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慈濟慈善基金會援建蘆山地震災後重建項目開工
4月18日,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援建蘆山「4·20」地震災後重建項目在名山區中學正式開工。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臺灣慈濟副總執行長王端正及臺灣工程界專家、志工和雅安市、區領導及相關部門、部分在地師生代表出席了開工儀式。
在開工儀式上,周敏謙首先向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對四川「5·12」和「4·20」兩次大地震的愛心援助表示衷心感謝,向長期居住在地震災區的臺灣志工表示誠摯慰問,對受助的學校及學生提出了殷切希望,勉勵學生要以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厚愛為動力,好好珍惜學習環境和條件,樹立遠大理想,學業有成,報效祖國,感恩社會,為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共同創造兩岸美好未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不懈的努力。王端正表示,振興教育是兩岸中華兒女共同的事情,民族要復興,國家要強大,社會要進步,教育是根本,希望名山中學的學子勵精圖志,奮發有為,將來成為有用之才,報效國家,回饋社會,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
「4·20」蘆山強烈地震發生一年來,臺灣慈濟開展了一系列「愛在蘆山關懷行動」的救助活動,向災區學生捐贈學習生活用品,開展心理疏導,為當地受災鄉親發放生活品,開展災區學校與臺灣慈濟學校結對交流,並積極配合政府開展災後重建工作,將投入1.2億元人民幣捐款,在雅安市重災區援建3所學校和1個教師培訓中心。截止目前,臺灣慈濟已向四川省兩次地震災區援建項目資金達6億元人民幣。開工儀式結束後,周敏謙還參觀了臺灣慈濟己建成的「慈濟前進小學」,與師生及臺灣志工們一起做課間操,互動交流。
隨後,周敏謙調研了臺灣同胞援建項目。「4·20」蘆山地震發生後,臺灣社會各界通過多種方式向災區捐贈物資折合人民幣約3000萬元,捐資4.4億人民幣,落實援建項目45個,現正按基本建設程序要求陸續開工建設。在聽取了雅安市臺辦工作匯報後,周敏謙要求,當前雅安市及縣(區)臺辦的首要任務和工作重點就是要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做好臺灣同胞援建項目,加強監管,服務到位,努力為災後經濟社會發展和對臺交流合作發揮重要的作用,彰顯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感情。
臺灣法鼓山慈善基金會籤訂協議援建天全多功小學
4月14日,臺灣法鼓山慈善基金會援建天全多功小學籤約儀式在成都市慈善總會舉行。臺灣法鼓山慈善基金會、成都市慈善總會、天全縣教育局三方籤訂協議,由成都市慈善總會分三期將臺灣法鼓山捐款330萬元匯入天全縣災後重建專戶,專項支持多功小學災後重建。
4月24日,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在成都會見來訪的臺灣法鼓山住持果東法師一行,雙方就臺灣法鼓山四川地震災區開展的災後重建工作交換意見。
周敏謙對果東法師一行來川表示歡迎,對臺灣法鼓山對四川地震災區的援助表示衷心感謝。他說,兩岸同胞同根同源,血脈相連。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川臺兩地經貿往來密切,文化交流熱絡。尤其在我省遭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廬山地震」後,臺灣法鼓山及時馳援我省災後重建,更讓四川人民深切感受到了臺灣同胞的無疆大愛。臺灣法鼓山將第一任方丈住持聖嚴法師提出的「四環」觀念(即心靈環保、禮儀環保、生活環保和自然環保)踐行在災後重建中,幫助災區改善醫療和教育條件,讓受災群眾得到良好的心靈重建,四川人民將牢記並感恩臺灣法鼓山的善舉。
果東法師表示,臺灣法鼓山在不斷變遷的社會環境中,不固步自封,在傳承漢傳佛教精神基礎上,十分重視文化教育和社會關懷工作。臺灣法鼓山將在各項援建工作中做到知行合一,並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密切川臺兩地的交流往來。
據統計,臺灣法鼓山為四川省兩次地震災後重建提供援助資金近9000萬元,修建了綿陽市安縣秀水鎮中心小學、秀水鎮衛生院、北川陳家壩鄉金鼓村衛生院、雅安市天全縣多功鄉小學等。
(四川省臺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