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在制定行政法規規章行政規範性文件過程中充分...

2020-12-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近年來,在制定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行政法規、規章、行政規範性文件過程中,各地區、各部門通過擴大聽取意見範圍、拓寬聽取意見渠道等方式,為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參與制度建設創造了條件,取得了積極成效,但聽取意見對象覆蓋面不廣、代表性不足,徵求意見事項針對性不強、程序不規範,意見採納反饋機制不健全等問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未能充分反映企業合理訴求、保障企業合法權益。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保障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在制度建設中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經國務院同意,現就制定有關行政法規、規章、行政規範性文件過程中充分聽取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意見通知如下:

一、科學合理選擇聽取意見對象。在制定有關行政法規、規章、行政規範性文件過程中,各地區、各部門要科學評估擬設立制度對各類企業、行業可能產生的影響及其程度、範圍,對企業切身利益或者權利義務有重大影響的,要充分聽取有代表性的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以及律師協會的意見。有關行政法規、規章、行政規範性文件對不同企業、行業影響存在較大差別的,要注重聽取各類有代表性的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的意見,特別是民營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小企業等市場主體的意見,綜合考慮不同規模企業、行業的發展訴求、承受能力等因素;涉及特定行業、產業的,要有針對性地聽取相關行業協會商會的意見;涉及特定地域的,要充分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產業布局特色,充分聽取地方行業協會商會、律師協會的意見。聽取企業意見時,要注重聽取企業內部不同層級代表特別是職工代表的意見。

二、運用多種方式聽取意見。行政法規、規章、行政規範性文件出臺前,凡是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各地區、各部門都要通過多種方式聽取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的意見,做好溝通協調,提高企業貫徹落實的積極性。除依法需要保密的外,要通過網絡、報紙等媒體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並有針對性地設計有利於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參與公開徵求意見的各項工作機制;要在政府或者政府部門門戶網站上搭建公開徵求意見平臺,積極探索與知名商業網站、影響力較大的行業協會商會的網站建立連結;要保證公開徵求意見的期限,杜絕走形式、走過場。採取召開聽證會、座談會、論證會方式聽取意見的,要提供制度設計的背景、目的、適用範圍以及對相關人員或群體可能產生的影響等資料,引導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圍繞主要問題和不同意見,進行充分有效的討論。採取問卷調查、書面發函方式聽取意見的,要圍繞直接關係企業切身利益、各方面分歧較大的問題,科學設計問卷、調查提綱等,積極探索委託專業機構進行調查。採取實地走訪方式聽取意見的,要找準問題、開誠布公、平等交流,認真傾聽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的意見,深入了解其訴求。對爭議較大的事項,可以引入第三方評估,全面充分聽取利益相關方的意見。

三、完善意見研究採納反饋機制。各地區、各部門對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提出的意見,要認真分析研究,充分考慮其利益訴求以及該利益訴求對其他相關企業、行業的影響,吸收採納合理的意見。採納情況要積極運用政府或者政府部門門戶網站、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報刊等方式向社會公布,或者通過電話、簡訊、電子郵件、信函等多種方式向有關單位反饋。對相對集中的意見未予採納的,要通過適當方式進行反饋和說明。

四、加強制度出臺前後的聯動協調。制定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行政法規、規章、行政規範性文件,要結合實際設置合理的緩衝期,增強制度的可預期性,為企業執行制度留有一定的準備時間。要加強新出臺規章的備案審查和行政規範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維護法制統一,確保文件合法有效,為企業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制度出臺後,要注重執行過程中的上下聯動,堅持實事求是,避免執行中的簡單化和「一刀切」,不能讓市場主體無所適從。要注重製度實施效果監測,開展後評估工作,充分聽取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對有關制度的實施效果評價和完善建議,將後評估結果作為有關制度立改廢釋的重要依據。

五、注重收集企業對制度建設的訴求信息。擬訂行政法規、規章、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計劃時,要主動及時了解企業所需、困難所在,注重徵集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的意見,積極研究論證企業和行業發展急需的制度建設項目。要有效發揮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等的作用,充分利用網上政務平臺、移動客戶端、政務服務中心等線上線下載體,全面了解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在制度建設方面的相關訴求。探索在行業協會商會建立基層聯繫點等制度。加大對有關制度建設意見建議的收集整理力度,增強有關行政法規、規章、行政規範性文件的針對性、有效性、可操作性。

六、加強組織領導和監督檢查。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在制度建設中充分聽取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意見作為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快建設法治政府,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要加強組織領導,健全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參與制度建設工作機制,完善與企業的常態化聯繫,主動研究解決有關重大問題,多途徑做好宣傳工作,鼓勵、支持、引導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積極有序參與制度建設。要加強綜合協調和督促落實,廣泛凝聚共識,形成工作合力,不斷提高聽取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意見的實效。要加強監督檢查,建立健全行政法規、規章、行政規範性文件動態清理機制,加大規章備案審查和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力度,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糾正,對未按規定聽取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意見的嚴格責任追究。

國務院辦公廳

2019年3月1日


相關新聞:

國辦印發《關於在制定行政法規規章行政規範性文件過程中充分聽取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意見的通知》

司法部負責人就《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在制定行政法規規章行政規範性文件過程中充分聽取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意見的通知》答記者問

專家解讀|以精準化的制度建設優化營商環境

專家解讀|促進社會公眾參與立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責任編輯: 朱劍

相關焦點

  • 解讀《山東省規章和行政規範性文件備案規定》
    為了進一步健全規章和行政規範性文件備案審查制度,加大備案監督力度,及時糾正違法文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統一,根據《立法法》《法規規章備案條例》等法律法規等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省政府制定出臺了《山東省規章和行政規範性文件備案規定
  • 寧夏清理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行政規範性文件
    新華社銀川12月3日電(記者楊穩璽)記者近日從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了解到,寧夏將集中對全區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行政規範性文件開展一次全面清理。據介紹,本次清理範圍包括現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行政規範性文件中與法律、行政法規特別是民法典規定不一致的;與黨中央、國務院文件規定不一致的。清理工作按照「誰制定誰清理、誰執行誰配合、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行,分工負責,各司其職。
  • 國家郵政局關於決定廢止部分行政規範性文件的通告
    國家郵政局關於決定廢止部分行政規範性文件的通告國郵發﹝2020﹞17號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和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及《國家郵政局規章起草和規範性文件制定程序規定》,結合郵政快遞業法規體系建設實際,國家郵政局決定廢止部分行政規範性文件。
  • 山東省規章和行政規範性文件備案規定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規章,是指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在法定職權範圍內,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的地方性法規,依照《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制定的,普遍適用於行政管理的規定、辦法等以政府令形式公布施行的文件的總稱。
  •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市政府行政規範性文件徵求意見工作...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12月18日       市政府行政規範性文件徵求意見工作規定  為加強和規範市政府行政規範性文件制訂過程中的徵求意見工作,保障市政府行政規範性文件合法有效,根據《浙江省行政規範性文件管理辦法》(省政府令第275號)、《浙江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省政府令第
  •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地方性法規起草和行政規章制定程序的規定...
    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98號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地方性法規起草和行政規章制定程序的規定〉的決定》已經2005年11月23 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第7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山東發布規章和行政規範性文件備案規定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規章,是指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在法定職權範圍內,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的地方性法規,依照《規章制定程序條例》制定的,普遍適用於行政管理的規定、辦法等以政府令形式公布施行的文件的總稱。本規定所稱行政規範性文件(以下簡稱規範性文件),是指除規章外,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等,依照法定權限、程序制定並公開發布,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義務,具有普遍約束力,在一定期限內反覆適用的公文。第四條 規章、規範性文件備案工作應當堅持層級監督、各負其責、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的原則。
  • 應注意區分行政法規與部門規章
    尤其是在遇到轉致情形或者法條競合情形時,執法辦案人員必須準確把握相關法規的位階關係及效力問題。這是因為在整個法律體系中,不同的法律文件有著不同的法律效力,位階高的法律文件決定著位階低的法律文件,位階低的法律文件必須服務於位階高的法律文件。為此,《立法法》專門在第七十九條第二款中明確規定,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部門規章。
  • 淺談規章以下規範性文件的適用
    (以下簡稱文件)是指行政機關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在管理社會過程中,依法定授權和法定程序發布的規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行為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政令,在我國行政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行政機關大量行政行為都是直接根據行政規範性文件作出的。它不是行政立法,但接近行政立法。從另一角度講,它與行政立法不存在實質性分界,現在法律授權制定文件的行政機關增多,且今天的文件明天可能就上升為規章,文件一般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享有立法權的機關發布。
  • 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就《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 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籤署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和《國務院關於修改〈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日前,國務院法制辦負責人就這兩個決定的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源頭防範「帶病文件」!中山市公布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主體清單
    近日,中山市印發《中山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中山市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主體清單的通告》。根據《廣東省行政規範性文件管理規定》(2020年9月1日施行)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確定本級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主體清單並向社會公布」。有權制定行政規範性文件的主體是「行政機關或者經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但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制定主體不適格的現象仍然存在。
  •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行政規範性文件備案格式的通知
    ,內容包括:規範性文件制定的必要性;所要解決的問題;擬採取的措施或者將要實施的制度;起草中的分歧意見及其處理方法。〕、法規、規章和國家政策以及上級行政機關的命令、決定,請按照此表要求填寫。,內容包括:規範性文件制定的必要性;所要解決的問題;擬採取的措施或者將要實施的制度;起草中的分歧意見及其處理方法。〕
  • 關保英:疫情應對中的行政規範性文件審查研究
    關於行政規範性文件與行政法律、法規和規章的關係,有學者就指出:「規章以下行政規範性文件與規章及規章以上行政規範性文件都是用來規範行政權的,都存在於行政權的行使中,從對行政過程關係調整的角度看,兩者應當是一個有機統一的事物。」
  • 行政複議中的規範性文件審查,一篇文章全解決!
    前款所列規定不含國務院部、委員會規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規章。規章的審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辦理。       幾年前最開始遇到這個問題時,乾貨君樸素的認為,不能自己制定的文件自己審,於是便將申請轉至規範性文件制定機關的上級機關,通常是市政府或國家各部委,各大衙門看到我們基層政府的轉辦函,基本沒有一個給予回復。
  • 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94號現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總理  李克強               2017年12月22日          國務院關於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國務院決定對
  • 孫首燦:論行政規範性文件的司法審查標準
    《上海市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和備案規定》第2條規定:「本規定所稱的行政規範性文件(以下簡稱規範性文件),是指除政府規章外,行政機關依據法定職權或者法律、法規、規章的授權制定的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具有普遍約束力,在一定期限內可以反覆適用的文件。」從這些定義來看,行政規範性文件具有非立法性、反覆適用性和普遍約束性等特徵。即屬於具有約束力的除行政立法之外的抽象行政行為。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行政法規英文正式譯本翻譯審定工作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行政法規英文正式譯本翻譯審定工作的通知 國辦發〔2003〕1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須在收到經專家閱改的英文送審稿之日起10日內完成初步審定,並將經初步審定的行政法規英文譯本送原報送部門核校。原報送部門應當在國務院法制辦公室要求的期限內將核校意見送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國務院法制辦公室據此確定行政法規英文正式譯本。  在行政法規英文正式譯本的審定過程中,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可以召開論證會,聽取有關方面和專家、學者的意見。
  • 《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和《規章制定程序條例》首次修改 讓「紅...
    嚴格審查,逢錯必究「紅頭文件」合法性審查機制,是防止行政規範性文件逾越「紅線」的防火牆。2017年,貴州省政府法制辦收到貴州省潤黔水利商會關於各地州市、縣政府及部門制發的《會議紀要》《通知》等形式的規範性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查的申請,並收到省政府督查室轉辦反映修改、廢止該類文件的網民留言。
  • 四川省省本級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主體清單正式對外公布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8日訊(記者 胡旭陽)為進一步釐清省本級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主體底數,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和監督法治化,經省政府同意,日前,省司法廳印發《關於公布省本級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主體清單的通知》,向社會公布了省本級行政規範性文件制定主體清單。
  • 行政審判中法律適用問題的探討
    根據立法法、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和規章制定程序條例關於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解釋的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法律解釋,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公布的行政法規解釋,人民法院作為審理行政案件的法律依據;規章制定機關作出的與規章具有同等效力的規章解釋,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時參照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