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長蔣巨峰參觀臺灣慈濟博物館並會晤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法師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蔣巨峰省長在花蓮拜會臺灣慈濟慈善基金會證嚴法師。

蔣巨峰省長在花蓮拜會臺灣慈濟慈善基金會,並在證嚴法師陪同下參觀慈濟博物館。

 

524,懷著感恩之情,四川省長蔣巨峰走進位於臺灣花蓮的慈濟博物館,會晤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法師,交流災難救助、重建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經驗。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志工在50個小時內抵達救災一線,並累計向災區捐款5億多元人民幣。

慈濟基金會由證嚴法師1966年創辦於花蓮,致力於社會服務、醫療衛生、學校教育、環境保護,以對災難事件予以緊急救助為己任,被譽為 「臺灣的良心」,在大陸也成立了慈善事業基金會。

走進慈濟博物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牆上的世界地圖,閃爍的藍色小燈代表慈濟人救助過的國家和地區,從日本到伊朗,從加拿大到南非,多達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慈濟志工逾千萬人。

在證嚴法師的陪同和介紹下,蔣巨峰一行了解了慈濟基金會從點滴積累善款,到修建學校醫院、賑災救急、推動生態環保的歷程。「震醒愛、接力善」的標語,引領參訪團一行走進博物館內的四川館,一幕幕動人的救災扶助場景,一所所漂亮的慈濟援建學校,在參訪者心中激起深深的謝意。 三年重建,慈濟人援建了永久住房、學校和社區服務中心,至今仍有志工留在災區協力。

「與天地共生息」是慈濟人倡導的生態環保理念。志工們把廢舊塑料瓶分類、清洗、回收,用來製造毯子和衣物等。在四川地震災區,慈濟基金會投資9990萬美元建設「大愛感恩環保科技園」,並積極推動社區環保行動。蔣巨峰對此十分認同。

「現在的災區,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學校,最現代的是醫院,最滿意的是百姓。」蔣巨峰介紹了四川災後重建情況,代表災區人民向證嚴法師和慈濟人表示感謝和敬意,「這種無私大愛,我們將永遠銘記」。

蔣巨峰說,災區的恢復重建任務已基本完成,在加快災區發展振興的過程中,我們正著力加強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並積極幫助災區群眾找到穩定且持續增長的收入來源。此行,我們希望借鑑臺灣的成功經驗,也希望能與慈濟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為廣大人民謀求更多福祉。

證嚴法師稱讚四川在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抗震救災工作組織有力,尊重生命,關懷人民;災後重建工作十分慎重,注重安全,科學選址。她說,人心本善,哪裡有災難,慈濟都願意及時付出愛心。賑災有三個階段,緊急安身,中期安心,最重要的長期安生。震後三年,慈濟在四川災區的賑災工作從未間斷,且十分願意為四川災區下一步的發展繼續奉獻力量,包括在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等方面加強合作。

四川省副省長黃小祥、成都市市長葛紅林、省政府秘書長於偉等參加考察和會晤。(四川省臺辦)

 

相關焦點

  • 陳雲林拜會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法師
    新華網臺北11月6日電 海協會會長陳雲林6日下午來到臺北縣關渡的慈濟基金會人文志業中心,拜會了慈濟基金會的創辦人證嚴法師。陳雲林說,慈濟的志工幾乎遍布大陸各個省份,將大陸同胞的困難當成自己的事情。尤其在大陸還沒有發展自己的骨髓庫時,很多罹患白血病的大陸患者得到了慈濟的無私支持,他們心中充滿了感恩。
  • 廣西自治區主席馬飈看望慈濟功德會創辦人證嚴法師
    廣西自治區主席馬飈看望慈濟功德會創辦人證嚴法師 2011年04月25日 08:4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入選時代百大人物 被稱「聖人」
    ,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成了今年臺灣唯一上榜人物。對於證嚴法師,《時代》亞洲編輯形容,佛家講輪迴,認為積功德可以修得來生福分,而證嚴法師在今生已是一個聖人。73歲的證嚴法師具有佛家忍受痛苦排除萬難特質,她創辦的慈濟以效率著稱,志工總在重大天災發生後率先趕到災區,把糧食、醫藥、毛毯等送到 災民手中,最近日本大地震就是一例。
  • 臺灣慈濟風波:證嚴法師已覺不安 要求反省
    臺灣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 現在的國際社會,只要一提到臺灣的證嚴法師和她成立的慈濟基金會,可說是無人不知。證嚴是位尼師,她設立的慈濟基金會,幾乎已成了全球最大的慈善救災團體之一,只要哪個國家發生地震水災等天然災難,慈濟人總是會在極短時間內趕赴災區,參與救災及善後。證嚴法師已成了臺灣愛心的代表。以前甚至有人向諾貝爾獎委員會推薦,認為她應獲諾貝爾和平獎。證嚴法師和星雲法師是臺灣佛教界最高的兩位代表性人物。證嚴在花蓮,星雲在高雄,一北一南,乃是二大支柱。 但樹大了就會招風,人大了就會招謗。
  • 臺灣慈濟基金會海南屯昌發放冬令物資
    新華社海口12月31日電(記者 李浩然)近日,在海南省屯昌縣,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發放價值41萬餘元的冬令物資,令該縣2個鎮9個自然村的580餘戶生活困難家庭受益。上午9時許,由海南省臺辦牽頭的該發放活動正式開始,現場宣讀了遠在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創辦人證嚴法師的慰問信。
  • 《行願半世紀:證嚴法師與慈濟》新書推廣活動在成都舉行
    臺灣靜思茶道吳慈同、顧心佩兩位老師,通過「靜思茶會」表達對《行願半世紀:證嚴法師與慈濟》一書的閱讀體驗。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蔡炳坤先生做了「慈濟教育完全化、慈濟人文普及化——慈濟創辦人證嚴上人的教育理念」的主題演講。他介紹說,在臺灣,從附設幼兒園的小學、中學到慈技科技大學及慈濟大學,慈濟四所學校陸續成立,建構「教育完全化」的目標;在海外,各分會亦紛紛興辦教育,共同致力於「為天下育英才」的使命。
  • 證嚴法師和她的慈濟世界
    證嚴法師以及她的慈濟基金會,近年來成為臺灣民間社會一個光彩奪目的焦點,他們積極行善,教富濟貧,被譽為「臺灣的良心」。     「一攤血」開啟慈濟世界     「每次談到《無量義經》,我就滿心歡喜!尤其義經中有一段是『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這十六個字,每天都在我腦海中浮現!」證嚴法師強調,慈濟精神,就是由此而生。
  • 陳雲林拜訪證嚴法師 感謝慈濟為大陸同胞所做貢獻
    陳雲林拜訪證嚴法師 感謝慈濟為大陸同胞所做貢獻 2008年11月06日 16:2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慈濟基金會創辦43周年 志願者誦讀《藥師經》祈福
    慈濟基金會創辦43周年 志願者誦讀《藥師經》祈福 2009年04月19日 15:45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慈濟基金會:宗教慈善的成功案例
    臺灣慈濟功德會創始人:證嚴法師是什麼讓臺灣花蓮的一個小小的慈善團體得到世界的關注和認可?遍布全球70多個國家約200萬志工群體說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11月3日在京舉行的中國第六屆宗教公益事業論壇上,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的模式被公認是宗教慈善的成功案例之一。行在思前慈濟注重當下的因緣,「因為緣分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遇見也即為正見,有人需要幫助其實就是菩薩對人的考驗,因此沒有不幫之理,也沒有等一等之說。」慈濟基金會創始人證嚴法師這樣說。
  • 臺灣慈濟和法鼓山慈善基金會援建四川地震災後重建項目
    臺灣慈濟慈善基金會援建蘆山地震災後重建項目開工  4月18日,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援建蘆山「4·20」地震災後重建項目在名山區中學正式開工。截止目前,臺灣慈濟已向四川省兩次地震災區援建項目資金達6億元人民幣。開工儀式結束後,周敏謙還參觀了臺灣慈濟己建成的「慈濟前進小學」,與師生及臺灣志工們一起做課間操,互動交流。  隨後,周敏謙調研了臺灣同胞援建項目。
  • 大陸青年交流團訪問臺灣慈濟基金會
    慈濟基金會方金香向大陸青年介紹慈濟(中國臺灣網 王文英 攝)  中國臺灣網10月26日臺灣花蓮消息  25日下午,大陸青年大學生志願者交流參訪團參訪了位於臺灣花蓮縣的慈濟基金會,基金會靜思堂師姑方金香向大陸青年介紹了慈濟的創立歷史以及目前所從事的工作,希望兩岸能在慈善、教育等各個領域加強合作,共同造福兩岸同胞。
  • 證嚴法師暨慈濟基金會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4-2015」頒獎禮完美落幕(圖片來源:鳳凰衛視) 2015年4月3日晚,由鳳凰衛視和鳳凰新媒體發起、連同海內外十餘家知名華文媒體和機構共同主辦的「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4-2015」頒獎禮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絢麗揭幕,臺灣證嚴法師暨慈濟基金會獲
  • 慈濟:「感恩」比「阿彌陀佛」多
    一位臺灣媒體記者說:「證嚴法師手裡一分錢也沒有,但她能在一天內籌到1億。」作為華人世界最大的宗教慈善組織,臺灣慈濟在四川的行動受到政府和大陸宗教界的好評。慈濟在救災和重建中的專業能力,在人文精神建設上的「別有用心」,尤讓內地佛教界人士感到佩服。
  • 鳳凰網佛教赴臺交流:慈悲喜舍,證嚴上人的慈濟世界
    這是鳳凰網佛教第三次拜訪慈濟,據了解,鳳凰網佛教一行抵達當日,正好是證嚴法師「一年一度歲末祝福行腳」出發的前一天,證嚴法師於百忙之中仍選擇接見交流團成員,並進行了長達兩個小時的交流,足見證嚴法師對鳳凰網佛教團隊的肯定與重視。在為期三天的參訪中,鳳凰網佛教一行先後參訪了靜思精舍、慈濟靜思堂、慈濟醫院、慈濟大學、慈濟大愛電視臺等場所,深入考察了慈濟志業的各個重要構成部分。
  • 慈濟會運營模式的啟示:臺灣人怎麼做慈善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大愛電視副總監張尊昱告訴《浙商》記者:「大愛電視是一家不賣商業廣告的電視臺,資金來自慈濟基金會環保志工從事資源回收所得,以及善心人士的捐款。」  環保「一步八腳印」  在臺北市區的中山八德環保教育站,十多位老人在忙碌地分揀廢紙、寶特瓶(塑料(10645,-5.00,-0.05%)瓶)等垃圾。主持這家環保站的蕭秀珠,早年經營免洗餐具。
  • 臺灣花蓮縣長拜會證嚴法師 感恩慈濟震災救援
    2018年2月12日,臺灣花蓮縣縣長傅昆萁專程到花蓮靜思精舍向慈濟表達感恩之意。傅昆萁在拜會證嚴法師時提到,在花蓮地震發生過後,第一時間就看到慈濟人的身影,出現在各災難的現場,成為救援人員最堅強的溫柔後盾,提供薑湯、熱食、保暖衣物、毛毯、福慧床等,腳步踏入各災難現場及收容中心,帶給災民安定的力量縣長尤為感激。
  • 臺灣慈濟前世今生:不從捐款中拿管理費
    證嚴法師說,「我只是起於一念『不忍之心』而創立慈濟。」她帶30位信眾創辦「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經過45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慈善團體——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早期慈濟的創立主要目的,是去幫助那些付不出生活費與醫藥費的貧苦的人。
  • 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接受專訪 談善款管理
    臺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 佛教在線訊 在臺灣,80%的個人捐助都捐給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慈濟義工遍布全球,出現在全世界許許多多有災難與苦難的地方。成立以來的20年間,其開展的扶貧和人道主義救援,已惠及數千萬貧困和受災人口。
  • 臺灣慈濟科技大學 專業與人文的教育殿堂
    臺灣慈濟科技大學 專業與人文的教育殿堂(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臺灣慈濟科技大學 專業與人文的教育殿堂(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臺灣慈濟科技大學 專業與人文的教育殿堂(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春寒料峭的仲春,不畏低溫的雨天,臺灣慈濟科技大學與大愛電視臺團隊在國際級景點太魯閣國家公園、七星潭為學校拍攝影片,現場震撼的鼓聲讓觀光客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