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人帶孩子前要慎重!隔代教育中的危害你不可不知

2020-08-14 興智家庭教育


​「隔代教育」是許多年輕爸媽又愛又恨的問題。


對於許多家庭而言,夫妻任何一方辭去工作來全職育兒,都是一件不太現實的事情,畢竟要維持生計,掙奶粉錢、還房貸車貸等。


近幾年,老人便成為了城市和農村帶娃的主力軍,隔代育兒的教養方式也已佔據了主流。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人,佔全國2.47億流動人口的7.2%,其中專程來照顧晚輩的比例就高達了43%。


老人專門帶小孩、大人負責賺錢養家,變成了一種社會現象,從一定程度上講,的確能減輕家長的養娃負擔,甚至促使家庭的和睦。


不過上一代的教育觀念跟現代的育兒理念千差萬別,這就導致許多媽媽和老人在育兒方式上容易產生矛盾和衝突。



雖說我們都很感恩長輩們的付出和犧牲,但卻又不可免的擔心孩子受到不正確的教育。


其實這種擔心,真的不是空穴來風。


最近有一個話題又火了一次——



許多網友在這個話題下說出了很多從小以來,被長輩領著長大,但長大後回過頭來發現的諸多問題。


我們選其中幾個網友贊同比較多的問題:


1「睡扁頭」


很多網友反映,家裡的長輩對於孩子是否是扁頭有很深的執念,他們總有很多自己的辦法讓孩子的頭睡扁。



不過「睡扁頭」,其實早已經被證實是一種不科學的做法


現代科學認為,單一的睡姿,無論是仰臥還是側臥都不好。



而「睡扁頭」的過程必須強制寶寶長期保持仰臥,這可能影響寶寶的顱骨發育,進而影響智力發育。


2「相信「民間偏方」」


很多長輩會認為那些「民間偏方」是古人或先人的智慧結晶,是一種很神奇卻很有效的方法。


但是,有很多所謂的「民間偏方」都是偽科學,它們一般打著「一下就好了」、「有效」、「誰誰誰家都是這樣弄好的」之類的招牌。



可是你真的敢拿這種人命關天的事情,去賭它的有效性嗎?


這類的慘劇每天都在發生,但還是有許多盲目從信的人。


3「錯誤的教育順序」


熟悉家庭教育的人應該都知道,孩子的每個年齡階段所需要對應的教育方法各不相同。


身為教育者,不懂得把控正確的教育時機對孩子的影響不是一星半點。



教育真的不能隨性而來,掌握好孩子的成長和教育時機既能讓你更好的陪伴孩子,增近與孩子間的親子關係,也會讓你的「教育」事半功倍。


4「跟孩子喊窮」


還有很多年輕爸媽都會跟孩子說的話:「家裡窮,你就要XXX」、「我沒錢,你不能XXX」。



或許這個辦法能讓孩子很快的「閉嘴」,也很容易讓孩子「理虧」,但是這些話會讓一個孩子變得多自卑,可能很多家長會感受不到。


但是比起那些感受不到的家長來說,有一種家長是故意讓孩子變得自卑。



因為在他們的教育觀念中「自卑」=「懂事」,這種思想對孩子來說是很不負責任的。


想讓孩子體會家裡的「難處」,或是想讓孩子變得乖巧懂事都需要爸媽耐心的教導,教育是不可速成的。


5「總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


很多長輩也好,家長也好,對會覺得說「孩子嘛,還小,什麼都不懂的」。


所以答案很顯然,孩子並不是什麼都不懂,他們完全能聽得懂你說的話,你表達的意思,以及你的話中傳遞出來的能量。


很多人從小都有被長輩或是親戚逗哭過的經歷,但是像上面這種明面上為了你好,可說的話句句扎你傷口的長輩,說句難聽的就是又蠢又壞。


孩子的學習能力超乎你的想像,他們能理解和模仿你的絕大多數語言和行為,所以千萬別再覺得說孩子什麼都不懂,然後就可以再孩子面前「為所欲為、毫不顧忌」。


6「自我矛盾」


其實自我矛盾在某種角度來看真的很好笑,不過在好笑之餘,真的很心疼那些個「被矛盾」的孩子。


家長自身教育矛盾很容易讓孩子的觀念和思維混亂:「我到底該怎麼做?爸媽一天一種觀念,一下又這樣一下又那樣,那我到底該怎麼做才是對的?」


不過這種長輩的內心也是很糾葛的,天天把孩子當「皇上」一樣供著,又天天感嘆什麼時候「皇上」什麼時候才能獨立。



一來一去,分分鐘自己的內心就被這些「矛盾」纏成死結。


看了上面這些糟糕的育兒建議,大家都能看到多少自己曾經的影子呢?


希望了解這些育兒建議的我們要學著去反思和自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千萬不要在教育這條路上重蹈這些不該有的覆轍啦。

相關焦點

  • 讓老人帶孩子前要慎重!隔代教育中的危害你不可不知!
    「隔代教育」是許多年輕爸媽又愛又恨的問題。對於許多家庭而言,夫妻任何一方辭去工作來全職育兒,都是一件不太現實的事情,畢竟要維持生計,掙奶粉錢、還房貸車貸等。近幾年,老人便成為了城市和農村帶娃的主力軍,隔代育兒的教養方式也已佔據了主流。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人,佔全國2.47億流動人口的7.2%,其中專程來照顧晚輩的比例就高達了43%。
  • 孩子的教育請別讓老人插手,隔代教育的幾個危害,父母不可忽視
    (文|歪媽)事實上,隨著年輕一輩逐漸成家立業、生兒育女,老人幫忙照看孩子在社會上也是人們廣為關注的話題,有支持的,認為在父母都忙於工作的情況下,老人幫忙帶孩子也是情有可原的;而反對的人則認為,老人已經為了兒女操勞半輩子了,難道到了晚年還要為孫子輩再繼續嗎?而且由於老人觀念守舊,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難免會力不從心,這對孩子將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 家庭教育 隔代教育——要不要把孩子給家裡老人帶
    隔代教育,有其自身的優勢:老一輩在社會上長期的摸爬滾打中積累了豐富的人生感悟和生活經驗,在育兒方面,對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所產生的問題,應該怎樣處理等相關知識,一般比孩子父母懂得更多;同時,老人閒暇時間充足,並且在對待後輩時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能夠更細緻周到的照顧孩子,對孩子的調皮搗蛋也更加包容;並且,老年人一般都有一定的積蓄
  • 老人帶娃看不慣又離不開,隔代教育的矛盾要怎麼解?
    你小時候我都沒怎麼管你,現在不也很好嗎」……讓小編詫異的是,我國有近五成孩子接受者隔代教育。目前上海0~6歲的孩子中有50%~60%屬於隔代教育;廣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佔總數的一半;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達70%。而且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比例就越高。看來,隔代教育在幼兒家庭中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 老人該不該插手孩子的教育?隔代教育有三大危害,父母要堅定立場
    「隔代教育」是許多年輕爸媽又愛又恨的問題。對於許多家庭而言,夫妻任何一方辭去工作來全職育兒,都是一件不太現實的事情,畢竟要維持生計,掙奶粉錢、還房貸車貸等。近幾年,老人便成為了城市和農村帶娃的主力軍,隔代育兒的教養方式也已佔據了主流。上一代的教育觀念跟現代的育兒理念千差萬別,這就導致許多媽媽和老人在育兒方式上容易產生矛盾和衝突。
  • 「隔代教育」是原罪嗎?年輕父母靠老人帶孩子,卻又指責老人縱容
    中國教育專業委員會曾做過一項家庭調查,得出這樣一組數據:老人帶孩子的比例,幼兒園前為77.7%,幼兒園期間是72.9%,小學階段60.1%(農村高達90%以上)。由此可見,大多數的中國家庭,孩子基本上都是老人幫忙照顧的。
  • 隔代教育有哪些問題?老人帶孩子8種情況需警惕
    隔代教育衝突的解決,不能單靠家庭中某一個人。需要全家出動,共同努力。在教育孩子方面,老人與父母的目標事實上都是一致的,所以,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付出,去承擔該自己承擔的那一部分。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大城市,年輕人工作繁忙,只能由老人帶孩子。
  • 隔代教育有哪些問題?老人帶孩子8種情況需警惕!
    隔代教育衝突的解決,不能單靠家庭中某一個人。需要全家出動,共同努力。在教育孩子方面,老人與父母的目標事實上都是一致的,所以,為了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付出,去承擔該自己承擔的那一部分。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大城市,年輕人工作繁忙,只能由老人帶孩子。因此,很多家庭呈現隔代撫養的育兒模式,但是,家裡老人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做法往往出於好心,卻會給孩子造成誤導。在感恩父母幫我們分擔壓力的同時,也請各位寶爸寶媽慎重對待老人帶孩子的表現,早發現早避免。
  • 隔代教育,是養育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對孩子危害這麼多!
    生活中隔代教育已經是屢見不鮮的現象了,老年人帶孩子確實給年輕人幫了很多忙,使年輕人能夠擺脫具體的家務問題,有心思安心的去上班。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危害總結了六點,希望引起家長們的重視:1:孩子變得自私自利孩子長期被長輩溺愛
  • 老人帶孩子是喜是憂?家長做到這3點,隔代教育也能帶好娃
    因此不少年輕媽媽在產後毅然選擇了工作,把孩子交給家裡的老人帶,那孩子的教養就成了首要的問題,尤其是隔代教育對孩子產生的弊端。一、隔代教養的問題究竟出在哪兒?1、餵養方式一般情況下老人在餵養孩子方面並不科學,只要孩子餓了就可勁兒給孩子吃,甚至端著碗到處追著孩子餵飯,當孩子哭鬧不止時,一昧的用零食來制止孩子的哭聲,零食代替正餐等等類似的情況,在每個由老人帶孩子的家庭中都會發生,老人們太過溺愛自己孫子孫女就會過多遷就孩子的偏好,從而養成了孩子們偏食、挑食的壞習慣。
  • 老人帶孩子和自己帶孩子理念衝突怎麼辦?「隔代教育」的幾個建議
    要不要讓一個陌生的保姆來帶?將養育孩子的責任推出去,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損傷不會立竿見影,但是會形成潛在的隱患,這些破碎的不良的成長經歷和過程都會成為他們日後心理發展的一個障礙,也會給家庭帶來很多的麻煩。有的人覺得」隔代親「,將孩子送回到父母的家裡,可以讓自己的父母也看到孫子孫女。
  • 老人帶孩子,隔代教育發生矛盾時,建議從三個方面化解
    老人與年輕人相比,由於出生時的生活的年代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對問題的看法當然也不同,在育兒問題肯定存在著一定的差別。一般來說,老年人帶孩子的宗旨是,只要孩子吃飽穿暖,孩子開心快樂就行。由此可見,老年人帶孩子重點放在物質方面,他們對孩子的精神世界關注的就弱一些。老人信奉「經驗育兒」,而年輕的父母與老人恰恰相反,他們側重於「科學育兒」,比較重視對孩子精神方面的滿足。
  • 老人帶娃會帶壞孩子?善用「隔代教育」優勢,孩子更容易成才
    ,小文覺得兒子的行為太不可思議了,在孩子跑之前抓住了他,正想好好教育他,誰知道兒子居然踢她,並對小文大喊大叫:「關你什麼事情啊!媽媽太討厭了!」丈夫下班後,小文告訴了他這個事情,兩個人提出想和兒子聊聊,但兒子只躲在婆婆的房間裡不出來,婆婆也出面阻止了夫婦,結果兩人這次的教育行動只能暫時擱置。
  • 爺爺幫忙帶孫子卻患上焦慮症:在隔代教育中,老人同樣不能被忽視
    important}提到隔代教育,大家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老人的寵溺和孩子的頑皮,一副其樂融融的畫面。然而在現實中,誰能想到,老人帶娃也會帶出焦慮症呢?為了生活,年輕的父母要上班,根本沒有時間帶孩子,老人幫忙帶孩子已經成為了大多數家庭的養育方式。然而在隔代教育的過程中,卻不斷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和問題。
  • 隔代教育矛盾多?這三類老人帶孩子勝過父母,家裡有孩子的都看看
    一定有人跟你說過:「千萬別讓老人進行隔代教育,矛盾多不說,還會毀了孩子」,但事實真的是如此麼?隔代教育真的不可以麼?在我看來,這三類老人帶孩子勝過父母,建議家裡有孩子的都看看。,如果家裡老人具備這三類特點,請放心讓他們教育孩子,錯不了。
  • 隔代教育有弊端,老人帶娃,家長應該如何溝通規避
    文/阿凱媽媽隨著社會快節奏的發展,老人帶娃似乎已經成為了非常普遍的現象,年輕父母外出工作打拼,家中長輩居家帶娃,雖然很多媽媽也想親自帶娃,但是,工作卻不允許,無奈之下,只好把孩子交給老人,人們常說「隔輩親」,這句俗語流傳至今一點兒不假,家庭中的長輩,在照顧孩子時,難免會對孩子遷就溺愛,所以在老人帶娃的過程中,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一些不良的性格習慣,所以
  • 老人要不要給兒女帶娃?隔代撫養很糟心,現在流行「隔代幫忙」
    ,等候時一個寶媽突然感慨:「你看這些孩子,爸媽帶來的,遠遠沒有姥姥奶奶帶來的多。」帶孩子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老人不妨將其看成「隔代幫忙」。1. 不要過度寵溺都說「隔輩親」,老人寵愛自己的孫子是理所當然的,但是要明白,孩子什麼道理都不懂,大人怎麼教他就怎麼學,因此一定不能過於嬌慣,這才是真正為孩子好。
  • 隔代教育也能出優秀的孩子
    雖然老人帶孩子有那麼多優勢,但是正因為此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也就是隔代教育的弊端,那麼隔代教育有哪些弊端呢?◆ 老人們的思想比較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弱,這一點恰恰和孩子的好奇心重、喜歡新事物的需求相反,不利於孩子成長的需求。◆ 老人一般行動比較遲緩,他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讓孩子安靜、聽話、循規蹈矩,不利於孩子活潑的天性發展,以及活躍思維和身體的發展。
  • 隔代教育不是孩子問題的背鍋俠,只需這4步,隔代教育也很「香」
    像上述這種由於孩子父母工作忙等原因而無暇照顧孩子、而不得不把孩子交付給老人家帶的情況,在現實中很常見,這種情況被業內人士稱為「隔代教育」。「隔代教育」屬於家庭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指將本應屬於父輩教養的責任暫時性地移交給祖輩來承擔。
  • 隔代教育不是孩子問題的背鍋俠,只需這4步,隔代教育也很「香」
    孩子爹媽是既喜又憂,喜的是孩子不在身邊,暫時能得到「解放」,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應對壓力漸增的生活和工作了;憂的是孩子到了爺爺奶奶家,會不會因為老人家的過分寵溺,讓孩子一段時間後變得無法無天,沒有規矩,以後很難管教?像上述這種由於孩子父母工作忙等原因而無暇照顧孩子、而不得不把孩子交付給老人家帶的情況,在現實中很常見,這種情況被業內人士稱為「隔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