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農夫山泉分公司在武夷山的建設項目100萬噸飲用水生產基地,被爆料涉嫌毀林取水而在網上引發一片譁然,後在當地政府部門認定農夫山泉存相關違法行為並進行處罰後暫告落幕。
如今該事件有了新進展,據相關媒體稱,農夫山泉取水事件發生後引起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綠會)的注意,早在今年1月對項目現場進行查看並提起訴訟。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是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民政部登記註冊的一家全國性公益(公募)基金會,為國家一級學會。
最近,綠會對農夫山泉(福建武夷山)飲用水有限公司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在福建省南平市中級人民法院進行了第一次開庭。
公堂上的廝殺
據法院公告顯示,此次訴訟案件中原告綠會稱,根據實地調查和查閱相關文件,發現被告在「年產100萬噸飲用天然水生產線建設項目」工程施工中,有嚴重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行為,同時該項目也存在對環境敏感地帶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重大風險。
綠會方面提出:
根據起訴狀,綠會對農夫山泉武夷山項目進行了多項指控,其中包括在案涉項目施工過程中擅自改變環境影響評價表及其批覆中的要求,違反環境影響評價法;未取得林木採伐許可證,違法施工破壞森林資源;案涉項目取水點位於環境敏感地帶,且為了項目建設而設鐵絲網的地點已經深入到武夷山國家公園範圍內等。
不過,在一份農夫山泉方面在庭審中的答辯情況顯示,公司對綠會所提問題並不認可。
比如取水點位於敏感地帶的問題,農夫山泉表示,取水工程記載於《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中,並由武夷山市環保局審批同意。同時還取得武夷山市水利局、發展改革和科技局、林業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批准,取水工程的立項和實施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規的要求。
另外,對於取水點上遊修建1000米鐵絲網,深入武夷山國家公園核心區的問題,農夫山泉回應稱,在2019年9月版施工圖圖紙上曾標記有圍護欄網,當時取水點周邊區域不在武夷山國家公園範圍內,建設圍護欄網是為了防止人員和野生動物侵入取水點。至2019年11月初,圍護欄網工程尚未施工,所以也不存在需要拆除的情形。
農夫山泉否認違法。
不受外界影響,項目依然在施工中
從年初的毀林取水輿論到第一次開庭對薄公堂,武夷山項目似乎並沒有受到影響,據了解農夫山泉在武夷山市洋莊鄉實施的年產100萬噸飲用水項目,鋪設引水管線17.3公裡,其中沿河灘鋪設的管線1.3公裡。期間曾受到武夷山市大安源生態旅遊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和村民阻攔,工程於2019年11月初暫時停工。
11月11日,位於項目現場周邊的武夷山市大安村的某村民向相關媒體表示,農夫山泉項目在去年年底一度停工,後由於疫情影響,到今年5、6月份復工,「眼下部分水管已經安裝完畢,好像年底應該就會試運營。」此外,有該村村民表示,村裡曾有人因為作物被毀等問題與企業溝通,但一直沒被理睬。
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而這句廣告語卻讓我們看到了水源地背後的問題,有專業人士稱,農夫山泉的水源勘探師並不是在全中國找水,而是在水源保護區、國家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地質公園以及邊緣地區等。
目前,農夫山泉在全國共有十大水源地,分別是千島湖、長白山、丹江口、萬綠湖、峨眉山、太白山、天山、武陵山等。
圖源:農夫山泉官網
武夷山水源地之後,下一個在哪裡?
本文納食綜合於每日經濟新聞、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