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炎和腸癌都是比較常見的疾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這兩種疾病的症狀差別還是很大的。那麼,腸炎和腸癌的症狀區別是什麼呢?我們應該怎麼預防腸炎呢?下面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腸炎和腸癌的症狀區別
一般常說的腸癌和腸炎誤診的情況,主要是結腸癌和慢性的腸炎。結腸炎在症狀上常常是腸壁出形成腫塊,從而造成糞便積存,時間長了會刺激腸壁,導致排便次數增加,或者出現腹瀉等和腸炎相似的症狀。
實際上,腸癌與腸炎在臨床症狀上還是有一些區別的。臨床上能夠引發慢性腸炎的病有很多,比如慢性的痢疾、腸道結核、血吸蟲病等寄生蟲病或者是潰瘍性的結腸炎等等。
這一類疾病的共同臨床特徵都是患者的腸黏膜上有廣泛的炎性反應,因而出現排便的次數增多。
腸癌生長緩慢,需要長時間生長到足夠程度時才引起症狀。症狀取決於癌種的類型、部位和擴散程度。右半(升)結腸的腸腔直徑較大,而壁較薄。又因為其腸內容物是液體狀的,因此,直到癌腫晚期才會出現腸梗阻的症狀。
升結腸的癌腫可以長得很大,以致於醫生在病人腹壁即可摸到此癌腫包塊。因嚴重貧血產生的疲乏無力可能是病人僅有的症狀。左半(降)結腸的腸腔較小,壁較厚,其中糞便是半固體狀。癌腫在此段結腸常呈環狀生長,引起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因為降結腸較狹小、壁厚,癌腫可能較早地引起腸梗阻。病人可因腹部不適或腹痛和便秘而就診。病人可出現糞便帶血或血混於糞便之中,但是,肉眼常常不可見,需要用實驗室檢查才能發現。
腸癌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排便時出血,這兩者的區別在於,結腸炎病人腹痛後欲大便,排便後疼痛緩解。每次都能排除糞便,沒有明顯梗阻現象。
而結腸癌病人,膿血、黏液與糞便不相混合,而是粘附在糞便表面,腹部墜脹,排便後便以不會明顯減輕,排便不淨,疼痛多在晚期出現。潰瘍性結腸炎應積極治療,少部分有癌變的可能。
直腸癌進一步的癌變,導致嚴重的貧血與消瘦,病人可出現慢性消耗性症狀,如消瘦、貧血、乏力及發熱。這是和慢性腸炎的最大區別。腸炎雖然在症狀上和直腸癌有一定的相似,但是其治癒有一定的規律性。
怎麼預防腸炎
規律的飲食很關鍵
現在社會的節奏太快,很多人為了完成工作而常常忽略了吃飯,經常有一頓沒一頓的,長期不注意改正的話很容易會導致腸胃健康受損,不利於如何預防腸胃炎,甚至還有可能會誘發其他的腸胃疾病。
注意飲食衛生
少吃沒有衛生保障的街頭食物。天氣越來越熱,食物變質的可能性大大提升,如果大家不注意做好飲食衛生護理,經常去吃街頭上毫無衛生保障的食物的話,就有可能會吃下過期變質,出現病毒滋生的食物,最終導致病毒感染腸胃,因此要想如何預防腸胃炎就要注意飲食衛生。
吃飯要慢嚼細咽
要注意多吃一些性質柔軟的食物,少吃堅硬易上火的食物,柔軟的食物對人的胃黏膜刺激小。若吃的快,一些粗糙的食物可能會劃傷胃黏膜,造成傷害。
預防冰箱病
夏季天氣酷熱,很多人都依賴冰箱生存,在冰箱中放置大量的食物和飲品,殊不知冰箱中也是一個細菌滋生的大環境,如果時間長了食物會滋生大量的細菌,引起腸炎。
1、不要在冰箱裡面放過多的食物,保持食物新鮮。
2、從冰箱取出食物要做熟了再吃,或者清洗乾淨,不要直接入口。
3、定期清理冰箱,擦洗消毒。
節制飲食
腸道非常的敏感,尤其是腸胃本身就不好的人,加之夏季人們都喜歡吃夜宵、可供選擇的食物也比冬季多,所以很多年輕人就隨心所欲,想吃什麼吃什麼,想什麼時候吃什麼時候吃,腸炎自然會找上門。
總結:本文為大家介紹了腸炎和腸癌的症狀區別,相信大家看完之後都有了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文中還簡單介紹了預防腸炎的方法,供大家參考。對於疾病我們要注意預防,平時可以適當鍛鍊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