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基金會印尼分會成員赴日惹和馬吉朗賑災

2020-12-20 佛教在線


慈濟慰問團在日惹班蒂.拉比亞醫院合影留念,右5:醫療服務部主任哈瓦.穆斯蒂卡。


佛教在線海外訊 2010年11月17日,佛教慈濟基金會印尼分會成員一行33人由副執行長郭再源與黃榮年率領,前往設在史萊曼馬股沃哈爾佐體育館的災民收留所,向日惹特區省長蘇丹哈孟庫布沃諾十世了解賑災所需,隨後也前往馬吉朗災民收留所分發賑災品。

郭再源接受採訪時表示,實地了解火山災區的實際情況後,他們將向慈濟創始人證嚴法師報告,從而探討在能力所在的範圍內,應該如何給予協助。

法號為濟宏的他說,慈濟印尼分會遵守著「四大志業」為發展方向,即慈善、醫療、教育和人文,因此總在發生災難後探討如何協助災民度過難關,此次將想辦法協助災區中期階段,並且探討災區建學校的可能性。

「目前大馬慈濟人逾1萬名,大家秉持著『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精神,超越各種界限,作出無私無我的奉獻,身體力行體現大愛精神。」他指出,慈濟志工此行並不僅是提供物資與金錢上的援助,同時也對災民們作出精神上的撫慰,慰問所接觸的災民。與此同時,蘇丹哈孟庫布沃諾十世在接待慈濟慰問團時強調說,政府將培養災民們的責任心,希望災民不要過度依靠援助過活,而能夠自己面對災難,重建建立信心。

他指出,當地目前共設146個救災中心,住在救災中心的人數達6萬人,因為墨拉比火山20公裡以外的居民,也為了安全紛紛到救災中心。

「目前食物方面已足夠,我們將探討災後重建工作,並會在火山停止爆發後能夠推動恢復當地的經濟狀況。」

慈濟慰問團此行,除了發放慰問金給罹難者家屬,還分別到日惹沙爾齊託醫院和班蒂.拉比亞醫院,慰問受傷災民,同時也到馬吉朗災民收留所分發賑災品,包括水桶、舀、紗籠、盥洗用品、拖鞋、口罩、被單、衣物、衛生用品等。

此次到訪災區的,還有慈濟慈誠譚祥華、陳乃士、Tonny Permana、李彬光、石毓達、陳豐靈、吳其順、Pui Sudarto、Abdul Muis、黃禮春;慈濟委員林麗萍、黃梅珍、謝莉珍、林秀蘭;慈濟志工Cameron Hume、Murdi Aliadi、Pui Budi Setiawan、Ben Susanto、Misnelly Sangidi、DanielMc Daniel、陳金福、Abdul Rozak、Cacuk、Winarso等人。

日惹醫療團隊人數足夠慈濟暫不辦義診活動

國際慈濟人醫會印尼分會召集人吳廣宏(Hengky)指出,由於日惹院方表示醫療團隊人數已足夠應付目前的狀況,因此慈濟目前不會在當地舉行義診活動,而將從雅加達寄過去當地所需要的燒傷藥、針筒和一些藥物。

他指出,慈濟志工團已在火山爆發後隔天,即10月27日第一時間前往災區發送1萬個口罩和500個被單,隨後也陸續組織急難團隊,至今已五次前往災區賑災。他說,成立自2002年11月10日的人醫會印尼分會,每個月都會在大馬各地舉辦義診活動,包括巴譚、北乾巴魯、楠榜、萬隆、泗水、錫江、比亞克、峇里島和雅加達等地。

「我們今年醫治的,包括1千100名白內障病人,疝氣病患400人,兔唇100人,一般疾病4千500人以及牙科2千人。」

他補充說明,人醫會以「醫病、醫人、醫心」為宗旨,是由醫師、醫護人員、醫技人員、藥劑師、委員、慈誠等志工所組成的醫療服務團隊,團隊以尊重生命為出發點,共同為社區及醫療資源缺乏的地區服務,目前大馬共有逾200名成員。

墨拉比火山爆發罹難者達181人

日惹沙爾齊託醫院(RSUP DR. SARJITO)護理與醫療主任蘇丹託.馬都塞諾透露道,根據院方統計,截至11月16日上午9時止,墨拉比火山爆發導致的罹難者人數達181人,其中140人死於火山爆發區、死於災民營1人,在治療時死亡的則有40人,其中24人死於燒傷。

「在沙爾齊託醫院治療的受難者達72人,其中18人燒傷。」

他說,由於火山受難者和地震受難者的情況不同,因此醫護人員也忙於疲命,但由於得到來自全國各地醫院的救援,因此尚能應付,只是尚缺一些藥物,像每天用量達20公斤的燒傷藥Burnazin。

會上,該醫院培訓與人力資源主任西吉特.帕利奧胡託摩也向慈濟慰問團成員,展示災後醫院遍地屍首的錄影,以及集體送殯的場景,讓與會者為之震驚。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慈濟在印尼設立三語學校 著重資訊學習和三語教學
    佛教在線海外訊 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印尼分會於2011年7月10日在雅加達舉辦了印尼慈濟學校啟用儀式。該校於11日正式開學,對首批入學的數百名學生進行中文、印尼文和英文三語教育。 印尼慈濟學校以「慈、悲、喜、舍」為校訓,注重加強資訊和三語教學,兼顧專業教育與人文教育,力求培養品學兼優的印尼年輕一代。
  • 上海市政協民宗委赴蘇州市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學習調研
    7月30日,上海市政協民宗委「本市宗教界開展公益慈善活動情況」課題組赴位於江蘇省蘇州市的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進行學習調研,實地察看醫療門診部及課輔班、環保館、靜思書軒等公益慈善實體項目,並座談交流。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該基金會的基本情況,以及開展公益慈善的理念、做法和經驗,並就課題組關心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回應交流。
  • 案例 「愛與信任」凝聚成的慈濟基金會
    原來有一群身著「藍天白雲」制服的志願者,安靜地在麗都飯店為乘客家屬端水、供餐、慰問、協助辦理籤證……  雖然低調,但這些志願者並不是來自一個小群體——在世界各地,身著這樣統一服裝的慈濟志工有200萬,分布在50個國家和地區,慈善關懷足跡已遍布87個國家和地區。他們習慣在奉獻自己愛心的時候,向受助者道一句「感恩」!說這句話時,往往滿臉幸福,微微彎腰,雙手合十在胸前。
  • 大陸青年交流團訪問臺灣慈濟基金會
    25日下午,大陸青年大學生志願者交流參訪團參訪了位於臺灣花蓮縣的慈濟基金會,基金會靜思堂師姑方金香向大陸青年介紹了慈濟的創立歷史以及目前所從事的工作,希望兩岸能在慈善、教育等各個領域加強合作,共同造福兩岸同胞。
  • 慈濟:「感恩」比「阿彌陀佛」多
    5月12日下午2點28分,汶川發生大地震,3時許,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齊曉飛就已經接到慈濟的電話;第二天一早,通過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協調,慈濟等臺灣慈善團體獲準進入大陸;第三天,慈濟在大陸的志工先行進入四川;第四天,慈濟第一賑災團從臺灣飛抵成都,第五天,在羅江縣金山鎮建立了首個由境外NGO負責的安置點。
  • 四川省長蔣巨峰參觀臺灣慈濟博物館並會晤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法師
    蔣巨峰省長在花蓮拜會臺灣慈濟慈善基金會,並在證嚴法師陪同下參觀慈濟博物館。 5月24日,懷著感恩之情,四川省長蔣巨峰走進位於臺灣花蓮的慈濟博物館,會晤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法師,交流災難救助、重建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經驗。
  • 慈濟回應「善款投資軍火」傳聞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白曉雯】針對「善款投資軍火」的質疑,臺灣慈濟17日進行了回應。據臺灣東森新聞17日報導,財經博主李柏鋒16日披露了一份文件,顯示慈濟美國分會投資了具有爭議的公司,包括英國石油、沃爾瑪、孟山都和波音等。
  • 印尼的「靈魂」日惹,一座悠久神秘卻鮮有人去的城市
    這就是印尼爪哇島上最古老的城市,也是印尼歷史、文化和民間藝術最具代表性的中心——日惹。如果說雅加達是印尼的「心臟」,峇里島是印尼的「門面」,那麼日惹可以說是印尼的「靈魂」,具有極其深厚而獨特的文化底蘊。與峇里島的張揚和明烈不同,日惹更多的是內斂含蓄。
  • 臺灣慈濟基金會:宗教慈善的成功案例
    11月3日在京舉行的中國第六屆宗教公益事業論壇上,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的模式被公認是宗教慈善的成功案例之一。行在思前慈濟注重當下的因緣,「因為緣分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遇見也即為正見,有人需要幫助其實就是菩薩對人的考驗,因此沒有不幫之理,也沒有等一等之說。」慈濟基金會創始人證嚴法師這樣說。
  • 印尼日惹,美景和那些製造美景的中國網紅
    在大多數國人的心中,對於印尼的景點可能只有峇里島。其實這個由眾多島嶼和火山組成的國家,橫跨南北半球,終年炎熱,有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印尼對中國實行免籤政策,因此可以來一場真正說走就走的旅行。從飛機上看印尼的火山日惹,位於爪哇島南部,南面印度洋。在行政上屬於特區,由蘇丹管轄。日惹王宮由第一任蘇丹建造,至今還有蘇丹的後人在此居住。
  • 港媒:印尼日惹瞄準中國遊客 希望成為下一個峇里島
    參考消息網9月10日報導港媒稱,印尼日惹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東西,這個印度尼西亞城市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一千多年以來,它一直是引人注目的佛教和印度教聖地,並且在從文學到銀器製造業的很多領域都享譽全球。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7日報導,印尼去年吸引了1580萬遊客,2019年為了進一步提高這一數字,印尼旅遊部將注意力轉向了中國遊客,因為中國不斷增長的中產階層正在不停地追求新的度假目的地。2018年,印尼有214萬遊客來自中國內地,該部門希望今年這一數字能達到350萬。
  • 印尼日惹高性比輕奢玩法 染「愛馬仕」級布料 到蘇丹親王家吃飯
    日惹,是最喜歡的印尼城市,這裡沒有首都雅加達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窄小的老城街道上偶見幾輛馬車或人力三輪車往返穿梭.,馬上報以笑臉相迎,這是個和諧而純樸的小城市,適合慢慢地沉浸其中.在印尼眾多城市中,日惹的物價相對較低,因此要購物的建議把日惹安排到最後一站.
  • 印尼日惹好玩不亞於峇里島,消費也便宜,可中國遊客卻少有人去
    在印尼爪哇島我們走訪參觀了一處火山噴發「遺蹟」,說是遺蹟,其實就是一個被火山噴發摧毀的村子。2010年的一場突如其來的火山噴發,瞬間摧毀了印尼爪哇島Merapi周邊的村莊,巖漿和火山灰掩蓋了村子,奪去了200多人的性命和家園,災難被定格在一個個災後整理出來的「展物」上,令人觸目驚心。
  • 慈濟慈善:撒向黃梅都是「愛」
    黃梅的嚴重災情,牽動著慈濟慈善基金會武漢志工的心。他們在第一時間成立「黃梅災害協調中心」,通過黃岡市委統戰部向黃梅發出援助信號,得到了縣民政局、慈善會等部門的積極回應,忙碌在慈善項目策劃和防汛一線的副縣級幹部、縣慈善會會長李仲良,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朱勳平委託局黨組成員石小明牽頭,主動與慈濟慈善基金會武漢志工代表董林藝、牛雅微、周勇、樊麗華等聯繫、對接。
  • 印尼日惹,遊客可以進入王室的家裡吃飯,一邊吃飯一邊參觀
    每個人在他的人生發軔之初,總有一段時光,沒有什麼可留戀,只有抑制不住的夢想,沒有什麼可憑仗,只有他的好身體,沒有地方可去,只想到處流浪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382,閱讀約3分鐘日惹是印尼最耀眼的旅遊城市
  • 〖先楓人物〗加拿大慈濟掌舵何國慶:給你每天一點正能量
    由於慈濟在當地的付出,2012年,由加拿大總理頒發的「英女王登基六十年鑽禧¬獎章」就頒給了執行長何國慶先生。當時的移民部長傑森‧肯尼(Jason Kenny) 讚嘆說:「志工這麼多年無私的付出,募得這麼多的款項,幫助那些需要的人,在加拿大和全世界,都見證上人和慈濟人的理念,謝謝你們。」或許,還有一個小故事會比部長的話更能說明慈濟在溫哥華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 探尋日惹,爪哇遺風
    日惹是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中部的一座文化古城,曾是印尼獨立戰爭時期的首都,一直很好奇這個中文譯名的由來,雖不知緣由,卻覺得很有感覺。很多人或許不熟悉日惹,但一定聽說過「爪哇國」。其實這個爪哇國的發源地就在如今的日惹。印尼的人口中有一半屬於爪哇族,爪哇文化是印尼文化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部分,而日惹又被譽為爪哇文化的搖籃和發源地。
  • 日惹:「爪哇文化的搖籃和最大的城市」!
    日惹(Yogyakarta, 或簡稱Jogja)位於爪哇島中南部,南向印度洋,是印尼一個城市和省份(稱為日惹特區 Daerah Istimewa Yogyakarta)。是該國唯一仍然有蘇丹統治的省份,也是爪哇島的文化、教育中心。
  • 廣西自治區主席馬飈看望慈濟功德會創辦人證嚴法師
    廣西自治區主席馬飈看望慈濟功德會創辦人證嚴法師 2011年04月25日 08:4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證嚴法師和她的慈濟世界
    此時,在臺灣忙著為慈濟基金會成立四十五周年慶的慈濟基金會志工們聞知地震的消息後,紛紛放下手邊的工作,迅速聯繫慈濟日本東京分會的慈濟人。     在地震發生沒多久,在日本的慈濟志工們已經把食材運往重災區的茨城縣大洗町,他們為災民們準備的八百份素食,包括咖哩飯和味噌湯。     慈濟的高效工作以及快速的反應能力,在臺灣社會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