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福建美食,便不得不提永春。泉州人愛吃的面線糊便出自於此,甘甜多汁的蘆柑也出自此地,還有奇怪的老醋……永春,這座城市有自己的一套美味秘籍。
說起這永春面線糊,是由細面線+地瓜粉製作而成。
一碗優秀的面線糊,色澤通透,湯汁濃稠,糊而不爛,加上絕配醋肉、豬大腸和油條好吃到不要不要的。
醋肉、豬大腸剪碎,舀一勺熱面線糊,撒上些許胡椒粉,夾一段金黃酥脆的油條,第一口就很提神。
閩南有句老話:「頂開花,下結子,大人小孩愛吃到要死。」
花生湯湯色乳白,花生仁軟而不爛,搭配油條,堪稱絕美。再夾一段剛炸好的油條放進去,大口喝湯吃油條,當真是痛快至極。
永春咯攤是閩南話「Ko tua」的音譯,就是湯鍋裡煮,湯滾發出kotuakotua聲。
相傳,咯攤起源於清朝初年。那時的永春客商南來北往,號稱「無永不開市」。商人趕路跑生意吃咯攤既方便又快捷。
一張朱紅色八卦桌,四條方凳,八人圍坐,中間「太極「鍋。鍋裡滾著豬大骨湯,豬肺、大腸、豬肝、地瓜粉、豬肉……應有盡有。
碗底鋪層蔥末,鍋裡大骨湯一燒後舀一勺入碗,大骨湯的鮮和蔥的香完美融合,暖胃又暖心。肉吃完了,放時令蔬菜,鮮嫩可口。
永春老醋。作為中國四大名醋,並不是被很多人知曉,但卻得到永春人的厚愛,因為永春老醋最是除膩。
永春人消食靠的是喝茶。
茶,一定是當地佛手茶。淡淡沉香味,令人心曠神怡。永春人愛佛手茶,這是烏龍茶的後裔。永春佛手點滴入口,齒頰留香,色澤沙綠,外形捲曲,湯色金黃,茶香濃鬱、滋味醇厚。
每天喝佛手茶,對永春人而言,是一天中的盛事。
金桔糖、寸棗、麻佬、麻餈、桔紅糕……永春人的美食從來不缺。
永春鴨湯是「石鼓白鴨湯」做法,選純白色番鴨,熬製時加特質燉料「甘潤方」。文火慢燉,鮮美滋潤,香氣撲鼻。舀一勺入口,越喝越鮮。
「芋面線」面線入口即化,芋頭疏鬆綿軟,兩者融合綿軟細膩。
面線要用「面線頭」,湯底要用大骨湯,芋頭要用優質檳榔芋切小塊炸至金黃,輔料要用香菇、蝦米、蔥頭油。一道好吃的芋面線,要以柴火慢煮。如此,方能熬出最內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