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並能利用圖片說明氣旋、反氣旋的形成過程;
2.分析並能解釋氣旋、反氣旋影響下的天氣狀況。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讀圖分析與合作探究,能用圖示說明氣旋、反氣旋的氣流運動特點,並可以解釋相
應的天氣狀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探究天氣現象的原因,培養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激發運用所學知識解釋身邊地
理現象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氣旋、反氣旋的形成過程和氣流運動特點。
【難點】
南、北半球氣旋、反氣旋的差異對比。
三、教學方法
演示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上課之前請大家看一個小實驗,(用木棍攪動盆中的清水)同學們看盆中的水有什麼現象?
學生:由於攪動方向變化,水中漩渦的方向有順時針和逆時針的差異。
教師:空氣也會產生類似的現象,並且這一空氣運動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天氣密切相關。今天我們就來探究與空氣渦旋有關的天氣系統。
(二)講授新課
1.氣旋、反氣旋的形成過程
教師:屏幕上的氣壓圖中有A、B、C、D、E五個點,哪位同學快速比較得出各個點的氣壓高低,並畫出水平氣壓梯度力,請上前展示。
學生:由於水平氣壓梯度力由高壓指向低壓,因此水平氣壓梯度力由B、C、D、E指向A點。
教師:表述得非常清楚。水平面上存在氣壓差,會形成什麼現象呢?
學生:氣壓差產生氣壓梯度力,形成了風。
教師:非常好。如圖所示,風在水平方向由四周向中間流動,是怎麼產生渦旋的呢?
學生:風形成之後會受到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偏轉。
教師:回答正確!圖中是北半球的一個地區,哪位同學畫一下氣流的轉動方向。
教師:如果中心氣壓高,四周氣壓低,我們將這一天氣系統叫做反氣旋。看一段微課視頻,看完後同桌兩人討論南半球的反氣旋。
學生:由於南半球的地轉偏向力向左偏轉,所以南半球的反氣旋是逆時針方向的水平渦旋。
2.氣旋、反氣旋的垂直氣流
教師:對同一個天氣系統而言,氣旋和低壓、反氣旋和高壓分別指的是哪些方面?
學生:氣旋、反氣旋指的是氣流,低壓、高壓描述的是氣壓狀況。
教師:水平運動是氣流運動的一方面,垂直方向是什麼狀況呢?大家閱讀「氣旋與天氣」圖和「反氣旋與天氣」圖,思考後自主完成屏幕上的填空。
學生:氣旋是氣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動的水平渦旋,中心聚集的氣流向上運動,到高空之後向四周流出。反氣旋存在的前提是由垂直運動連接的低空(輻散)、高空(輻合)的環流系統。
(三)課堂小結
教師:今天大家都有所收穫,我們通過板書的表格對本節課內容進行梳理。
學生:填充完成黑板上的表格,進行互評糾錯。
(四)布置課外作業
教師:課下請同學們搜集資料,探究氣旋、反氣旋對天氣產生的影響。
五、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