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春:一支香「點燃」一個產業

2020-12-13 騰訊網

永春:一支香「點燃」一個產業

□本報記者 李向娟 何金 通訊員 康慶平

經過300多年傳承,永春香已形成自身獨特的制香技藝,2017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永春與廈門、廣東新會、河北古城並稱為「中國四大制香基地」。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潮中,永春香產業堅持傳統,同時加大創新力度,不斷拓展市場,走出了一條多元轉型的新路子。

持續創新 開發新品

驅車進入永春縣達埔鎮的香都產業園區,這裡,制香企業密集,空氣中流動著香料特有的芬芳氣味。記者走進當地香產業的龍頭企業——興隆香業,只見一排排正在晾曬的香,依次排開,色彩斑斕,讓人目不暇接。

公司負責人林文溪告訴記者,這些年,一批中小制香企業脫穎而出,加快轉型升級,整個產業進入工業化大廠房的發展階段。

林文溪是印尼歸僑後代。由於對國際市場比較熟悉,從試製雪梨香等「花香」,到開發無煙、持久的「金香」,再到「艾草香」等功能香、養生香,林文溪瞄準創新,與福建中醫藥大學合作,把傳統工藝和現代創新相結合,開發出一批具有保健等新功能的燃香系列產品,為興隆香業的發展打開了空間。

「創新類產品豐富後,內銷市場也在全面打開。現在,公司的內外銷比重達到6∶4。」林文溪說,國外疫情過後,公司將組織營銷團隊,將檀香類產品推向美國和歐洲市場。

專注於「烏沉香」的永春達埔彬達制香廠則已有望打開歐洲市場。歐盟客商一單就向永春香企訂購600噸用於抗疫的「錐形香」。隨著彬達產品通過SGS等相關檢測後,將進入歐洲市場……

為了發展保健香、養生香,彬達制香廠聯合福建醫科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證實「烏沉香」的功效,如殺菌、淨化空氣等,並結合科技創新,開發運用於汽車、家居等領域的產品,如車載用香。

永春不斷推動香業市場多元化。「從傳統的朝拜用香向功能香、保健香等方向轉型,如開發目光投向空氣清新劑、蚊香等。就養生香而言,養生香以往多用的是香囊或薰香,而現在轉型為固態的香珠,便於把玩。」林文溪表示,今後還可設計成各種掛飾、書籤,甚至可製成香磚等,這樣就可實現日常生活中無處不飄香。

堅守傳統 注重傳承

在推進產品創新,實現香品多元化的同時,永春也堅守傳統制香技藝,注重傳承,助力產業蓬勃發展。

「蒲慶蘭香室」主人蒲良宮是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永春香」的傳承人,蒲氏代代相傳聞香、品香、配香、制香技藝。

蒲良宮說,他自幼學藝,至今仍堅持運用古法工藝手制燃香。蒲良宮繼承了很多祖傳的老物件,有用於稱量名貴香料的小桿秤,還有先輩在東南亞如越南開分號時用過的印章。香室除了一臺香料粉碎機,再無任何大型機械設備。

「手工香一點即燃,機器做的不易點燃。」蒲良宮說。在他看來,工藝繁複的制香技藝,是永春篾香傲視群芳的秘密。蒲家祖傳香方採用天然香料和中草藥配製而成,品種繁多,按香型可分為奇楠香、沉香、檀香、蘭花香等上百種,按形制則可分為竹籤香、盤香、塔香、香囊、香粉等。祖傳的「草本蘭花香」,要用到36種原料。

蒲良宮說,一款好的香品,不是短時間就能調製出來,有時候需要兩三代人的反覆調試,才能做出經典的香。祖傳的尋香之旅,還要一代一代走下去。

如今,他的兩個兒子都繼承了「蒲慶蘭香室」的工作。在泉州一所高校任教的大兒子蒲海星,正在校園普及制香技藝和香道表演,而小兒子蒲星宇留在永春,幫助父親打理生意,在電商平臺將「蒲慶蘭」的產品銷往全球。

彬達制香廠則把目光瞄準文化創意園,從2011年開始就籌建融工業旅遊、宗教文化、養生文化、休閒娛樂於一體的香文化創意園。

「我們建設文創園區,以『一脈香傳』為主題,把歷史中沉澱下來的香人、香技、香藝、香事,通過多種形式展現給大家,淋漓盡致地展現中國香史的一點一滴。」彬達董事長曾建全說。

多方扶持 香飄四方

如今,傳統與現代兼容並蓄下的永春香產業,正在綻放出新的發展活力。

目前,永春縣已建成1200畝中國香都香品產業園,擁有制香企業近300家,聯發、彬達、興隆、金豐等重點香企年產值均超億元,從業人員達3萬人,2019年實現年產值85億元,已發展成為永春縣特色產業。

如何把香產業打造成百億產業?近年來,永春出臺扶持香產業發展的八條措施,扶持龍頭企業發展,推動公共平臺建設。同時成功舉辦第四屆中國(永春)香文化博覽會暨第二屆國際生態香產業發展推進會、福建省制香行業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及大師級鬥香賽。引進臺灣等地的先進設備,藉助電商平臺推動海內外銷售,「永春香」已成為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全國市場佔有率達到80%。國家燃香質量檢驗檢測中心也落戶於永春。

下一步發展的著力點在哪裡?永春縣有關領導告訴記者,「十四五」期間,永春香產業將按照「一二三」產業融合要求,出臺香產業發展優惠政策,延伸產業鏈,實現上下遊企業聯動,並推動產品線上線下營銷相結合,做大香品市場,形成香產業發展集群。

具體而言,支持「香都雲都」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鼓勵香原材料種植。推廣「香企+種植戶」和「香企+基地」發展模式,成片種植香料、中草藥植物等制香原材料。同時,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帶動傳統制香小作坊、個體農戶共同發展,引導傳統制香小作坊、個體農戶承接龍頭企業訂單,形成產業鏈協作。

相關焦點

  • 泉州永春:一支香「點燃」一個產業
    原標題:永春:一支香「點燃」一個產業 經過300多年傳承,永春香已形成自身獨特的制香技藝,2017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永春與廈門、廣東新會、河北古城並稱為「中國四大制香基地」。 近年來,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潮中,永春香產業堅持傳統,同時加大創新力度,不斷拓展市場,走出了一條多元轉型的新路子。
  • 從「神香」到「鼻尖上的享受」 永春香循「海絲」而來造百億產業
    在「中國香都」授牌儀式上,永春縣縣長蔡萌芽(女)接受牌匾 用現代傳播手段,聯結永春香的美好未來 「請您尋出家傳的黴綠斑斕的銅香爐,點上一爐沉香屑,聽我說一支戰前香港的故事賓主就坐案幾後,在「高山流水」的雅樂中,穿著古裝的溫婉女子手持銅香匙,把幾勺香粉舀入香篆爐,輕輕把香灰壓平,然後,在祥雲形狀的香模中倒入檀香粉(多餘的香粉用香鏟和香掃處理清楚)。她把香模輕輕拿起,點燃祥雲圖案的香。隨後,一行人在香道表演者的示範下,開始輪流品香…… 並不是所有的煙都往上飄。在香道館,記者看到了各色各樣的香,也第一次看到香的煙從瀑布造型的香具中往下「流」。
  • 永春香進入新零售時代
    以烏沉香為代表性產品的永春香高度契合了這種時代潮流,迎來新的發展契機,產品從傳統的朝拜香向功能香、保健香等家居香的方向轉型。永春香的營銷模式也相應轉變,全面進入新零售時代。擁抱新消費近日,記者走進位於永春中國香都產業園的福建興隆香業有限公司,廠區內晾曬的香品在冬日暖陽的照曬下散發出獨特的香氣。
  • 直播帶貨、社交電商 永春香進入新零售時代
    直播帶貨、社交電商、高端定製、跨界融合、協同共創永春香進入新零售時代東南網12月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瓊芬 通訊員 蘇福彬)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觀念的增強,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以烏沉香為代表性產品的永春香高度契合了這種時代潮流,迎來新的發展契機,產品從傳統的朝拜香向功能香、保健香等家居香的方向轉型。永春香的營銷模式也相應轉變,全面進入新零售時代。擁抱新消費近日,記者走進位於永春中國香都產業園的福建興隆香業有限公司,廠區內晾曬的香品在冬日暖陽的照曬下散發出獨特的香氣。
  • 永春制香名師:從工人到領軍人 創新創意讓事業飄香
    日前,福建興隆香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文溪點起一支長度約10釐米的線香,輕拂一番,令人心曠神怡。這香取名「能和香」,為男子專用香,與之呼應的還有名為「和心香」的女子專用香。這組香由林文溪及他的制香團隊經過近10年研發而成。
  • 永春:打造特色產業 「三創」營商環境樣板
    協同合作難、產業配套不完善,創造發明難度大,怎麼破解?去年以來,永春緊扣創新創業創造中的「三難三問」共性問題,推出「一園一策一規劃」措施,以產業園區「聚弱成強」作答「規模小、競爭弱」,以專項政策「增強信心」作答「需求不明、氛圍不濃」,以產業規劃「構建鏈條」作答「合作難、配套少」,打造特色產業「三創」營商環境樣板。
  • 福建援寧幹部鄭永璘:同心永春,吾之所望
    福建援寧幹部鄭永璘。 永春縣駐同心工作組供圖東南網7月17日(通訊員 劉雲燕)「每次遇到扶貧工作發言時,我總喜歡用『祝願同心永春,美好常在!』作為結束語。」福建援寧幹部鄭永璘感慨地說。同心永春。讀起來有一種詩意的美好,韻律舒服。
  • 福建永春縣有一個小鎮,人口7萬,素有「香都」的美譽
    達埔鎮位於永春縣中南部,距縣城16公裡。東臨石鼓、岵山、仙夾等鄉鎮,西接玉鬥鎮,南與安溪縣湖頭鎮、金谷鎮交界,北與蓬壺鎮接壤。「泉三」高速、省道306線、206線交叉通過境內,為貫通閩西北、閩東南和永春縣內外的交通樞紐。
  • 人才助力茶瓷香三大產業融合 擦出別樣火花
    推動茶香瓷產業融合發展品茗需要用到茶具,要品一杯合心合意的茶,除了要有一泡好茶,一個好的喝茶環境,必不可少的就是一套和好茶相呼應的茶具。永春篾香是一項傳承了300多年的傳統製作技藝,明末清初,一些阿拉伯人後裔開始在永春製作篾香。在阿拉伯商人後裔代代相傳的制香手藝之下,別具一格的「永春香」暢銷海內外。在東南亞地區,神廟佛堂裡每3支香中,就有1支來自永春。如何更好地實現茶香瓷三大產業跨界融合發展?
  • 福建永春老醋:嫁接新科技 「釀」出新維度
    原標題:永春老醋:嫁接新科技 「釀」出新維度 永春老醋又名福建紅曲醋,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也是福建省的傳統特色食品產業,素有「中國紅曲醋看福建,福建紅曲醋看永春」之說。 近日,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福建省食品工業協會主辦的首屆中國紅曲醋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永春舉行。
  • 永春有哪些小吃 福建永春特產有哪些
    永春是福建的縣級城市,依山傍水,風景十分優美,今天來看看永春有哪些特色小吃吧!永春特產一:永春滷麵  永春滷麵是福建永春的傳統名吃,其製作方法精細,選料考究,選用生麵條、水發蝦米、黃瓜、肉米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的製作方法製作而成,食用的時候再配以味精、料酒、胡椒粉等調料,所製作出來的滷麵十分美味。
  • 福建永春:格桑花開醉遊人
    近年來,永春立足生態、資源和人文優勢,把「生態+」理念融入旅遊產業發展全過程,突出抓好鄉村旅遊業發展,持續推進農文旅融合,走出一條百姓富、生態美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1/2位於永春縣上沙嶺的百畝格桑花近日盛開,吸引了不少村民及遊客前來觀賞遊玩。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通訊員 顏堯民 王曉北 攝【來源:福建日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福建安溪:人才助力茶瓷香三大產業融合擦出別樣火花
    近年來,泉州市充分發揮非遺人才優勢,傳承發展茶葉、藤鐵、竹編、香、陶瓷、石雕等非遺傳統工藝,形成可持續發展產業,逐步打造安溪鐵觀音、藤鐵、永春香道、德化陶瓷等特色區域品牌,帶動當地的就業和經濟發展,創造巨大的產業價值。  打造非遺人才聚集高地
  • 福建:永春旅遊醋味十足 注重品牌經營打造招牌
    堅持傳統釀造 開發保健醋產品永春老醋,又名烏醋或福建紅曲醋,與山西老陳醋、鎮江香醋、四川保寧醋並列「中國四大名醋」。據了解,永春縣目前有5家生產永春老醋的廠家,年產量約1萬噸,年產值達1億元。這5家醋廠均採用傳統釀造工藝,再加上使用的原輔材料都是優質的糯米、紅曲和芝麻,營養價值高,生產成本也相對較高。
  • 習近平贊福建永春「無永不開市」 新海絲聚僑力
    1993年成立的世界性社團組織——世界永春社團聯誼會,成為家鄉永春聯絡聯誼海外鄉親的重要平臺,發揚著永春鄉賢團結互助的優良傳統。每年一次新老故鄉人不同地點的相識、相見、相會,成為了海外永春人抹不去的鄉愁記憶。  今年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結束了與中央黨校培訓班206位縣委書記的座談後,離開會場時,與福建永春縣委書記林錦明進行了簡短的交談。
  • 三百載永春白鶴拳:一套拳術聲名遠揚 一個產業方興未艾
    三百載永春白鶴拳 一套拳術聲名遠揚 一個產業方興未艾2008年6月,永春白鶴拳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華武術文化的瑰寶。2009年起,大羽村在每年農曆六月廿四日舉辦白鶴拳文化節,村裡建起的中國永春白鶴拳史館成為世界各地永春白鶴拳傳人、武術愛好者尋根謁祖、交流武術提供了一個重要載體,每年接待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及遊客3萬多人。
  • 永春老醋闖新路
    拌醋  廈門網訊 據東南網4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劉益清通訊員蘇福彬文/圖)永春老醋又名烏醋或福建紅曲醋,是福建傳統名特優調味佳品,它以永春優質糯米(或普通優質大米)、高級紅曲、芝麻、白糖等為原料
  • 我想擁有一個永春朋友!
    巽來莊(圖源:福建旅遊) 潤餅菜,也稱春卷,是永春街頭常見的小吃,午後餓了來一個,美味又抗餓。
  • 福建永春供電:快速增容助力「清涼」中考
    本報訊 7月10日,福建永春華僑中學用電增容工程順利竣工送電,這是永春縣供電公司主動靠前,快速完成中考考點增容改造項目,全力滿足該校新裝空調用電需求,提升學校供電可靠性,保障廣大考生在高溫天氣「清涼」應考的一個場景。
  • 福建永春的美食秘籍是什麼?「太極「鍋裡又藏著何種秘密?
    說到福建美食,便不得不提永春。泉州人愛吃的面線糊便出自於此,甘甜多汁的蘆柑也出自此地,還有奇怪的老醋……永春,這座城市有自己的一套美味秘籍。說起這永春面線糊,是由細面線+地瓜粉製作而成。永春咯攤是閩南話「Ko tua」的音譯,就是湯鍋裡煮,湯滾發出kotuakotua聲。相傳,咯攤起源於清朝初年。那時的永春客商南來北往,號稱「無永不開市」。商人趕路跑生意吃咯攤既方便又快捷。一張朱紅色八卦桌,四條方凳,八人圍坐,中間「太極「鍋。鍋裡滾著豬大骨湯,豬肺、大腸、豬肝、地瓜粉、豬肉……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