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連載:黃英姑傳奇,「搗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

2020-12-19 文字溫暖心靈

劉德華 - 上海灘 (純音樂)

03:13來自文字溫暖心靈

這個農民裝束的騎者到底是什麼人?他為什麼要追蹤那個穿黑色緊身短靠、騎棗紅馬的騎者?事情的起因是這樣:這個農民裝束的人,名字叫劉青林,原來是洪湖地區一個小鄉鎮上的銅匠師傅。他從小跟著父親學習手藝,練出了一手精湛的粗細銅活功夫。父親死後,他就挑著那副銅匠挑子,手裡敲著一串叮噹響的銅片,走鄉串村,修鑰匙配鎖,倒也深受人們喜愛。

一九二六年秋冬之間,廣東的北伐革命軍打下武漢,不久,他們這一帶就鬧起農民協會,二十四歲的劉青林,很快就成為了一個區水民協會的委員長。他雖然沒有上學讀過書,但從小也跟著同村的孩子們從《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之類的書上認識了幾個字,後來在走鄉串村的手藝人生活中,他也常從集鎮的小書攤上,買一些手抄的小唱本,閒下來時就邊認邊唱,倒也漸漸地變得博學起來。加以他十幾歲就隨父親出門在外,見多識廣,接受新思想也快,在激烈的鬥爭中,他懂得的革命道理越來越多。

一九二七年春天,他就成了那個區裡最早的共產黨員中的一個,隨著革命高潮的發展,他被選送到武昌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裡去學習。在那個講習所裡,他開始懂得了更多的無產階級革命理論,受到了產格的軍事訓練,文化知識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那裡,他們還參加了幾次真正的戰鬥:消滅麻城的反動土豪劣紳武裝----紅槍會;在共產黨員鐵軍指揮官葉蜓的親自指揮下,擊潰了向武漢進攻的夏鬥寅反革命叛軍。在這些戰鬥中,劉青林都表現得十分英勇,受到了指揮官的表揚和嘉獎,並且由於他在軍事上的進步,擔任了學兵中間的排長。

一九二七年,是中國政治局勢動蕩最激烈,革命與反革命的力量搏鬥最尖銳的一年。四月十二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後,五月二十一日,武漢政府內部的反革命派又策動許克祥在長沙進行對革命力量的大屠殺,這就是有名的「馬日事變」。武漢的政治氣氛也越來越緊張,為了應付可能發生的事變,劉青林和農民運動講習所的許多同學提前回到了家鄉。果然,到七月十五日,武漢國民政府的主席汪精衛也正式宣布實行「分共消黨」政策,開始了對共產黨人和革命工農的大速捕大屠殺。在農村裡,土豪劣紳對參加過農民協會的農民進行了更加殘酷和野蠻的報復,他們用活埋、開膛剖腹、點天燈、剝皮剜心這一類封建暴君的毒刑,折磨那些所謂「無君無父、共產共妻」的暴徒。

劉青林這個區因為有一點防備,因此,在這場事變中遭受的損失最小。他帶著六、七個從敵人屠刀下逃脫出來的同志,到湖中間去,借著深深的蘆葦和茫茫的湖水的掩護,白天和打野鴨的人一起生活,夜晚就預摸到那些土豪劣紳家裡去搞錢搞槍,貼標語,也把那些壞傢伙們鬧得膽戰心驚。這時,他們已經完全和黨組織失去了聯繫,縣城裡的黨的機關遭到了御底破環,領導人死的死,逃的逃,誰也顧不上誰了,劉青林和剩下的這幾個人,都是辦農會最堅定的分子。他們面前的出路也是十分明顯的;要避免被土豪劣紳剝皮剜心,就只有自尋出路,革命到底。不久,有一個曾經在這一帶活動過的著名的共產黨員段德昌和他們取得了聯繫,給他們帶來了一個無比珍貴的好消息:黨中央最近召開了緊急會議,確定了工農武裝革命奪取政權的道路,並且要在湘鄂粵三省普遍開展秋收暴動,打倒土豪劣紳,打倒蔣介石、汪精衛之類的新軍閥,建立農村蘇維埃政權 。

這個消息簡直使他們欣喜若狂,真相從濃霧中突然出現了陽光一樣。這時,他們已經有了一支從土豪劣紳家裡搞來的二十響駁殼槍,和三支當地鐵匠自己製作的火槍,還有幾把匕首和大刀。不過,更重要的是,他們有了段德昌這樣一個好領導,幹起來就更有信心了。這段德昌雖然年紀也很輕,但他在廣州的黃埔軍官學校正式受過訓,後來又到革命軍的隊伍裡指揮打過仗,是我們黨裡一個難得的傑出的軍事人才。他給劉青林和那幾個農民骨幹講清了革命的形勢和當前的鬥爭任務後,便和他們分散到周圍湖區的農村裡去,把這些道理告訴更多的在土豪劣紳的屠刀下敢怒而不敢言的貧苦農民。經過一段日子的艱苦活動後,他們的工作終於取得了效果:秘密農民協會小組在好幾個村子裡又開始建立起來,同時還組織了秘密的農民武裝----工農赤衛隊,收集和製造了更多的大刀、梭鏢之類的武器。

他們還在那些最堅定的農民骨幹中發展了幾名黨員,重新建立了秘密的黨支部。這年十月,他們首先向當地一個勢力最大、手段最兇狠毒辣的土豪開刀,攻打了他盤踞的哪個區的團防局。這次戰鬥取得了很大的勝利,雖然他們自己也插深了幾個人,但把一個團防局全部消滅了,繳獲了兩支短槍、十多支步槍。工農赤衛隊迅速壯大了,他們在段德昌的指揮下,接連又打了幾個大勝仗,革命的星星之火,又在這廣闊的湖區猛烈燃燒起來,船動了遠近的幾個縣城。他們所開闢的這個地區,後來就成了著名的洪湖蘇區的一個重要部分。

一九二八年春天,南昌暴動的總指揮賀龍在部隊遭到潮汕失敗之後,輾轉經香港到達上海。他謝絕了黨組織讓他到蘇聯去學習的要求,決心還是要回家鄉湘鄂西去拉隊伍,跟蔣介石、汪精衛這幫反革命鬥到底。黨中央特地派優秀的共產黨人周逸群同賀龍一起回湘鄂西,擔任黨的特委書記。當他們經過洪湖的時候,見到了段德昌帶領的工農赤衛隊,了解了他們的鬥爭情況。後來周逸群、賀龍同段德昌進行了研究,決定周逸群留在洪湖地區,同段德昌一起繼續發展洪湖根據地;賀龍帶領賀錦齋、蘆東生等人回湘鄂西組織隊伍,開闢新的地區。為了增強新區的骨幹力量,又從洪湖地區抽調了幾名黨員,跟隨賀龍一起到那邊去。劉青林也就從他所熟悉的湖區來到了陌生的山區。

賀龍回到家鄉後,很快就在淵鄂西燃起了蘋命的烈火。不過,在這個偏僻的山鄉,民性剽悍,封建勢力頑固,土豪劣紳的剝削殘酷,不堪忍愛壓迫的農民經常揭竿而起,自立山頭,嘯聚山林,因北,自古以來這山區就形成了「民匪不分」,群雄割據的局面,有不少山頭被土豪劣紳收買過去,成為他們統治的爪牙和鷹犬;更多的反抗地主豪紳的武裝,也帶有封建影響的雜質,漸漸地也變成單純打家劫舍、騷擾百姓的「土匪」,走上脫離人民的道路,這些武裝力量的存在,就成了他們在山區發展革命的障礙,為了摸清這些隊伍的情況和對革命的態度,賀龍讓手下的幾個同志分開到四鄉活動,一面在貧苦農民中間宣傳革命思想,建立真正的工農武裝,一面了解各地那些「山頭」的來龍去脈,然後再根據不同的情況確定對策:或者收編改造,或者包圍解散,或者徹底消滅。這些工作,關係到他們在湘鄂西山區發展革命的前途,也關係到能不能真正團結那些有反抗精神和鬥爭勇氣的農民武裝,真正打擊那些已經與地方豪紳同流合汙,對人民為非作歹的阻擋革命的敵人。

於是,劉青林仍然恢復了他的老本行,挑著一副銅匠擔子,來到了川鄂一帶交界的山區。他早聽說這一帶有一股傳奇式的農民武裝----黃英姑的隊伍,在這廣闊的山區裡活動。據說她還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少女,但本領非凡,不論拳剌和刀劍,都練得風雨不透,沒遇到過敵手;更兼一手雙槍,更是槍響雁落,百發百中。對她長的橫樣,也是傳說紛紜,美醜懸珠。有人說她身材高大,膀粗腰圓,銅盆臉,黃頭髮,鈴鐺似的眼睛,一雙大腳足有八寸多長,因此,人稱外號「黃大腳」,又有人說她長得格外清秀俊美,身材不高不矮,臉型豐滿橢圓,五官十分端正,一雙大眼睛尤其清澈明亮,光彩照人。雖然一雙腳是稍嫌大一些,但這巳是民國以來時興的風氣,不算什麼見不得人的缺陷了。正因為她長得格外漂亮,從小才被一位不生兒子的大財主千方百計的弄到家裡去當「望郎媳」,目的自然是想用這樣的媳婦引出一個漂亮兒子來。

後來,因為仍然沒有生養,財主家這才把憤怒都轉嫁到她的身上,說她是「克夫」的賤命,對她百般的折磨和虐特。從這些眾說紛紜的傳說中,劉青林最後也無法判斷出這個黃英姑到底是美還是醜,不過這一點倒也並不是他所關心的,他最關心的還是這支隊伍的情況。據人們傳說,英姑的隊伍雖只有一百多人,但個個都是武藝高強的英堆好漢,就是她手下那些女的,也都練成了一身馬上馬下的硬功夫,論槍法,指哪打哪,彈無虛發,論縱跳,飛簷走壁,來無影去無蹤。其中據說她還有一個二哥,名叫耿鐵鎖,更是槍法精熟,武藝超群,兼有一身絕技;可以垂直縱跳十多丈高,象一般縣城的城培,上下不費吹灰之力,因此,即使在危急時劉,敵人也很難抓得住他。更奇怪的是,這耿鐵鎖雖是本事高強,身懷絕技,而且脾氣火暴,性格剛強倨傲,但卻唯致對黃英姑服服帖帖,從無二心。

這其中的奧妙雖然也傳說紛紜,但也無人知道確實的真相,不過,在這遠近一帶,不只英姑自己隊伍裡的人都服她,就連好些自立山頭多年的英雄好漢,只要是領教過英姑的本事和見識過她的為人的,也都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格外尊敬。據說,曾經有很多人都願意帶領自己的隊伍投奔到她的名下,聽從她的指揮,但聽說都因為她感到人馬多了活動不便,同時也怕人多手雜,以後幹出糟害百姓的事,壞了地這個山頭的名聲,都婉言拒絕絕了,不過,只要英姑有事相招,他們都感意全力相助,傳說中還有一種刻著一朵山茶花的小匕首,就象傳檄調兵的令箭一樣,是英姑最珍貴的信物,誰要是能得到這麼一支,那就是地對這個人極大的敬重和信任。不過她為什麼要在那匕首柄上刻一朵小茶花做標誌,說法也不一:有的說是她從小在家用過的名字,有的說是她最喜愛的就是這種花,還有些說法更為離奇的,說她就是某某山上一株山茶成的精。總之,雖然很少有人見過這種匕首,但它和它上面那朵茶花的存在倒好像是千真萬確的。

不過,使劉青林對這支隊伍最感興趣的,還是因為他們始終堅持「殺富濟貧、簪天行道」,從不向土豪劣紳和官府屈服。在老百姓的傳說中,黃英姑既是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又是不畏強暴、不畏權勢的復仇女神。仿佛她能夠洞察人間的善惡,在窮人遇到急困,最需要救助的時候,能夠自天而降,然後也不願意領受感謝,又象來臨時一樣突然而去。還有的說她手下的那些少女打扮得都象英姑,出來時誰也分不清真假,因此,雖然官府和那些土豪劣紳們對她恨之人骨,懸了巨額賞金要捉住她,但卻從來沒有得到過一次成功。他們甚至連黃英姑的確實相貌也沒有看清楚過。大約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劉青林好長時間也沒有尋找到他們這支隊伍的準確行蹤。他從湖南到湖北,又從湖北到四川,最後才打聽出來,黃英姑的隊伍最近到了湖北和湖南交界的一個地區----龍風鎮附近。

劉青林還聽說,龍鳳鎮現今的那個大團總----餘尚禮,就是黃英姑的大仇人。前幾年,由於這一帶「匪悲猖獗」,加上又聽說廣東的革命軍要打過來,農民都要起來辦農民協會,打倒土豪劣綽,而且他的府上也確實遭了幾次搶劫,這一來,餘尚禮嚇得到省城裡住了好長時間。直到最近,局勢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那些泥腳杆子暴徒又都被打進了十八層地獄,各地又重新恢復了平靜;同時省城裡的清鄉督辦又親自向他們這些紳士誇下了海口,一定要儘快剿滅這一帶山區的「匪患」,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家鄉儘快辦起團防, 添人添槍,擴大隊伍,以便配合省城派去的正規部隊的圍剿行動,餘尚禮這才壯著膽子,又回到了家鄉。他回來後,立刻在當地加捐加稅,招兵買馬,成立了團防局,他自己親自兼任團總,準備先從附近四鄉開始進剿。

黃英姑在聽到仇人回到家鄉的消息後,不久也帶著隊伍來到了這一帶山區,在他們原先活動過的一個地方紮下了營寨。為了尋找這個地方,劉青林已經在這一帶的山村裡轉悠了好幾天。但是,卻一直沒有找到黃英姑和他們這支隊伍的行蹤。雖然好幾次他聽說黃英姑曾經出現在哪個村子裡,但等他急急忙忙趕去時,卻根本沒有人能告訴他黃英姑是否真正來到過這裡。儘管多次撲空,他沒有灰心,他堅定地相信「搗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為了壯大革命的力量,他一定要把這支神秘的農民武裝找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文聯繫,本文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水滴石穿,成功需要堅持,功到才能自然成
    這給了我們一個啟迪,一個人做事只要能夠堅持,要有恆心和毅力,不斷地進取,就會取得成功,這就是功到自然成。鐵杵能夠磨成針,潤物細無聲,十年磨一劍,這些說的都是功到自然成。經常見到不少書法家書寫「功到自然成」這五個字;有人還將」功到自然成「作為自己的座佑銘。
  • 有志者事竟成,咬住目標才能功到自然成
    人生有一種成功,叫做功到自然成。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只要你咬定了目標,能夠堅守,下了足夠的功夫,事情自然就會取得成效。做事情、幹事業只要你功夫到了,就自然會取得成功,這就是鐵桿磨成針的道理。一個人學習技能也是如此,有不少技能是熟練過程,只要幹某種技能時間長了,也就熟悉了,這就叫熟能生巧,功到自然成就是熟能生巧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自然和過程, 做事情要經過長時間磨礪的過程。只要功夫到了家本領也就學到了。許多事情要達到功到自然成的過程靠的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做事情不能堅持也就會半途而廢。
  • 這本小說主角穿越異界,殺伐果斷,終成縱橫星空的傳奇法師!
    從一階法師到十三階的傳奇讓他在此期間是游離在這異世界的邊緣?還是慢慢的融入其中?當站在傳奇位置後,面對神靈時,是加入神靈們的隊伍呢?還是堅守法師們千萬年來的規則呢?  高貴、神秘、高尚、正義、堅強、卑鄙、齷齪、懦弱、自卑、冷血。  褪去了那層華麗的遮羞布,他還剩下什麼?
  • 以品質鑄品牌,穩健醫療功到自然成
    (原標題:以品質鑄品牌,穩健醫療功到自然成) 「在醫用敷料領域不再受制於人
  • 最長的幾部網絡連載小說,你看過幾本?好多讀者孩子都有了!
    大家喜歡一本小說的時候,是否會追更呢?追更的時候,總覺得作者更新的太慢……在網文圈,作者經常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沒有堅持下來。斷更太監的書籍司空見慣。而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幾本,史上最長的連載小說!Top 5 《 太古龍象訣》字數:1673 萬章節:7193章作者:旺仔小饅頭書評區自然少不了讀者們吐槽。
  • 情系「媽祖魚」 (小說連載之三)
    防曬霜成了澳洲夏季的暢銷品。林楚南  攝江暉與家鄉媽祖魚的傳奇故事,江暉在海洋生物保護和海洋環境管理等方面湧現出來的卓越才能,深深地博得了同樣赴美留學的澳大利亞留學生娜拉的芳心。共同的志趣讓他們一見傾心。
  • 《絕路求學》(自傳體小說):「中山狼」傳奇(連載)
    據悉,該小說不久將由某出版社正式出版,小編是作者好友,得以先睹為快,因被書中的情節深深吸引,花了一晚一口氣讀完此書,被作者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打動。經謝老師同意,小說將在本公眾號上連載,以饗讀者。目  錄 「中山狼」傳奇(代序) 絕路求學一 畢業前夕二 好消息三 秘密四 走動走動五 天塌了六 別無選擇七 毒日頭下八 掙學費九 閉門羹
  • 漢中文科高分考生甘鵬祺:保持良好的心態,功到自然成
    「高一高二時間比較寬裕,小說、散文都會看,我很喜歡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和評論文章,高三以後堅持看《萌芽》雜誌,通過閱讀同齡人的文章來舒緩壓力,平靜內心。」甘鵬祺表示,堅持看書對自己閱讀寫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更重要的是可以調節自己的心態。
  • 餘華《第七天》:七年磨成最差小說?
    不過,網絡上的評論並不是「一邊倒」的惡評,而是呈現出兩極分化的面貌:有人說這是餘華的一份平庸的新聞剪報,是微博時代的「新聞串串燒」,所謂的「七年磨一劍」呈現出來的最終成果看上去更像是七個月的隨意拼湊;但也不乏圈內專業人士說,這幾乎是餘華歷年來最好的作品,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文學經典,並且奉勸作者「他人的閒言碎語只是無需打傘的稀疏雨點」。
  • 深夜毒雞湯30則,鐵杵能磨成針,但木杵只能磨成牙籤
    10、Follow your heart,翻譯成中文就一個字,慫。11、鐵杵能磨成針,但木杵只能磨成牙籤。材料不對再努力也沒用。12、再也沒有任何事情,比晚睡更快樂了,除了晚起。13、破爛都被收走了,你呢?
  • 那些年在雜誌上連載的好看小說,每本都是經典!
    作為一位老書蟲早在上學期間就偷看小說,當年看小說沒有太多途徑,幾個同學一起買一本連載雜誌然後大家一起看,其中有幾本讓給我印象非常深刻!當年《異幻》也是靠這本小說大火,書的設定,人物塑造,情節走向都讓人耳目一新。網絡上對此書評價位半部天書知北遊! 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此書斷更了三年,後在起點中文網更新已經完本。
  • 張學武 |求學(小說連載第十四章)(5、6)
    大哥說到這裡,站了起來,手裡提著一件溼漉漉的上衣,我趕忙上前抓住上衣的下端,他往左,我往右就擰了起來,大哥說:「比如你吧,期中考試是倒數第二,期末考試就成了正數第二,因為什麼?」「因為我努力了。」「對,期中考試為什麼是倒數第二?因為那時侯你整天想著去劇團,把念書的事扔在一邊。」「哥,你也知道我要去劇團的事?」
  • 這10部網文小說改編成的良心劇,恨不得向親朋好友安利一萬遍……
    每次看到一本好看的言情小說,就會特別希望被改編成電視劇。但是如果看到特別喜歡的小說改編成了特別爛的電視劇,原著黨心裡那個痛啊……每天都想把電視劇的主創罵個千百遍。當然,有差的,就有好的,如果我們喜歡的小說改編成了良心劇,原著黨那個幸福啊……恨不得向親朋好友安利一萬遍。今天小七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那些年網文小說改編最成功的10部劇。
  • 央視曝光盛大文學網站涉黃 成網絡淫穢小說源頭
    ■新快報記者 董毅  昨日,中央電視臺《消費主張》欄目,全面報導了盛大文學網站內容販黃事件,將盛大文學旗下眾多小說網站列為網絡淫穢色情小說源頭,揭露了盛大文學對社會道德風氣和網絡文化環境帶來的惡劣影響,呼籲網絡監管部門整頓網絡文學、淨化網絡環境。
  • 連載小說推薦榜,推薦第一名的小說千萬不能錯過!
    作為一個長期看小說的資深書迷,如果哪天沒看幾章小說,就覺得渾身不自在,可是小說看得越多,看書的口味就越來越刁鑽,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整理三本正在連載的小說,保證小說內容精彩,情節設定合理,你們一看就會喜歡的。
  • 南師大一班級56人寫英文連載小說 班長為發起人
    一部由56位作者聯手創作的英文連載小說,你看過嗎?最近,南師大2012級英語師範專業的同學開展英文小說連載活動,穿越、復仇、浪漫等時尚元素,都在這個全班56人共同參與的連載小說中有所體現。目前小說已連載十一章,約3000字左右。「這兒發生了什麼?當我睜開我的眼睛,崩塌的樓房,恐慌的人群,刺耳的尖叫聲……天啊!
  • 三浦健太郎《劍風傳奇》連載再開
    三浦健太郎執筆的、以氣勢恢宏而著稱的經典漫畫《劍風傳奇》(烙印戰士)宣布連載再開!將附帶卷頭彩頁,描寫凱旋的新鷹之團格裡菲斯的動向。《劍風傳奇》是三浦建太郎創作,1989年起連載於《Young Animal》上的漫畫。至日文版第38卷發售時,單行本銷量累計突破4000萬部,目前單行本已出到40卷。
  • 盤點2018年那些改編成熱播電視劇的十大熱門小說
    近年來,熱門的大IP成了改編影視劇人們的心頭好。首先出名是肯定是因為故事好,情節文筆出眾,已經積累了一部分的讀者群;拍成影視劇自帶流量,自帶粉絲,何樂而不為呢?2018年已經過去了,讓我們盤點一下2018年那些改編成熱播電視劇的十大熱門小說吧!1.
  • 傳奇今生連載三:趙薇代言的傳奇今生 是如何虛假宣傳的
    《傳奇今生連載》系列的兩篇文章發布後,有人告訴清揚君傳奇今生已經倒閉了,但清揚君卻發現,傳奇今生不僅沒有倒閉,而且活的相當滋潤。百度資訊搜索「傳奇今生」,首頁跳出一大堆《2020經濟新引擎:傳奇今生助力社交電商崛起》、《「加油!
  • 《黃色小說》連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