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件(套)文物史料入藏香山革命紀念館

2020-12-22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原標題:19件(套)文物史料入藏香山革命紀念館

未來將以專題展覽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昨日(1日),香山革命紀念館舉行朱德、康克清同志革命文物史料捐贈活動。朱德同志之孫朱和平先生、孫女朱新華女士捐贈19件(套)革命文物史料。

據香山革命紀念館文物徵集研究部副主任桂星星介紹,本次捐贈文物史料見證了朱德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英勇奮鬥的艱辛歷程。其中,一本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出版的《蘇聯新經濟政策時期的財政金融政策》有著深遠而特別的意義。「這本書1949年底發行,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百業待興。為此,朱德用心學習經濟建設方面的知識。」桂星星一邊說著,一邊翻開泛黃的書頁,上面大量圈閱和標註的痕跡歷歷在目,「可以看出,朱德同志當時閱讀十分仔細。」

一幅朱德同志的書法手稿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上寫:「南昌首義誕新軍,喜慶工農始有兵。革命大旗撐在手,終歸勝利屬人民。」 桂星星介紹,這首詩由朱德贈予開國大將蕭勁光,作於1965年7月4日。這幅書法作品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並沒題寫在宣紙上,而是創作在毛邊紙上。「本次捐贈的文物史料中,不論是斑駁的皮箱、文件夾,還是這幅創作在毛邊紙上的書法作品,都體現出以朱德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身上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桂星星說。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此次捐贈的革命文物史料一直被朱德同志後代精心保存。除上述文物外,還包括朱德同志保存的1949年10月1日刊有中國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勝利閉幕及開國大典報導的《人民日報》,朱德同志、康克清同志佩戴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等證章。

香山革命紀念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革命文物史料蘊含著老一輩革命家「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革命情懷和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充分彰顯了朱德同志追求真理、不忘初心的堅定信念,無限忠誠、光明磊落的堅強黨性,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思想方法,心繫人民、艱苦樸素的公僕情懷,一生學習、一生向前的奮鬥精神,進一步豐富了紀念館的館藏,具有極為重要的史學價值和研究價值,是熠熠生輝的無價之寶。

據悉,本次捐贈的文物史料,未來將以專題展覽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原標題:19件(套)文物史料入藏香山革命紀念館

未來將以專題展覽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昨日(1日),香山革命紀念館舉行朱德、康克清同志革命文物史料捐贈活動。朱德同志之孫朱和平先生、孫女朱新華女士捐贈19件(套)革命文物史料。

據香山革命紀念館文物徵集研究部副主任桂星星介紹,本次捐贈文物史料見證了朱德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英勇奮鬥的艱辛歷程。其中,一本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出版的《蘇聯新經濟政策時期的財政金融政策》有著深遠而特別的意義。「這本書1949年底發行,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百業待興。為此,朱德用心學習經濟建設方面的知識。」桂星星一邊說著,一邊翻開泛黃的書頁,上面大量圈閱和標註的痕跡歷歷在目,「可以看出,朱德同志當時閱讀十分仔細。」

一幅朱德同志的書法手稿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上寫:「南昌首義誕新軍,喜慶工農始有兵。革命大旗撐在手,終歸勝利屬人民。」 桂星星介紹,這首詩由朱德贈予開國大將蕭勁光,作於1965年7月4日。這幅書法作品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並沒題寫在宣紙上,而是創作在毛邊紙上。「本次捐贈的文物史料中,不論是斑駁的皮箱、文件夾,還是這幅創作在毛邊紙上的書法作品,都體現出以朱德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身上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桂星星說。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此次捐贈的革命文物史料一直被朱德同志後代精心保存。除上述文物外,還包括朱德同志保存的1949年10月1日刊有中國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勝利閉幕及開國大典報導的《人民日報》,朱德同志、康克清同志佩戴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等證章。

香山革命紀念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革命文物史料蘊含著老一輩革命家「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革命情懷和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充分彰顯了朱德同志追求真理、不忘初心的堅定信念,無限忠誠、光明磊落的堅強黨性,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思想方法,心繫人民、艱苦樸素的公僕情懷,一生學習、一生向前的奮鬥精神,進一步豐富了紀念館的館藏,具有極為重要的史學價值和研究價值,是熠熠生輝的無價之寶。

據悉,本次捐贈的文物史料,未來將以專題展覽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相關焦點

  • 香山革命紀念館獲捐19件朱德夫婦革命文物史料
    香山革命紀念館日前舉行朱德、康克清同志革命文物史料捐贈活動,來自朱德同志和康克清同志的19件(套)革命文物史料由朱德同志親屬捐贈給香山革命紀念館。  此次活動捐贈的19件(套)革命文物史料中,朱德同志之孫朱和平先生捐贈14件(套)、朱德同志孫女朱新華女士捐贈5件(套)。
  • 朱德同志誕辰134周年 香山革命紀念館添19件(套)革命文物
    12月1日上午,為紀念朱德同志誕辰134周年,深情緬懷老一輩革命家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風範,香山革命紀念館舉行朱德、康克清同志革命文物史料捐贈活動。此次入藏革命文物共計19件(套),由朱德同志之孫朱和平少將、孫女朱新華女士向香山革命紀念館捐贈。主要包括:朱德同志保存的1949年10月1日的《人民日報》、穿過的皮鞋、使用過的皮箱、公文包,保存的書籍、刊物、字帖,以及朱德同志詩詞手稿:南昌首義誕新軍,喜慶工農始有兵。革命大旗撐在手,終歸勝利屬人民。
  • 朱德同志誕辰134周年 香山革命紀念館獲贈革命文物
    (原標題:朱德同志誕辰134周年 香山革命紀念館添19件(套)革命文物)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獲贈34件(套)文物史料
    原標題: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獲贈34件(套)文物史料社會各界捐贈的部分文物史料。 李浩攝9月16日下午,「銘記歷史 勿忘九一八——抗戰文物史料捐贈儀式」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當天,博物館接收到社會各界捐贈的抗戰時期文物史料共計34件(套)。石家莊精英集團革命文獻研究中心主任、資深歷史文獻收藏家詹洪閣向博物館捐贈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關東軍司令部頒發的委任狀、1932年8月出版《新聞報》、1931年10月日本出版《日支戰爭記滿洲事變》等4件珍貴文物史料。
  • 文物+科技 讓革命文物更有「氣質」
    >  重慶紅色資源豐富,現有革命舊址423處,館藏革命文物29374件/套,登記備案革命紀念館27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下轄紅巖革命紀念館、歌樂山革命紀念館。現擁有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舊址、曾家巖50號(周公館)、《新華日報》總館舊址、桂園——《雙十協定》籤訂處、渣滓洞、白公館等革命文物舊址53處,對外免費開放36處;現有館藏104994件/套,其中文物8199件/套;現有珍貴文物3608件/套,其中一級文物199件/套,二級文物300件/套,三級文物3109件/套。
  • 毛澤東202封電報手稿首次集中展出 展覽在香山革命紀念館開幕
    「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昨日開幕,觀眾在香山革命紀念館微信公眾號上預約即可參觀。展覽包括6個部分、17個專題,展出珍貴文物62件(套)、歷史照片50餘張。展覽還著重複原展示了「雙清別墅毛澤東同志辦公室」「中共中央辦公廳機要處」「北平街頭捷報頻傳」「人民的勝利」等歷史場景。
  • 湖南革命軍事館文物史料徵集公告
    即日起向社會各界廣泛徵集各類革命歷史文物史料和藏品,特公告如下:一、徵集範圍和類別主要徵集反映黨領導的武裝鬥爭史、新中國國防建設史、新時代強軍興軍偉大實踐等內容的文物、史料、實物,具體範圍和類別如下:(一) 徵集範圍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今天下午受捐34件珍貴文物史料
    央廣網瀋陽9月16日消息(記者張靜 通訊員王添翎 白宇)今天下午,「銘記歷史 勿忘九·一八——抗戰文物史料捐贈儀式」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多位文物收藏家和愛好者向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捐贈抗戰時期的文物、史料共計34件(套)。
  • 湖南芷江受降紀念館入藏31件二戰文物 日軍侵華再添新證
    二戰文物《日方芷江作戰地圖》。 龔衛國 攝中新網懷化12月12日電 (龔衛國 楊王惠)位於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12日公布了31件新增藏品和文物,日軍侵華再添新證。此批文物和藏品來源於戰場遺址以及戰勝繳獲物品,如七七事變紀念章及日軍作戰用品和部分生活用品等。「有幾件藏品從日本徵集而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館長吳建宏介紹,此批文物有日方芷江作戰地圖,還有日本原中國派遣軍森金千秋撰寫芷江作戰回憶史料《死之反轉》《華中戰線最後的敗走》。
  • 31件文物入藏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
    31件文物入藏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
  • 山西省博物館協會紀念館與革命文物工作專業委員會成立
    10月22日,山西省博物館協會紀念館與革命文物工作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太原召開。山西省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張元成,山西省文物局革命文物處處長王志軍、山西省博物館協會秘書長張慧國以及來自全省11家紀念館的代表出席大會。
  • 1200餘件文物匯聚香山革命紀念館,開國大典紅燈籠如何做成?
    展覽還原了解放軍入城式的場景。70年彈指一揮。如今,800餘張照片、1200餘件文物和若干藝術品,在新落成的香山革命紀念館裡,按歷史發展脈絡,分「進京『趕考』」「進駐香山」「繼續指揮解放全中國」「新中國籌建」「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永遠奮鬥」5個部分、15個單元, 全景式生動呈現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間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使命、開啟中國歷史發展新紀元的光輝歷程。 「勞動大學」有多嚴?
  • 石景山區紀委監委赴香山革命紀念館瞻仰學習
    近日,石景山區紀委監委全體處級幹部到北京香山革命紀念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切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在重溫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全國勝利和黨中央籌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光輝歷史中汲取前進力量、踐行初心使命。
  • 歌樂山革命紀念館:多種珍貴文物還原紅巖先烈故事
    原標題:多種珍貴文物還原紅巖先烈故事 歌樂山革命紀念館供圖 一本《紅巖》讓渣滓洞、白公館的名字廣為人知的同時,也讓青翠的歌樂山成為紅色革命的聖地。 如今,在歌樂山革命紀念館內陳列著包括國家一級文物《大聲》周刊停刊號、周恩來親筆批示的介紹信等大量珍貴文物,讓人們了解烈士的故事。 一封特殊的「介紹信」 「周副主席:茲介紹吳銘同志前往你處一敘,請接見。
  • 實地考評葉飛將軍革命紀念館
    調研組一行實地走訪了金淘鎮佔石村葉飛將軍革命紀念館、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並召開匯報座談會。    據了解,葉飛將軍故居位於金淘鎮佔石村,為清代所建,建築面積330平方米。1998年,葉飛將軍故居進行修復。
  • 新四軍老戰士向鎮平縣彭雪楓紀念館捐贈革命文物
    12月15日,新四軍老戰士劉金友親屬將彭雪楓將軍生前使用的一條毛毯及劉金友革命證書等珍貴遺物贈送給鎮平縣彭雪楓紀念館保存展覽。一條看似不起眼的軍毯,蘊藏了一段鮮為人知的革命故事,凝聚了革命先輩們在烽火連天時期鑄煉出的忠貞深情,這些精神都值得我們後人敬仰和學習。
  • 香山革命紀念館展出毛澤東202封電報手稿
    北京商報訊(記者 胡曉鈺)據香山革命紀念館官微消息,12月18日,「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開幕。展覽以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的202封珍貴電報手稿為主要載體,通過講故事的方式,選取反映重大歷史節點、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重要歷史決策的電報手稿,輔以珍貴歷史圖片、文物、文獻等,精心選取國共和談、捍衛國家主權、工作作風優良、領袖崇高風範等專題進行展示,展現了「兩種中國之命運」的關鍵抉擇與「建設新中國」的滄桑巨變。
  • 活動‖近百件珍貴紅色文物今起亮相上海歷史博物館,千萬不要錯過
    不忘初心 偉大徵程 從建黨到建國紅色文物史料展 今天開幕 紅色文物史料展值此之際,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聯合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西柏坡紀念館、首都博物館、河北博物院共同主辦,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古田會議紀念館、遵義會議紀念館和延安革命紀念館協辦的《不忘初心 偉大徵程——從建黨到建國紅色文物史料展》,於2020年8月21日至11月8日在上歷博(上革博)開展。
  • 傳承紅色基因,山東近五年新建102家革命博物館、紀念館
    期間,山東革命文物工作得到較好發展。據統計,全省目前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1800餘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2處。可移動革命文物方面,全省共計94091件,其中珍貴文物3162件/套。五年來,利用國家和省級財政資金1.13億元,開展了108項革命舊址、紀念地保護和館藏珍貴革命文物修復項目,保護展示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 珍貴歷史照片首秀香山革命紀念館,附觀展提示
    「嘀嗒」「嘀嗒」……紅色電波承載著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聲音,「傳」進香山革命紀念館。「紅色電波中的領袖風範——毛澤東同志香山時期發布電報手稿」專題展覽展廳裡,202封珍貴電報手稿攜62件(套)珍貴文物史料、50餘張歷史照片集體亮相,講述中共中央在香山「為新中國奠基」的偉大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