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一交,失眠全消!一張方子,治神經衰弱,藏中醫智慧

2021-02-22 微門診

(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內科學》、《中醫基礎理論》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有人問我,文老師,你為什麼如此痴迷中醫傳統文化?

          我說,因為中醫裡藏著智慧啊,而且是中華民族獨有的大智慧。

         比如說,水和火,這兩樣東西。

         看上去,它們是彼此不相容的,非此即彼,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但是,在中醫的思維世界裡,水和火,偏偏是可以共存的。

          而且,也只有水火的共存和交融,才能維持我們身體的健康。

           我說這個,太抽象,你可能一時無法接受。

          現在,我給你講個故事,你就懂了。

           以前,我跟師學習的時候,遇上過一個神經衰弱的患者。

           這個人是男性,年32歲,長得很瘦,刀削臉,一看就愁眉不展,滿腹心事。

       

        他什麼毛病呢?就是失眠。

          這個人啊,是一個教師。雖然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是在城裡生活得並不如意,經濟壓力比較大。

         於是,他從一年前開始,反覆出現失眠多夢、心悸不安、心裡悲苦莫名的現象,總想要哭出來。當然,其中最折磨人的,就是失眠。頭天晚上失眠,第二天怎麼講課啊?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患者很快被診斷為神經衰弱,曾經服用過多種藥物,效果一般。

           後來,他所帶的班級,高考成績很不理想。巨大的壓力,再次襲來。這一次,他是完全扛不住了,失眠多夢加重的同時,燥擾不安,焦慮緊張。成績發布的當天晚上,他把自己書房裡的東西砸了一個稀巴爛。最後,他躺在床上,哭著說,自己對不起學生,對不起家長……

          最後,他實在沒辦法,通過別人介紹,來找我的老師。

           刻診,見患者脈象細數,舌苔薄少,舌質紅。經詢問,得知平時伴隨頭暈耳鳴、身體煩熱、偶爾盜汗、四肢乏力、記憶力下降、腰膝酸軟等現象。

         當時,我老師告訴我,這個人的問題,就是心腎不交,水火不相既濟。

          我老師很快開出了一張配伍。我可以把方子寫出來,大家一起研究:

           黃連6克,肉桂3克,白芍12克,茯苓12克,澤瀉12克,炒棗仁18克,丹皮12克,牡蠣24克,阿膠12克(烊化),當歸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甘草6克。每日一劑, 水煎服,分早晚兩次服。

           結果,患者應用四劑之後,症狀大大緩解,當晚熟睡一夜。此後,一天好似一天。我老師遵原方又適當加減。患者調治了一個多月,心情愉快、睡眠正常、情緒穩定。

          我老師後來告訴我,這是交泰丸和滋水清肝飲的合方,讓我以後好好背誦,好隨手應用。

          現在,我講一下這背後的道理吧。

          前面我說過水和火的問題。現在我告訴你,這個患者,就是水火不相接濟所致。

          什麼意思呢?這裡的水,指的是水髒,即我們的腎臟。腎臟是五行屬水的。腎藏腎水、腎陰。這個患者,年紀雖然不大,但是腎水不足。

           怎麼知道的呢?你看,他脈細。脈細,就說明有正虛的一面、不足的一面。同時,他脈數。脈數,說明有熱。

          再看,他苔薄少,舌紅,說明陰虛。陰虛有熱,這不就出來了嗎?

         與此同時,患者腰膝酸軟乏力,偶爾耳鳴盜汗。這個,就是典型的腎陰虛症候了。腎不足,腰為腎之府,所以腰疼。腎開竅於耳,所以患者耳鳴。總之,腎陰不足、虛熱內擾的問題,已經展露無疑。

        我這說的是他水髒,即腎臟的不足。

         接下來,再看他的火髒,就是心。中醫講,心屬火的。心在那裡整天跳動,生生不息,那不像是一團燃燒一輩子的火焰嗎?

          不過,心中的這個火,你也不能太大,燒得無邊無際。否則的話,就會生熱。熱邪擾神,患者就失眠、多夢、煩躁、心悸、心慌、健忘,甚至悲傷欲哭。上文患者就屬此列。他舌紅,也可以看做是心火偏亢的表現。因為舌乃心之苗啊。

          問題是,患者的心火,為什麼燒得這麼厲害?除了他的生活壓力、工作壓力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前面所說的,腎水的不足。

           這既是中醫的大智慧了。中醫講,腎水,要和心火緊密聯繫,相互融合、既濟。腎水要升上去,到心裡,這樣會補充心陰,令心火不至於亢盛。如果腎水不足,升不上去,那麼心火就一定過亢,導致諸證。

           所以說,這個患者的根本問題,就是腎陰不足,無法上濟於心,導致心陰不足,心火無法被有效制衡。用中醫的術語講,就是心腎不交,水火不濟。

          你看,這就是中醫的智慧。水和火,一定要和睦起來,人體才健康。這個世界,只有和睦起來,才會安寧。任何表面看上去都勢不兩立的東西,其實都有協作共存的可能。這就是中華民族大智慧。

        好了,病情病因已經分析出來了。這時候,我們再看看方藥,就豁然明朗了。你看——

        黃連6克,肉桂3克,白芍12克,茯苓12克,澤瀉12克,炒棗仁18克,丹皮12克,牡蠣24克,阿膠12克(烊化),當歸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甘草6克。

        這裡頭,有大隊的滋補腎陰、陰血的藥。熟地、生地、當歸、阿膠、白芍,這不都是補陰嗎?同時,這裡還有清心熱的藥,比如黃連、丹皮。滋補了腎陰,我們加一味肉桂。肉桂溫陽,可以把腎水給推上去,推到心裡頭。同時,你補了這麼多陰血,會不會滋膩啊?所以,用茯苓、澤瀉利水化濁。炒棗仁,可以安神,化解患者的焦慮、不眠。牡蠣可以安神定志、潛鎮虛火,讓患者的精神狀態進一步穩定。

          你看,這不是很好理解嗎?

          我把這個東西寫出來,給我的讀者們參考吧。

           其實,這種因為心腎不交而導致的神經衰弱、失眠,在臨床上是特別多見的。尤其是人到中年以後,從事腦力勞動的,背負較大生活壓力的,在這方面,很容易出現問題。這個時候,你記住一句話,就是水火一交,失眠全消。心腎一交,則氣定神閒。你的問題,往往出在心腎不交。這個是中醫裡頭的常見問題。

        當然,也不能說,每一個神經衰弱、失眠的人,都屬於這個情況。所以,文中配伍,一般讀者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至少,痰熱內擾者用這辦法,就不對了。心腎不交的辨證要點,我在前面說得很仔細,你可以反覆體會、閱讀。

       總之,正如我開篇所說,中醫是藏著大智慧的學問。這份大智慧,也只有在中華文明土壤裡,才會開花結果,才會為人所認可。我們中國人,面對這份文化瑰寶,是必須將其繼承、發展的。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治神經衰弱 中醫14個方案
    經臨床驗證,此方治療神經衰弱引起的失眠症療效最佳,治療神經衰弱引起的頭暈、頭痛療效也不錯,治療神經衰弱引起的記憶力減退及注意力不集中則療效欠佳。  (2)用徐長卿草治療神經衰弱  用藥方法:取適量徐長卿全草研末。
  • 神經衰弱怎麼治?NMN是什麼
    神經衰弱怎麼治? 神經衰弱是由於長期處於緊張和壓力下出現神經異常興奮和腦力易疲憊的現象, 神經衰弱怎麼治?神經衰弱症狀較為嚴重,會引起失眠等睡眠障礙,進而影響第二天正常工作與生活,白天精力不足,工作與學習效率下降。
  • GABA自然醒 失眠神經衰弱最佳選擇
    GABA自然醒 失眠神經衰弱最佳選擇失眠和神經衰弱對人影響很大,直接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和日常生活。失眠神經衰弱應該怎麼治療呢?我們應當怎麼應對呢?因此,選擇一款適合的方法去調理是很有必要的。
  • 神經衰弱的治療方法
    神經衰弱屬於心理疾病的一種,是一類精神容易興奮和腦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緒煩惱和心理生理症狀的神經症性障礙神經衰弱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病症,患者常感腦力和體力不足,容易疲勞、易興奮、睡眠質量不好,工作效率低下,影響到家人的生活並常有頭痛等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因此治療神經衰弱勢在必行。
  • 調理神經衰弱 用棗仁安神膠囊
    神經衰弱的人一到晚上就會失眠,越是怕睡不著就越是因焦慮而失眠,有時候好不容易睡著了卻容易驚醒或睡眠時間很短,或醒後又難以入眠;  3、情緒波動大。在面對相同的刺激,神經衰弱的人往往缺乏正常人的耐心和必要的等待,常表現為易煩多憂、易喜善怒;  4、緊張性疼痛,以緊張性頭痛最為常見,無固定部位。這種疼痛的程度與勞累無明顯關係,即使休息也無法緩解。
  • 自製蜜膏調治神經衰弱--中國數字科技館
    神經衰弱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官能症,多發於青、中年腦力勞動者,因心理或社會因素引起大腦皮層興奮-抑制過程失調而致。本病多起病緩慢,常表現為易興奮、易疲勞等多種臨床症狀。
  • 失眠、忘事、疲勞,假期能緩解我們的「神經衰弱」嗎?
    原創2017-09-29新京報書評周刊新京報書評周刊你或許聽過「神經衰弱」。據《中華醫學百科全書》的解釋,臨床表現有注意力難於集中,乏力,容易疲勞,失眠,記憶不佳,常忘事。工作或學習稍久即感疲乏。而自卑、敏感、多疑、缺乏自信心或急躁,都可能是神經衰弱到來前的預兆。聽到這裡,你是不是立馬在比照自己,在緊張?
  • 如何治癒神經衰弱擺脫失眠
    以前患有嚴重的神經衰弱,經常失眠。隨著一些生活習慣的改變,發現睡眠質量明顯改善。總結了一下過去十年間克服失眠的體會及經驗。若能助您擺脫失眠困擾,則欣慰不已。有些安神類藥物確實有很好的療效,西醫上還專門有治理各類失眠的藥物和理療方案。不過可以看到,很多安神類藥物成分,發揮的無非就是兩種功能:補氣和補血。
  • 中醫神經內科肖早梅:失眠入睡困難多夢易醒中醫怎麼調理?
    中醫神經內科肖早梅:失眠入睡困難多夢易醒中醫怎麼治療效果好?失眠的常見症狀為入睡困難,或者是徹夜不眠,會有頭痛、頭暈、乏力、心悸、健忘等,還會伴發口苦、口乾、煩躁、坐立不安,甚至面紅目赤等,中醫稱失眠為不寐,不寐症多為情志所傷、情志不遂導致肝氣鬱結,肝鬱化火,邪火擾動心神,心神不安導致的,也有飲食不節,脾胃受損,病後年邁久病血虛、產後失血或者年邁血少,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養所致,需辨證論治,對症調理方可奏效。
  • 失眠健忘屬於神經衰弱 「煎服五味」效果顯著
    原標題:失眠健忘煎服五味   失眠健忘屬於神經衰弱,長期如此導致精神疲乏、記憶力下降。中醫認為「心主神明」「脾主思」,故失眠健忘屬於心脾系疾病,與心血不足、神明失舍、脾氣虧虛等有關,治療多從養心安神、益氣健脾入手。這裡推薦服用五味安睡方,有較好效果。
  • 張仲景治療失眠的六大經方,看完你也會治失眠
    失眠在這個社會越來越多,其實在兩千多年前,醫聖張仲景早早就總結好了治療失眠的方子給我們大家,只是沒法繼承拿來應用而已。黃煌教授總結他的經驗結合古方,讓我知道方子的應用更加具體了,看完我相信普通人的你也會治失眠了。
  • 常失眠易怒當心是神經衰弱 教你5方法巧調理
    經常出現失眠、多夢、情緒變化多端…你可能還只是簡單地認為覺沒睡好,肝火大,抑或是本來脾氣就不好,但其實,這更有可能是神經衰弱。那麼到底是不是呢,接著往下看。  神經衰弱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 酸棗仁湯 簡單有效治失眠
    核心提示:歷代中醫在運用中藥治失眠時,十分講究辨證用藥,因此也就誕生了很多的治療失眠的經典方劑。在上文中我們介紹了中藥治失眠的常用方劑潛陽寧神湯,下面我們再給大家介紹一種比較常用的方劑——酸棗仁湯。<br>
  • 呼吸到腰百病全消,算盤養生妙用真不少
    呼吸到腰,百病全消每個人活著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呼吸,但是普通的呼吸只吸到肺裡,只是維持生命,假如你的呼吸能夠過腰入腎,才是真正的養生之道。中醫認為,呼吸入腰,百病全消!為什麼呢?中醫認為,腎有封藏之能。除固精射精之外,就是納氣。腎氣強,納氣有根,腎虛氣弱,則肅降不及。腎發揮了納氣之功,肺氣才得以肅降,宗氣才得以下行,元氣才得以滋養,一身之氣才得以周流。一身之氣的周流正常,臟腑功能才會正常,我們的身體才會健康。這就是所謂「呼吸入腰,百病全消」。
  • 什麼是神經衰弱?我們應該如何治療它呢?
    神經衰弱嚴重影響人體的身體健康狀態和精神狀態,那麼什麼是神經衰弱呢?神經衰弱在我們國家屬於神經症的診斷之一。是由於長期處於緊張和壓力下,出現精神易興奮和腦力易疲乏現象,常伴有情緒煩惱、易激惹、睡眠障礙、肌肉緊張性疼痛等;這些症狀不能歸於腦、軀體疾病及其他精神疾病。
  • 在家中緩解神經衰弱六大方法
    神經衰弱是一種常見神經上的疾病,很多人都患上了神經衰弱,那麼對於神經衰弱我們該怎麼進行緩解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在家中緩解神經衰弱的方法,希望對你們有幫助。1.心理治療:可以通過解釋、疏導等向病人介紹神經衰弱的性質,讓其明確本病並非治癒無望,並引導其不應將注意力集中於自身症狀之上,支持其增加治療的信心。另外還可採用自我松馳訓練法等。2.科學調理飲食,適當體育鍛鍊。神經衰弱患者可以多吃一些養心安神的飲食,同時儘量避免攝入油膩、刺激的食物。
  • 神經衰弱是怎麼來的?神經衰弱能不能治好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神經衰弱這個名字,有的人認為是睡眠不好患了神經衰弱,有的人覺得自己記憶力差了就懷疑自己患了神經衰弱,也有的人認為自己精力不足,也懷疑自己患上了神經衰弱。眾說紛壇,究竟什麼是神經衰弱呢?
  • 神經衰弱症狀 這幾大症狀預示神經衰弱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神經衰弱是一種無形中有的症狀,那你知道在神經衰弱的時候會有哪些症狀嗎?平日裡我們應該怎樣預防神經衰弱呢,神經衰弱的時候吃什麼才有效的緩解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5、小麥小麥有養心神、益心氣的作用,尤其適宜神經衰弱、神志不寧、失眠,或喜悲傷欲哭以及更年期患者食用。
  • 一張方子,治入睡困難,業界經驗,請你體會
    今天,我給讀者朋友說一張小醫案,一張小方子。它可以幫助部分40多歲的中年人,尤其是患更年期症候群、神經衰弱的人,提高一點睡眠質量。故事的主人公,是祝諶予老師。祝師,生於1914年,卒於1999年,是當代中醫臨床大家,民國京城四大名醫施今墨的女婿、高足。
  • 備受神經衰弱的困擾,如何有效緩解,運動對神經衰弱真的有效?
    神經衰弱的患者臨床症狀有很多。比如說患者往往會出現失眠,而且容易伴隨注意力不集中,乏力,易疲勞等臨床症狀。有的患者情緒比較激動,容易被激惹。有的患者也會伴隨焦慮、抑鬱等症狀。患者之所以會出現神經衰弱,與精神緊張、壓力太大等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