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彩電全球化加速 華為一加小米電視誰能補位?

2020-12-22 驅動中國
  • 來源: 驅動號 作者: 藍科技   2019-02-20/10:21
  • 【藍科技】珞石

    海信與TCL,是中國彩電全球化的領頭羊。除此之外,誰還能補位進入中國彩電全球化的第一陣營?

    藍科技分析認為,中國彩電全球化陣營中,未來將會有新晉網際網路電視入選補位。原因之一是,歐美網際網路電視的崛起,正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歡迎,而這些群體對於內容的訴求明顯高於電視技術。

    這意味著,在技術同質化的條件下,彩電業明顯的趨勢是內容為王。眼下,美國網際網路電視的趨勢較為明朗,因為有數據顯示61%年的美國年輕人正在用網際網路看電視。

    藍科技曾經撰文《美國彩電要「變天」 YouTube電視或迎爆發前夜?》分析,美國消費者從傳統有線電視入口觀看節目的人正在減少,取而代之的網際網路電視影響的人群不斷放大。

    現在,美國運營商面臨著很大的壓力。由於他們的價格過高,YouTuber網絡電視正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這一現象傳導的結果是,未來美國消費者在購買電視時,他們的選擇標準除了品牌、價格以外,或許還會有重要的一個條件,即內容接口。

    為什麼說華為小米一加電視可能會補位,進入中國彩電全球化第一陣營?

    原因有三。一是這三個手機品牌在全球有良好的渠道。三者當中,尤以華為在全球的知名度最高,渠道商最多,而小米雖然知名度雖然暫時不及華為,但以性價比出名的小米增長速度很快。做為手機行業的一匹黑馬,一加手機逐漸在中高端打出知名度。

    憑藉三者的手機用戶、渠道資源和知名度,打開電視市場會相對容易。對於商家來說,有品牌認知度、渠道商,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國內現有電視品牌相比,這三者在全球的渠道商優勢較為明顯。

    二是這三個品牌雖然不會直接生產內容,但憑藉他們的生態鏈優勢以及用戶優勢,想整合、併購內容生產方非常容易。因此,這三個企業一旦進入智能電視,他們在全球化進程中勢必會放大內容優勢。

    因為這符合消費者的習慣。另一方面,做為新晉品牌,他們勢必會從價格、內容等方面進行營銷推廣,從而吸引更多的用戶。

    除小米已經銷售電視以外,華為和一加已經放出消息,將會入局網際網路電視。2019年下半年或許華為和一加電視將會批量上市。

    三是這三個企業當中,小米電視已經試水,通過主打性價比還是獲得了很多用戶,這對即將推出的華為和一加電視,都會帶來啟發。也許他們未必會以低價競爭,但通過先進的技術和提供豐富的內容獲取用戶,對他們來說應該不難。

    更何況,這三個品牌的電視未來一定會跟他們的手機互通互融,既豐富了用戶的視頻需求、文字需求等海量內容需求,也能成功打通手機與電視之間的壁壘,而這是傳統電視所不具備的優勢。

    電視未必會消失,但電視的消費形態、使用形態、智能形態將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他們與手機之間的融合度會越來越高,而這是傳統電視的一個短板。

    或許,未來一段時期內,彩電行業增長最快的品牌未必是老品牌,而是滲透到智能電視行業的手機企業。

    (圖片來源智電網)

    本文原創於藍科技,本站原創文章所有權歸藍科技所有,轉載務必註明作者和出處,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電視行業加速洗牌,彩電價格不斷打破底線,32寸起步價僅為699元
      如今,彩電行業正在加速瓦解,纏鬥了數十年的「價格戰」,在今年打得更加激烈。隨著技術的進步和面板價格的回落,今年電視價格不斷打破底價,PPTV在8月5日發出了打響國產電視價格戰的繳文,其中說到:2019年彩電大戰越演越烈,以最優惠的價格讓用戶享受到更高品質的產品是我們的追求。
    • 小米電視奪得中國第一,到底是誰的悲哀?
      他還引用了三大行業調研機構的數據,分別是:奧維雲網(AVC)數據顯示,2019 年 1 到 6 月,小米電視出貨量中國第一;奧維雲網董事長文建平稱,2019 上半年,小米是中國區唯一出貨超過 400 萬臺的品牌。群智諮詢數據顯示,2019 年 1 到 6 月,小米電視出貨量中國第一;小米電視中國區出貨量超過 470 萬臺。
    • 國內彩電市場大洗牌:海外品牌不敵國產,小米穩居第一!
      國內彩電市場大洗牌:海外品牌不敵國產,小米穩居第一!近些年來,可能是因為房子的需求量下降,亦或者是人們對於家電的消費熱度降低,國內的彩電市場發展的並不好。據相關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中,中國彩電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大幅度的下降。
    • 華為、一加、小米同時發布全面屏電視 如何選擇?
      今日,小米公布了小米全面屏電視Pro渲染圖。新機採用金屬外觀設計,邊框和底座為鋁合金材質,背部採用 3D 碳纖維紋理設計。據爆料,小米全面屏電視 Pro 將有 55 英寸和 65 英寸兩個版本。華為智慧屏真機海報及渲染圖曝光,結合華為官方放出的預熱圖,Huawei Sound 智慧音響集成在了電視機屏幕的下方。從華為官方給出的海報看,華為在海報中將其定位做四個中心,包括智慧交互中心、跨屏體驗中心、IoT控制中心、影音娛樂中心等,Slogan是「讓智慧變大」。另外海報中出現了升降攝像頭、超窄邊框等元素。
    • 2019中國彩電之王誕生:國產品牌領跑,小米打敗三星、LG和索尼
      據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市場前三季度彩電出貨量為3460萬臺,同比下滑2.8%,其中,第三季度出貨量為1220萬臺,同比大幅下跌7.4%。可以看出,我國對於彩電的需求已經進入了疲憊期,用戶消費欲望在逐漸降低。
    • 最新電視機行業銷售數據:穩居中國第一的小米電視銷量敗給華為
      據慢慢買大數據監測結果顯示,華為電視在京東商城銷量排行榜位居榜首的是現價6999元的華為智慧屏V65(65寸),監測到其歷史最低價格是在5969元,近期價格還呈現出上漲趨勢。那麼,小米頂不頂得住?2019年,小米電視機的銷量還位居中國第一;2020年第一季度,小米電視以183.6萬臺的銷量,繼續領跑中國彩電市場,其市場份額也達到了18.4%。當中國彩電行業一季度同比下降33.8%的情況下,小米領先第二名足足5個百分點。
    • 2019全球彩電市場TOP10,國產傳統彩電三強未上榜
      文|視聽圈近年,國內彩電市場競爭環境惡化,不少彩電企業將目光投向了海外,希望能做到「牆內損失牆外補」。TCL、海信、創維、小米等國產品牌已經明顯加快對海外市場的布局。因此,海外市場成績幾乎成為評判一個企業「水平」和未來成長趨勢的「唯一變量」。
    • 誰是中國口碑最好的彩電品牌?權威報告來了
      [釘科技報導] 在價格戰和價值戰疊加作用的彩電市場,誰是行業當之無愧的第一品牌?筆者認為,銷量是重要的衡量指標,但不應該成為唯一的指標。尤其是在低水平價格戰充斥行業的情況下,用戶口碑將決定彩電企業發展的最終高度。那麼,用戶口碑最好的彩電品牌又是誰呢?各說各話沒有意義,第三方權威機構發布的分析報告最值得參考。
    • 2019年彩電市場回顧:砥礪前行
      據非正式消息,2019年電視行業僅有兩家整機廠商實現了盈利。一是通過賣內容(會員)實現贏利的小米,二是通過賣硬體實現贏利的索尼。通俗點說,小米賣電視是為了佔據用戶的客廳,硬體不賺錢甚至虧錢,但小米電視通過把內容會員賣給其用戶實現了贏利。小米電視的商業邏輯是:電視賣得越多,會員就能賣得越多。
    • 併購東芝彩電決不是燙手山芋 海信全球化再添三個籌碼
      這三個籌碼,正是海信併購東芝彩電的底氣。11月14日,當海信併購東芝消息甫一出臺,旋即在全球家電行業引爆,成為2017年底家電圈收官之戰的一大「吸睛」事件。但市場對這一併購併不全是贊同,基本有三種觀點代表著不同立場。
    • 2019年彩電行業均價創十年最低,2020年能否實現高
      中國彩電行業在迎來規模全球化、產品智慧化、場景互聯化三大發展機遇的同時,如何盤活存量市場、誰能摘得桂冠、國產品牌能否實現高端突圍,也都成為2020年最主要的看點。存量之爭從2018年開始,中國彩電市場就已經進入存量市場,存量市場最大特點是規模增長乏力,品牌競爭加劇。
    • 又一國產彩電巨頭成功崛起!衝擊全球第一:書寫中國電視品牌新時代
      眾所周知,隨著中國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和崛起,越來越多的手機、PC、電視等廠商都紛紛開始進軍海外市場,我們所能夠看到華為、小米、OPPO、vivo、聯想、海信、TCL、海爾等眾多中國企業,都不斷地在海外市場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而最近幾年,最受國內網友們所關注的便是華為,由於受到了一些
    • 繼小米華為之後,一加也來湊熱鬧,55寸電視9月印度開售
      眾所周知,國產四巨頭之一的小米除了在手機領域成績不菲以外,其生態鏈相比其他競爭者來講也具備很大優勢。例如小米電視機、小米空調、小米手環和小米平衡車等等,尤其是小米智能電視,憑藉其極高的性價比和出色的功能表現,贏得了大多數消費者的青睞。
    • 2019全球彩電市場排名:小米僅排第六,榜首去年銷量達4270萬臺!
      近年來,我國彩電市場競爭不斷惡化,截止2019年國內彩電市場已連續三年萎靡不振,因此不少彩電廠商開始將目光投向了海外,例如 TCL、海信、創維、小米等國產品牌都在加快對海外市場的布局。那麼,經過一系列的擴張之後,這些國產品牌在全球彩電市場中的戰績如何呢?
    • 2019年度盤點:彩電技術遍地開花 高清大屏或成突破點
      當前,AIoT與高清大屏顯示技術成為彩電廠商的共識,除了傳統的彩電企業,華為、一加等網際網路企業也爭相入局,自華為推出智慧屏以來,各大電視廠商也推出了以「屏」為概念的電視產品。那麼,隨著5G技術的商用落地,未來彩電市場的突破點在哪裡?
    • 華為入局,電視巨頭們該是喜是憂?
      電視企業們同樣心情複雜。前有小米和一加等手機廠商入局,他們必然不願將原有的市場份額拱手相讓,但又期待華為和榮耀能夠為電視行業帶來價格戰之外新的玩法。1-5月市場累計均價僅有2986元,已經不足3000元;奧維雲網也預計,2019年全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4696萬臺,同比下降1.6%,零售額1369億元,同比下降8.1%。實際上,這可以與中國智慧型手機行業相類比。有數據顯示,中國用戶在旗艦機的平均換機周期已經從18個月延長到27個月。而與手機相比,電視的換機周期則更長,增量更為有限。
    • TCL為小米代工700萬臺電視 32寸佔比超37% 意味著什麼?
      [釘科技述評] 7月上旬,海信、創維兩大國內彩電品牌先後發布重量級產品和戰略,主導了彩電行業的討論議題,熱度甚至蓋過了即將發布的「華為電視」。釘科技注意到,網際網路電視的代表品牌小米電視,日前也透出了一些有關代工量的關鍵信息,值得業界關注。
    • 彩電行業的史詩性衰落下,隱藏著企業興衰最樸素的真理
      直面康佳、長虹的失敗,不僅僅是中國彩電業急需補的一堂課,也為那些正處於成長繁榮期企業敲響警鐘。難兄難弟康佳、長虹在中國彩電史上都有著「不可一世」的戰績,曾經站在中國彩電業的頂峰。長虹建立中國彩電業第一條現代化生產線,最輝煌的時刻,是國內最大的電子企業,滬市第一藍籌股,每三臺電視就有一臺是長虹,保持了連續20年的銷量冠軍,頭頂著20世紀的「彩電大王」的光環。
    • 彩電七品牌佔六成市場!華為智慧屏還能好好玩嗎?
      沉寂多日的彩電市場總算有點響動了,今天華為智慧屏又發新品了。與華為第一次發布電視新品不同的是,現在業界與消費者對於華為的智慧屏已經失去了之前「天真」的想像,看過華為多次發布的智慧屏新品之後,大家沒有了之前過多的期待,最後的結論是:無他,惟概念爾。
    • 2019年中國彩電市場總結及2020年展望: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將進一步...
      其中,索尼(中國)有限公司消費電子營業本部副總裁洪鋼表示,2020年,索尼將繼續專注高端,將推出新一代8K電視、藝術電視和OLED電視,與先進、開放的智能平臺開展深度合作。深圳康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張建民表示,康佳將在5G、8K、AIoT、半導體、新型顯示等領域加大研發投入,進一步提升科技技術,為家電產業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