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道施工現場 記者趙尚梅 攝□本報記者 趙尚梅
近年來,濟陽縣食品工業發展迅速,旺旺食品、統一企業、康師傅等知名食品企業紛紛來濟陽投資建廠。這些企業在帶動稅收增長、拉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消耗了水、電、汽等資源,其中,對水的需求量更是增長迅猛。
據了解,僅2014年上半年,濟陽城區最高日供水量就已達到2.9萬立方米,這個數字與城區最大日供水能力3.2立方米僅僅相差0.3萬立方米。面對如此緊張的供水形勢,如何才能滿足企業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城區居民用水能否得到保障?帶著這些問題,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濟陽縣自來水公司相關負責人,一同回顧了濟陽自來水發展歷程,並對以上問題進行了解答。
最早水源地位於老城 僅承擔單位及家屬院的供水
據悉,城區自來水系統最初建立於1982年。當時借用了老城區武裝部、公安局和河務局三單位的三眼水源井。「有3眼井,3單位各一眼。」相關負責人介紹,最初的城區自來水僅供給濟陽縣委、縣政府、縣百貨公司第二零售店、新華書店等少數單位和家屬院。
「當時三眼井的日供水能力總共為1000噸,實行限時供水,平均每日供水6個小時,全年供水不足6萬噸。但因當時沒有水質處理設備,取水後直接供出,水質較差,可勉強引用。」直至1986年毛官莊水源地建設後,老城水源地成為備用水源。
而位於今澄波湖西岸,毛官莊小區西500米處的毛官莊水源地於1986年開始建設,當年11月完工。「當時全年供水不到15萬噸。但緊接著,隨著濟陽縣城區居民用水和一些機關單位用水量的陸續增加,縣城自來水供水時間在1990年改為限時10個小時,分早中晚三次供水。」
自1986年以後,縣城用水量以每年15萬噸的遞增速度往上增加。1991年,縣城供水量每年60萬噸。到了1996年,城區用水量已接近毛官莊水源地3000立方米/日的最大供水能力,又加上水質不佳,1996年開始修建溝楊水源地,毛官莊水源地逐步被棄用。
日供1.8萬噸 溝楊水源地超負荷運轉
位於回河鎮溝楊村和二十里舖村附近的溝楊水源地是濟陽城區現有兩大水源地之一,1996年1月始建,當年即投入使用。如今經過幾次改擴建,該水源地目前建有水源井23眼,日設計供水能力2萬噸,最大日供水能力1.8萬噸。
最初的溝楊水源地因靠近黃河,水量充足,水質很好,抽上來的水直接就能引用。「溝楊水源地建成後,是當時所有水源地中水量最足、水質最好的水源地,當時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有42項指標,從溝楊水源地抽出來的水基本都符合標準。」該縣自來水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溝楊水源地剛剛投入使用時,濟陽城區企業較少,自來水的消耗主要還是居民生活用水,溝楊水源地的供水能力遠遠超過居民的用水需求。「當時還是有水供不出去,部分水源井閒置,怎麼也沒想到,短短的幾年內濟陽工業迅速發展,用水需求量急劇上升,讓水源地一度面臨緊張的局面。」自來水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2004年之後,自來水公司開始向新華能源(熱電廠)、大魯閣等企業供水,旺旺等原有用水企業生產也趨於穩定,城區用水量進入一個快速增長的時期。「2003年城區供水量為250多萬立方米,到了2010年,增長到了640多萬,7年之內增長了160%,這時溝楊水源地已經處於連續滿負荷運行狀態。」兩次擴建日供1.1萬噸太平水源地形勢不樂觀
2010年,溝楊水源地供水緊張,開始超負荷運轉。也就是在當年,濟陽另一處農村水源地—太平水源地,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改擴建,增設除鐵除錳水處理設備,鋪設了通往縣城的供水管道,開始承擔向城區增補供水的任務。2013年,根據當時濟陽城區的供水需求,對太平水源地再次擴建。「通過太平水源地的兩次擴建,城區實際日供水能力增加了1.4萬立方米,在一定時期內有效緩解了城區的供水緊張局面,但是城區用水需求仍在不斷增長,而太平水源地還同時承擔著太平、垛石、新市、孫耿、回河五個鄉鎮的農村供水任務,運行壓力已經非常大,現有的能力無法再加大向縣城的增補供水。」
根據統計,2014年上半年,太平水源地向城區最高日供水量已經達到1.1萬立方米,距1.4萬立方米的最大日供水能力僅相差0.3萬立方米。
遠近兼顧全力保障城區用水需求
「工業用水需求的急劇增加,是造成供水緊張的重要原因」。根據目前掌握的信息,旺旺PET生產線正在進行調試,近期即將正式運行,新熱源廠很快也將投產,康師傅、統一二期、耐斯、丹夫、印尼邁大等多個較大規模的食品生產項目也將在2015年具備生產條件,城區供水需求量仍將大幅增長。
「發展食品行業,優質、充足的水源是必須的基礎條件,加強水源和供水設施建設,是當前十分緊迫的任務。」
縣自來水公司負責人介紹說,濟陽縣委、縣政府對水源建設非常重視,組織人員進行了專門調研,對水源建設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和部署。目前,縣水務局、縣自來水公司正在醞釀編制水源改擴建方案,並爭取今年年底前實施完成,滿足近期城區用水需求。
此外,稍門平原水庫項目也在積極推進,建成後將成為該縣首個地表水水源,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濟陽縣飲用水源缺乏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