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階段,孩子需要培養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這5項習慣必不可少

2020-08-29 jason媽咪有辦法

朋友露露家的孩子九月份就要升小學了,因為之前一直在公立幼兒園,又恰逢今年這種特殊情況,露露總是擔心兒子上小學時跟不上,她說看著鄰居家孩子上的學前班,就是看著比自己家兒子懂得多,昨晚拉著我在網上聊半天。

我一直勸解她說,我家娃也是沒過學前班,上的幼兒園裡也幾乎什麼都沒教,只是最初有點跟不上上過學前班的,養成良好習慣之後慢慢成績就跟上來了。

在小學階段,父母應該培養孩子一些關鍵的好習慣,這些好習慣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1.培養專注做事的習慣

這個專注做事一定要從孩子一年級上學開始就要培養。

專注力是讓孩子取得成功最重要的能力,在孩子開始上小學之後,每天放學後寫作業時就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也就是在一個固定的時間裡很專注地做做作業,實現高效率。

這裡推薦用一些小的工具,比如沙漏計時器,有20分鐘,30分鐘,60分鐘,可以分別買上一個,根據孩子年齡和寫作業時預估用到的時間,設置時間,和孩子約定好,只要沙漏一開始,那就是要專心做事情。

2.培養孩子感知時間的能力

上面所說的沙漏,其實也同時在培養孩子時間管理的能力,最初家長要幫助孩子評估做事情所需要的時間,等到孩子到3.4年級時,就可以自己去評估時間和把控時間了。

時間管理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非常必要的能力。

3.培養孩子預習和複習的學習習慣

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要讓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就養成事前預習,事後複習的好習慣。

最初預習的內容可以簡單些,只是讓孩子讀讀課本,默寫生字,寫幾個就成,不要一下子要求寫太多,會影響孩子積極性,孩子預習得好,第二天老師講課時他自己都會,就會很自信地舉手,都答對了,孩子就會更加積極,這時候父母要記得及時肯定孩子預習的效果。

對於學過的知識進行鞏固複習也很重要,

複習時間和內容可以根據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設定。艾賓浩斯研究發現,人最初學習之後遺忘的速度會很快,以後會逐步變慢。他認為「保持和遺忘是時間的函數」。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最初遺忘得會很快,逐漸會慢下來,父母可以根據這個遺忘曲線幫助孩子進行複習,這裡的複習並非是什麼都要抓,這樣孩子也累,而是針對孩子不會的地方進行「精」複習。不要讓孩子感到有負擔。

4.培養孩子勤於思考的能力

獨立思考能力也是現在很多孩子所欠缺的,如果父母包辦得過多,孩子就不願意再繼續思考,或者他們認為,自己思考也沒用。因此父母在陪孩子過程中,更多的要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可以教他們方法,等孩子學會之後就慢慢放手,要允許孩子犯錯,每個孩子都是在犯錯中獲得長進。

比如父母教會孩子運用遺忘曲線複習之後,就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去做複習計劃,按照曲線規律自己設定目標,父母在這裡教給孩子的是「術」,孩子學會了「術」,由他們自己去觸類旁通,也就養成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5.培養向其他人學習的能力

很多孩子小時候學習很好,但是不夠謙虛,會有點狂妄自大的心理,上到初中和高中之後,發現原來自己的水平不是最優秀的,可能就會產生放棄或者得過且過的思想。

前幾天報導過的一個考生,自己偽造了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欺騙父親,實際上這個孩子初中時學習很好,上了高中之後成績才開始越來越差。

人無完人,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謙虛謹慎,向身邊人學習長處的好習慣。

小學階段是養成孩子好習慣的基礎階段,養成好習慣,孩子上初中,高中之後也就不需要父母過多跟進和操心了。因此,在養成好習慣方面,爸媽千萬別偷懶。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

資深文案,多平臺原創籤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讚並轉發!

相關焦點

  • 小學階段要培養孩子哪些良好的習慣呢,這5條很重要
    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最佳階段。那麼,小學時都要培養他們哪些好習慣呢,我認為以下5條是很重要的,必須要努力培養:一、首先應是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個懂得珍愛動植物生命的孩子,必然會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他一定會去珍愛自己與身邊的人。3、培養孩子誠實、守諾的品性。從小就要讓孩子說到做到,讓他們學會為自己說出的話負責。小學階段有不少孩子經常謊話連篇,把謊話說得理直氣壯。尤其是一些完不成家庭作業的同學,會謊稱忘了,丟了,找不到了,忘帶課本回家了,讓弟弟撕了等。
  • 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培養
    ,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從中可以看出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小學生年齡小,自我約束力弱,需要家長的監督。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與子女的特殊關係,家長在家庭的特定地位以及家庭的特殊環境,決定了家庭教育有著非同一般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和補充。只有家庭與學校配合,才能共同培養孩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小學生英語學習習慣」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
  • 小學階段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分數還重要,孩子後勁足
    我們一直強調,與其說抓小孩的成績,不如儘早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在最晚在小學五年級前,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或許有的家長覺得無所謂,到了初中就知道有沒有所謂了。小學生一般都有哪些習慣讓家長坐立不安的呢?家長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有哪些方面需要督促的呢?
  • 培養孩子自主學習,需要從哪些習慣入手?
    5個準備),家長需要做好的心理和物質方面的準備。今天我們要談的是關於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需要從哪些習慣入手,提到自主學習這個詞,想必你也心生期待。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習慣,德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智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體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的鍛鍊身體的習慣。
  • 小學低年級要培養的良好學習習慣,到底都包括什麼?
    對於小學低年級,一定要培養的幾個良好學習習慣到底包括哪些,你知道嗎?我們可以通過思考,慢慢捋出來一些相關的學習習慣,比如寫作業要自覺仔細,上課要認真聽講,自主複習與預習等等。但如果態度不認真,書寫不規範,上課總是走神,這些學習習慣上出現偏差,對今後的學習和生活,會有嚴重的影響。小學低年級階段,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很多,具體如下: 1.
  • 剛進入小學階段,怎樣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自己的孩子。在家庭中,父母能夠心平氣和的和孩子進行交流,不要因為家庭瑣事或者工作上的原因對孩子大吼大叫,家庭就相當於土壤,而孩子就是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小樹苗,父母要保持自己心境平和,讓自己不焦急,不暴躁,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有營養的土壤。其次,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
  • 小學階段,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習慣,不要忽視孩子的黃金六年
    小學階段是孩子為學之初,孩子學習成績和能力的高低可以說取決於小學六年養成的習慣,很多高中生的好習慣都是在小學期間的黃金六年養成的。父母做好科學陪伴,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至關重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孩子學得輕鬆,走得更遠。
  • 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會讓孩子將來有一個好人生
    小學階段是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養成期,在這一階段養成的學習習慣,孩子將受益終生。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讓孩子從小培養好習慣,會讓孩子將來有一個好人生。成功教育從習慣養成開始。這不僅有利於寫好字,更有利於身體健康。現在有大部分孩子,握筆時手腕往懷裡蜷曲,用手和腕的力量畫字,而且頭越寫越低。教師要學會運用正面引導原則,培養孩子自我約束和糾正的能力,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其次,培養孩子寫字要仔細、認真、專注,做到正確、端正、整潔。
  •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家長是不是都做過以下努力?比如:花費很多時間陪著孩子寫作業,給孩子設定考100分的目標,還許諾他要是取得好成績,就給他一個大大的獎勵。這麼做在短期內可能會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長期下去孩子和家長都會很累。那麼,怎麼輕鬆地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 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習慣比關注孩子成績重要千百倍
    好的習慣,孩子受益終生!父母必須明白: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習慣比關注孩子學習成績重要千百倍。小學階段,家長們應該重點培養孩子的以下習慣:1.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 2.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 3.獨立閱讀及思考的習慣。這些學習習慣的養成比你單純關注孩子成績更重要。
  • 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讓孩子受益終身!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用科學的方法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才能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更有效地發揮可以說,一個好的習慣將使孩子受益一生。大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其實就是培養習慣。」培根也說:「習慣是人生的主宰。」
  • 要上小學啦!這5個方法,培養孩子終生受益的學習習慣!
    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育的真諦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將會使學生終身受益。」這足以說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使學生終身受益。
  • 小學階段,除了學習,培養這些習慣更重要
    當下的孩子們,整天接受著知識和能力的訓練,缺少了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而對孩子一生來說,這些習慣的培養,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1、閱讀的習慣  閱讀是孩子一生的財富,養成閱讀的習慣,為孩子提供知識、增長見識,這是一條永遠不會斷絕的知識源泉,不斷充實著孩子的大腦。  養成閱讀的習慣後,孩子就能自主的吸收知識,無需老師家長生硬的灌輸,俗話說: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閱讀就是你教給孩子「漁」。
  •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從培養孩子自理能力開始
    當孩子進入小學階段,家長很容易把關注的重點聚集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認為其他都微不足道,但其實小學階段也是培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階段。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更容易結交朋友,更受歡迎。
  • 中小學階段的親子教育:應該以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養成為主
    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很難改變孩子的學習的態度了,以後要想讓孩子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基本是件不可能的事情。那麼,孩子在小學及以前的成長階段,不去超前學習,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讓孩子在以後的發展中發展更好呢?
  • 樂於學習的秘密141: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開始階段:一年級孩子自從上了一年級之後,就需要逐漸的去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家長帶著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就奔波在各種補習班兒,似乎是孩子上了很多的補習班兒之後,學習成績就會上來,的確也是如此,很多上過補習班的孩子成績確實是很高,但是這中間的過程是不是有孩子是因為提前學習而導致的?所以孩子小的時候不能為了帶著孩子去補習班,而喪失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交流。
  • 一年級開學第一天,想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先從生活習慣開始
    文 | 小果樹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習慣決定命運。」每年的9月1日都是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的日子,作為兩個小學生的媽,我每年都會重複一句:學習習慣很重要!
  • 一年級新生必須培養的良好學習習慣,看看你家孩
    九月份,即將升入一年級的孩子們就要開啟小學生涯了。不少新生家長現在心裡很忐忑:面對孩子的人生新階段,到底要做好哪些準備才能幫助孩子順利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呢?首先來說,學習習慣的培養至關重要,那麼一年級的孩子究竟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學習習慣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培養孩子的聆聽習慣。學會聆聽可以說是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最關鍵之處。
  • 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需要鼓勵和誇獎,還要經歷4個時期
    成功教育從習慣養成開始。習慣決定品質,品質決定命運。小學階段是培養習慣的關鍵期,一二年級又是最佳期。中國教育鼻祖孔子對從小養成習慣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特別是學習習慣的養成,直接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成績,甚至是成就,當然,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還要學會做人。學習習慣是什麼?
  • 幼兒園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
    如探索一物多玩的方法來訓練孩子的發展性思維,好的學習習慣,不滿足知其然,而要知其所以然。三、細微入手法習慣是在人的生活、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要有一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積累,逐漸定型。有些時候,我們會發現,有些孩子繪畫、寫字的姿勢很難看,拿筆的姿勢不對,扭著身子,他的作業也很難看,一旦成為習慣就很難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