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同伴玩不到一塊去,總是一個人玩?
同伴們玩遊戲,孩子想加入,卻總是站在一旁看?
看到小朋友玩遊戲/玩具時,孩子想加入卻經常遭到其他孩子的拒絕和排斥?
孩子無法融入團體,有些孩子會秉承不放棄的原則,被拒絕後會繼續嘗試加入他們;而有些孩子,被拒絕一次就表現的非常沮喪,不敢進行更多的嘗試,以至於遇到其他類似情況的時候也不再嘗試。作為家長,看到這種情況,是否就束手無策了呢?
其實,相對於成年人來說,孩子的朋友圈相對比較狹窄,也更加的單純。孩子如果一直處於其他孩子朋友圈的邊緣,往往會導致性格的封閉、不擅溝通交往等問題,這會讓家長感到非常的頭疼。
作為家長,當孩子因不能加入同齡人的朋友圈而感到無助、難過時,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孩子想法加入別的孩子正在進行遊戲,這個過程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社交能力,而且能培養逆商和情緒商。
那麼,如何讓孩子快速加入朋友圈,筆者有這樣幾條建議:
和成年人一樣,孩子之間的交往,掌握社交禮儀往往非常的重要,它能讓參與社會交往的人感到輕鬆自在,讓人際溝通更有效積極。因此,在生活中要引導孩子做到:
1、直接回答和自己說話的人,做到彼此禮貌、尊重;
2、多嘗試主動與人交往,不要總是等待別人;
3、多動腦子使談話繼續下去,不要簡單地用「是」或「不」等單個詞語來回答問題;
4、要對別人善意表示感謝,進門時要禮讓;
5、吃飯時要長輩來齊時再動筷;
6、多說「謝謝」「請」等禮貌語言;
7、要懂得分享自己喜歡的食物或玩具等。
當孩子加入遊戲時,往往會打斷其它孩子遊戲的進程,這是孩子會被拒絕的主要原因,因此讓孩子學會靜默加入遊戲非常的有必要,正確的做法應該是:
引導孩子先觀察一段時間,搞清楚當前的狀況,明白他們正在玩什麼遊戲,用行動表明接受小團體的遊戲規則,什麼是不合時宜的行為,等到自己在小團體的地位確立後,再建議小團體該做什麼。
孩子自身性格的原因,也會讓孩子長期徘徊在同齡人的朋友圈之外,如膽小、焦慮、害怕社交等。因此,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家長要鼓勵引導孩子:
1、主動積極的進行人際交往,懂得傾聽,不輕易打斷別人說話;
2、在玩耍時要記得和其他孩子保持互動,保持說話和問問題;
3、遊戲時,要多留意觀察其他孩子怎麼做,多讚美別人;
4、學會合作、解決衝突和協商妥協的技巧;
5、自信果斷,但不憤怒和消極。
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夠有助於你解決家庭教育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孩子能更好地成長!想了解更多家庭教育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個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