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9件(套)文物史料入藏香山革命紀念館
未來將以專題展覽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昨日(1日),香山革命紀念館舉行朱德、康克清同志革命文物史料捐贈活動。朱德同志之孫朱和平先生、孫女朱新華女士捐贈19件(套)革命文物史料。
據香山革命紀念館文物徵集研究部副主任桂星星介紹,本次捐贈文物史料見證了朱德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英勇奮鬥的艱辛歷程。其中,一本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出版的《蘇聯新經濟政策時期的財政金融政策》有著深遠而特別的意義。「這本書1949年底發行,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百業待興。為此,朱德用心學習經濟建設方面的知識。」桂星星一邊說著,一邊翻開泛黃的書頁,上面大量圈閱和標註的痕跡歷歷在目,「可以看出,朱德同志當時閱讀十分仔細。」
一幅朱德同志的書法手稿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上寫:「南昌首義誕新軍,喜慶工農始有兵。革命大旗撐在手,終歸勝利屬人民。」 桂星星介紹,這首詩由朱德贈予開國大將蕭勁光,作於1965年7月4日。這幅書法作品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並沒題寫在宣紙上,而是創作在毛邊紙上。「本次捐贈的文物史料中,不論是斑駁的皮箱、文件夾,還是這幅創作在毛邊紙上的書法作品,都體現出以朱德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身上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桂星星說。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此次捐贈的革命文物史料一直被朱德同志後代精心保存。除上述文物外,還包括朱德同志保存的1949年10月1日刊有中國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勝利閉幕及開國大典報導的《人民日報》,朱德同志、康克清同志佩戴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等證章。
香山革命紀念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革命文物史料蘊含著老一輩革命家「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革命情懷和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充分彰顯了朱德同志追求真理、不忘初心的堅定信念,無限忠誠、光明磊落的堅強黨性,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思想方法,心繫人民、艱苦樸素的公僕情懷,一生學習、一生向前的奮鬥精神,進一步豐富了紀念館的館藏,具有極為重要的史學價值和研究價值,是熠熠生輝的無價之寶。
據悉,本次捐贈的文物史料,未來將以專題展覽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原標題:19件(套)文物史料入藏香山革命紀念館
未來將以專題展覽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昨日(1日),香山革命紀念館舉行朱德、康克清同志革命文物史料捐贈活動。朱德同志之孫朱和平先生、孫女朱新華女士捐贈19件(套)革命文物史料。
據香山革命紀念館文物徵集研究部副主任桂星星介紹,本次捐贈文物史料見證了朱德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英勇奮鬥的艱辛歷程。其中,一本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出版的《蘇聯新經濟政策時期的財政金融政策》有著深遠而特別的意義。「這本書1949年底發行,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百業待興。為此,朱德用心學習經濟建設方面的知識。」桂星星一邊說著,一邊翻開泛黃的書頁,上面大量圈閱和標註的痕跡歷歷在目,「可以看出,朱德同志當時閱讀十分仔細。」
一幅朱德同志的書法手稿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上寫:「南昌首義誕新軍,喜慶工農始有兵。革命大旗撐在手,終歸勝利屬人民。」 桂星星介紹,這首詩由朱德贈予開國大將蕭勁光,作於1965年7月4日。這幅書法作品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並沒題寫在宣紙上,而是創作在毛邊紙上。「本次捐贈的文物史料中,不論是斑駁的皮箱、文件夾,還是這幅創作在毛邊紙上的書法作品,都體現出以朱德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家身上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桂星星說。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此次捐贈的革命文物史料一直被朱德同志後代精心保存。除上述文物外,還包括朱德同志保存的1949年10月1日刊有中國人民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勝利閉幕及開國大典報導的《人民日報》,朱德同志、康克清同志佩戴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等證章。
香山革命紀念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革命文物史料蘊含著老一輩革命家「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革命到底精神,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革命情懷和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充分彰顯了朱德同志追求真理、不忘初心的堅定信念,無限忠誠、光明磊落的堅強黨性,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思想方法,心繫人民、艱苦樸素的公僕情懷,一生學習、一生向前的奮鬥精神,進一步豐富了紀念館的館藏,具有極為重要的史學價值和研究價值,是熠熠生輝的無價之寶。
據悉,本次捐贈的文物史料,未來將以專題展覽的形式與觀眾見面。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