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聯社
昨日(12月7日),在上海浦東靠近中環的一處科技園內,《科創板日報》記者找到了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澤潤),後者為沃森生物「怒慫門」背後被轉讓的主體。
由於正值午飯時間,整座辦公樓顯得很安靜,而在資本端,圍繞上海澤潤是否應該被賣、有沒有被「賤賣」的爭論已掀起了一場風暴。
對此,處於暴風眼中心的上海澤潤,其又會怎麼看?
上海澤潤辦公所在地,其建築外立面上「沃森生物」的標誌非常醒目。圖片來源:《科創板日報》記者
跌停
在上海澤潤,《科創板日報》記者找到了一位研發管理人員。起初,他以「採訪需經過沃森生物總部安排」為由拒絕了記者,但在閒談中,他又忍不住說道:「哎,機構嘛,肯定比我熟。網上不是也有很多人說了嘛。」
隨即,欲言又止。
7日一開盤,仍是上海澤潤控股股東的沃森生物(300142.SZ)即跌停,很多投資人相信,跌停還會繼續。
沃森生物股價
開市前的周末,沃森生物因擬以11.41億元轉讓上海澤潤36.6426%的股權,被機構們推上「風口浪尖」。後者認為,上海澤潤的二價HPV疫苗即將獲批上市,此時轉讓股權不合時宜,11.41億元的轉讓款、35億元的總估值,更被指為「賤賣」。
為此,沃森生物的管理層已與二級市場的券商們進行了兩天的「博弈」——從5日下午充滿火藥味的電話會議到6日創業板監管層發出的、共涉及「7大點15小點」的關注函。
「反正,我們這裡是專門做研發,不管他們怎麼樣,我們不受影響。」前述上海澤潤人士稱。
希望「被轉讓」
「博弈」以沃森生物暫時性的妥協告一段落。
7 日上午,沃森生物公告稱,暫時取消對上海澤潤的股權轉讓議案。一時之間,「認慫」、「(因利益輸送)怕被監管」的言論又喧囂而至。《科創板日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繫沃森生物相關人員,他們的電話、微信均已處於「失聯狀態」。
資深投行分析人士王驥躍對《科創板日報》記者稱,「認慫」是對的,「說明管理層之前的決策並不慎重,沒考慮到投資者的質疑,在沒有想好怎麼溝通的時候,就該停下來」。他並表示,即使「停下來」,沃森生物也應回復監管層的「關注函」,以驗明正身。
但,會一直停下來嗎?
「從澤潤的角度來看,肯定是轉讓出去要比留在沃森要好。」在上海澤潤,《科創板日報》記者聽到了這樣的觀點。工作人員進一步稱,這是因為沃森生物的管線較多、體量也較大,在資源分配上往往難以同時兼顧到上海澤潤。
「我們有二價HPV、以後有九價HPV,還會有其他產品逐漸上來,澤潤自己的體量肯定能上來。」他稱。
「這次事情以後,以後再想轉讓可能很難,也許澤潤就留在沃森了呢。」有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
「不會,只是暫緩,等緩和了之後還是會轉讓的。」前述人員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達了一些個人看法。
同時,也有二級市場投資人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認為,「賣出這個動作是可以理解的。」該投資人稱,「轉讓肯定是利好澤潤的,後期進入的產業資本能幫澤潤解決很多事情。」
他進一步分析稱,從上半年的表現來看,沃森生物尚可圈可點。「13價肺炎疫苗帶來豐厚回報、未來還有13價HPV疫苗大品種並提前布局了mRNA疫苗,有業績、有故事,管理層也在慢慢做激勵。」他認為,沃森生物這一次的「滑鐵盧」是因為在「錯誤的時間做了對的事」。
否認「賤賣」
11.41億元的轉讓款是否有「賤賣」之嫌?
《科創板日報》記者詢問多位二級市場投資者,其稱,此次,沃森生物對上海澤潤整體的估值為35億元,據此給出了相應的、數額為11.41億元的股權轉讓款,而35億元的估值顯然給低了。
「如果35億元的整體估值是面向一級市場的,也不算太離譜;但現在對標的是二級市場,完全沒有把商譽算在裡面,要是對價100億元轉讓,也不至於鬧成這樣。」前述二級市場投資人表示。
另有機構投資者表示,「以35億元的估值轉讓5%的股權,或者增資都沒有問題,但以這個價格讓出控股權當然有問題。」
前述上海澤潤的研發管理人員卻對《科創板日報》記者稱,這個價格是合理的,因為這是一筆「戰略性轉讓」,背後有「戰略性資源互換」,而那些資源是「澤潤所需要的」。
至於真實的「接盤方」是誰、能提供哪些資源,他迴避稱,「你自己股權穿透看看」。
若前述交易完成後,自交割日,上海澤潤的股權結構,標紅框的為新增股東。來源:《關於籤署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及增資協議的公告》
上海澤潤的現股權結構。來源:《關於籤署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及增資協議的公告》
據沃森生物於5日披露的《關於籤署上海澤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及增資協議的公告》,若此次股權轉讓及增資協議發生後,新增股東方有:淄博韻澤(持股比例29.9005%)、無錫新沃(持股比例9.0345%)、永修觀由(持股比例1.3996%)、源昇投資(持股比例0.6415%)。
泰格系浮出水面。來源:天眼查
股權穿透之後,泰格系逐漸浮出水面。據天眼查,淄博韻澤的控股方為西安泰明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99.90%),後者的大股東為杭州泰格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15.81%);此外,杭州泰格還持有永修觀由32.06%股權。
據此,杭州泰格通過間接、直接方式共持有上海澤潤49.9%的股權,成為最大持股方,而泰格為「為醫藥產品研發提供臨床試驗全過程專業服務的合同研究組織」。
沃森生物董事位列背後
此外,有二級市場分析者對《科創板日報》記者稱,「澤潤本來就一般,如果不是科創板預期,這個公司融資都很難。」
事實上,在5日的電話會議上,沃森生物董事長李雲春曾稱:「(國產)二價HPV疫苗,我們的上市時間也比萬泰慢了;(國產)九價HPV現在的競爭格局可能也更加慘烈了。」
言下之意,對沃森生物來說,HPV疫苗可能不是一個「好故事」了。
這應是一句實話。《科創板日報》記者未能找到直接數據,卻在詢問多家HPV疫苗接種網點後被告知「如果年齡合適的話,最好還是打九價HPV,如果能打四價也不會選擇打二價」,因此,各家網店的二價HPV疫苗普遍庫存充足、無需排期,而如果想打四價HPV,還要「等」。
另據美國市場資料,自2016年後2價及4價HPV疫苗已從美國市場退市。國內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國內已登記在案的HPV疫苗臨床試驗共有36項,其中已完成的有12項,24項正在進行。涉及企業有上海博唯生物科技、北京康樂衛士生物技術、國藥中生生物技術研究院、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成都生物製品研究所、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萬泰生物、上海澤潤等。
對此,前述分析人士稱「二價HPV疫苗是用於穩定現金流,澤潤的估值預期在於九價HPV。」
因此,上海澤潤方面有人員委婉對《科創板日報》記者稱,機構對沃森生物股權轉讓的憤怒在於其戳破了機構曾描繪的美好「期望」。
網絡上,也有散戶則將矛頭指向了機構:「一個本來價值也就100億的公司,二級市場為什麼要炒這麼高?現在管理層等於是把泡沫戳破了,投資人不應該反思嗎?」、「如果管理層是對的,說明疫苗炒太高了;如果機構是對的,說明管理層左右進出,把公司資產低價賣給利益相關方。」
值得注意的是,沃森生物自身也存有一定貓膩。以此次轉股事件來看,若該股權轉讓及增資方案一旦被執行,上海澤潤新增股東中有無錫新沃,後者的股東方有天津嘉泰投資合作企業(有限合夥)(持股24.75%)、海祥(天津)投資有限公司(持股0.99%)等。
《科創板日報》記者通過天眼查穿透發現,沃森生物董事林中林擔任天津嘉泰的高管、董事丁松良則為海祥(天津)投資的高管及股東(持股80%)。
是否存有關聯交易?只怕,沃森生物也需要認真「解釋」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