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產教育劇總喜歡拍「虎媽貓爸」?

2020-12-20 毒眸

文 | 張娜

編輯 | 何潤萱

開播十五天,由黃磊、海清合作的《小歡喜》在暑期檔裡橫空出世,以豆瓣8.1的評分,成為今年暑期檔國產電視劇裡的高口碑劇。根據云合數據顯示,《小歡喜》以13.08%的市場佔有率位列電視劇劇霸屏榜第一;衛視方面,這部劇在東方衛視和浙江衛視的最新收視率(8月13日)也均超過了1.2%。

《小歡喜》位列電視劇劇霸屏榜第一

能做到這些成績,在《小歡喜》總製片人徐曉鷗看來,還是因為找對了教育這個切口。

經過《小別離》的論證以後,我們發現觀眾更關注的還是親子關係、教育、代際之間的磨合。這是在影視劇裡很少看到的,也是生活中很大的一個痛點和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難題。

基於上述考量,在《小別離》殺青的時候,主創方就和主演黃磊在一起共同構思了《小歡喜》的雛形。不同的是,《小歡喜》關注的人群「成長了」:變成了即將高考的準成年高中生們。相比《小別離》裡稚嫩的初中生們,這些少年的想法更加獨立,和父母的衝突也更加明顯。

《小歡喜》劇照

在劇中,選取了三個家庭作為故事主角:這當中有控制欲極強的單親媽媽和學霸女兒的矛盾,有望子成龍的父母和「學渣」兒子的矛盾,也有典型官員父親和對他情感疏離、叛逆兒子的矛盾……這些都是檸萌影業在一年多的田野調查裡抽取出來的普通人的真實故事。

不普通的地方在於,《小歡喜》給了這些矛盾一個溫暖的結尾,這可能是現實故事裡不常見的溫情。以下為毒眸與《小歡喜》總製片人徐曉鷗的對話。

毒眸:檸萌影業是基於怎麼樣的考量,想過要打造出「教育三部曲」?

徐曉鷗:其實在《小別離》的創作過程當中,我們覺得找到了一種新的,能夠解剖當下生活的一個角度和窗口。《小別離》播出後有了一個很好的效果以及社會的反響,讓我們意識到可以從教育切口來切入生活、還原生活。這個題材很獨特,也很有表達的可能性,當時就已經準備要做《小歡喜》。

《小別離》

教育其實是全社會非常關注的一個焦點,也是現在我認為家庭裡最大的重心。教育劇雖然從根本上說還是一個家庭劇、生活劇,但是故事的主體不再是夫妻情感、婆媳關係、代際代溝上,而是從教育的角度來切入生活。

而教育也可以是一個非常疊加的話題,涵蓋著當下親子情感,人物的面貌和三觀,包括所有家庭成員的性格等等。在創作的過程中,我們認為教育話題是一個很有可為的題材,因此我們不斷地堅定了要做下去的一個決心。

毒眸:《小歡喜》裡三個不同家庭形態的設置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呢?

徐曉鷗:首先黃磊和海清一家是主線。在《小別離》裡,主線會比較突出,另外兩家相對輔助一些。但是這次觀眾會非常明顯地感覺到,三家人的戲份都會比較重,甚至有的時候主線家庭的戲劇會更清淡一點,另外兩家的衝突反而濃烈一點,從整體上增加著這部劇整體層面的豐富性。

《小歡喜》中的另外兩個家庭的衝突更濃

我們是在大量的採訪中截取了三個家庭的縮影。《小歡喜》本是魯引弓老師的同名小說,他在寫作之初的2017年,就走訪了幾所中學,開了很多座談會,甚至和很多學生去聊天溝通,在上百上千的學生當中選取出來這些樣本。一家最普通的人家,可能會有一個侄子是家庭裡的新來者;一家是離異家庭,有一個女兒和控制欲比較強的媽媽;一家則是典型的官員家庭。

依託大量的採訪後寫作的速度就會很快。我們在前年的夏天就收到了魯引弓的小說稿,然後花費了大概一年半的時間進行劇本修改,並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調整,比如說黃磊、海清這一對父母,我們就會往更加符合他倆人設的方向去進行調整,基本上這三家人都是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

黃磊、海清這對父母會往更符合他倆的人設方向調整

毒眸:在三個家庭形態裡,為什麼會選擇中產階級來作為劇情展開的階層基底?

徐曉鷗:我們沒有虛化地理概念,其實就是以北京作為基礎,而這種設置它基本符合一線城市家庭的狀況。如果過於虛化的話,你就沒有辦法做到一些細節的真實。比如說高考600分的成績,在北京和在上海完全是兩個概念。其實主線的主人公家庭也很普通,後面的劇情也會出現失業等情形,所以他們也是中國家庭裡畫像最多的代表。

毒眸:教育題劇應該加入一些家庭倫理的東西嗎?

徐曉鷗:其實我在做《小別離》的時候,心裡還沒有那麼的篤定,因為教育題材畢竟是比較小的切口,更何況那時整個市場同類題材幾乎沒有,我們不確定能不能引發更多的共鳴,所以就在想,要不要向市場借一些經驗來參考。比如說加入一些中年危機,一些家庭的困境之類的。

但經過《小別離》的論證以後,我們發現觀眾更關注的還是親子關係、教育、代際之間的磨合。這是在影視劇裡很少看到的,也是生活中很大的一個痛點和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難題。所以我們在做《小歡喜》的時候,就很確定地往教育的方向發展,《小歡喜》從開始一直到結束,整體的故事緊緊扣住的是高考和教育的主題。

整體的故事緊扣高考和教育的主題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加入家庭倫理元素,沒有對或不對之分,主要還是看創作者想表達的本意和初衷是什麼。如果你想表達的是中年人的困惑,那就應該講。但對於《小歡喜》而言,更多的是想表達在高考這一年當中,父母與孩子之間關係的變化。

毒眸:在劇中怎樣體現家長跟孩子之間的一些矛盾?

徐曉鷗:我們這次沒有寫家庭內部非常極致的矛盾,《小歡喜》裡所有的家庭總體上都是洋溢著愛。內部沒有什麼根本性的矛盾,既不鬧離婚也不爭財產,父母所有的向心力都在孩子的身上,而且夫妻之間都是相互扶持的,哪怕是兩個離婚的父母,他們的勁都是往一處使。

我們希望這個矛盾是極其生活化,因為普通家庭裡沒有那麼多激烈的衝突,大多數都是基本和睦,但小摩擦不斷的狀態。從大的層面上來說,那些天天在家裡打得雞飛狗跳的家庭畢竟是少數,所以我們更想還原的是在你身邊看到的最普通的家庭,而不是極致家庭的故事。

《小歡喜》更想還原的是最普通的家庭

毒眸:教育題材電視劇的創作和落地的難點都分別體現在什麼方面?

徐曉鷗:我覺得首先最難的點是如何體現「真」。其實在教育劇這條線上,你要選取一些矛盾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一些戲劇矛盾比較激烈的劇確實生活裡也存在,大家可能在新聞裡多多少少都會看到一些,但我覺得這個不是真,這個是超出了普通人的生活邏輯。

另外一個難點是呈現普通人的生活邏輯。在一個風平浪靜和睦和諧這樣的家庭環境下,你面臨的教育問題的重點在哪?解決方法是什麼?有多少路徑可以嘗試?這個都是需要創作者第一要有有深刻的生活體會,要有多方面的採訪,而不是僅限於個人的體驗。

其次包括對整體的教育政策的了解程度,對中國未來教育的發展,對未來這一代人的風貌,必須要在清晰的邏輯和觀念的基礎上,才能寫出符合真實的作品。

毒眸:今年暑期檔的教育劇其實還挺多的,你覺得這些題材的出現是一種偶然還是一種必然?

徐曉鷗:我覺得教育是一個大話題,不算是什麼風口也不是什麼偶然,就是一個家庭劇,一個現實主義題材的分支,也是一個很主流的題材,一個永遠都在的題材。可能因為今年播出也都是上兩年一直在研發的,我覺得以後每年都會出現。

教育是一個很主流的題材

毒眸:以海清和黃磊為例的家庭形態又是「虎媽貓爸」的典型搭配,您會覺得這樣設置會不會已經是是一種套路化了?

徐曉鷗:其實我並不覺得,從中國教育的家庭基礎上來說,一般都是以媽媽為主的家庭教育者形象,「虎媽貓爸」這樣設置,代表著一種基本性,其實是中國大多數家庭呈現出的一種狀態。我覺得關鍵還是在人物當中,他們會出現什麼樣的新變化。同樣是海清和黃磊搭檔,在《小歡喜》裡帶兒子和在《小別離》裡帶女兒,呈現出的就是不同的表達方式和方法。

相關焦點

  • 虎媽貓爸結局怎麼樣 大結局竟是如此意外
    虎媽貓爸結局怎麼樣 大結局竟是如此意外時間:2015-05-22 07:47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虎媽貓爸結局怎麼樣 大結局竟是如此意外 《虎媽貓爸》播出至今成功晉級為觀眾熱議最多,口碑最好的電視劇,隨著故事的展開,劇中每個人物的命運也被觀眾各種猜測,目前此劇已經接近尾聲
  • 以前是嚴父慈母,為什麼現在是虎媽貓爸?淺談虎媽的養成
    還有再之前的《小別離》、《虎媽貓爸》甚至是《都挺好》,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虎媽貓爸」。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現實中也是虎媽貓爸居多,傳統的慈母嚴父已比較罕見。為什麼我們會從慈母嚴父轉變為虎媽貓爸呢?
  • 「虎媽」 「貓爸」式的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強勢嚴厲的母親,寬厚仁慈的父親,用現代的話講,那就是「虎媽貓爸」。「虎媽」這個詞來源於一個美國華裔女人,叫蔡美兒,前幾年她出版了一本書,叫《虎媽戰歌》,專門講她是如何嚴格教育孩子的,因此在國內外激起了巨大爭論。如今,她的兩個孩子都畢業於哈佛大學,事業有成。然而,「虎媽貓爸」的家庭,真的都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嗎?
  • 說說虎媽貓爸的教育方式 你認同哪種?(雙語)
    貓爸在育兒方面採取的方式更為溫和,情感細膩、溫柔,在規則和紀律上更寬鬆,他們人物這樣能讓孩子自信獨立。隨著電視劇《虎媽貓爸》的熱播,「貓爸」一詞已 在新浪微博上流行開了。正如劇名所示,劇中的兩位主角,一位是嚴厲的虎媽,另一位是從容的貓爸。在撫養女兒的問題上,二人的教育風格發生了衝突與碰撞。
  • 家裡面,你是「虎媽」還是「貓爸」?
    本文轉載自【揚州時報】原帖地址:http://www.yznews.com.cn/yzsbs/html/2015-05/07/content_687352.htm記者:詹葉青近日,一部育兒電視劇《虎媽貓爸》火熱上演,劇情圍繞孩子「幼升小」,展現了「虎媽貓爸」這種新型的家庭教育理念。
  • 中國家庭劇為什麼總是「虎媽貓爸」模式?
    閆妮飾演「虎媽」王勝男。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你看你那個坐姿! 你要是有人家一半省心,媽就開心了。 聽見沒,二選一沒有第三種可能! 媽的愛好就是你,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這既有教育觀念差異,也有代際之間的隔膜。一切以子女教育為首的家庭中,夫妻關係也可能潛藏著危機,無論是《虎媽貓爸》還是《小別離》,爸爸的初戀情人都會出現並製造一點小危機。
  • 又現「虎媽貓爸」 螢屏嚴母慈父式的家庭太多了
    劇中王勝男為女兒的教育殫精竭慮、金句頻出,令不少網友感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閆妮演活了國產親媽的樣子」。的確,這部劇選角討喜,演員演技在線,故事也很貼近生活。王勝男說出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你看看你那個坐姿」「你吃飯洗手了嗎,要用流水洗」等教育女兒的話語,還原出人們熟悉的「虎媽」形象。
  • 虎媽PK貓爸:何種方式更適合教育孩子?
    中美教育界的一場大轟動:「虎媽」PK「貓爸」,不同的教育方式都教出了比較成功的子女,引發了眾多父母關於中式教育與西式教育的爭論與自我反思。參與討論:  2011年年初,美國的《時代》周刊刊登出了一篇文章《為什麼中國媽媽更勝一籌》("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在美國全國上下引起了轟動。該文章出自於美國華裔教授蔡美兒的新書《虎媽戰歌》,該書介紹了蔡美兒女士嚴格教育兩個女兒的一些事例記錄。蔡美兒女士便是書中的「虎媽」。
  • 「虎媽貓爸」再現!中國家庭劇離不開套路?
    這既有教育觀念差異,也有代際之間的隔膜。一切以子女教育為首的家庭中,夫妻關係也可能潛藏著危機,無論是《虎媽貓爸》還是《小別離》,爸爸的初戀情人都會出現並製造一點小危機。《虎媽貓爸》劇照,趙薇飾虎媽(左),佟大為飾貓爸(右)。
  • 夫子富翁:「虎媽貓爸」的教育方式對你來說真的合適嗎?
    華裔母親蔡美兒在她所出版的育兒書籍《虎媽戰歌》中,舉出了許多絕對不允許女兒觸碰的事情,比如:1.不允許女兒在學校裡彈琴唱歌2.不允許女兒獨自在外過夜3.不許女兒參加朋友之間的聚會4.不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活動
  • 在教育子女方面,你是「虎媽」還是「貓爸」?
    ----吉姆·崔利斯前言:現代父母教育孩子,無非就是兩種教育類型:一種是以虎媽為代表的嚴厲型,而另一種以貓爸為代表的佛系型。反觀貓爸父母,雖然是讓孩子自由發展,但是可能會讓孩子缺少一些必要的經驗,這樣的孩子也會缺少一些競爭意識。那麼,哪種方式比好好呢,我們可以逐個的分析一下。
  • 我們家真的只有「虎媽貓爸」嗎?
    網絡劇《少年派》的字符設置為「虎媽貓爸」,閆妮飾演的虎媽王勝男不僅嘮叨而且整潔,由張嘉譯扮演的貓爸爸林非常理解。遊戲虎媽王勝男可以用「煞費苦心」來描述兒童學習,他已經成為中國版本的「蔡美兒」。然而很多觀眾忍不住說想問:「世界的家庭人物關係都是一樣的嗎?國內的媽爸們都是這樣的人物設定嗎?」
  • 《起跑線》曝片段 印度版「虎媽貓爸」互動有點甜
    《起跑線》曝片段 印度版「虎媽貓爸」互動有點甜 《起跑線》曝「遊泳池」片段 印度「貓爸」尬過英語關 時長:00:17 來源:電影網
  • 虎媽貓爸42、43集劇情介紹大結局 趙佳樂出國
    原標題:虎媽貓爸42、43集劇情介紹大結局 趙佳樂出國 虎媽貓爸42、43集預告 電視劇全集1-45分集劇情介紹大結局 《虎媽貓爸》劇情簡介: 虎媽畢勝男和貓爸羅素像很多年輕小夫妻一樣,雖然有了五歲的女兒,還過著簡單輕鬆的生活,直到畢勝男忽然發現周圍媽媽們早已忙得團團轉,而自己和女兒還懵然無知,終於面對起孩子的教育問題。
  • 英語熱詞:虎媽還是貓爸?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熱詞:虎媽還是貓爸? 2015-05-26 11:26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虎媽貓爸》再次引發熱議,到底應該實行快樂教育,還是要將虎媽教育堅持到底培養出一個成功的孩子呢?
  • 【薦讀】為什麼「虎媽」越來越多?
    「幼升小」「學區房」「快樂教育」還是「精英教育」……這是無數父母面臨的問題,那種糾結與抗爭,讓人一言難盡。正如熱播電視劇《虎媽貓爸》中,「虎媽」畢勝男對女兒羅茜茜說的,「你的人生,我的戰爭」。在這樣長年累月的嚴苛教育下,小真已經把自己小小的能量消耗殆盡,再也支撐不起母親對她的任何要求與期望。」 說這話時,尹建莉帶著些無奈和惋惜。  從教育角度出發,尹建莉並不贊同「虎媽貓爸」這種家庭教育模式。「父母刻意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會把孩子搞得很分裂,不但無法達到教育效果,還容易導致孩子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夫妻雙方要有統一的教育價值觀。
  • 「虎媽貓爸」與「貓媽虎爸」,哪種家庭孩子更有出息:差距明顯
    「虎媽貓爸」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孩子在家中總要怕一個人,這樣才能管住孩子,要不孩子就真的無法無天了。「虎媽貓爸」家庭指的是,在平時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媽媽通常比較嚴厲些,爸爸相對柔和一點。「虎媽貓爸」家庭模式好處,一般這種家庭都比較和睦,平和縣家庭氛圍更利於孩子好性格的養成。部分父母認為,小孩子不懂什麼,在小孩子面前吵吵架沒什麼問題,其實四五歲的孩子懂得遠比你想像的多得多,家庭氛圍是從小到大的。
  • 「虎媽VS貓爸」辯論觀點大集錦
    ——學生家長高倩來稿   ——————————————————————————————————————   虎媽都挺不容易,既要兼顧事業又要為孩子長遠發展考慮如何科學教育。大家別給虎媽們太多質疑和阻礙了,試問沒有良好有序的教育,誰能給孩子的未來以保障?
  • 老虎媽媽教育小老虎,德牧上來就是一巴掌,網友:虎媽貓爸?
    老虎媽媽教育小老虎,德牧上來就是一巴掌,網友:虎媽貓爸?在國外的一家動物園中,一隻德牧和老虎一家一起長大,德牧非常喜歡小老虎,甚至將它當成了自己的孩子,每天都會陪伴它玩耍。這也讓小老虎更加的頑皮,老虎媽媽看不下去於是便教育起了小老虎,小老虎竟然扒拉頂撞起了老虎媽媽,老虎媽媽頓時就是一巴掌,不遠處的德牧看到立馬趕到,對著老虎媽媽就是一巴掌。
  • 虎媽貓爸36集劇情介紹 小三唐琳叫羅素修理水龍頭滿身都是汗
    隨著劇情推進,白天鵝初戀董潔情感上的步步為營,讓虎媽貓爸的婚姻愈加岌岌可危。究竟虎媽能否苦盡甘來打贏這場婚姻保衛戰,也成了追劇觀眾又一大期待。隨著《虎媽貓爸》的熱播,不少觀眾在豆瓣網上拋出了一大堆焦慮問題。不少已婚無孩的小夫妻更是慌了神:「如果婚姻意味著把生活交給孩子,愛情和自我的發展怎麼辦?」微博上更是熱鬧,「恐孩症」已經成了一種熱門話題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