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濟陽將再擴水源地

2020-12-20 濟南時報
  

供水管道施工現場 記者趙尚梅 攝□本報記者 趙尚梅
  近年來,濟陽縣食品工業發展迅速,旺旺食品、統一企業、康師傅等知名食品企業紛紛來濟陽投資建廠。這些企業在帶動稅收增長、拉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消耗了水、電、汽等資源,其中,對水的需求量更是增長迅猛。
  據了解,僅2014年上半年,濟陽城區最高日供水量就已達到2.9萬立方米,這個數字與城區最大日供水能力3.2立方米僅僅相差0.3萬立方米。面對如此緊張的供水形勢,如何才能滿足企業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城區居民用水能否得到保障?帶著這些問題,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濟陽縣自來水公司相關負責人,一同回顧了濟陽自來水發展歷程,並對以上問題進行了解答。
最早水源地位於老城 僅承擔單位及家屬院的供水
  據悉,城區自來水系統最初建立於1982年。當時借用了老城區武裝部、公安局和河務局三單位的三眼水源井。「有3眼井,3單位各一眼。」相關負責人介紹,最初的城區自來水僅供給濟陽縣委、縣政府、縣百貨公司第二零售店、新華書店等少數單位和家屬院。
  「當時三眼井的日供水能力總共為1000噸,實行限時供水,平均每日供水6個小時,全年供水不足6萬噸。但因當時沒有水質處理設備,取水後直接供出,水質較差,可勉強引用。」直至1986年毛官莊水源地建設後,老城水源地成為備用水源。
  而位於今澄波湖西岸,毛官莊小區西500米處的毛官莊水源地於1986年開始建設,當年11月完工。「當時全年供水不到15萬噸。但緊接著,隨著濟陽縣城區居民用水和一些機關單位用水量的陸續增加,縣城自來水供水時間在1990年改為限時10個小時,分早中晚三次供水。」
  自1986年以後,縣城用水量以每年15萬噸的遞增速度往上增加。1991年,縣城供水量每年60萬噸。到了1996年,城區用水量已接近毛官莊水源地3000立方米/日的最大供水能力,又加上水質不佳,1996年開始修建溝楊水源地,毛官莊水源地逐步被棄用。
日供1.8萬噸 溝楊水源地超負荷運轉
  位於回河鎮溝楊村和二十里舖村附近的溝楊水源地是濟陽城區現有兩大水源地之一,1996年1月始建,當年即投入使用。如今經過幾次改擴建,該水源地目前建有水源井23眼,日設計供水能力2萬噸,最大日供水能力1.8萬噸。
  最初的溝楊水源地因靠近黃河,水量充足,水質很好,抽上來的水直接就能引用。「溝楊水源地建成後,是當時所有水源地中水量最足、水質最好的水源地,當時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有42項指標,從溝楊水源地抽出來的水基本都符合標準。」該縣自來水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溝楊水源地剛剛投入使用時,濟陽城區企業較少,自來水的消耗主要還是居民生活用水,溝楊水源地的供水能力遠遠超過居民的用水需求。「當時還是有水供不出去,部分水源井閒置,怎麼也沒想到,短短的幾年內濟陽工業迅速發展,用水需求量急劇上升,讓水源地一度面臨緊張的局面。」自來水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2004年之後,自來水公司開始向新華能源(熱電廠)、大魯閣等企業供水,旺旺等原有用水企業生產也趨於穩定,城區用水量進入一個快速增長的時期。「2003年城區供水量為250多萬立方米,到了2010年,增長到了640多萬,7年之內增長了160%,這時溝楊水源地已經處於連續滿負荷運行狀態。」兩次擴建日供1.1萬噸太平水源地形勢不樂觀
  2010年,溝楊水源地供水緊張,開始超負荷運轉。也就是在當年,濟陽另一處農村水源地—太平水源地,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改擴建,增設除鐵除錳水處理設備,鋪設了通往縣城的供水管道,開始承擔向城區增補供水的任務。2013年,根據當時濟陽城區的供水需求,對太平水源地再次擴建。「通過太平水源地的兩次擴建,城區實際日供水能力增加了1.4萬立方米,在一定時期內有效緩解了城區的供水緊張局面,但是城區用水需求仍在不斷增長,而太平水源地還同時承擔著太平、垛石、新市、孫耿、回河五個鄉鎮的農村供水任務,運行壓力已經非常大,現有的能力無法再加大向縣城的增補供水。」
  根據統計,2014年上半年,太平水源地向城區最高日供水量已經達到1.1萬立方米,距1.4萬立方米的最大日供水能力僅相差0.3萬立方米。
遠近兼顧全力保障城區用水需求
  「工業用水需求的急劇增加,是造成供水緊張的重要原因」。根據目前掌握的信息,旺旺PET生產線正在進行調試,近期即將正式運行,新熱源廠很快也將投產,康師傅、統一二期、耐斯、丹夫、印尼邁大等多個較大規模的食品生產項目也將在2015年具備生產條件,城區供水需求量仍將大幅增長。
  「發展食品行業,優質、充足的水源是必須的基礎條件,加強水源和供水設施建設,是當前十分緊迫的任務。」
  縣自來水公司負責人介紹說,濟陽縣委、縣政府對水源建設非常重視,組織人員進行了專門調研,對水源建設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和部署。目前,縣水務局、縣自來水公司正在醞釀編制水源改擴建方案,並爭取今年年底前實施完成,滿足近期城區用水需求。
  此外,稍門平原水庫項目也在積極推進,建成後將成為該縣首個地表水水源,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濟陽縣飲用水源缺乏的困境。

相關焦點

  • 56家臺資企業聚濟陽 孕育山東最大臺灣工業園
    □ 本報記者 晁明春  本報通訊員 門 波 辛慶旺旺集團連續14次追加投資也許連旺旺集團在投資之初都沒有想到:濟陽竟然成了集團發展的「旺」地。前不久,旺旺集團在濟北臺灣工業園新增2條全自動無菌PET生產線項目的協約正式籤訂。項目總投資6500萬美元,註冊資本1000萬美元,設計年產值15億元,稅收1億元。
  • 免費過河一朝夢圓 濟陽再謀發展新篇
    3月16日起,濟南牌照7座以下小型客車過黃河大橋將實行免費通行,免費範圍包括濟南黃河大橋、濟陽黃河大橋及濟南建邦黃河大橋。多年的期盼一朝變為現實,這將對黃河北岸濟陽居民及投資者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濟陽又將怎樣抓住這一發展機遇?
  • 濟陽成黃河以北最大臺資集聚地
    □記者 晁明春    通訊員 劉 軍 王太榮 報導  本報濟陽訊 不久前,由臺灣耐斯集團投資一億美元建設的山東愛之味食品科技公司正式奠基,濟陽又多了一個大塊頭的臺資企業。
  • 今後濟陽崔寨8分鐘到濟南市區
    濟南的北跨交通建設中,東部城區連接濟陽崔寨和濟南市區的濟樂高速南延線備受關注。日前,從濟南城建集團獲悉,目前濟樂高速南延線中的公鐵兩用橋與未來濟樂高速南延高速公路之間長約432米的連接段正在加緊建設,今年底將完工。此外,整個濟樂高速南延工程計劃2020年底完工。
  • 濟陽將有巨型室內兒童樂園
    臺灣耐斯企業集團籤約濟陽,將建3個項目愛之味食品室內親子樂園黑陶文化創意製圖/邢念傑  時報10月30日訊 (記者李棟印)10月30日,臺灣耐斯企業集團籤約落戶濟陽。
  • 濟陽爭創」國家級臺灣工業園」
    當時的濟陽縣委縣政府敏銳地覺察到了臺資北移、謀求在大陸地區布局發展的新動向,並成功地抓住了這次機遇。   當時在臺灣島內算不上「大塊頭」的旺旺首先「搶灘」登陸,並且在濟陽呈現出了出人意料的強勁發展勢頭。而這種發展與壯大,與濟陽對臺資企業的服務,就像將一杯水注入另一杯水中一樣,終將渾然難分。
  • 水源地「督查風暴」再啟:對已完成整治問題「回頭看」 嚴防弄虛作假
    9月1日,生態環境部組織的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保專項第二輪督查(下稱「水源地第二輪督查」)正式啟動,進一步推動水源地保護攻堅戰向縱深發展。與首輪督查相比,第二輪督查時間更長,為期一個月,覆蓋31個省(區、市),共分4批次。
  • 為吸引濟南遊客來旅遊 濟陽將建「最大室內兒童樂園」
    聘請知名專家,調整濟陽發展規劃  王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濟南「北跨」,首先是規劃的「北跨」,其次是產業的「北跨」,再次是設施的「北跨」。規劃的「北跨」是對接濟南的前提和基礎。下一步,濟陽將聘請知名專家,對濟陽的發展規划進行一次重新審視和調整。
  • 省會新城 休閒濟陽 濟陽崛起國際食品產業名城
    濟陽將建設濟南北部新城,與濟南東部新城、西部新城三足鼎立,撐起濟南「大省會」框架。目前,濟陽食品工業企業總數達到160餘家,食品工業產值佔全縣工業產值的三成以上,並以年均遞增30%以上的速度繼續發展,2016年,食品產業銷售收入達到302億元。
  • 濟陽街道最新消息!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濟陽家鄉群」再點擊「關注」,設為「星標」,這樣您就可以加入濟陽家鄉群了。        去年以來,濟陽街道緊緊圍繞「1138」工作體系,堅持高標準謀劃、高質量推進、高層次發展,努力把鄉村振興這盤大棋下好下活。通過深入群眾、廣泛調研,因地制宜、開拓創新,著力做好上級精神與當地實際的結合文章,促使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工作取得階段性成績,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濟陽版「富春山居圖」。
  • 濟陽將開通城際公交「K921」直達濟南東部
    18日,記者了解到,濟陽汽車站預計5月中旬開通K921濟陽城區至燕山立交城際公交線路,初步站點設定是:始發站創新中學,途經中行、郵政局、中醫院、花園小區、濟北公園、華鑫、新莊社區、機場(機場路)、會展中心(工業南路)、省立醫院東院,終點站燕山立交橋(經十路)。預計每半小時一班。
  • 山東濟陽:名牌食品企業的棲息地
    」食品正源源不斷地走向全國各地。食品工業產值以年均遞增30%以上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現佔全縣工業產值的三成以上,已成為帶動濟陽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主導產業。從食品產業為零到成為食品企業聚集的熱土,再到成為黃河北最大食品工業基地;從一個傳統農業縣到農產品品牌基地大縣,再到全國食品工業強縣,10年時間,山東濟陽縣完成了華麗的轉身。
  • 濟南市兩個項目入選2019年度省級考古獎項 濟陽三官廟漢墓將建博物館
    其中章丘區牛推官南遺址、濟陽三官廟漢墓兩個濟南市考古項目分別入選。記者在發布會上還獲悉,濟陽三官廟漢墓將被改建為博物館,將以其為中心擴建文旅項目。  2019年度山東省新發現獎獲獎項目為:蘇家村遺址、西陳商周遺址、臨淄齊故城小城西門西側夯土遺址、滕州大韓東周墓地、濟陽三官廟漢墓。  記者在發布會上還獲悉,濟陽三官廟漢墓將被改建為博物館。2019年,濟陽三官廟漢墓考古發掘完成後,濟陽當地政府對這處遺址非常重視,已經邀請專家製作保護改造計劃書。
  • 濟南兩個項目入選2019年度省級考古獎項 濟陽三官廟漢墓將建博物館
    其中章丘區牛推官南遺址、濟陽三官廟漢墓兩個濟南市考古項目分別入選。記者在發布會上還獲悉,濟陽三官廟漢墓將被改建為博物館,將以其為中心擴建文旅項目。2019年度山東省新發現獎獲獎項目為:蘇家村遺址、西陳商周遺址、臨淄齊故城小城西門西側夯土遺址、滕州大韓東周墓地、濟陽三官廟漢墓。記者在發布會上還獲悉,濟陽三官廟漢墓將被改建為博物館。2019年,濟陽三官廟漢墓考古發掘完成後,濟陽當地政府對這處遺址非常重視,已經邀請專家製作保護改造計劃書。
  • 「一區三園」領跑濟陽經濟
    「今年年底前,濟陽黃河大橋將建成通車,屆時,從濟陽到濟南國際機場只要十分鐘,到主城區只要二十分鐘,濟陽到濟南交通不便的問題將會得到徹底緩解。」接受記者採訪時,濟陽縣委書記張新文興奮地告訴記者。  張新文表示,濟陽和濟南主城區的直線距離並不遠,但因地跨黃河南北所帶來的交通不便,對濟陽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約。
  • 濟陽高速全線通車 河南省再添一條出省大通道
    濟陽高速如一條巨龍穿行在太行、王屋二山。資料圖片  9月23日零時,隨著山西省陽(城)蟒(河)高速公路的全線通車,濟(源)陽(城)高速公路濟源至豫晉界段正式通車運營,這標誌著濟陽高速濟源至陽城全線通車,也標誌著我省又打開了一條出省大通道。  濟陽高速分為山西段和河南段。山西段北起晉城市陽城縣,南至蟒河(豫晉界)。
  • 瀋陽55處水源存在汙染隱患 水源地旁邊存毒源
    今報訊 「如果日常交往中感染非典,受害者是幾個人;如果城市水源有非典細菌,那將會大面積感染,後果不堪設想。」瀋陽市環保局孟局長擔心地說。轉自搜狐  瀋陽市環保局近期對全市415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和千餘個自備井檢查,發現全市有55處集中式水源存在汙染的隱患。
  • 安徽檢測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 這些水源地氟化物超標
    一、監測情況2020年3月,全省16個地級城市共監測42個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其中地表水水源26個、地下水水源16個。(一)監測點位1.地表水水源:河流型水源在水廠取水口上遊100米附近處設置監測斷面;湖庫型水源在每個水源取水口周邊100米處設置1個監測點位進行採樣。河流及湖、庫採樣深度為水面下0.5米處。2.地下水水源:具備採樣條件的,在抽水井採樣。不具備採樣條件的,在自來水廠的匯水區(加氯前)採樣。
  • 晉城:市區將新(擴)建8所中小學
    為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今年晉城市計劃在市區範圍內新(擴)建8所中小學,有效緩解入學難、班容量過大等問題。  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為加快推進市區8所新(擴)建中小學工程建設,我市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把優先發展教育列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工程,並把8所學校建設全部列入重點工程,明確了時間任務、責任單位、責任人。其中,5所學校的責任單位是城區政府,2所學校的責任單位是開發區管委會,1所學校的責任單位是澤州縣政府。
  • 臺灣新竹科學園企業到山東濟陽參觀考察
    濟陽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海波向考察團介紹了濟陽縣經濟發展和山東省臺灣工業園建設情況。考察團先後實地察看了界龍科技、山東大魯閣織染有限公司、旺旺山東總廠等臺資企業以及濟陽縣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沙盤。    張海波表示,濟陽歡迎更多的臺資企業前來考察投資,我們將一如既往地繼續貫徹惠及臺灣同胞的相關政策措施,依法維護臺灣同胞的權益,不斷打造更加有利於地、企互利雙贏的良好環境。     近年來,濟陽縣把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放到省會濟南整體發展的大框架下來謀劃,全力依託張商引資加快推進「工業強縣」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