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永春:一支香「點燃」一個產業

2021-01-15 人民網

原標題:永春:一支香「點燃」一個產業

經過300多年傳承,永春香已形成自身獨特的制香技藝,2017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永春與廈門、廣東新會、河北古城並稱為「中國四大制香基地」。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潮中,永春香產業堅持傳統,同時加大創新力度,不斷拓展市場,走出了一條多元轉型的新路子。

持續創新 開發新品

驅車進入永春縣達埔鎮的香都產業園區,這裡,制香企業密集,空氣中流動著香料特有的芬芳氣味。記者走進當地香產業的龍頭企業——興隆香業,只見一排排正在晾曬的香,依次排開,色彩斑斕,讓人目不暇接。

公司負責人林文溪告訴記者,這些年,一批中小制香企業脫穎而出,加快轉型升級,整個產業進入工業化大廠房的發展階段。

林文溪是印尼歸僑後代。由於對國際市場比較熟悉,從試製雪梨香等「花香」,到開發無煙、持久的「金香」,再到「艾草香」等功能香、養生香,林文溪瞄準創新,與福建中醫藥大學合作,把傳統工藝和現代創新相結合,開發出一批具有保健等新功能的燃香系列產品,為興隆香業的發展打開了空間。

「創新類產品豐富後,內銷市場也在全面打開。現在,公司的內外銷比重達到6∶4。」林文溪說,國外疫情過後,公司將組織營銷團隊,將檀香類產品推向美國和歐洲市場。

專注於「烏沉香」的永春達埔彬達制香廠則已有望打開歐洲市場。歐盟客商一單就向永春香企訂購600噸用於抗疫的「錐形香」。隨著彬達產品通過SGS等相關檢測後,將進入歐洲市場……

為了發展保健香、養生香,彬達制香廠聯合福建醫科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證實「烏沉香」的功效,如殺菌、淨化空氣等,並結合科技創新,開發運用於汽車、家居等領域的產品,如車載用香。

永春不斷推動香業市場多元化。「從傳統的朝拜用香向功能香、保健香等方向轉型,如開發目光投向空氣清新劑、蚊香等。就養生香而言,養生香以往多用的是香囊或薰香,而現在轉型為固態的香珠,便於把玩。」林文溪表示,今後還可設計成各種掛飾、書籤,甚至可製成香磚等,這樣就可實現日常生活中無處不飄香。

堅守傳統 注重傳承

在推進產品創新,實現香品多元化的同時,永春也堅守傳統制香技藝,注重傳承,助力產業蓬勃發展。

「蒲慶蘭香室」主人蒲良宮是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永春香」的傳承人,蒲氏代代相傳聞香、品香、配香、制香技藝。

蒲良宮說,他自幼學藝,至今仍堅持運用古法工藝手制燃香。蒲良宮繼承了很多祖傳的老物件,有用於稱量名貴香料的小桿秤,還有先輩在東南亞如越南開分號時用過的印章。香室除了一臺香料粉碎機,再無任何大型機械設備。

「手工香一點即燃,機器做的不易點燃。」蒲良宮說。在他看來,工藝繁複的制香技藝,是永春篾香傲視群芳的秘密。蒲家祖傳香方採用天然香料和中草藥配製而成,品種繁多,按香型可分為奇楠香、沉香、檀香、蘭花香等上百種,按形制則可分為竹籤香、盤香、塔香、香囊、香粉等。祖傳的「草本蘭花香」,要用到36種原料。

蒲良宮說,一款好的香品,不是短時間就能調製出來,有時候需要兩三代人的反覆調試,才能做出經典的香。祖傳的尋香之旅,還要一代一代走下去。

如今,他的兩個兒子都繼承了「蒲慶蘭香室」的工作。在泉州一所高校任教的大兒子蒲海星,正在校園普及制香技藝和香道表演,而小兒子蒲星宇留在永春,幫助父親打理生意,在電商平臺將「蒲慶蘭」的產品銷往全球。

彬達制香廠則把目光瞄準文化創意園,從2011年開始就籌建融工業旅遊、宗教文化、養生文化、休閒娛樂於一體的香文化創意園。

「我們建設文創園區,以『一脈香傳』為主題,把歷史中沉澱下來的香人、香技、香藝、香事,通過多種形式展現給大家,淋漓盡致地展現中國香史的一點一滴。」彬達董事長曾建全說。

多方扶持 香飄四方

如今,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下的永春香產業,正在綻放出新的發展活力。

目前,永春縣已建成1200畝中國香都香品產業園,擁有制香企業近300家,聯發、彬達、興隆、金豐等重點香企年產值均超億元,從業人員達3萬人,2019年實現年產值85億元,已發展成為永春縣特色產業。

如何把香產業打造成百億產業?近年來,永春出臺扶持香產業發展的八條措施,扶持龍頭企業發展,推動公共平臺建設。同時成功舉辦第四屆中國(永春)香文化博覽會暨第二屆國際生態香產業發展推進會、福建省制香行業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及大師級鬥香賽。引進臺灣等地的先進設備,藉助電商平臺推動海內外銷售,「永春香」已成為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全國市場佔有率達到80%。國家燃香質量檢驗檢測中心也落戶於永春。

下一步發展的著力點在哪裡?永春縣有關領導告訴記者,「十四五」期間,永春香產業將按照「一二三」產業融合要求,出臺香產業發展優惠政策,延伸產業鏈,實現上下遊企業聯動,並推動產品線上線下營銷相結合,做大香品市場,形成香產業發展集群。

具體而言,支持「香都雲都」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鼓勵香原材料種植。推廣「香企+種植戶」和「香企+基地」發展模式,成片種植香料、中草藥植物等制香原材料。同時,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帶動傳統制香小作坊、個體農戶共同發展,引導傳統制香小作坊、個體農戶承接龍頭企業訂單,形成產業鏈協作。(記者 李向娟 何金 通訊員 康慶平)

(責編:陳楚楚、陳藍燕)

相關焦點

  • 福建永春:一支香「點燃」一個產業
    永春:一支香「點燃」一個產業 □本報記者 李向娟 何金 通訊員 康慶平 經過300多年傳承,永春香已形成自身獨特的制香技藝,2017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永春與廈門、廣東新會、河北古城並稱為「中國四大制香基地」。
  • 從「神香」到「鼻尖上的享受」 永春香循「海絲」而來造百億產業
    在「中國香都」授牌儀式上,永春縣縣長蔡萌芽(女)接受牌匾 用現代傳播手段,聯結永春香的美好未來 「請您尋出家傳的黴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支戰前香港的故事賓主就坐案幾後,在「高山流水」的雅樂中,穿著古裝的溫婉女子手持銅香匙,把幾勺香粉舀入香篆爐,輕輕把香灰壓平,然後,在祥雲形狀的香模中倒入檀香粉(多餘的香粉用香鏟和香掃處理清楚)。她把香模輕輕拿起,點燃祥雲圖案的香。隨後,一行人在香道表演者的示範下,開始輪流品香…… 並不是所有的煙都往上飄。在香道館,記者看到了各色各樣的香,也第一次看到香的煙從瀑布造型的香具中往下「流」。
  • 永春:打造特色產業 「三創」營商環境樣板
    協同合作難、產業配套不完善,創造發明難度大,怎麼破解?去年以來,永春緊扣創新創業創造中的「三難三問」共性問題,推出「一園一策一規劃」措施,以產業園區「聚弱成強」作答「規模小、競爭弱」,以專項政策「增強信心」作答「需求不明、氛圍不濃」,以產業規劃「構建鏈條」作答「合作難、配套少」,打造特色產業「三創」營商環境樣板。
  • 永春制香名師:從工人到領軍人 創新創意讓事業飄香
    日前,福建興隆香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文溪點起一支長度約10釐米的線香,輕拂一番,令人心曠神怡。這香取名「能和香」,為男子專用香,與之呼應的還有名為「和心香」的女子專用香。這組香由林文溪及他的制香團隊經過近10年研發而成。
  • 人才助力茶瓷香三大產業融合 擦出別樣火花
    推動茶香瓷產業融合發展品茗需要用到茶具,要品一杯合心合意的茶,除了要有一泡好茶,一個好的喝茶環境,必不可少的就是一套和好茶相呼應的茶具。永春篾香是一項傳承了300多年的傳統製作技藝,明末清初,一些阿拉伯人後裔開始在永春製作篾香。在阿拉伯商人後裔代代相傳的制香手藝之下,別具一格的「永春香」暢銷海內外。在東南亞地區,神廟佛堂裡每3支香中,就有1支來自永春。如何更好地實現茶香瓷三大產業跨界融合發展?
  • 永春香進入新零售時代
    以烏沉香為代表性產品的永春香高度契合了這種時代潮流,迎來新的發展契機,產品從傳統的朝拜香向功能香、保健香等家居香的方向轉型。永春香的營銷模式也相應轉變,全面進入新零售時代。擁抱新消費近日,記者走進位於永春中國香都產業園的福建興隆香業有限公司,廠區內晾曬的香品在冬日暖陽的照曬下散發出獨特的香氣。
  • 我想擁有一個永春朋友!
    潤餅菜,也稱春卷,是永春街頭常見的小吃,午後餓了來一個,美味又抗餓。一款永春夏天才有的美食,聞有釀酒香味,卻沒有酒精度,酸酸甜甜,清涼可口。貌似泉州其他地方沒有,算得上小永春獨有的夏日美食。 @湖洋尿肉尿蛋 ————————
  • 直播帶貨、社交電商 永春香進入新零售時代
    以烏沉香為代表性產品的永春香高度契合了這種時代潮流,迎來新的發展契機,產品從傳統的朝拜香向功能香、保健香等家居香的方向轉型。永春香的營銷模式也相應轉變,全面進入新零售時代。擁抱新消費近日,記者走進位於永春中國香都產業園的福建興隆香業有限公司,廠區內晾曬的香品在冬日暖陽的照曬下散發出獨特的香氣。
  • 泉州永春白鴨湯具體做法介紹 揭秘白鴨湯營養價值
    泉州永春白鴨湯具體做法介紹 揭秘白鴨湯營養價值   石鼓,是永春的一個鎮的地名,石鼓白鴨湯,以永春石鼓「農村戶口」的白鴨為原料,即用頭大冠紅、羽毛潔白、頸較短、掌實黃、軀體碩壯的「紅面番鴨」為主料,配上13種中草藥烹製而成。
  • 舌尖上的永春特色美食 泉州永春小吃美食介紹
    舌尖上的永春特色美食泉州永春小吃美食介紹 (/6) (共6張) 2014-09-29 15:23 來源:泉州網、德化網
  • 福建泉州永春商會成立 林天豹當選首任會長
    福建泉州永春商會成立 林天豹當選首任會長 >   中新網泉州7月31日電 (蒲遠寶)福建泉州永春商會成立暨第一屆理監事會就職慶典活動近日在泉州舉行。
  • 永春初步徵集「十四五」重點項目545個
    突出生態立縣 做大產業集群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後,永春縣積極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提出將圍繞「康氧桃源、富美永春」的目標,立足構建新發展格局,主動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和「五個泉州」建設大局,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
  • 永春,一個永是春天的地方.
    岵山出發,從蓬壺下高速,往南不到十分鐘的車程便來到了中國香都——永春達埔。說起永春達埔的香史,完全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永春的制香工藝,源於蒲氏。永春蒲氏香業,又源於千年前「海上絲綢之路」(「香料之路」)的繁盛。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足跡,一縷蒲香傳入永春,繚繞不息,歷經數百年的發展,慢慢成就了今日的中國香都。
  • 福建安溪:人才助力茶瓷香三大產業融合擦出別樣火花
    來自安溪、永春、德化的非遺人才以及從業人士齊聚一堂,共同為非遺發展建言獻策。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錨地。古時候,海外來客從這裡進入中華大地,又從這裡返航,載回中國的瓷器、香料、茶葉。經過千百年的傳承,當前,新時代的德化制瓷、永春制香、安溪制茶依舊煥發著勃勃生機。
  • 永春石鼓白鴨湯,泉州特色美食,冬天進補好選擇
    說到泉州,相信不少朋友都去遊玩過,畢竟泉州在閩南是一座歷史久遠的古城,它有很多美麗的風景,像鐘樓、牛姆林、清源山、開元寺等等,這些都是讓很多遊客流連忘返,不僅風景好,空氣也是十分的清新,而且當地居民也總是很熱情。泉州不但風景可以抓住人的眼睛,泉州的美食更是可以抓住遊客的胃!
  • 泉州規劃新增4個高速互通 泉州至永春高速公路獲批!
    泉州通客戶端8月31日訊(泉州晚報記者吳麗嬌 通訊員林真真)日前,省政府審議通過《福建省鄉鎮便捷通高速工程實施方案》。改造既有互通及接線項目方面,規劃3個項目,包括全長12.3公裡、通往南安向陽鄉的甬莞高速樂峰互通及接線工程,全長2.9公裡、通往福廈客專泉州南站的晉長高速晉江南互通及接線工程和全長16.4公裡的南惠高速南安互通及接線工程。
  • 泉州永春農家菜了解一下,它是滿含友誼的菜
    哇哇哇,老顏來了,那肯定得去呀,這臭老顏,當年在公司的時候帶給我們多少的歡樂呀,一想起他,恨不得趕緊撲向永春飯店。永春農家菜這幾年在泉州老城區很有地位,物美價廉,經濟實惠。而永春菜最早入駐泉州老城區的,是石鼓白鴨湯,以永春石鼓紅面番鴨為主料,配上13種中草藥烹製而成。
  • 18支車隊在永春上演「速度與激情」,你看了沒?冠軍是他
    (單圈16.7公裡,繞行4圈)——卿園橋左轉S206——達埔鎮——五中口——楚安村——香都大道——左轉S206——蓬壺鎮——蓬壺鎮維港酒店左轉進入S203——右轉進入X350——呈祥——終點:雪山風雅頌山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比拼最終,第一名誕生了!
  • 百香果香滿園 果農喜獲豐收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許雅玲/文 林勁峰/圖)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今年以來,我市依託泉州市種植業管理站設立泉州綜合試驗推廣站,配合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開展2019—2020年福建省現代水果(百香果)產業體系建設工作。眼下,百香果進入成熟採摘期,產量持續上升,購銷兩旺。
  • 三百載永春白鶴拳:一套拳術聲名遠揚 一個產業方興未艾
    三百載永春白鶴拳 一套拳術聲名遠揚 一個產業方興未艾2008年6月,永春白鶴拳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華武術文化的瑰寶。2009年起,大羽村在每年農曆六月廿四日舉辦白鶴拳文化節,村裡建起的中國永春白鶴拳史館成為世界各地永春白鶴拳傳人、武術愛好者尋根謁祖、交流武術提供了一個重要載體,每年接待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及遊客3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