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春老醋:嫁接新科技 「釀」出新維度

2020-12-25 人民網福建頻道

原標題:永春老醋:嫁接新科技 「釀」出新維度

永春老醋又名福建紅曲醋,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也是福建省的傳統特色食品產業,素有「中國紅曲醋看福建,福建紅曲醋看永春」之說。

近日,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福建省食品工業協會主辦的首屆中國紅曲醋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永春舉行。來自浙江大學、福州大學、南昌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通過主題演講的形式共同探討紅曲醋產業創新與發展問題,為提升永春紅曲醋產業競爭力建言獻策。

嫁接新科技

「永春老醋三年成酸出產,我們明年10月份即可產出,年產能有望達到2萬噸。」得壹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顏禧童告訴記者。

成立於2018年的得壹醋業,初始就注重引入現代前沿科技,和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院食品發酵國家工程中心合作,優化傳統釀造技藝,在保留風味的同時大大提高產量。僅這一家公司達產後,永春老醋產業的產能就能實現翻番。

在中國四大名醋中,永春老醋是唯一液態復式發酵釀造,有別於山西老陳醋、鎮江香醋、四川保寧醋的固態發酵方式。而且,永春老醋秉承傳統工藝釀造,嚴格按照紅麯酒發酵30天以上、老醋陳釀3年以上的生產流程,具有濃酸不澀、醇香濃鬱的風味特點。

亦因工序復雜、生產周期長,永春老醋長期以來面臨「有特色沒市場、有傳承沒創新、有歷史沒發展」的產業困局。

放眼全國,食醋年產量約為270萬噸,排名前三位的江蘇、山西等地的大型醋企年產量都在15萬噸以上,而福建省目前並無上萬噸級的醋廠。看福建市場,年銷售食醋約為10萬噸左右,而永春老醋年產量僅為2萬噸,約70%銷往閩南地區,30%銷往省內其他地區,省外區域最多是點狀銷售。市場佔有量低,形成了「出得了國門,出不來閩南」的怪圈。

永春業界也越來越認識到科技的力量,逐年加大投入。早在2016年,當地龍頭企業福建永春老醋醋業有限責任公司就與福建師範大學合作了「永春老醋高酸度液態深層發酵清潔生產新工業級產業化」項目。據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馬應倫介紹,該產學研項目投資300多萬元,通過引入現代生物技術,優化發酵中的關鍵工序,不僅保留了傳統風味,年產量還提升了5000噸,同時,醋酸轉化率由原來的84%提高到92%,每年節約成本150萬元。

馬應倫告訴記者,永春老醋醋業每年的研發投入達到200萬元,科研人員20多名,並與高校開展包括購買專利、項目共建等多方面合作。自主研發方面,公司一方面注重調味品系列的品質研發,一方面注重地方特產系列產品的特色研發。2014年,公司開發了「窖藏1953產品」系列,十分暢銷,2019年即佔到全部產值的15%左右。「該系列500毫升的限量版永春老醋售價達到1000多元,產品附加值大大提高。」馬應倫說,公司目前已經開發出飲用醋、禮品醋、養生醋及醋泡黃豆、醋泡花生等衍生品100多個品種,永春老醋產業品種單一的現狀正在改變。

營造新生態

已有千年歷史的永春老醋,如今已經走向產業化。但目前永春醋企隻有7家,年產值隻有10億元。不僅企業數量少、規模小,而且產業基礎薄弱。

即便如此,永春老醋向來被認為是深具潛力的產業。1983年即獲評「中國十大名醋」,2009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高峰論壇上的專家也對永春老醋的風味贊嘆不已。永春老醋有歷史、有傳承,如何做大做強這一特色有根產業?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沈篪表示,永春紅曲醋產業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擁有較多知名品牌及穩定的國內外市場。近年來,永春紅曲醋產業發展迅速,前景廣闊,產業高度集中,要制定配套產業規劃,逐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做大做強這一特色產業。

省工信廳副廳長陳傳芳建議,永春縣要立足當地生態優勢、產業基礎,將永春老醋作為生態工業、富民產業,結合「十四五」發展規劃,謀劃推進永春老醋特色產業發展,突出以增量促存量,以新項目促進老企業煥發生機,加快推進新項目、好項目的策劃和招商對接,盡快培育一批龍頭骨幹企業,延伸上下遊產業鏈,形成規模效應、集聚效應。以創新促提升,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充分用好「永春老醋」區域品牌,推進品牌管理、授權經營、質量標準、檢驗檢測、營銷運作、市場配送等規範管理,加快建立完善食品工業誠信體系建設,確保以品質提升品牌,以品牌拓展市場。因地制宜打造企業集聚、項目承載、搬遷改造、創新發展的承接平臺,加快引導對接產業鏈上下遊項目入園建設、配套完善,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同時,加快推進技術創新、標準檢測平臺建設,強化工藝傳承創新及產品營銷、企業管理等人才支撐。此外,還要以資源促整合,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加強引導整合行業力量,建立完善行業內部協調、行業自律機制,促進行業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切實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

「永春的發展規劃是,實現從一個醋產業到一個百億發酵產業集群的蝶變。」永春縣委書記莊勇智說。

為此,永春縣制定「醋十條」優惠政策包,還通過實施完善一個鏈條、建設一個園區、開發一系列產品、制定一個新團體標準、打造一個傳統制醋村鎮、培養一支有根產業的企業家隊伍等 「十個一」舉措,大力培育壯大老醋產業。

目前,佔地1600畝的永春老醋產業園已經完成控規,招商引資正在加大進度。七匹狼集團投資的僑興老醋廠正在加緊建設,按照規劃,將建成生產和文創相結合的觀光工廠。

永春縣委常委劉永強告訴記者,永春縣注重產業鏈招商,將加快打造以永春老醋為主,融合農業種植、紅曲生產、科技研發、工業旅遊、物流配送等為一體的配套產業鏈條,實現三產融合發展。同時,永春正在謀劃籌建省級科創平臺,為老醋產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科技、人才等要素支撐。

此外,永春縣積極引導企業加大產品研發投入,開發醋衍生產品,挖掘永春老醋在保健、特殊功效、化妝品、醫藥,以及延伸到酵素、果醋、果酒等方面的價值和潛力,提升產品多樣性和附加值。

在當天的高峰論壇上,永春縣被評定為「中國紅曲醋都」。「此次高峰論壇在永春舉辦及『中國紅曲醋都』的授牌,將進一步提高永春老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有利於吸收高校最新技術成果,以科技創新驅動老醋產業高質量發展。」莊永智表示。(福建日報記者 王敏霞 通訊員 康慶平 葉國強)

(責編:陳楚楚、吳舟)

相關焦點

  • 永春老醋:釀造過程講究 並稱中國「四大名醋」
    據介紹,當地已投入300多萬元建設26個有關老醋的觀光點,包括中國四大名醋展示中心、永春老醋特色工藝作坊、醋歷史與文化展示廳、醋吧品嘗區、加工包裝觀光區、醋窖藏陳釀室、老醋工藝流程遊覽室等,安排了以「永春老醋文化」為主題的5條工業旅遊線路,讓遊客與永春老醋親密接觸。
  • 福建:永春旅遊醋味十足 注重品牌經營打造招牌
    而作為中國四大名醋之一的永春老醋,通過開展以「永春老醋文化」為主題的工業遊,並未受到大影響。四面八方的遊客在「醋」旅遊線路中,嘗醋味、試身手……一次與永春老醋文化的全方位接觸,讓遊客在輕鬆的遊玩中了解了永春老醋的品質,讓企業在旅遊中獲得銷售業績的增長。這樣兩全其美的旅遊,醋味十足。
  • 福建永春的美食秘籍是什麼?「太極「鍋裡又藏著何種秘密?
    說到福建美食,便不得不提永春。泉州人愛吃的面線糊便出自於此,甘甜多汁的蘆柑也出自此地,還有奇怪的老醋……永春,這座城市有自己的一套美味秘籍。說起這永春面線糊,是由細面線+地瓜粉製作而成。永春咯攤是閩南話「Ko tua」的音譯,就是湯鍋裡煮,湯滾發出kotuakotua聲。相傳,咯攤起源於清朝初年。那時的永春客商南來北往,號稱「無永不開市」。商人趕路跑生意吃咯攤既方便又快捷。一張朱紅色八卦桌,四條方凳,八人圍坐,中間「太極「鍋。鍋裡滾著豬大骨湯,豬肺、大腸、豬肝、地瓜粉、豬肉……應有盡有。
  • 永春老醋闖新路
    拌醋  廈門網訊 據東南網4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劉益清通訊員蘇福彬文/圖)永春老醋又名烏醋或福建紅曲醋,是福建傳統名特優調味佳品,它以永春優質糯米(或普通優質大米)、高級紅曲、芝麻、白糖等為原料
  • 「圍裙主持人」劉儀偉直播助賣,永春老醋網上熱銷
    福建泉州的永春老醋從宋朝至今,已有千年歷史,被稱為為「中國四大名醋」。11月30日19:00-21:00,一場充滿閩南生活氣息的直播活動在永春舉行。「千年紅曲醋·健康伴你行」永春老醋品牌直播活動,邀請號稱「最會做菜的主持人」的劉儀偉,以極具親和力的方式,為廣大網友推介舌尖上的美味——永春老醋。
  • 帶貨直播推介永春老醋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永春老醋,又名烏醋或福建紅粬醋,與山西老陳醋、鎮江香醋、四川保寧醋並列為全國四大名醋,具有色澤棕黑、濃酸不澀、醇香濃鬱的特點,享譽海內外,歷史悠久,工藝獨特,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永春縣被認定為「中國紅曲醋都」。 早在北宋初年,永春民間即開始釀造老醋,以優質的糯米、高級紅粬和芝麻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液態發酵工藝,用獨特配方精工發酵、陳釀多年而成。
  • ...以老酒老醋為收藏主題的專業博物館——上黨老酒老醋文化博物館
    上黨老酒老醋文化博物館文創產品——富硒醋 【晉東南首家以老酒老醋為收藏主題的專業博物館】中企思智庫,企業家第一智庫: 今天介紹的這家中企思優秀會員是來自晉東南首家以老酒老醋為收藏主題的專業博物館——上黨老酒老醋文化博物館。
  • 帶您了解閩南特產之永春篇!
    永春白鶴拳是古老的中國拳術之一,屬於南拳。永春民間即開始釀造老醋,其釀造技術獨特。北宋初期,當時永春民間的富有人家把老醋、久熟地、久六味視為居家「三寶」。永春老醋以優質糯米、紅粬、芝麻等原料,用獨特配方、精工發酵、陳釀多年而成。它具有色澤棕黑、酸中帶甘、醇香爽口、久藏不腐等特點。既是質地優良的調味品,又兼有治病妙用,可防治腮腺炎、膽道蛔蟲、感冒等疾病。
  • 福建泉州啟動工業旅遊在線預約平臺 復產促消費兩不誤
    中新網泉州5月19日電 (記者 孫虹)2020年5月19日是第十個中國旅遊日,福建泉州啟動本地工業旅遊預約平臺,讓市民、遊客通過自駕的方式到當地各大工業旅遊點參觀,近距離感受「泉州製造」。其中,泉州源和堂蜜餞廠和位於龍巖市的福建紅旗機器廠被列入第三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實現了福建省國家工業遺產項目零的突破。5月19日,福建泉州正式推出本地工業旅遊預約通道。圖為預約頁面。(網頁截圖)走進泉州民營企業,在行走中認識「泉州製造」,遊客們以一種全新的角度,感受企業文化和閩南精神,已成為泉州旅遊的新業態。
  • 福建永春:一支香「點燃」一個產業
    由於對國際市場比較熟悉,從試製雪梨香等「花香」,到開發無煙、持久的「金香」,再到「艾草香」等功能香、養生香,林文溪瞄準創新,與福建中醫藥大學合作,把傳統工藝和現代創新相結合,開發出一批具有保健等新功能的燃香系列產品,為興隆香業的發展打開了空間。 「創新類產品豐富後,內銷市場也在全面打開。現在,公司的內外銷比重達到6∶4。」
  • 永春有哪些小吃 福建永春特產有哪些
    永春是福建的縣級城市,依山傍水,風景十分優美,今天來看看永春有哪些特色小吃吧!永春特產一:永春滷麵  永春滷麵是福建永春的傳統名吃,其製作方法精細,選料考究,選用生麵條、水發蝦米、黃瓜、肉米為主要原料,採用傳統的製作方法製作而成,食用的時候再配以味精、料酒、胡椒粉等調料,所製作出來的滷麵十分美味。
  • 習近平贊福建永春「無永不開市」 新海絲聚僑力
    1993年成立的世界性社團組織——世界永春社團聯誼會,成為家鄉永春聯絡聯誼海外鄉親的重要平臺,發揚著永春鄉賢團結互助的優良傳統。每年一次新老故鄉人不同地點的相識、相見、相會,成為了海外永春人抹不去的鄉愁記憶。  今年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結束了與中央黨校培訓班206位縣委書記的座談後,離開會場時,與福建永春縣委書記林錦明進行了簡短的交談。
  • 永春的這3樣特產,你們都見過嗎
    永春老醋永春老醋選用優質糯米、紅曲、芝麻、白糖為原料,按一定配方精心釀製,其釀造技術獨特。醋色棕黑,強酸不澀,酸而微甘,醇香爽口,回味生津,且久藏不腐。同江蘇鎮江香醋、四川保寧醋、山西老陳醋齊名媲美。家中一壇老醋往往經年不斷地添加陳釀,歷經百年,為吉祥如意之象徵。作為商品的不多。1954年,愛國華僑、全國歸僑聯合會副主席尤揚祖出資與縣人民政府合辦永春酒廠。1958年酒廠擴展為釀造廠。在吸收民間傳統釀醋技法的基礎上,改進配方和工藝,使老醋品質更佳,產量倍增。1960年正式命名為水仙花牌永春老醋,由外貿部門經營出口。
  • 茶知識丨烏龍茶篇:永春佛手
    茶緣深淺,期待相遇永春佛手的故事: 於是他把茶樹的枝條嫁接在佛手柑上,經精心培植,終獲成功,這位和尚高興之餘,把這種茶取名「佛手」,清康熙年間傳授給永春師弟,附近茶農競相引種得以普及,有文字記載:「僧種茗芽以供佛,嗣而族人效之,群踵而植,彌谷被崗,一望皆是」。 佛手茶因此而得名。
  • 永春咯攤——我對家鄉的味覺記憶
    咯攤是泉州山城永春的特色美食。 它的吃法類似火鍋,因食物煮熟後在鍋中翻滾發出「ko ko ko」的聲音(類似閩南語中咯的發音)而得名。
  • 請為「永春老醋文創園」投上您支持的1票!
    位於福建安溪龍門的八馬休閒文化園,由八馬紅星茶場、八馬觀光工廠、八馬鐵觀音茶莊園三大部分組成。八馬紅星茶廠是知青開墾的,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徵,遊客可以感受自然而又自在的生態旅遊。永春老醋「文創園」自創建以來,就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賞醋、購醋。
  • 永春醋豬腳,不油膩,是滋補又養顏的閩南風味
    草草啖鹽說蜜——說天地美食,談家鄉風味第一次品嘗醋豬腳,已經是N年前的事了,是一位泉州永春籍小姐妹在家宴客,她親自烹飪的菜餚,那滋味讓我這輩子都忘不了。永春小姐妹高超的廚藝,將豬腳燉煮得顫巍巍入口即化,酸甜鹹香的口感,讓我忘了女子的矜持,一塊接一塊,一下子就吃了三四塊,末了擦一把滿口肉香的嘴巴,滿足感油然而生。當即諮詢如何才能烹飪得如此美味?小姐妹開懷大笑,她說:哪有什麼秘訣?一個豬腳半瓶永春醋,微火慢燉,自然肉爛而不碎。重點來了,醋豬腳誰都會做,但不是什麼醋都能做,唯有永春醋才能堪當此任!
  • 福建泉州永春商會成立 林天豹當選首任會長
    福建泉州永春商會成立 林天豹當選首任會長 >   中新網泉州7月31日電 (蒲遠寶)福建泉州永春商會成立暨第一屆理監事會就職慶典活動近日在泉州舉行。
  • 福建永春供電:快速增容助力「清涼」中考
    本報訊 7月10日,福建永春華僑中學用電增容工程順利竣工送電,這是永春縣供電公司主動靠前,快速完成中考考點增容改造項目,全力滿足該校新裝空調用電需求,提升學校供電可靠性,保障廣大考生在高溫天氣「清涼」應考的一個場景。
  • 福建永春:格桑花開醉遊人
    近年來,永春立足生態、資源和人文優勢,把「生態+」理念融入旅遊產業發展全過程,突出抓好鄉村旅遊業發展,持續推進農文旅融合,走出一條百姓富、生態美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1/2位於永春縣上沙嶺的百畝格桑花近日盛開,吸引了不少村民及遊客前來觀賞遊玩。福建日報記者 林輝 通訊員 顏堯民 王曉北 攝【來源:福建日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