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是許多年輕爸媽又愛又恨的問題。
對於許多家庭而言,夫妻任何一方辭去工作來全職育兒,都是一件不太現實的事情,畢竟要維持生計,掙奶粉錢、還房貸車貸等。
近幾年,老人便成為了城市和農村帶娃的主力軍,隔代育兒的教養方式也已佔據了主流。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隨遷老人近1800萬人,佔全國2.47億流動人口的7.2%,其中專程來照顧晚輩的比例就高達了43%。
老人專門帶小孩、大人負責賺錢養家,變成了一種社會現象,從一定程度上講,的確能減輕家長的養娃負擔,甚至促使家庭的和睦。
不過上一代的教育觀念跟現代的育兒理念千差萬別,這就導致許多媽媽和老人在育兒方式上容易產生矛盾和衝突。
雖說我們都很感恩長輩們的付出和犧牲,但卻又不可免的擔心孩子受到不正確的教育。
其實這種擔心,真的不是空穴來風。
最近有一個話題又火了一次——
許多網友在這個話題下說出了很多從小以來,被長輩領著長大,但長大後回過頭來發現的諸多問題。
我們選其中幾個網友贊同比較多的問題:
1「睡扁頭」
很多網友反映,家裡的長輩對於孩子是否是扁頭有很深的執念,他們總有很多自己的辦法讓孩子的頭睡扁。
不過「睡扁頭」,其實早已經被證實是一種不科學的做法。
現代科學認為,單一的睡姿,無論是仰臥還是側臥都不好。
而「睡扁頭」的過程必須強制寶寶長期保持仰臥,這可能影響寶寶的顱骨發育,進而影響智力發育。
2「相信「民間偏方」」
很多長輩會認為那些「民間偏方」是古人或先人的智慧結晶,是一種很神奇卻很有效的方法。
但是,有很多所謂的「民間偏方」都是偽科學,它們一般打著「一下就好了」、「有效」、「誰誰誰家都是這樣弄好的」之類的招牌。
可是你真的敢拿這種人命關天的事情,去賭它的有效性嗎?
這類的慘劇每天都在發生,但還是有許多盲目從信的人。
3「錯誤的教育順序」
熟悉家庭教育的人應該都知道,孩子的每個年齡階段所需要對應的教育方法各不相同。
身為教育者,不懂得把控正確的教育時機對孩子的影響不是一星半點。
教育真的不能隨性而來,掌握好孩子的成長和教育時機既能讓你更好的陪伴孩子,增近與孩子間的親子關係,也會讓你的「教育」事半功倍。
4「跟孩子喊窮」
還有很多年輕爸媽都會跟孩子說的話:「家裡窮,你就要XXX」、「我沒錢,你不能XXX」。
或許這個辦法能讓孩子很快的「閉嘴」,也很容易讓孩子「理虧」,但是這些話會讓一個孩子變得多自卑,可能很多家長會感受不到。
但是比起那些感受不到的家長來說,有一種家長是故意讓孩子變得自卑。
因為在他們的教育觀念中「自卑」=「懂事」,這種思想對孩子來說是很不負責任的。
想讓孩子體會家裡的「難處」,或是想讓孩子變得乖巧懂事都需要爸媽耐心的教導,教育是不可速成的。
5「總以為孩子什麼都不懂」
很多長輩也好,家長也好,對會覺得說「孩子嘛,還小,什麼都不懂的」。
所以答案很顯然,孩子並不是什麼都不懂,他們完全能聽得懂你說的話,你表達的意思,以及你的話中傳遞出來的能量。
很多人從小都有被長輩或是親戚逗哭過的經歷,但是像上面這種明面上為了你好,可說的話句句扎你傷口的長輩,說句難聽的就是又蠢又壞。
孩子的學習能力超乎你的想像,他們能理解和模仿你的絕大多數語言和行為,所以千萬別再覺得說孩子什麼都不懂,然後就可以再孩子面前「為所欲為、毫不顧忌」。
6「自我矛盾」
其實自我矛盾在某種角度來看真的很好笑,不過在好笑之餘,真的很心疼那些個「被矛盾」的孩子。
家長自身教育矛盾很容易讓孩子的觀念和思維混亂:「我到底該怎麼做?爸媽一天一種觀念,一下又這樣一下又那樣,那我到底該怎麼做才是對的?」
不過這種長輩的內心也是很糾葛的,天天把孩子當「皇上」一樣供著,又天天感嘆什麼時候「皇上」什麼時候才能獨立。
一來一去,分分鐘自己的內心就被這些「矛盾」纏成死結。
看了上面這些糟糕的育兒建議,大家都能看到多少自己曾經的影子呢?
希望了解這些育兒建議的我們要學著去反思和自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千萬不要在教育這條路上重蹈這些不該有的覆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