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醫學科普】抑鬱症的症狀​

2021-01-16 平遙精神疾病安康醫院訂閱號

【精神醫學科普】抑鬱症的症狀

一、症狀標準:以情緒低落為主,與其環境相稱,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甚至發生僵住;並至少以下中的4條:

1、興趣喪失、無愉快感;

2、精力減退或疲乏感;

3、動作、行為遲緩或緊張、焦慮及易發脾氣;

4、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

5、思考問題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下降;

6、反覆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滋傷行為;

7、睡眠障礙,如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

8、食慾降低或體重明顯減輕;

9、性慾減退。

二、嚴重程度標準:社會功能受損,給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後果

三、病程標準:符合症狀標準和嚴重程度標準至少已持續2周

四、排除標準:排除腦器質性疾病導致的抑鬱及酒、毒品成癮或其他物質成癮所致的抑鬱.


抑鬱症的分類

1、輕度抑鬱症

抑鬱情緒程度較輕,一般只訴述情緒較以前低沉, 在一天之內,情緒雖然會有所波動,但是傍晚時的 心情比上午更壞些,在外表看來,這種病人情緒不一定沮喪,行動也不緩慢 。精力及興致較差,睡眠不好,難以入睡或半夜常醒,隨之而來的是清晨沉睡,而往往沒有早醒。通常沒有食慾不佳、體重減輕和性慾減退。對工作、學習、家務及人際關係等方面能力影響也較輕。

2、中度抑鬱症

具備抑鬱症的大部分症狀,並對社會功能,包括工作、學習、家務和人際關係產生明顯的影響

3、重度抑鬱症

具備抑鬱症的幾乎所有症狀,而且程度更嚴重;甚至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可出現嚴重消極觀念或行為;極度嚴重者可出現「抑鬱性木僵」,病人缺乏任何自主行為和要求,動作、行為極度緩慢,經常呆坐不動或臥床不起,緘默不語;社會功能,包括工作、學習、家務和人際關係受到嚴重影響。

抑鬱症的分類

1、激越型抑鬱症

激越是一種坐立不安的情況,病人自己體驗到神情緊張、無法鬆弛、焦慮不安,難以自制;該類型抑鬱患者顯得手足無措,坐立不安,輕者搓掌頓足,徘徊踱步,重者無法靜坐,不停地走來走去,扯抓頭髮、皮膚、衣物或其他物品,陣陣訴苦或喊叫,片刻不得安寧;多伴有心悸、口乾、手腳出汗、消化不良等軀體症狀。

2、遲鈍型抑鬱症

這類抑鬱病人有明顯的精神運動性遲鈍表現,如:言語遲緩,思維遲鈍,回答問題前有過多的躊躇和猶豫不決,說話聲音低,語量顯著減少或緘默,動作緩慢和減少,明顯的疲乏無力和精力不足。

3、隱匿型抑鬱症

該類病人情緒低落不明顯,但表現為興致缺失、精力減退與能力減退;主要表現為軀體不適症狀,如廣泛的或指定部位的疼痛感,疑病症狀及功能性身心紊亂,這些症狀的出現常導致診斷的困難,因為可與真正的器質性病變並存,而其抑鬱症狀反而隱匿不露;本病約佔全部抑鬱症的1/10~1/5,女性約為男性的2倍多。

4、更年期抑鬱症

首次發病於更年期,男性為50~60歲,女性為45~55歲,以女性多見,一般發病緩慢,病程較長;早期症狀主要為神經衰弱症狀,如頭昏、頭痛、乏力、失眠、煩躁等,而後出現各種軀體主訴,如:食慾減退、上腹部不適、口乾、便秘、腹瀉、腹脹、心慌、氣急、血壓改變等;典型病例則表現為明顯抑鬱,同時具有焦慮緊張等症狀,病人用悲觀消極德心情回憶往事,對比現在,憂鬱將來;有些病人有疑病妄想,認為自己內臟已經腐亂,骨骼斷裂,血液枯竭,生了絕症,無藥可救;有些病人表現為虛無妄想,人格解體,認為周圍一切都變得虛無飄渺,無法捉摸,自己也只剩下有形無實的一具軀殼。



內科疾病與抑鬱的關係

一、抑鬱與軀體疾病的關係

軀體疾病掩蓋了抑鬱症狀:以疼痛為突出症狀的軀體疾病中,2/3有抑鬱,1/3達到抑鬱症的程度;抑鬱症狀是軀體疾病的心理反應:如患絕症後緊張、焦慮、悲觀、痛苦,甚至出現持久的抑鬱;抑鬱對軀體疾病的影響:有25%的抑鬱先於軀體疾病,抑鬱症狀在內科疾病中常不被重視。

二、帕金森病與抑鬱

40%的帕金森病患者伴有抑鬱症狀,女性比男性高;抑鬱症狀的特點:表現為苦悶、對前途悲觀、易發脾氣、悲傷及自殺想法,而很少有內疚、自責、失敗感及被懲罰感,焦慮症狀的發生率也較高。

三、腦中風與抑鬱

住院的腦中風後抑鬱的發生率為60%;門診患者為30%;腦中風伴發抑鬱的分兩類:1、輕度抑鬱表現為悲傷、乏力、睡眠障礙、注意力下降、興趣減退、思慮過度、有時易發脾氣等;2、重度抑鬱表現為緊張焦慮、早醒、興趣喪失、思維遲緩、食慾減退、體重減輕、有頻死或絕望感及自殺意念等。

四、心血管疾病與抑鬱

很多心臟疾病伴有抑鬱症狀( 65%);有抑鬱症狀的心肌梗塞患者功能恢復困難或延遲恢復時間;有抑鬱症狀的心臟病患者死亡率比一般人群高。

五、癌症與抑鬱

至少有25%的住院癌症患者伴有抑鬱;癌症的死亡率與抑鬱情緒有明確關係;

癌症與抑鬱相互影響:

1、長期抑鬱是致癌的主要因素;

2、抑鬱情緒與癌症的發展速度有關,有焦慮、抑鬱

(文章源於網絡,僅供醫學科普,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世界精神衛生日:三症狀早期識別抑鬱症 恢復社會功能是抑鬱症終極...
    在疫情大流行之後,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焦慮、抑鬱等常見精神心理問題備受關注。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聯合主辦,京東健康協辦,靈北中國支持的「精神健康 人民安康——2020 世界精神衛生日綠絲帶主題科普活動」於10月10日啟動。
  • 抑鬱症,神經衰弱,焦慮症區別
    ​最主要的一點是精神容易興奮,同時又容易疲勞,可表現為聯想和回憶增多且雜亂、注意力不易集中、感覺過敏(比如怕光、怕聲)。患者自知力(即是否知道自己是不正常的狀態)良好,症狀波動大,求治心切。​以上的症狀有五種以上並且持續超過兩個星期,就可以診斷為抑鬱症。抑鬱症患者自知力受損,多不主動求治。
  • 李松蔚:抑鬱症的好科普和壞科普
    > 原創 李松蔚 一些好的科普:「抑鬱症」是一個診斷標籤。每個人都有痛苦的經驗,一部分可以用精神病理原因解釋的痛苦,醫生起了個名字叫「抑鬱症」。而不能反過來,有人被叫做「抑鬱症」的名字,就認為他一定是痛苦或危險的。通常說的抑鬱症,是在描述一段症狀集中發作的時期,學名叫「抑鬱發作期」。某種意義上,描述「某人這段時間在抑鬱發作期」,比描述「某人是抑鬱症」更有意義,也更準確。
  • 抑鬱症或精神類疾病史,並不能成為殺人的『免罪金牌
    抑鬱症主要表現為心境低落以 及伴隨的生物學症狀,而思維的表現主要為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下降,對其一般的判斷推理影響不大。辨認能力不存在問題。在行為時處於精神障礙控制能力削弱的狀態。: 一是醫學要件,即必須是患有精神疾病 的人;二是法學要件,即根據其實施危 害行為時精神症狀對其辨認和控制能 力的影響。
  • 抑鬱症常見重要科普
    最嚴重時,抑鬱症可引致自殺。每年有近80萬人因自殺死亡。自殺是15-29歲年齡組人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儘管已知有治療精神障礙的有效方法,但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76%至85%的抑鬱症患者仍未獲得治療(2)。影響有效治療的因素有:缺乏資源,缺乏訓練有素的衛生保健人員,以及社會對精神疾患的歧視等。
  • 產後抑鬱症的常見症狀表現!
    3、每天憂心忡忡:對於自己第一次接觸小嬰兒,第一次當媽媽,產婦常會對育兒生活缺乏信心,整日憂心忡忡,有些會表現出精神渙散、思維緩慢的症狀。抑鬱症復發的症狀:1、縮小自己的社交圈,會出現明顯的睡眠障礙;2、一旦病情復發後,患者就會出現有持久的憂愁、焦慮、或心境空虛,不安和焦躁增加;3、復發的抑鬱症患者,在生活中就會對以前感興趣的活動喪失興趣,過度的哭泣;
  • 「抑鬱症」是什麼(科普)
    「我覺得自己很糟糕,我像是老了一樣,什麼都記不住,事情也想不明白。我腦子裡面全是消極的東西,我努力地想要積極一些,但是做不到」。「我覺得很絕望」。這幾句話,在我後來做諮詢的幾年裡面,能夠被臨床診斷為「抑鬱症」的來訪者,用不同的方式、不斷地重複講給我聽。在這個「抑鬱」漫天飛的時代,我們來一起看一看,什麼是「抑鬱症」。
  • 抑鬱症:當痛苦可以被分享
    即便如此,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仍深陷偏見帶來的困擾之中,導致病情加重,生活進一步受到影響,多重因素下可以看到,科學科普抑鬱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騰訊醫學ME大會上,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陸林發表「抑鬱症——我們心靈的黑狗」主題演講
  • 我有這些症狀,是抑鬱症嗎?
    相信很多人和這個姑娘一樣,當自己身上持續出現一些反常態的症狀,比如毫無原因的想哭,不想與任何人溝通,感覺生活沒有希望等,都會聯想到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鬱症。接下來我給大家分享下,醫學上對抑鬱症歸納分類的三大症狀,希望在幫助這個姑娘的同時,也能幫助更多有抑鬱傾向的人,我們以此來判斷一下,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鬱症,需不需要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 DSM-5:精神醫學的新版「聖經」
    為此,哈佛醫學院的社會和心理醫學教授克萊曼(ArthurKleinman)在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表了一篇短文,諷刺《精神疾病統計診斷手冊》第三版(DSM–3)給人們一年的時間走出喪親之痛,第四版給人兩個月,第五版則乾脆把期限去掉,只要失去至親的人出現悲傷、睡眠失調、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時,就應該接受精神治療。
  • 孕產期抑鬱症篩查將納入常規孕檢,你怎麼看?
    美國預防醫學工作組 (USPSTF)研究表明,每7名婦女中就有1人受到孕產期抑鬱的影響,是妊娠和產後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會增加發生自殺和自殺念頭的風險。方案確定了試點地區到2022年的工作目標,包括公眾對抑鬱症防治知識知曉率達80%,抑鬱症就診率提升50%、治療率提高30%,非精神專科醫院醫師對抑鬱症識別率提升50%等。方案明確了六項重點任務。一是加強防治知識宣教。
  • 抑鬱症很難治?這16個事實你一定要知道,揭秘抑鬱症的真實面目!
    一些患有抑鬱症的人同時也患焦慮症。3、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的一種,有時導致抑鬱和躁狂症(或輕度躁狂症)之間的極度情緒波動,這種情況曾經被稱為躁狂抑鬱症。4、精神抑鬱症一種慢性低度抑鬱症,比重度抑鬱症症狀輕,也可以持續多年。
  • 「花樣年華」易遭抑鬱症攻擊 有效治療多數可恢復社會功能
    10月22日,由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發起、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聯合發起、靈北公司支持的「陽光心靈,職場同行——綠絲帶關愛職場人群心理健康科普活動」在北京開講,北京老年醫院副院長李娟教授、北京天壇醫院神經精神醫學科主任王春雪教授分別做了精神衛生疾病的科普講座,呼籲關注年輕人的神經精神健康。
  • 抑鬱症不是「矯情病」,正確防治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以顯著而持久的情緒低落為主要特徵的情感性精神障礙,其核心症狀表現為「三低症狀」,即:情緒低落、興趣與愉快感喪失、精力下降或易疲乏。患者往往會產生「三無」感,即:無望、無助、無用感,並常伴有認知功能障礙,如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困難,以及軀體症狀,如睡眠障礙、食慾減退、體重下降、性慾低下、閉經、腹瀉或便秘等。抑鬱發作過程持續兩周以上。
  • 科普:為什麼說抑鬱症像只黑狗?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曾如此形容抑鬱症。身心宛如處於人間煉獄,情緒找不到發洩的出口,只能默默承受「黑狗」的欺凌……這是邱吉爾把抑鬱症比作黑狗的原因。在幾十年後的今天,抑鬱症依然困擾著很多患者及其家庭。根據2019年發表在《柳葉刀·精神病學》雜誌上的全國性精神障礙流調結果,我國抑鬱症的終生患病率達6.8%,12個月患病率達3.6%。
  • 抑鬱症的表現症狀及得了抑鬱症該怎麼辦?
    但是,如果醫生堅持下去,他們只會認為悲傷是抑鬱症的一部分。抑鬱症是一個持續存在的問題,而不是一個過去的問題。它由症狀持續至少2周的發作組成。抑鬱症可能持續數周,數月或數年。 二、體徵和症狀 抑鬱症的症狀可能包括: 情緒低落 減少對活動的興趣或樂趣
  • 世界精神衛生日:抑鬱症自殺行為簡易預測模型
    本期「前沿聚焦」欄目從抑鬱症患者自殺行為的預測及人工智慧(AI)技術在自殺管理中的應用兩方面進行探討,既往抑鬱發作次數≥1次、伴焦慮症狀、伴精神病性症狀、伴自殺意念、SAS得分高均是抑鬱症患者自殺的危險因素,應用
  • 「濟南神康科普專題」抑鬱症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抑鬱症,這樣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平時大家應該注意患者的情緒變化,注意合理的護理方法。此外,我們還應注意抑鬱症症狀的表現。那麼,抑鬱症的常見症狀是什麼呢?抑鬱症的症狀表現還有呼吸困難、心悸、心跳亢進、盜汗、眩暈、頭重等植物神經症狀。那麼,對於老年人來說,老年抑鬱症的表現是什麼?
  • 2020世界精神衛生日 | 你對抑鬱症了解多少?
    以上症狀綜合在一起,醫學上稱為抑鬱症候群。這些抑鬱症狀持續一定的時間,達到一定的嚴重程度,就是抑鬱症。患抑鬱症時,這種症候群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數周或數月,嚴重妨礙了病人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以上為抑鬱症發作時的典型症狀,病人常有上述幾項症狀,臨床稱為抑鬱症候群。
  • 周末科普:抑鬱症,不只是心情不好
    抑鬱症,不只是心情不好!今天我們就看看,抑鬱症到底是個什麼鬼?抑鬱症,是一種病,被我們忽視了太久的一種病。據權威醫學雜誌《自然》最新數據:全球有3.5億多抑鬱症患者,每天有3000多人因為重度抑鬱症自殺。預計到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全球疾病負擔之首。每天嘻嘻哈哈哈、看得很開的人,摘下面具之後,內心或許已經千瘡百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