥企業;FA機構衝盈資本旗下的途覓諮詢(北京)有限公司等。
  • ​多家國內機器人公司成全球關注創新力量,背後紅杉中國投資脈絡
    2020 年,紅杉中國投資的智慧移動能力公司「九號公司」成功上市並在首日取得最高漲幅 100% 的成績,更為機器人企業發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市場空間廣闊,機器人公司挺進深水區有分析稱,在全球不同權威創新榜單上榜,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業在領域內技術研發的趨勢性影響。
  • 多家國內機器人公司成全球關注創新力量,背後紅杉中國投資脈絡曝光
    在著名矽谷科技媒體 The Information 發布的 2020 年度 50 家最具潛力初創企業榜單中,兩家初創企業因在不同細分領域落地應用的潛力而成功上榜。上述三家新銳機器人公司獲得國外媒體關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內機器人企業的創新應用價值正在走入全球視野。背後更值得關注的是,國內資本市場對創新企業發展的持續推動。
  • 傳紅杉中國新人民幣基金至少籌資150億元
    來源:中國私募股權投資來源:新浪科技攝影:Bob君據知情人士透露,紅杉資本中國正在籌集一個至少價值150億元人民幣(約合22億美元)的基金,以擴充資金。這位知情人士說,該基金是紅杉資本中國的第六個基金,很有可能成為該投資公司的同類型中最大規模的基金,並預期將側重從工業技術、醫療和消費到媒體等領域的投資。據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紅杉資本中國,作為中國頂級科技公司的早期投資者,已經於去年底完成了首輪融資。
  • 2020年紅杉的26個IPO 小鵬投得少,貝殼投得晚
    紅杉中國重新定義了消費領域的投資,回顧15年來所投的企業,認為自己早就在消費領域有所建樹了,在線下商業崛起之時,投資了鄉村基、博納影業、萬達電影;在電商時代,有美團、京東、阿里、拼多多、唯品會;面對基礎設施的需求,投資了中通快遞、京東物流、貨拉拉;隨著新渠道之後的新品牌崛起,投資了火星人、喜茶、泡泡瑪特、babycare、穩健醫療、Ubras、三頓半等企業。
  • 尚品宅配:2018年淨利潤4.77億元 淨增加16家直營店
    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45億元,同比增長24.8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77億元,同比增長25.53%;基本每股收益2.46元/股。   年報顯示,2018年自營整裝工地交付數849個,截至2018年末,公司Homkoo整裝雲會員數量已超過1200家,市場初具規模。通過Homkoo整裝雲平臺的打造,在提升裝企合作夥伴服務能力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提升了整裝雲會員的銷售能力。
  • 決策參考:韋爾奇去世;紅杉2月份完成25家企業投資;華為試水「搜索...
    該公司於2008年3月獲得富達亞洲、銀瑞達千萬美元A輪投資;2014年3月曾完成由阿里牽頭的近2000萬美元B輪融資;2015年7月,百程旅行網稱將完成千和資本領投,飛豬資本、等新興投資機構跟投的2億元融資;2015年底,該公司申請掛牌新三板。根據百程旅行網提交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6.47%,為第二大股東。
  • 一周投融資匯總:艾柯醫療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
    12月9日,新銳口腔健康個護品牌清之科研宣布獲得來自青松基金的數百萬元人民幣種子輪投資。左點創始人朱江濤表示,本輪融資將繼續更大規模地投入到產品研發,繼續夯實專利壁壘以及市場推廣。此前,左點曾於今年4月獲得天圖投資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2019年10月獲得海泉基金千萬級人民幣Pre-A輪融資。左點成立於2014年12月,在大消費時代的熱潮來臨之前,公司已經走過5年時間。左點推出的第一代產品「智能艾灸盒」,團隊花了兩年的時間做產品研發,不斷進行各式各樣的論證。
  • 2020中國中式快餐十大品牌揭曉:誰能成為「中國麥當勞」?
    疫情期間,老鄉雞束從軒手撕員工聯名信在行業轟動一時,緊接著一場200元成本的鄉村發布會,更是讓老鄉雞一舉出圈,博得營銷高手美名。 6月份西南快餐霸主鄉村基再次獲得紅杉資本數億元融資,資金將被用於擴大門店規模、上遊供應鏈及信息化建設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