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常見重要科普

2020-08-30 抑鬱如風


重要事實

·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全球有超過2.64億各個年齡的人患有抑鬱症。

· 抑鬱症是世界各地的首要致殘原因,它是導致全球疾病負擔的一個重大因素。

· 抑鬱症患者中女性居多。

· 抑鬱症可以引致自殺。

· 目前對中度和重度抑鬱症已具備有效的心理和藥物治療方法。

概述

抑鬱症是全球一種常見病,有超過2.64億名患者(1)。抑鬱症不同於通常的情緒波動和對日常生活中挑戰產生的短暫情緒反應。尤其是,長期的中度或重度抑鬱症可能成為一個嚴重的疾患。患者可能會受極大影響,在工作中以及在學校和家中表現不佳。最嚴重時,抑鬱症可引致自殺。每年有近80萬人因自殺死亡。自殺是15-29歲年齡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儘管已知有治療精神障礙的有效方法,但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76%至85%的抑鬱症患者仍未獲得治療(2)。影響有效治療的因素有:缺乏資源,缺乏訓練有素的衛生保健人員,以及社會對精神疾患的歧視等。不能作出準確評估是影響有效治療的另一因素。在不同收入水平的所有國家中,抑鬱症患者經常不能得到正確診斷,還有些非抑鬱症患者常常會被誤診並被誤開抗抑鬱藥

在世界各地,抑鬱症和其它精神疾患負擔不斷加劇。世界衛生大會在2013年5月通過的一份決議中呼籲在國家層面以協調一致的方式處理精神疾患問題。

類型和症狀

根據症狀的數量和嚴重程度,可將抑鬱發作分為輕度、中度或重度。

另一個關鍵區別是看抑鬱症患者是否有躁狂發作史。這兩類抑鬱症都可以是慢性的(即延續較長時間),時有復發,尤其是在無治療的情況下。

復發性抑鬱症:該病症涉及反覆性抑鬱發作。在發作期,患者心情鬱悶,喪失興趣或享受感,且精力不足,連續兩周以上乏力少動。許多抑鬱症患者還會出現焦慮症狀、睡眠和食慾紊亂,並可能會有負罪感或自我貶低、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現醫學診斷無法解釋的症狀。

根據症狀的數量和嚴重程度,可將抑鬱發作分為輕度、中度或重度。輕度抑鬱發作者繼續從事日常工作和社會活動有一定難度,但也許不會完全喪失活動能力。在重度抑鬱發作期間,患者不太可能繼續從事社會活動、工作或家務,即使從事這類活動,程度也有限。

雙相情感障礙這類抑鬱症通常有躁狂期和抑鬱期,在兩者之間有情緒正常期。躁狂發作時,情緒亢奮或煩躁,過度活躍,急於表達,自尊心膨脹,睡眠需求減少。

成因和預防

抑鬱症是社會、心理和生理因素複雜的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在生活中遇有不利事件(失業、喪親之痛、心理創傷)的人更易罹患抑鬱症。抑鬱症可導致更大的壓力和功能障礙,影響患者的生活並加劇抑鬱症狀。

抑鬱症與身體健康狀況相互關聯。例如,心血管疾病可導致抑鬱症,反之亦然。

事實證明,開展預防規劃可以減少抑鬱症。社區可為預防抑鬱症採取有效措施,包括在學校開展規劃增強兒童和青少年積極思考的方式。針對有行為問題兒童的父母採取幹預措施可以減輕父母的抑鬱症狀,並改善其子女的行為。開展老人體育運動規劃也可有效預防抑鬱症。

診斷和治療

對於中度和重度抑鬱症已有有效治療方法。衛生保健提供者可以提供心理治療,如行為激活、認知行為療法(CBT)和人際心理療法(IPT),或者提供抗抑鬱藥,如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s類)和三環類抗抑鬱藥。衛生保健提供者應該牢記與抗抑鬱藥物有關的可能副作用、提供任何幹預(在專業技術和/或治療可及性方面)的能力以及個人喜好。可以考慮的不同心理治療形式包括由專業人士和得到監督的普通治療師提供的個人和/或集體面對面心理治療。

心理社會治療對輕度抑鬱症也很有效。抗抑鬱藥可以有效治療中度和重度抑鬱症,但並非輕度抑鬱症的一線治療手段。它們不應被用於治療兒童抑鬱症,也不應是青少年的一線治療手段。對青少年,應慎用抗抑鬱藥。

預後

抑鬱症大部分都能好轉,部分人通過積極的治療,可以達到完全不再發作的程度。有1/3左右的抑鬱症患者會復發,這其中的一部分患者需要長期甚至終生維持治療。 (完)

(以上部分內容摘自世界衛生組織官網)

相關焦點

  • 李松蔚:抑鬱症的好科普和壞科普
    李松蔚:抑鬱症的好科普和壞科普 2020-09-16 15: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抑鬱症」是什麼(科普)
    「我覺得自己很糟糕,我像是老了一樣,什麼都記不住,事情也想不明白。我腦子裡面全是消極的東西,我努力地想要積極一些,但是做不到」。「我覺得很絕望」。這幾句話,在我後來做諮詢的幾年裡面,能夠被臨床診斷為「抑鬱症」的來訪者,用不同的方式、不斷地重複講給我聽。在這個「抑鬱」漫天飛的時代,我們來一起看一看,什麼是「抑鬱症」。
  • 健康科普|抑鬱症,你真的了解嗎?怎樣幫助抑鬱症患者?
    健康科普|抑鬱症,你真的了解嗎?怎樣幫助抑鬱症患者?來源: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健康促進與教育資源庫編 審:劉 坤責 編:包雪蓮編 輯:謝亞敏原標題:《健康科普|抑鬱症,你真的了解嗎
  • 周末科普:抑鬱症,不只是心情不好
    抑鬱症,不只是心情不好!今天我們就看看,抑鬱症到底是個什麼鬼?抑鬱症,是一種病,被我們忽視了太久的一種病。據權威醫學雜誌《自然》最新數據:全球有3.5億多抑鬱症患者,每天有3000多人因為重度抑鬱症自殺。預計到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全球疾病負擔之首。每天嘻嘻哈哈哈、看得很開的人,摘下面具之後,內心或許已經千瘡百孔。
  • 郭碧婷疑似產前抑鬱症,比產後抑鬱症更常見
    在各種因素的作用下,郭碧婷似乎由於懷孕後情緒不穩定而患有產前抑鬱症。產前抑鬱症比產後抑鬱症更常見懷孕是婦女生活中的一個重要事件,孕婦的心理變化是複雜的,包括作為母親的喜悅和興奮,以及對分娩過程和胎兒的擔憂,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如果不能有效地調節自己,就會發展成產前抑鬱症。
  • 【精神醫學科普】抑鬱症的症狀​
    【精神醫學科普】抑鬱症的症狀一、症狀標準:以情緒低落為主,與其環境相稱,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
  • 抑鬱症患病率高達2.1%,心理學:抑鬱患者常見的4種性格特徵
    導致抑鬱症的產生,可能會有一些外部的誘因,可是,一個人的性格,往往才是抑鬱症之所以會形成的關鍵。一個抑鬱症患者,往往不是因為TA心裡產生了抑鬱情緒,這種情緒在每個人的生活裡,都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完美主義者要求完美,是一種常見但卻不一定能夠自我覺察的特點
  • 勇於成功走出抑鬱症
    今天我向大家講述科普有關抑鬱症的原因,常見症狀,早期識別及治療等方面的知識,旨在提高大家對疾病的認識。抑鬱症是精神科的常見病之一,發病率很高,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現階段全球約有 2~3億抑鬱症患者,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抑鬱症患病人數亦是水漲船高,女性多於男性,嚴重者可有自殺傾向。
  • 抑鬱症患病率高達2.1%——心理學:抑鬱患者中常見的4種性格特徵
    導致抑鬱症的產生,可能會有一些外部的誘因,可是,一個人的性格,往往才是抑鬱症之所以會形成的關鍵。根據2019年的數據,我國抑鬱症患者我國抑鬱症的患病率達到2.1%,焦慮障礙的患病率是4.98%,抑鬱症和焦慮症這兩者患病率約7%。
  • 直面抑鬱症
    每年9月第三個公休日為全國科普日,在科普日期間,婁底市康復醫院積極普及科學知識,營造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特推出科普知識普及活動,以擴大科普宣傳的覆蓋面、影響力和參與度,進一步引導公眾科學思維的能力。本欄目第一期內容為「直面抑鬱症」。
  • 抑鬱症:當痛苦可以被分享
    縱觀歷史,深受抑鬱症困擾的患者皆不分性別、階層,而在當下,抑鬱症也擁有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多種治療途徑,70%-80%的抑鬱症患者可以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即便如此,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仍深陷偏見帶來的困擾之中,導致病情加重,生活進一步受到影響,多重因素下可以看到,科學科普抑鬱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治療抑鬱症的常見方法有哪些
    大家都應該知道抑鬱症給我們帶來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也是比較可怕的一種精神疾病,抑鬱症給患者帶來了非常嚴重的精神障礙,朋友們需要提防抑鬱症的發生,尤其是需要多了解一些關於抑鬱症的治療辦法才行,在對抑鬱症進行治療的過程當中,應該對患者選擇和確定比較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並制訂全面綜合性的治療方案。
  • 嫌疑犯有抑鬱症 症狀常見的迷思
    抑鬱症的五大「迷思」  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8月12日發表題為「有關抑鬱症的五大迷思」的文章稱,羅賓·威廉士看來是自殺身亡,這個悲劇引發全世界對抑鬱症的討論。以下是有關抑鬱症最為常見的五種迷思。
  • 抑鬱症很難治?這16個事實你一定要知道,揭秘抑鬱症的真實面目!
    一些患有抑鬱症的人同時也患焦慮症。3、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的一種,有時導致抑鬱和躁狂症(或輕度躁狂症)之間的極度情緒波動,這種情況曾經被稱為躁狂抑鬱症。4、精神抑鬱症一種慢性低度抑鬱症,比重度抑鬱症症狀輕,也可以持續多年。
  • 科普|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抑鬱症的發病率為11% ,抑鬱症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四大疾病,一系列數字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目前的中國大約有抑鬱症患者3000萬人;全球範圍內,有超過5億人正在遭受抑鬱症這種疾病的折磨。
  • 彭旭:抑鬱症為什麼越來越時髦?
    我們終於明白,抑鬱情緒是會經常入侵每個人生活的常見情緒,而抑鬱症正是這種情緒的失控。當然,我也承認,即便是現代醫學對抑鬱症的認識也是極其有限的。我們甚至無法獲知抑鬱情緒到底是怎樣出現的,或許未來的某一天會發現目前對它的認識完全錯誤也未可知。
  • 以心理諮詢師的身份來科普一下抑鬱症
    這些原因會包括剛經歷重要的轉折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majorlife transition), 比如說剛畢業、剛來美國、剛辭職、剛結婚、剛離婚。 在經歷重大轉折的時候, 人通常都會感到情緒的抑鬱或者焦慮。心理諮詢師並不是單純的聽來訪者將自己的故事,而是在故事中找出規律、指出來訪者可能存在的問題、並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也就是為什麼好朋友並不能代替心理諮詢師的位置。
  • 世界精神衛生日:三症狀早期識別抑鬱症 恢復社會功能是抑鬱症終極...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將「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列為重大行動之一,明確指出要正確認識、識別、應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特別是抑鬱症、焦慮症。在疫情大流行之後,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焦慮、抑鬱等常見精神心理問題備受關注。
  • 抑鬱症成常見的快節奏症候群 了解一般的治癒方法
    抑鬱症大家應該都知道,在如今這個社會之中有不少人患上這一種疾病。雖然這一種疾病十分常見,但依舊深受大眾矚目。患上這一種疾病的人大多表現為精神情緒不太穩定,同時心情也非常的低落,抑鬱症的最佳治療法有以下幾種。首先要正視抑鬱症這種疾病,不要聽信旁人的調侃。
  • 你距離抑鬱症或許已經很近了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衛健委在《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明確指出,要正確認識、識別、應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特別是抑鬱症、焦慮症。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中國有超過5400萬人患有抑鬱症,佔總人口的4.2%。全國性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在中國,抑鬱症的終生患病率為6.8%,12月患病率為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