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董事長、CEO究竟有什麼區別?哪個職位更高?

2020-12-14 和訊

 

  董事長,CEO,總裁,都是一些什麼崗位?

  1、董事長是相對於股東而言的。

  有限責任公司可以設立董事會,有董事長一名。如果規模太小,也可以不設立董事會,這樣就由一名執行董事來行使董事會的權利。

  股份有限公司必須設立董事會,有董事長一名。

  一般來說,董事長或者執行董事就是老闆自己本人,或者老闆的兒子等近親屬。

  2、CEO是相對於具體經營事務而言的。

  一般來說,董事長是不負責具體經營事務的,只負責召集董事會,召集股東大會,然後決定公司的發展方向。

  再具體一點,就是董事長召開董事會說,我們今年的目標是實現一個億的小目標,然後把口號喊一喊。

  然後CEO就是具體做事兒的人,帶領手下各部門負責人按照1個億的目標去制定年度規劃,分解目標到各個具體的細節上,再按照規划去執行,修改和再執行,年末再給董事會匯報情況,今年的經營情況怎麼樣,一個億的小目標有沒有達成,沒達成是因為什麼原因,怎麼去改善云云。

  3、總裁是相對於集團/事業部而言的。

  一般來說,一個大的集團公司,下面會有很多的子公司,子公司也都有自己的總經理。

  但問題是有的集團真的太大了,下面有幾百個子公司,總不能幾百個總經理都跟CEO去匯報吧?

  所以很多集團公司設立了事業部,也就是說,幾個或者幾十個業務相關的公司,成立一個事業部,事業部的老大也就是事業部總裁。

  也有的集團公司有十幾個子公司,然後總公司的老大就是總裁。

  再具體一點,總裁不是管一個公司的,而是管多個公司的。

  有的老闆既是董事長,又是CEO

  在出席股東大會,或者面對投資人的時候,他的身份就是董事長,而不是CEO。因為CEO沒有權利接受投資,也沒有權利去召開股東大會。

  當他去拜訪供應商,拜訪大客戶的時候,他的身份就是CEO,因為這是具體的經營事務。

  董事長和CEO/總裁有什麼區別?

  1、董事長是代表股東的,有權利召開董事會罷免CEO,而CEO不可能罷免董事長。

  2、CEO有可能是職業經理人,沒有股份,然而董事長一般不是職業經理人,都是大股東及其近親屬擔任(國企除外)。

  CEO和總裁有什麼區別?

  1、如果老闆就一家公司,老闆也會稱自己是CEO,但是不會稱自己是總裁。

  2、如果一個集團有很多家子公司,那麼最大的那個一定是CEO,是整個集團經營事務的總負責人。而總裁有可能是幾個子公司構成的事業部的老大,也可能就是CEO本人,但是一般不會比CEO大。

  資深/高級副總裁是什麼崗位?

  一般就是個榮譽稱號,不能以此判斷他在公司的地位。

  如果是投資行業,大概是個小組長的崗位(但是很可能跟其他企業的CEO工資差不多)。

  以下部分來源資本市場研究苑公眾號,由煒衡胡波律師團隊孫碩律師、鄧悅整理髮布

  老喬論市

  董事長

  董事長的英文是Chairman(準確的說是Chairman of the Board),是股東利益的最高代表,理論上講是公司管理層所有權力的來源。 董事會設董事長1名,由董事會全體董事過半數選舉產生。從各國的公司立法看,董事長的權利不是由股東大會授予的,而是由公司法直接規定的。

  一般來說,董事長擁有如下幾種權利:

  1)主持股東大會和召集、主持董事會會議;

  2)檢查董事會決議的實施情況,並向董事會報告;

  3)籤署公司股票、公司債券;

  4)由董事會授權董事長在董事會閉幕期間行使董事會的部分職權;

  5)提議召開臨時董事會;

  6)除章程規定須由股東大會和董事會決定的事項外,董事長對公司重大業務和行政事項有權做出決定。

  總裁

  總裁全面負責公司的一切事務,但是總裁要對公司的董事會負責,董事會對總裁的一切決定有監督權,而董事會則要對CEO負責,CEO起到監督董事會的作用。

  執行長( Chief Executive Officer,縮寫CEO)

  執行長是在一個企業中負責日常事務的最高行政官員,又稱作行政總裁、總經理或最高執行長。 他向公司的董事會負責,而且往往就是董事會的成員之一。在公司或組織內部擁有最終的執行權力。在比較小的企業中執行長可能同時又是董事會主席和公司的總裁,但在大企業中這些職務往往是由不同的人擔任的,避免個人在企業中扮演過大的角色、擁有過多的權力,同時也可以避免公司本身與公司的所有人(即股東)之間發生利益衝突。

  CEO的主要職責是:

  (1)執行董事會的決議;

  (2)主持公司的日常業務活動;

  (3)經董事會授權,對外籤訂合同或處理業務;

  (4)任免經理人員;

  (5)定期向董事會報告業務情況,並提交年度報告。CEO領導下的執行班子,包括:總經理、副總經理、各部門經理、總會計師、總工程師等。

  總裁與CEO職位上沒有高下之分,總裁這個稱呼帶有榮譽性,CEO則很平民化,既可以用於一把手,也可以用於任何一級具體工作的負責人,比如飯館的領班。所以有些總裁會兼任CEO並將其作為一種謙稱使用。兩個職位分別由不同的人擔任時,一般是總裁偏向於決策型,而CEO要負責具體工作,或者總裁完全是一個榮譽稱號,所有權力由CEO行使。

  總經理

  總經理是公司的業務執行的最高負責人。但實際上,總經理所在的層級,還是會因公司的規模而有所不同。例如在一般的中小企業,總經理通常就是整個組織裡職務最高的管理者與負責人。而若是在規模較大的組織裡 (如跨國企業),總經理所扮演的角色,通常是旗下某個事業體或分支機構的最高負責人。

  二言三拍

  2016年度全球最具價值CEO排行榜,馬雲和任正非都沒有上榜,然後很多讀者就問為什麼?

  其實很簡單,因為馬雲現在只是阿里巴巴集團的董事長,而不是阿里巴巴的CEO,所以不參與排名。

  創始人

  英文稱Founder,創始人是一個企業,社團,基金、組織,網站等的發起和創立人。任正非是華為的創始人。如果公司一開始就有多個人就叫聯合創始人。比如騰訊有馬化騰張志東等5位聯合創始人,阿里巴巴則有馬雲、張英等18羅漢作為聯合創始人。

  董事長

  英文稱chairman,日韓稱會長。董事長是公司或機構的最高管理者,是企業所有權的代表,擁有召開董事會,罷免CEO的權利。一般來說,要麼就是企業最大的股東,董事長要麼是企業的老闆。董事長負責重要事務的決策,一般不負責具體業務。

  比如馬雲就是阿里巴巴集團的董事長,他只負責集團中重要事項決策,他給集團及下屬子公司都任命了CEO來負責經營管理活動。阿里巴巴的CEO是張勇,支付寶的CEO是彭蕾。前段時間支付寶「圈子社交」出現爭議,在社會上造成嚴重影響時,馬雲就決策支持彭蕾果斷道歉,錯了就是錯了。

  CEO

  英文稱Chief Executive Officer,簡稱CEO。CEO是打工者的最高形態,是企業中負責日常事務管理的最高行政官員。CEO向公司的董事會負責,一般也是董事會成員的其中之一。馬化騰既是騰訊的董事會主席,也是騰訊的CEO,負責一些騰訊的經營管理。

  總裁

  英文稱President,是僅次於執行長的行政長官,也是負責管理企業的具體事務。一般會由CEO兼任或空缺。如果公司業務太大,CEO一個人管理不過來,董事會就會聘請一個總裁甚至外加多個副總裁來幫忙。騰訊公司CEO是馬化騰,因為騰訊業務特別多。除了總裁是劉熾平,同時還有張小龍、湯道生等十二位副總裁。

  所以基本關係是董事長是公司的老闆,CEO和總裁都由董事會任命,董事會由董事長召集,理論上董事長可以隨時罷免CEO和總裁。而創始人一般都會是董事長或者董事會成員,有時候會兼任CEO。有時候創始人也是公司的精神領袖,最典型的就是華為的任正非和阿里巴巴的馬雲。不過也有些創始人由於融資時對資本進入失控而被掃地出門的,比如蘋果的賈伯斯。

  所以,一般來說董事長 CEO 總裁。華為是一個例外,華為的董事長是孫亞芳,任正非是華為的總裁和副董事長,華為的CEO是輪值的,但是大家都認為任正非才是華為的老大,因為任正非是華為的創始人和精神領袖。

  來再空有狸狐

  其實最終要看法定代表人是誰和公司章程怎麼規定。這牽扯到法律問題,我慢慢道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股東(股份有限公司)或出資人(有限責任公司)召開股東大會成立公司時,需推舉章程約定數量的董事,組成董事會,由董事會代表股東或出資人進行公司的運營工作。不設董事會的,可以推舉執行董事一人。

  董事被推舉後成立董事會的,全體董事共同選舉董事長一人。董事會議事投票表決,董事會由董事長負責召集。某些公司會在章程中設定特殊董事或者幾個董事或者董事長對董事會決議具有一票否決權,否則董事長和所有董事除了召集董事會外沒有其他額外權力。

  總經理由董事會聘任和解聘,但是總經理一般負責公司日常經營並向董事會匯報,所以總經理就是董事會派出的管理公司的人。

  此外,大多數公司章程會規定,某個規模以上的經營決策需要報董事會審批,那麼總經理權力就小了。

  公司章程就跟公司憲法一樣,如果不設置任何條件,總經理權力最大,董事會就像人大代表那樣,實際權力不多,但是可以罷免總經理,股東就是人民。

  一般公司權力最大的要看誰是法定代表人,大多數公司行為的權力都在法定代表人手上,法定代表人不籤字或者授權,很多公司行為是無法繼續的,比如銀行開戶、轉款、籤訂某些重大合同等,而多地工商在企業註冊時默認要求董事長擔任法定代表人,這種情況中,董事長權力最大。

  至於CEO,公司法沒有明確規定這是個什麼玩意,應該是為了與國際接軌而起的崗位名字,要看不同公司如何在章程中設置。

  例如一個股份公司有19個絕對無關聯的獨立的董事,董事長無一票否決權時也無法隨便換總經理或者嚴格監管總經理,那麼一個當了法定代表人並與10個董事關係較好的總經理權力就會大過董事長,除非董事長能發動股東換掉這些董事,不然根本壓不住這個總經理。

  情況稍變一下,董事長是法定代表人又具備董事會決議的一票否決權時,總經理的業務審批都離不開董事長授權,那麼就算他和9個董事達成共識,也無法高過董事長,跟10個達成共識換掉董事長才行。

  這也屬於政治,是權力結構合理性問題。只考慮權力的情況下如此。但是某個公司如果業務不獨立,有單一核心技術人員或者單一銷售或者採購大員時,權力就沒用了,那個核心人物才是老大,因為核心人物一走公司就虧損,這就叫業務不獨立。

  夏日娛人

  總裁、董事長、CEO首先都是一個企業的高層!那麼他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嗎?哪個更高呢?

  僅僅按照職位來說,董事長最高,總裁和CEO地位平等,只是職權不同而已!但是如果考慮擔任這個職位的個人或集體的背景和地位,那麼排名就會發生變化!

  如果一家企業,同時設有總裁、董事長、CEO,那麼按照慣例,董事長最大,因為他是企業董事和股東的代表,屬於企業所有者的主要代表,代表董事會或股東向所屬的執行機構下達命令,擁有決定權、否決權等,一般來說董事長是由企業法人或創始人擔任的,或者股份最大或較大者擔任,或者由他們委派代表擔任!

  例如阿里集團創始人馬雲現在擔任董事局主席,雖然名稱不同,但他還是董事長。根據阿里集團的工商登記信息,雖然張勇現在是企業法人、董事長、CEO,但是實質上,張勇只是阿里集團的CEO,馬雲才是真正的董事長。

  CEO是執行長的英文簡稱,來自西方,可譯為總經理。指企業中負責日常經營管理的最高級管理人員,又稱作行政總裁(香港和東南亞的稱呼)或最高執行長(日本的稱呼),同時CEO也可以指首席體驗官(這個意思的話就不多做解釋了,如果僅僅擔任首席體驗官,顯然他比以上這些人地位都低很多)。需要對以董事長為首的董事會負責,同時接受監事會等的監督。

  例如:蘋果公司現任CEO庫克,他就是由董事會任命的,負責企業運營等具體事務,屬於蘋果公司掌門人。

  總裁:主要源自中國,英文是President,這個詞廣泛用於政治,指一個單位或者政黨等的實權人物。國民黨的蔣介石等就使用過總裁這一稱呼,和總統大意相同,甚至超越了總統,意為終身總統。在經濟領域,總裁同樣也是一個企業的實力派。

  所以總裁和執行長嚴格意義是平等的,在大型集團中一般都會同時設總裁和CEO,負責企業不同方面的運營和管理,同時也是一種互相監督。但是有時候根據情況不同,兩者地位會有些許偏向,這個得看擔任這個職位的是什麼人。時候CEO是總裁的下級(總裁身份地位力小,因此才有總裁兼任CEO之說)。

  工坊音效

  這個說不好。。

  在美國,董事長不管事,CEO負責戰略規劃,統管和執行。

  在中國有點不同,董事長就是真正的老大,很多都是董事長兼職CEO。阿里巴巴的CEO就沒有多大權力,馬雲還是老大,只是不再負責執行。華為是另類,總裁才是真正的老大,華為董事長孫亞芳只是負責海外的。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中國投行俱樂部。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創始人、總裁、董事長、CEO有什麼區別?哪個職位更高?
    總經理和總裁們紛紛改稱CEO,這個縮寫詞比它的中譯版「執行長」更簡潔,在中國人心目中更有神聖感,於是便出現了今天CEO滿天飛的局面。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驕傲的在名片上印著自己是某家新公司的CEO,海爾這樣年營業額上百億的大企業總裁也要求別人稱他CEO,但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這個英文縮寫詞的實質內涵。
  • 公司有創始人、董事長、CEO和總裁,誰的職位更高、權力更大?
    公司有創始人、董事長、CEO和總裁,誰的職位更高、權力更大?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官大一級壓死人」,而現如今,在職場上,其實職位的高低、權力的大小,也有非常明顯的差距,在一些網劇、小說中,常常會描寫到霸道總裁、CEO,但在一個公司裡,通常有創始人、董事長、CEO和總裁,很多人應該都不知道,在這其中,到底誰的職位更高、權力更大?筆者今天就來普及一下吧!
  • 同一家公司的創始人、總裁、CEO、董事長,誰的職位更大?
    同一家公司的創始人、總裁、CEO、董事長,誰的職位更大?眾所周知,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中國誕生了很多的新企業,而一個完整的大公司,像是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等,一般都是分層管理,所以在公司裡面,就有各種各樣的職位,但歸根結底,一家公司肯定需要一個決策者,也就是真正確定公司發展方向的人,他也是職位更大的人。那既然如此,同一家公司的創始人、總裁、CEO、董事長,誰的職位更大?
  • CEO、董事長和總裁到底誰更大?職責上有何區別?看完後恍然大悟
    馬雲是阿里巴巴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2013年辭任阿里集團CEO),庫克是蘋果的CEO,任正非是華為的總裁兼主要創始人,那麼CEO,董事長和總裁到底哪個位置更大?職責上有何區別呢?1、董事長是相對於股東而言的;董事會主席是公司的最高領導者,是由董事會選出,其代表董事會領導公司的方向與策略;大多董事長或者執行董事都是該公司的老闆親屬或本人擔任,畢竟這個職位從某種程度來說是掌管大局的位置,董事長為公司利益的最高代表,其大多都是股東的代表。
  • 廚師長和行政總廚有什麼區別?哪個職位級別更高
    廚師長和行政總廚有什麼區別?哪個職位級別更高?今天成都北方釣魚臺烹飪學校小編就為大家簡單分析一下。在廚房的後廚,為的是更好的將廚房管理起來,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裡,為餐廳創造最大的價值,給食客帶去更好的用餐體驗。
  • 董事長、總裁和CEO的權力詳解
    不久前迪斯尼公司的CEO也是這樣下臺的,對於一位資深經理人來說,被自己的董事長發動股東趕下臺無疑是最悲慘的事情。President這個詞誕生要比CEO早,範圍也比CEO狹窄。被稱做President的人,無論是總統、總裁還是大學校長、委員會主席,都是有一定權力和社會地位的人,但CEO卻可以隨便用在哪個行政負責人身上。
  • 企業那麼多職位,你分清楚董事長、總經理、總裁之間的區別了嗎?
    董事長由董事選舉產生,主要職責為主持股東大會和董事會,能對公司的經營活動產生較為重大的影響,但不會參與日常的瑣事;總經理對董事會負責,是公司日常經營活動的總負責人;監事會只是起到監督董事會和管理層的作用,並沒有實際權力。董事長、總經理、總裁、CEO有什麼區別?
  • 創始人、CEO、總裁和董事長誰更大?看完你就明白了!
    很多人在混跡職場多年,也知道公司有很多的職位,除了一部分普通職位以外,還包括一些高級的職位和響亮的頭銜,如創始人、CEO、總裁、董事長等等。然而,我們雖然知道有這些職位,但是他們到底誰的權利更大呢?在做一些決策的時候,到底誰更有話語權呢?大部分人,其實都搞不清楚。
  • 細數那些年困擾你我的職務頭銜,董事長、CEO、總裁究竟誰更大?
    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樣,曾經對公司裡的那些職務/職位頭銜,有一些困惑。特別是一大堆什麼董事會,董事會主席,董事長,CEO,總裁等等。他們究竟誰更大?這個問題曾經困擾了我很久,在翻閱了大量的文章之後,我嘗試著整理了一下,儘量以簡單的方式,把我的總結和歸納呈現給大家。
  • 創始人、CEO、總裁和董事長到底誰更大,誰說話好使
    一、具體案例看區別 馬雲:阿里巴巴創始人,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2013年5月10日,辭任阿里巴巴集團CEO,繼續擔任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 3.CEO或者總裁是高層執行機構的負責人 高層執行官員即高層經理人員受聘於董事會,在董事會授權範圍內,擁有對公司事務的管理權和代理權,負責處理公司的日常經營事務。該執行機構的負責人就稱為CEO或總裁,也就是執行長。擔任企業CEO或總裁的,可以是董事長或副董事長兼任。
  • CEO與總裁到底誰更大?二者有何區別?
    職場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某些人被稱為CEO或總裁,雖然我們都知道CEO是執行長,可它與總裁的職位孰高孰低?二者又有怎樣的區別?很多人卻是不清楚的,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CEO與總裁的具體區別:CEO即Chief Executive Officer——執行長,是企業中負責日常行政事務的第一人,也就是所謂的老大。總裁即President,顧名思義,總裁也就是「總是裁人」,所以也是負責日常行政事務的。
  • 泰禾新設的聯席總裁是個什麼職位?
    值得注意的是,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此前用人策略為挖典型、挖標杆,此次黃其森用人觀念的轉變有其內在邏輯。建誠晟業聯合創始人、建和城研究中心主任何田表示,泰禾從內部提升相關人員,和泰禾這兩年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相關。「泰禾過去幾年從外部挖了很多人,但是流失比較嚴重,現在調節相關的人去到更重要崗位。」
  • 創始人、董事長、CEO、總裁、總經理誰更大?
    創始人、董事長、CEO、總裁、總經理誰更大?1創始人只是一個身份不是職務 ,比如馬雲是阿里的創始人2董事長是公司職務,負責董事會的決策,但董事長不聽話,董事會可以換人3 CEO,執行長,由董事會任命,是負責執行的最高打工者
  • 最低調的董事長:格力電器創始人卸任董事長職位(圖)
    朱江洪 格力集團前董事長  事件:上周,格力電器創始人朱江洪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和總裁職位,格力集團旗下的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接任格力集團董事長一職。現年67歲的朱江洪還將在本月底卸任格力電器董事長一職,徹底退休。
  • CEO、CFO、COO們究竟是做什麼的?
    相信大部分人都聽說過CEO,也有很多人知道它的中文名稱叫執行長,職位很高,可是這個職位究竟是做什麼的,卻不太清楚,只是和英文字母聯繫起來,覺得很高大上。大多數情況下,和我們關係不大的詞彙,我們是懶得去深究的,自己工作的單位沒有CEO,也就不關心這個職位有什麼職責,而且在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公司裡,也會設置不同的職位。雖然不在一個屋簷下工作,但是對於工作的人來說,多了解一些職場常識並沒有壞處,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帶有簡稱的職位吧。
  • 電大和函授有什麼區別?哪個含金量更高呢?
    電大和函授有什麼區別?哪個含金量更高呢?1.入學方式不一樣電大不需要參加考試即可入學,函授必須通過考試才能入學。電大隻要具備報考所要求的的學歷就可以通過註冊入學,不需要參加任何考試,而且電大在體系上從中央電大到省電大到市縣電大是一個整體,學生可以在全國範圍內轉學的,電大擁有自己獨立的校園、設備和師資力量。函授是需要通過參加成人高考而獲得入學資格的一種學習方式。
  • 漲知識:董事長和CEO的區別是什麼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熱門推薦>正文漲知識:董事長和CEO的區別是什麼 2018-04-09 17:24 來源:滬江 作者:
  • 美味的海蝦與河蝦有區別 哪個營養價值更高?
    下面,營養專家為你講一講海蝦與河蝦有什麼區別?哪個營養價值更高。海蝦以白蝦為主,河蝦則以沼蝦出名,這兩種蝦乍一看很相似,但是實際上其口味和質感都存在很大的差別,因而市場價格也不同。河蝦中青蝦比較多,個頭比較小,蛋白質卻非常豐富,且鈣質含量高,不過因為現在水汙染嚴重,所以河蝦比較少見,蝦的品質也是受到影響。
  • 體制內,科技副職究竟是什麼職位?和一般副職有什麼區別?
    這位朋友並沒有聽說過體制內的科技副職,搞不清楚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崗位。對他兒子去擔任的科技副局長,不知道和那個單位的副局長究竟有什麼差別。所以來諮詢小編,今天,小編就體制內的科技副職和大家聊一聊。其實,熟悉行政體制內的人都知道,科技副職是培養幹部的一種方式,一種路徑。他和實際的副職區別還是比較大的。具體體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第一,關於行政級別。
  • 復星國際(00656):汪群斌獲升任公司聯席董事長 郭廣昌董事長職位不變
    公告 復星國際(00656):汪群斌獲升任公司聯席董事長 郭廣昌董事長職位不變 2020年2月21日 20:37:46 查看PDF原文 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復星國際(00656)發布公告,公司執行董事汪群斌獲升任公司聯席董事長,不再擔任公司執行長;公司執行董事陳啟宇獲升任公司聯席執行長,不再擔任公司聯席總裁;公司執行董事徐曉亮獲升任公司聯席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