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法師暨慈濟基金會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4-2015」頒獎禮完美落幕(圖片來源:鳳凰衛視)

2015年4月3日晚,由鳳凰衛視和鳳凰新媒體發起、連同海內外十餘家知名華文媒體和機構共同主辦的「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4-2015」頒獎禮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絢麗揭幕,臺灣證嚴法師暨慈濟基金會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慈濟基金會何日生先生代表慈濟基金會創辦人證嚴上人及全球慈濟人登臺領獎並發表獲獎感言。

慈濟基金會代表,人文志業發展處處長何日生先生致獲獎感言。(圖片來源:鳳凰衛視)

何日生先生說:這獎項對於慈濟的愛心與善行,與其說是一種肯定,毋寧說是一項鼓勵、一項深深的期許,期許我們慈濟人能夠在全世界更廣泛、更深遠的擴大無私的大愛,實踐無分別的善行。

何日升先生在感言中回顧了證嚴上人的慈善之路,他說:慈濟基金會在證嚴上人自立更生、刻苦簡樸、務實尊重、利他度己的理念帶領下,以無所求的愛心,在全球近九十個國家從事慈善、醫療、教育、人文與環保等工作。慈濟的大愛跨越宗教、種族、文化與國界的藩籬。慈濟人在天主教國家修建教堂,在伊斯蘭的國度蓋清真寺,在甘肅為回民建水窖,在汶川蓋學校,在貴州建大愛村。可以說,哪裡有災難,慈濟愛的足跡就走到哪裡。

何日升在講話中表示慈濟人的慈善是充滿歡喜和自在的,他說:慈濟秉持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胸懷,在行善中得歡喜,在戒律中得清淨、在團體中得自由、在利他中覺智慧。覺悟了什麼智慧?就是體會眾生平等,一切人、一切萬物都具有清淨的本性。我們要愛一切眾生,也要啟發一切眾生去愛更多的人,最後用愛消弭仇恨與對立。

何日升先生在感言中明確了慈濟人的終極理想,他說:我們身處的世界,人與自然關係加速失衡,社會貧富差距急劇擴大,人與人的衝突日趨激烈。這些都急需要一個新的價值文明來化解這種對立關係,才能締造新的人類福祉與世界和諧。慈濟人深信,消滅貧困不是打擊富有,而是擴大愛。消滅惡不是打擊惡,而是擴大善。經由擴大愛與善,實踐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這正是慈濟創辦人證嚴上人創立慈濟最大的願望與最終的理想。

慈濟創辦人證嚴上人(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證嚴法師於1966年創辦慈濟基金會,以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精神,帶領慈濟人以「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人文情懷,超越種族、國家、語言、膚色、宗教信仰的界限,以出世的精神從事入世的志業,不僅使「大愛」成為一種普世價值,更將中華文化底蘊中的人文精神發揮到極致。慈濟推動各項志業都是以人為本,期待人人依循倫理、敬天愛地,培養內在品德,而儀表言行都能守分合宜,讓人歡喜。慈濟人文志業融合中華文化,肩負「為淨化心靈作活水、為祥和社會作砥柱、為聞聲救苦作耳目、為癲狂慌亂作正念」的使命,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創造愛與善的循環。近五十年來,慈濟的慈善事業開展至全球五大洲,在51個國家地區,擁有超過1000萬會員,志工人數接近200萬人,援助過的國家地區超過74個。

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太平紳士在華人盛典上致辭(圖片來源:鳳凰衛視)

4月3日晚,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太平紳士在「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4-2015」頒獎禮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八年來,我們十幾家華語媒體一道,描繪世界華人成長的年輪,記錄他們為人類世界開拓的腳步。當今世界華人力量崛起,世界格局已經改變,影響世界華人的精英們揚民族自強之氣,必能更上一層樓,居高聲遠,為世界貢獻更多的力量。

「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是每一屆「影響世界華人盛典」舞臺上頒出的最具分量的特別大獎,此前幾年楊振寧、袁隆平、王贛駿、星雲大師、董建華等多位傑出人士都獲此殊榮,而今年著名國學大師饒宗頤和「中國氫彈之父」于敏獲頒此獎項。今年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者,有科學家何大一、氣象學家王斌、北京援非醫療隊、證嚴法師暨慈濟基金會、中國跳水隊、「木球之父」翁明輝、女高音歌唱家和慧、芭蕾舞蹈家譚元元和為建築帶來革新創造的大學生裘嘉毅。證嚴法師暨慈濟基金會因在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社區志工和環境保護八項慈善志業上的卓越貢獻,獲得「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是一年一度面向全球華人的評選活動,「影響世界華人大獎」設立於2006年。華人的足跡遍布全球,華人的聲音唱響海外,他們正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領域和不同的文化中影響著世界,隨著華人在世界舞臺全方位的崛起,華文媒體以貫徹始終的國際視野聚焦華人世界,全面推舉和表彰華人精英,正是舉辦該活動的主旨。

鳳凰衛視中文臺、歐洲臺、美洲臺和鳳凰網將在香港時間4月4日21:40向全球播出頒獎禮盛況。

相關焦點

  • 臺灣慈濟基金會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中國臺灣網4月9日蘇州訊 日前,由鳳凰衛視和鳳凰網發起、聯合海內外數十家知名華文媒體和機構共同主辦的「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 在北京清華大學舉行。「證嚴法師暨慈濟基金會」獲頒「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於1966年創立於臺灣花蓮,主要從事「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國際賑災、骨骼捐贈、環境保護」等公益事業。
  • 證嚴法師和她的慈濟世界
    從未踏出臺灣一步的證嚴法師,從三十個竹筒開始,率領著四百萬名慈濟人,打造了橫跨慈濟醫院、慈濟小學到大學、慈濟廣播、靜思人文、慈濟月刊、出版社、大愛電臺、大愛電視臺、骨髓捐贈資料庫等志業體系,花蓮慈濟醫院旁邊的靜思堂,有一個高十三層的講經堂,還有慈濟從無到有的史料館,這裡不僅是慈善的世界,也是全球慈濟人爭相前來朝聖的「心靈故鄉」。
  • 證嚴法師簡介 —1966年於花蓮縣創立慈濟功德會
    證嚴法師簡介  釋證嚴(1937年5月11日-),俗名王錦雲,早期法名修參,法名證嚴,法號慧璋,出家前自號靜思,慈濟功德會的會眾多尊稱其為證嚴上人,又因駐錫在花蓮,早期被稱為花蓮師父,又被稱為臺灣的德蕾莎修女。
  • 證嚴法師與慈濟論壇參加學者 開展交流
    世界佛教友誼會執行理事遊祥洲教授發言10月3日,多位的教授與法師前往花蓮與證嚴法師開展交流。法能生無量義,慈濟志工學習了佛陀的教育,在世界各地進行慈善、醫療、教育、人文等四大八法,因地制宜而適切地拔除苦難、疾患,同時也帶動更多人豐富自我的心靈。種種成果,讓海內外許多研究慈濟的學者,不論是從佛學、宗教哲學、管理商學、甚至人類學的專家們,都肯定了慈濟宗門對社會乃至全球的貢獻。
  • 證嚴法師為什麼能建立全球四大非政府組織之一的慈濟?
    2010年,證嚴法師被臺灣民眾推選為「最受信賴的人」。慈濟現在是全球四大非政府組織之一。在中國乃至世界,從事佛教的人有很多,那證嚴法師為什麼能夠建立合法的全球四大非政府組織之一的慈濟呢?是佛教?當然,她的成就離不開佛教,但是這隻答對了一部分。如果僅僅是佛教,別人也可以啊,為什麼別人不可以開創出類似的佛教組織呢?
  • 證嚴法師與歐巴馬並列入選時代百大人物 不會去領獎
    (圖片來源:資料圖)4月22日,據臺灣媒體報導,美國《時代》雜誌昨公布2011全球年度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TIME 100」,繼去年臺灣臺東「愛心菜販」陳樹菊和宏碁董事長王振堂之後,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成了今年臺灣唯一上榜人物。《時代》形容她既是超凡脫俗的精神領袖,也是行善效率驚人的非營利組織領導人。
  • 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舉行「歲末祝福暨授證典禮」感恩會活動
    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舉行「歲末祝福暨授證典禮」感恩會活動現場贈送「福慧珍粥」佛教在線臺灣訊  1月5日正逢農曆12月8日臘八節,這天佛教界祝賀釋迦佛尼佛成道日,人人熬煮食用臘八粥,臺灣慈濟基金會在新竹靜思堂舉行「歲末祝福暨授證典禮」感恩會活動。
  • 鳳凰網佛教赴臺交流:慈悲喜舍,證嚴上人的慈濟世界
    這是鳳凰網佛教第三次拜訪慈濟,據了解,鳳凰網佛教一行抵達當日,正好是證嚴法師「一年一度歲末祝福行腳」出發的前一天,證嚴法師於百忙之中仍選擇接見交流團成員,並進行了長達兩個小時的交流,足見證嚴法師對鳳凰網佛教團隊的肯定與重視。在為期三天的參訪中,鳳凰網佛教一行先後參訪了靜思精舍、慈濟靜思堂、慈濟醫院、慈濟大學、慈濟大愛電視臺等場所,深入考察了慈濟志業的各個重要構成部分。
  • 慈濟基金會 在中國各地無私付出系列報導
    真誠的愛—化不可能為可能自1991年大陸華中、華東發生世紀洪災以來,慈濟以如同對親人般的疼惜與關愛,在當地開展慈善工作,20多年來從未間斷
  • 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入選時代百大人物 被稱「聖人」
    ,慈濟創辦人證嚴法師成了今年臺灣唯一上榜人物。對於證嚴法師,《時代》亞洲編輯形容,佛家講輪迴,認為積功德可以修得來生福分,而證嚴法師在今生已是一個聖人。73歲的證嚴法師具有佛家忍受痛苦排除萬難特質,她創辦的慈濟以效率著稱,志工總在重大天災發生後率先趕到災區,把糧食、醫藥、毛毯等送到 災民手中,最近日本大地震就是一例。
  • 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推動國際留學生宗教交流
    《靜思語》(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我們是來自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在此以《靜思語》和您結緣,這是來自我們證嚴法師的一份祝福」!其中佛教代表由教廷邀請臺灣慈濟基金會推薦留學生代表與會,慈濟基金會特別推薦梵蒂岡附近國家留學的慈青,包括:馬來西亞籍留學德國的華裔留學生胡家健、馬來西亞籍留學英國的華裔留學生葉貽證;臺灣籍留學南非的吳文琦與黃柏榕與會。
  • 證嚴上人與慈濟事跡編入美、加中學教科書
    《世界接觸》一書第408頁討論「宗教領袖的影響」 「證嚴法師的人道救援幫助數以萬計的人命,依您的觀點,為什麼他的慈善救濟可以超越政治、文化及種族的藩籬?」 擁有英文版和法文版的《世界接觸》一書,在第408頁討論到「宗教領袖的影響」,介紹二十多歲就出家的證嚴法師以及慈濟基金會。書中並引述國際性環保公益團體「聯合地球」(United Earth)創辦人兼主席葛雷士‧諾貝爾(Claes Nobel)的話:「證嚴法師的愛與智慧,將引領人們走上一個『新世界文化』的舞臺,在那裡,人與人、人與地球將和諧共處。」
  • 快訊:慈濟證嚴法師關心與祝福星雲法師住院狀況
    臺灣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高雄長庚醫院進行開腦手術,慈濟基金會表示,證嚴法師對於星雲大師住院狀況表達關心與祝福,並在11月2日早上,委由隨師中的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蔡炳坤,向佛光山總會轉達證嚴法師關心與祝福之意!
  • 「書與茶的對話」 :《行願半世紀: 證嚴法師與慈濟》在杭閱讀推廣
    證嚴法師半個世紀在行願,她的願是大願。大願就是大愛。中國人文精神,恰恰突出人。人文精神是相互幫助的精神。中國文化也充滿著實踐精神,證嚴法師用半個世紀去實踐,實行她的大願,一步一步地深入,堅持到底。《行願半世紀:證嚴法師與慈濟》記載了證嚴法師的事例,這些事例給了我們能夠理解中國文化根本精神的榜樣。
  • 慈濟基金會美國總會獲美國"年度最佳志工組織獎"
    慈濟基金會美國總會獲美國"年度最佳志工組織獎" 佛教在線海外訊 大愛足跡走過八十四國家,慈濟基金會美國總會獲得美國第廿一屆全美急難救助志工組織年會 (NVOAD)頒發「年度最佳志工組織獎」。慈濟於2006年10月成為正式會員,在會員組織當中是唯一的佛教團體。慈濟人藍天白雲身影與默默行善的人文帶動,備受美國主流社會尊重。年度最佳志工組織(Member of the Year Award)獎,一年只頒給一個組織,2013年共有五個組織入圍。慈濟是經美國聯邦救災指揮總署(FEMA)推薦而入圍。
  • 《行願半世紀:證嚴法師與慈濟》中文簡體版在京首發
    樓宇烈的「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實踐精神」主題講座 鍾欣 攝中新網北京10月11日電(記者 應妮)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樓宇烈的「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和實踐精神」主題講座暨《行願半世紀:證嚴法師與慈濟》中文簡體版新書發布會11日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舉辦
  • 證嚴法師:人間正道不滄桑!
    儘管那個年代,大多家庭主婦不識字,但證嚴法師「身體力行,救貧濟世」的思想卻得到了廣泛支持,1966年,她發起成立「慈濟功德會」,臺灣公益事業的奇蹟由此發端,人間正道不再滄桑!而這一切源於50年來,以證嚴法師為代表的慈濟人在公益事業上孜孜以求,專靜純一的赤誠之心。早在2010年,證嚴法師提出「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8萬名志願者積極響應,在全臺5400多個環保站展開「淨化人間」的綠色行動。
  • 第四屆慈濟論壇開幕 慈濟創立50周年溫暖大聚會
    全球學者、公益人研討佛教普世性與慈濟宗門的開展(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李保華)2016年10月1日上午8時30分,由慈濟大學、慈濟科技大學、慈濟基金會聯合主辦、中華佛教青年會、新北市佛教會協辦的第四屆
  • 《行願半世紀:證嚴法師與慈濟》新書推廣活動在成都舉行
    12月6日,《行願半世紀:證嚴法師與慈濟》中文簡體字版新書推廣系列活動在成都鍾書閣書店舉辦。此次活動以「書與茶的對話」為主題,邀請慈濟教育志業執行長蔡炳坤先生,通過「靜思茶會」表達對《行願半世紀:證嚴法師與慈濟》一書的閱讀體驗。活動現場,出版社編輯和北京靜思書院的代表也一起分享了這本新書的出版過程。
  • 證嚴法師的慈悲與智慧
    「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證嚴法師以「為佛教、為眾生」傳承靜思法脈,期勉慈濟人殷勤精進,以力行宗門為慧命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