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劑,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內科學》、《中醫基礎理論》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有人問我,文老師,你為什麼如此痴迷中醫傳統文化?
我說,因為中醫裡藏著智慧啊,而且是中華民族獨有的大智慧。
比如說,水和火,這兩樣東西。
看上去,它們是彼此不相容的,非此即彼,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但是,在中醫的思維世界裡,水和火,偏偏是可以共存的。
而且,也只有水火的共存和交融,才能維持我們身體的健康。
我說這個,太抽象,你可能一時無法接受。
現在,我給你講個故事,你就懂了。
以前,我跟師學習的時候,遇上過一個神經衰弱的患者。
這個人是男性,年32歲,長得很瘦,刀削臉,一看就愁眉不展,滿腹心事。
他什麼毛病呢?就是失眠。
這個人啊,是一個教師。雖然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是在城裡生活得並不如意,經濟壓力比較大。
於是,他從一年前開始,反覆出現失眠多夢、心悸不安、心裡悲苦莫名的現象,總想要哭出來。當然,其中最折磨人的,就是失眠。頭天晚上失眠,第二天怎麼講課啊?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患者很快被診斷為神經衰弱,曾經服用過多種藥物,效果一般。
後來,他所帶的班級,高考成績很不理想。巨大的壓力,再次襲來。這一次,他是完全扛不住了,失眠多夢加重的同時,燥擾不安,焦慮緊張。成績發布的當天晚上,他把自己書房裡的東西砸了一個稀巴爛。最後,他躺在床上,哭著說,自己對不起學生,對不起家長……
最後,他實在沒辦法,通過別人介紹,來找我的老師。
刻診,見患者脈象細數,舌苔薄少,舌質紅。經詢問,得知平時伴隨頭暈耳鳴、身體煩熱、偶爾盜汗、四肢乏力、記憶力下降、腰膝酸軟等現象。
當時,我老師告訴我,這個人的問題,就是心腎不交,水火不相既濟。
我老師很快開出了一張配伍。我可以把方子寫出來,大家一起研究:
黃連6克,肉桂3克,白芍12克,茯苓12克,澤瀉12克,炒棗仁18克,丹皮12克,牡蠣24克,阿膠12克(烊化),當歸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甘草6克。每日一劑, 水煎服,分早晚兩次服。
結果,患者應用四劑之後,症狀大大緩解,當晚熟睡一夜。此後,一天好似一天。我老師遵原方又適當加減。患者調治了一個多月,心情愉快、睡眠正常、情緒穩定。
我老師後來告訴我,這是交泰丸和滋水清肝飲的合方,讓我以後好好背誦,好隨手應用。
現在,我講一下這背後的道理吧。
前面我說過水和火的問題。現在我告訴你,這個患者,就是水火不相接濟所致。
什麼意思呢?這裡的水,指的是水髒,即我們的腎臟。腎臟是五行屬水的。腎藏腎水、腎陰。這個患者,年紀雖然不大,但是腎水不足。
怎麼知道的呢?你看,他脈細。脈細,就說明有正虛的一面、不足的一面。同時,他脈數。脈數,說明有熱。
再看,他苔薄少,舌紅,說明陰虛。陰虛有熱,這不就出來了嗎?
與此同時,患者腰膝酸軟乏力,偶爾耳鳴盜汗。這個,就是典型的腎陰虛症候了。腎不足,腰為腎之府,所以腰疼。腎開竅於耳,所以患者耳鳴。總之,腎陰不足、虛熱內擾的問題,已經展露無疑。
我這說的是他水髒,即腎臟的不足。
接下來,再看他的火髒,就是心。中醫講,心屬火的。心在那裡整天跳動,生生不息,那不像是一團燃燒一輩子的火焰嗎?
不過,心中的這個火,你也不能太大,燒得無邊無際。否則的話,就會生熱。熱邪擾神,患者就失眠、多夢、煩躁、心悸、心慌、健忘,甚至悲傷欲哭。上文患者就屬此列。他舌紅,也可以看做是心火偏亢的表現。因為舌乃心之苗啊。
問題是,患者的心火,為什麼燒得這麼厲害?除了他的生活壓力、工作壓力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前面所說的,腎水的不足。
這既是中醫的大智慧了。中醫講,腎水,要和心火緊密聯繫,相互融合、既濟。腎水要升上去,到心裡,這樣會補充心陰,令心火不至於亢盛。如果腎水不足,升不上去,那麼心火就一定過亢,導致諸證。
所以說,這個患者的根本問題,就是腎陰不足,無法上濟於心,導致心陰不足,心火無法被有效制衡。用中醫的術語講,就是心腎不交,水火不濟。
你看,這就是中醫的智慧。水和火,一定要和睦起來,人體才健康。這個世界,只有和睦起來,才會安寧。任何表面看上去都勢不兩立的東西,其實都有協作共存的可能。這就是中華民族大智慧。
好了,病情病因已經分析出來了。這時候,我們再看看方藥,就豁然明朗了。你看——
黃連6克,肉桂3克,白芍12克,茯苓12克,澤瀉12克,炒棗仁18克,丹皮12克,牡蠣24克,阿膠12克(烊化),當歸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甘草6克。
這裡頭,有大隊的滋補腎陰、陰血的藥。熟地、生地、當歸、阿膠、白芍,這不都是補陰嗎?同時,這裡還有清心熱的藥,比如黃連、丹皮。滋補了腎陰,我們加一味肉桂。肉桂溫陽,可以把腎水給推上去,推到心裡頭。同時,你補了這麼多陰血,會不會滋膩啊?所以,用茯苓、澤瀉利水化濁。炒棗仁,可以安神,化解患者的焦慮、不眠。牡蠣可以安神定志、潛鎮虛火,讓患者的精神狀態進一步穩定。
你看,這不是很好理解嗎?
我把這個東西寫出來,給我的讀者們參考吧。
其實,這種因為心腎不交而導致的神經衰弱、失眠,在臨床上是特別多見的。尤其是人到中年以後,從事腦力勞動的,背負較大生活壓力的,在這方面,很容易出現問題。這個時候,你記住一句話,就是水火一交,失眠全消。心腎一交,則氣定神閒。你的問題,往往出在心腎不交。這個是中醫裡頭的常見問題。
當然,也不能說,每一個神經衰弱、失眠的人,都屬於這個情況。所以,文中配伍,一般讀者必須在中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鑑應用。至少,痰熱內擾者用這辦法,就不對了。心腎不交的辨證要點,我在前面說得很仔細,你可以反覆體會、閱讀。
總之,正如我開篇所說,中醫是藏著大智慧的學問。這份大智慧,也只有在中華文明土壤裡,才會開花結果,才會為人所認可。我們中國人,面對這份文化瑰寶,是必須將其繼承、發展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