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
探索師幼互動的有效方式
導讀:教師除了傾聽幼兒的聲音,還必須了解孩子的操作過程,教師除了是觀察者、記錄者,還必須成為幼兒發現過程的共同參與者,教師要能夠接住孩子拋過來的球,讓孩子在反覆的拋接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
《綱要》要求我們在一日活動中要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確定活動的主題,強調教師要尊重和滿足幼兒的需要,鼓勵幼兒與環境發生有意義的互動。要實現這些教育要求,就必須正確處理好師生互動關係,下面我們以「動物怎樣保護自己」主題生成活動為例,介紹我們如何用不同的師生互動方式,推動幼兒探索活動的。
一、感悟幼兒的聲音,關注幼兒自發生成的問題
在傾聽中感悟幼兒,認識幼兒,理解幼兒。了解幼兒必須觀察,要發現幼兒的興趣所在必須傾聽。
實錄一
在一次預設課程「聰明的烏龜」活動中,小朋友在觀察烏龜的殼時,吳顯說:「烏龜的殼有保護作用,要是誰來吃它,它就會把身體全縮到殼裡。」幾位幼兒的注意力開始轉移到「小動物怎樣保護自己」上。
發現幼兒迫切想了解「小動物怎樣保護自己」,我們就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帶幼兒在書上尋找,布置動物圖片,請家長協助搜集資料。一周後,在「小動物怎樣保護自己」的談話活動中,小朋友各自發表自己的意見:
清清說:「蝸牛和烏龜一樣,用硬殼殼來保護自己。」
顧晗宸說:「大象用長鼻子來保護自己,它用鼻子噴水,還可以把敵人甩得老遠。」
蔣幸文說:「刺謂會縮成一團,把敵人刺傷。」
陳汀說:「變色龍,它是靠改變自己皮膚的顏色來保護自己。」
周盛愷說:「烏賊會噴墨汁,這樣敵人就找不到它了。」
……
在自發生成的活動中,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他們急於表現自己的想法,活動氣氛輕鬆,幼兒的潛能得到真正的發揮。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出:教師關注幼兒自發生成的課程,及時開展相應的活動,給足幼兒自由的時間與空間,提供豐富的材料,鼓勵他們提出問題,研究問題,是師生有效互動的方式之一。
二、理解幼兒的想像,產生師生共鳴效應
在探索活動中,師生雙方往往處於積極的互動狀態,有時教師的語言、提供的材料能給幼兒以啟發,有時幼兒的觀察、想像又讓教師增長見識、大開眼界。
實錄二
孩子們都在饒有興趣地談論著「小動物怎樣保護自己」。只有夏天看著圖片上的蛋寶寶發呆。老師問:「夏天,你怎麼啦?」夏天說:「蛋寶寶沒手沒腳,怎麼來保護自己呢?」老師馬上把孩子引入新的話題:「誰有好辦法來保護蛋寶寶?」話音剛落,活動室裡,又熱鬧起來。
新東方網小學官方微信:新東方小學 (微信號:xdf_xx)
最新小學熱點資訊、小升初資訊、各年級學習輔導、家長知識堂,請掃一掃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