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學習習慣,從小學就要培養,名師建議:父母可從這幾方面入手

2020-10-05 依科育兒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鄰居家的豆豆上一年級了,是個活潑可愛的孩子,每天放學後書包一丟就開始出去找他的好朋友玩了。聽他媽媽說,這孩子一出去就跟放飛了一樣,到吃飯時間也不回來,經常要喊好幾次或者等其他小朋友回家吃飯了沒人玩了才回來。

吃好以後又要看電視,一看又是一個多小時,每次都要到晚上八點多了在父母的催促下才開始寫作業,寫的時候一會這不會,那不會,別人半小時的作業,他要兩個小時才能勉強完成。由於前一天睡得晚,孩子早上根本不想起床。

豆豆父母看到孩子這樣,很頭疼,經常跟鄰居討教經驗,有一次我在遛娃的時候聽到她說了這些。一下想到我姐姐前段時間跟我分享的一個經驗,那就是從小抓習慣!

外甥也是個調皮的孩子,一開始也跟豆豆差不多,比較貪玩,加上幼升小後,沒有適用小學學習方式,上課經常不好好聽課,作業也是應付完成。姐姐當時意識到這孩子的問題不是出在智商上而是出在學習習慣上。所以,她當時跟孩子坐下來好好地談了一次。

她跟外甥說:你每天放學回家可以出去跟小朋友玩半個小時,但是回家後就要先作業,然後再去做其他的,每天九點之前睡覺,睡前半小時要看書。外甥不高興,不想這樣。我姐當時態度很堅定,明確的跟他說:如果你不遵守約定,以後就取消30分鐘的玩耍時間,回到家就先寫作業。

外甥是個聰明的孩子,於是就妥協了。一開始,還需要我姐提醒,慢慢他習慣了這樣的安排,不用提醒到點就會回家做作業了,睡前也會主動看半個小時的書。

關鴻羽教授在《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中也曾說到:「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就像一包熔化了的鐵水,它可以澆鑄成各種各樣的形狀,但等孩子長大了,就像冷卻了的鐵水變成一塊鐵砣子,再改變就困難了。」

可見,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太晚,最好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才開始學習文化知識,方法和習慣還沒有形成,可塑性非常強。如果這時候父母抓住機會,給孩子一個好的引導,讓他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那對他今後學習都是非常有益的。

父母可以從這幾方面考慮:

一、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是最重要的,因為只有孩子感興趣了,他才會發自內心地想去學。可這也是最難的,父母需要善於引導才行。

1、父母要經常與孩子談心,這樣才容易了解孩子的興趣所在;

2、多給孩子表揚和鼓勵,讓孩子學習更加積極;

3、通過一些生動形象的事例,將學習與生活聯繫起來,讓孩子意識到二者之間的重要關係,從而對學習間接產生興趣;

4、父母做好表率,求知若渴,每天孜孜不倦地學習,無形中也會調動孩子的學習熱情。

二、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如果一個孩子專注力不行,怎麼會專心學習呢?所以,培養孩子專注力是很有必要的。父母可以買這方面的玩具給孩子玩,比如多米諾骨牌、拼圖、積木樂高等都是很鍛鍊孩子專注力的。另外,家長在平時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也要注意管住自己,不要隨意打斷孩子,比如一會問他要不要喝水或者要不要吃東西等等。

三、幫助孩子改掉一些壞習慣

對於剛上小學的孩子來說,學習過程中會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比如課堂時間較長、有家庭作業需要做、學習的科目變多了、需要記住的知識點也多了等。而此時的他們自控能力比較差,難免會出現上課分神、做小動作、做作業拖拉等壞習慣。父母這時候就要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引導,不能任其發展。

比如孩子做作業拖拉,我們可以給他設置一個時間範圍和一個小誘惑,比如他能在規定時間完成作業,承諾他看半小時動畫片或者讓他找小朋友玩半小時等。

四、鼓勵孩子自主學習

在孩子學習上,很多家長喜歡大包承攬,孩子基本上沒有思考的機會,這是不好的。家長要學會放手,鼓勵孩子自己做,給他發現問題的機會。比如做作業,當他做得好的時候,老師會表揚他,做得不好老師便會批評他,經過以後他就會自己意識到努力做好作業能得到表揚,挺好。便會不自覺地要求自己認真完成每天的作業了,漸漸地學習習慣也就培養起來了。

學習是一環扣一環的,小學階段養成的好的學習習慣會延伸到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學。而小學一共有6年,光一年級,孩子就遇到那麼多問題,而後幾年,問題還在不斷變化中,這對家長來說是極大的考驗。

家長如何做,才能不拖孩子後腿?唯有不斷學習。《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是專門為小學生家長準備的教養指導書。作者是專注教育20餘年的于敏老師,她善於捕捉孩子成長規律,針對小學六年的每年,都給出了具體的教育重點。

一年級,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最關鍵;二年級,讓孩子對學習充滿興趣;三年級,幫孩子靈活掌握知識;四年級,提升學習難度;五年級,兼顧孩子的成長與學習;六年級,坦然面對小升初。

除此之外,書中還教家長如何規劃孩子假期,實現超越;如何培養孩子高尚的品德如何培養孩子各方面能力如何與孩子溝通等教養問題。理論方法加上大量經典案例還配有家教小貼士,家長一看就能明白自己什麼階段該做什麼?怎麼做?

6年教育,是一個系統且龐大的工程,家長若沒有一個整體的認知,僅憑自己的經驗和感覺走,是非常冒險的。《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由一線名師所著,所有的方法和建議都有很好的現實指導意義

該書原價35元,開學活動價只需29.9元

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小學階段,正是「播種」的好時機,願所有的父母都能不誤「時間」!本著對孩子未來負責的態度,及時為他們「播下」好習慣

(圖:部分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培養孩子自主學習,需要從哪些習慣入手?
    今天我們要談的是關於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需要從哪些習慣入手,提到自主學習這個詞,想必你也心生期待。這就要從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開始,因為生活能自理,獨立性才會強。中午吃飯的時間也特別緊張,如果孩子在吃飯這件事情上,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他到了小學是沒有辦法照顧好自己在學校的生活的,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放手讓孩子能夠去習得生活自理的能力。
  • 小學6年,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3個好習慣要儘早培養好
    一年級的孩子大多在6-7歲間,在一些好習慣方面就是一張白紙,而這段時期正是孩子養成好習慣的黃金期,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很重要。這對孩子以後的影響深遠,不管是生活習慣還是學習習慣。堅持好的生活習慣,就從進入小學的第一天開始,培養的話,應當更早。
  • 提高孩子成績,不是靠補課,而是要從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入手
    細究起來,原因有很多種,但主要原因則是孩子沒有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低年級由於學生課程較少且相對容易,這個階段學習習慣好壞對成績的影響還不明顯。但進入高年級後,隨著課程數量的增加和難度的加大,如果之前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時學習上就會感到力不從心,感覺跟不上老師和其他學習好的同學的節奏。
  • 學會這三個好習慣,學習更容易,父母再也不擔心了
    鄰居一聽這可慌了神,一邊怨自己之前沒有教好孩子,一邊又積極地向同班的其他同學家長拜師學藝,學習如何教育孩子。,主要是這些家長們在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前就比較注重孩子這幾方面好習慣的培養。那麼此時父母你都該注意了,是該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時候了。閱讀現在在當今社會越來越重要了,以後會對語文這一門學科十分重視,然而語文考的就是閱讀能力。父母可以先從孩子感興趣的點入手,讓他看相應的書籍,這樣孩子可能更容易接受些,不是那麼排斥,畢竟是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 小學階段,孩子需要培養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這5項習慣必不可少
    朋友露露家的孩子九月份就要升小學了,因為之前一直在公立幼兒園,又恰逢今年這種特殊情況,露露總是擔心兒子上小學時跟不上,她說看著鄰居家孩子上的學前班,就是看著比自己家兒子懂得多,昨晚拉著我在網上聊半天。我一直勸解她說,我家娃也是沒過學前班,上的幼兒園裡也幾乎什麼都沒教,只是最初有點跟不上上過學前班的,養成良好習慣之後慢慢成績就跟上來了。
  • 如何培養好習慣?好學生現身說法「不過夜」竅門,父母當以身作則
    對孩子來說,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的道路上將事半功倍。好習慣的培養越早越好,最近孩子暑假在家,正是培養良好習慣的契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良好作息的習慣問題被清除的同時,他也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錘鍊了堅韌的學習毅力,如此學習走上正軌,想不優秀都難。
  • 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習慣比關注孩子成績重要千百倍
    好的習慣,孩子受益終生!父母必須明白: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習慣比關注孩子學習成績重要千百倍。小學階段,家長們應該重點培養孩子的以下習慣:1.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 2.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 3.獨立閱讀及思考的習慣。這些學習習慣的養成比你單純關注孩子成績更重要。
  • 班主任提醒:孩子小學就要開始培養這些能力,以後學習會越來越好
    語文,數學和英語作為所有年級必學科目,一直是學生學習清單上的重要項目。由於所有年級都要求學這三個科目,肯定有它的理由。但是,如何才能學好卻是許多老師和家長的頭疼問題。那麼,在語數英中,培養哪些能力比較重要?
  • 9歲小學生寫出印刷體,專家:這些習慣就要在小學培養
    如我們所見,一個孩子在小學的時候就能夠有這樣的一個功底,如果孩子能夠在這樣的基礎上繼續堅持下去,那麼這個孩子是未來可期的。專家:這些習慣就要在小學培養家庭教育指導專家周海表示:小學教育階段是孩子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在小學的時候養成好習慣,才能讓孩子為未來打好基礎。良好的習慣是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也是決定孩子未來走向的關鍵。
  • 對於新入學的孩子,父母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習慣孩子終生受益,因此對於新入學的孩子,我建議家長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去做: 1.營造讀書氛圍。 為孩子提供獨立、固定的學習空間。我曾見到有許多孩子放學回家,今天趴在餐桌上寫作業,明天趴在床上看書等,其實一年級的小朋友完全應該擁有一張獨立的書桌,甚至是獨立的臥室等。
  • 小學階段的孩子求知慾強,父母可抓住這一點,培養他的閱讀興趣
    小學階段的孩子,正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時期,所以我們一定要引導孩子多讀書,讀好書。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怎樣引導孩子呢?大家不妨參考一下卡卡媽的建議。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重視對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至於孩子閱讀的書籍,父母沒必要限制太多,讓他閱讀他感興趣的課外書就行了。這樣不但可以讓孩子放鬆身心,還讓孩子增長知識。遇到暑假、寒假、周末或者節假日等休息時間,父母可以充分利用起來,讓孩子多抽一些時間來閱讀。在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之前,父母也應該抽出時間來督促孩子。
  • 開學一周了,想讓孩子上好小學,家長要重視培養良好的習慣
    大家好!歡迎來到貓媽課堂,與你分享教育教學故事。一年級新生入學一周了,許多孩子逐漸適應小學生活了。好多家長陪娃也陪出一些經驗。多年教育教學實踐證明:新生入學後,最重要的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如果想孩子上好小學,新生家長最好從這幾方面培養孩子的習慣。
  • 好的生活習慣價值百萬,受益終身,看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上次聊了聊生活習慣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這次聊聊如何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這幾年很多人都開始注重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長把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放在第一位,而把孩子生活習慣的培養放到了無關緊要的位置。很多人認為只要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就沒問題,但現實有多少慘痛的案例,新聞中報導了多少。孩子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不是小事,關乎到孩子的一生。把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是密切相關的,是相互影響的。
  • 要上小學啦!這5個方法,培養孩子終生受益的學習習慣!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育的真諦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將會使學生終身受益。」這足以說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家長如果不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引導,這種不良的學習習慣將影響孩子的一生,甚至學生的終身發展。孩子學習習慣不佳的原因一些專家認為,孩子學習習慣不佳與家庭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目前,我們家庭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許多父母溺愛孩子,在孩子的培養上容易重智輕德,片面追求孩子的學習成績,相對忽視了對孩子勞動技能的培養,以至於孩子們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少爺習氣」。
  • 成為尖子生的十大學習習慣,從小學階段就要培養
    好的學習習慣必然會有好的學習成績,這是規律,小學是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想成為尖子生,這十大學習習慣少不了。
  • 小學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
    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應包括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探究和質疑的能力等。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預習的習慣  預習應該從一年級新生入學開始培養。低年級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可由老師及家長一起配合幫助其完成。對要學的內容,認真研讀,應用預習提示,課前導語等進行學習,對有關問題先獨立思考,把不懂得問題做好標記,以便課上有重點地去聽。另外,學生和家長可以一起在生活中尋找即將要學習的數學問題,進行探討,讓學習體會數學學習的實踐性。
  • 想要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父母真正能做的事有哪些
    之前分享過:對於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父母不應該過多地插手。其實,對於孩子學習這件事,父母還是有很多可以做的。如果說,在孩子學習這件事情上,只讓父母選擇一件最重要也是唯一可以做的事情,那就是: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感受到學習的喜悅。 掌握知識需要付出努力,但學習絕不是令人望而卻步或者必須拼命忍耐的苦差事。獲得新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 小升初後學習逐步降?班主任:小學緊抓成績沒用,重在培養仨習慣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成績總是那麼好?」這或許是很多家長的疑問,明明自己孩子付出了很多努力,可是成績依舊穩步不前,實際上,學習更多的是要注重習慣和方法。
  • 名師來了|親子閱讀、幼小銜接、學習習慣……全是乾貨!
    洪豔豔語文名師工作室的六位老師分別以親子閱讀、幼小銜接、學習習慣三大版塊為主題與現場的小朋友及其家長們進行分享與交流。 通過生動地分享,讓大家明白了親子閱讀並不是家長陪著孩子簡單地看書,而是一個聽、說、讀、寫互動的過程,「這樣的活動形式非常好,不同於我們平時和家長的交流,而是將問題集中化,家長心中的很多疑惑今天都得以解決了。」
  • 小學階段,除了學習,培養這些習慣更重要
    當下的孩子們,整天接受著知識和能力的訓練,缺少了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而對孩子一生來說,這些習慣的培養,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1、閱讀的習慣  閱讀是孩子一生的財富,養成閱讀的習慣,為孩子提供知識、增長見識,這是一條永遠不會斷絕的知識源泉,不斷充實著孩子的大腦。  養成閱讀的習慣後,孩子就能自主的吸收知識,無需老師家長生硬的灌輸,俗話說: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閱讀就是你教給孩子「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