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報導,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有人認為抑鬱症是「矯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無法與抑鬱症患者們的痛苦、孤獨感同身受。英國首相邱吉爾形容抑鬱症「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抑鬱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病恥感」和「自我汙名化」。雖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但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就醫。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抑鬱症,以及抑鬱症的一些情志防治方法。
抑鬱症是一種以顯著而持久的情緒低落為主要特徵的情感性精神障礙,其核心症狀表現為「三低症狀」,即:情緒低落、興趣與愉快感喪失、精力下降或易疲乏。患者往往會產生「三無」感,即:無望、無助、無用感,並常伴有認知功能障礙,如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困難,以及軀體症狀,如睡眠障礙、食慾減退、體重下降、性慾低下、閉經、腹瀉或便秘等。抑鬱發作過程持續兩周以上。臨床上可見不同類型抑鬱症:青少年抑鬱症、更年期抑鬱症、老年抑鬱症,產後抑鬱症,卒中後抑鬱症,冠心病合併抑鬱等。
抑鬱症病理生理機制尚不明確,但與心理因素、社會因素等密切相關。中醫認為,七情內傷是抑鬱症的主要病因,先天稟賦不足也是抑鬱症的病因之一,先天體質虧虛,臟腑氣機失調,加之外界相關因素刺激,從而導致氣機鬱結,進而神鬱,發為抑鬱。且神鬱與氣鬱相互影響,導致疾病纏綿難愈,發作反覆。
那麼中醫情志有什麼防治抑鬱症的方法呢?
醫生需要耐心解釋鬱病的病因,向患者說明憂愁思慮、情志過極是鬱證的重要致病因素,在生活中要儘量避免這些導致肝氣鬱結的生活事件和情志變化,勸誡患者遇事不能急躁惱怒,否則容易導致肝經氣機逆亂而加重病情。要幫助患者分析自己的過去,積極面對人格方面的缺陷並努力克服這些因素,防止情緒低落對身體的損害。
將患者的精神意念從疾病和他內心思慮的焦點上轉移到其他方面,來緩解或消除這些精神意念的惡性刺激引起的不健康的改變,促使心理的康復。這些對自身疾病的過分關注,往往成為疾病久治不愈的關鍵。如果不想方設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其關注其他地方,則可能會使治療無效。
讓患者了解五志相剋相生,學習運用喜怒等情緒抑制過憂、過悲的抑鬱症表現。
抑鬱症患者的音樂應選擇節奏鮮明,優美動聽,具有怡悅情志、舒肝解鬱功效的音樂。如《光明行》《喜洋洋》《步步高》《春天來了》《雨打芭蕉》《陽關三疊》《高山流水》等。此外,也要結合患者的文化程度、個人偏好等因人制宜,給予不同的音樂。
抑鬱症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它的不正確認知。正確對待抑鬱症,只要方法科學、心態正確,治癒的希望就非常大。
我是堅持為大家科普醫學知識的於春泉醫生,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關注或點讚,也可以轉發給您的家人或朋友觀看此文,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