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 實習生 黃裕君)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每天新增確診的數字牽動了所有人的心,而這一例例確診的病例背後,還有無數個密接者,少則上十,多則上百甚至上千。對於這些潛在的安全隱患,南山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積極應對,不僅詳細追蹤密接者人員行蹤,進行終末消殺工作,更是在疫情初期就成立密切接觸者酒店,勇於擔當,恪盡職守,用夜以繼日的付出,守護著人們的安全。3月27日,記者來到月亮灣健康驛站密切接觸者酒店,走近南山區疾控中心這群密接者酒店管理工作人員,了解這些背後英雄的故事。
我們要帶頭做 用我們的專業讓大家心安
陳興會是南山區疾控中心駐守在月亮灣健康驛站密切接觸者酒店的工作人員之一,還有另外兩位男同事曾灼祥和黃天明,三人在酒店密切合作,共同戰疫數月。陳興會介紹,密接者酒店剛建立的時候,來的人都很害怕,尤其是出現核酸檢測呈陽性的患者後,很多人的情緒就崩潰了,面對這種情況,雖然也沒有經驗,但是他們只能硬著頭皮上。她說,「我們必須表現出我們的專業,帶著大家做,給大家信心,讓大家心安。」
從酒店的選址、檢測、成立駐守團隊,再到每天進行核酸檢測,消殺,情緒安撫,疫情開始後,南山疾控密接者酒店管理工作人員的腳步就沒有停下,每一個人的手機都是24小時開機,隨時準備處理集中醫學觀察人員的各種問題。
據了解,南山區從1月25日開始設立密接者管理酒店,在轄區內共選了6家酒店作為密接者集中醫學觀察點,累計管理過842人,轉陽性36人,累計管理過40位外籍(含港澳臺)密接者,101位孩子(14歲以下),截至3月27日剩餘2家密接隔離酒店,仍在管理185人,外籍(含港澳臺)21人,孩子(14歲以下)11人,65歲以上老人6人。
24小時保姆式全方位暖心服務 這裡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月亮灣健康驛站於2020年1月31日啟用作為密切接觸者集中觀察點,至今累計入住觀察人員202人。其中累計入住13名外籍人士(包括4名日本人、3名法國人、2名波蘭人,1名德國人,2名美籍華人,1名加拿大籍華人),17名歸國留學生,累計採樣進行核酸檢測809次。
據陳興會介紹,留觀點工作既繁重又需要細緻,不僅有日本、法國等多個國家的友人,還有86歲高血壓老先生、懷孕21周的孕婦、4個月大嬰兒、6歲和9歲兩個孩子的家庭等等。她說,隔離不隔愛,這裡不僅是醫學集中觀察點,更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集中觀察人員入住時,工作人員名單和電話都會及時發給他們。24小時手機開機,保證隨叫隨到,有什麼問題第一時間處理解決。「有任何困難,隨時打電話。」這可能是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穿上防護服就是戰士,給予集中觀察人員最暖心的依賴,最專業的服務,最無私的愛護。
隔離期間,大多數集中醫學觀察人員都積極配合,但也有個別情緒波動比較大的同志,某天的深夜12點多,陳興會接到了一位集中觀察人員的簡訊,自述在酒店極度不適應,睡不好覺,吃不下飯,情緒低落,有嚴重抑鬱症,想自殺。與此同時,陳興會也接到了他求助的電話,她馬上通過簡訊和電話對他不間斷地進行安撫開解和通宵的引導陪伴。為了防止意外突發事件的惡化,陳興會一邊疏解觀察人員情緒一邊緊急啟動應急預案,召集各方相關人員做好準備工作,做最大的努力應對最壞的情況。在工作人員兩天兩夜的耐心開導和陪伴下,該觀察人員最終情緒恢復平穩直至觀察期滿,開開心心平平安安回家。
同心抗疫 讓愛報之以愛 就是這麼簡單
「感謝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對我們的細緻照顧,他們辛勤工作,認真負責,我們覺得非常溫暖」
「謝謝叔叔阿姨你們送來的水果,我很喜歡,謝謝你們用愛和生命守護者我們」
「特別溫暖,因為有你們,昨天的草莓小孩特別喜歡吃,新鮮的很,你們費心了!再緊急都沒有疫情緊急,我們一定配合好工作,不給防控大局添亂」
「同心抗議、讓愛報之以愛、就是這麼簡單」
……
細緻貼心的服務,不僅讓陳興會和她的同事們收穫到了信任,更是收到了觀察人員滿滿的誠摯的感謝。「有時候我們去採樣,就會發現房間門上貼著感謝的小紙條、在微信群裡,也會經常收到大家感謝的話、還有一些人在離開酒店時,也會給我們的工作點一個大大的贊,現場寫下他們對所有工作人員的感謝。」從1月31日月亮灣健康驛站驛站建立開始,就一直駐守在驛站的陳興會表示,密接者酒店的管理工作,工作不僅辛苦,而且量大。但是在收到隔離人員感謝小卡片或溫馨的話語時,心裡就覺得很感動,熱淚盈眶。
曾灼祥說從驛站建立後,工作量巨大,日夜顛倒。但是每當收到隔離人員的感謝,以及他們對這個國家所給予他們的照顧和關懷的感恩,都讓他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是值得的,自己的價值得到了體現。
此外,除了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專業體貼的五府外,陳興會介紹,月亮灣健康驛站密切接觸者酒店從上到下,給與了高度配合,及時配送快遞,精心準備特殊人群餐飲服務,贈送酒店園區自種水果,也得到了集中觀察人員的一致認可。
疫情結束後想睡三天三夜 希望更多的人關注到疾控中心這個群體
談及疫情結束後,最想做點什麼,南山疾控中心每一位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除了休息,就是想彌補自己對父母、孩子、對伴侶的愧疚,想好好陪陪他們。3月27日中午,陳興會在朋友圈寫道:五六十天的不著家,都是娃自己一個人在家有條不紊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對娃的學習全面叫他放飛自我,以後正常開學的時候,他是不是自己一個人也都搞定了呢!想想挺美的。配圖是8歲的兒子在家自己做飯、自己包書皮和一些作業的圖片。
看到懂事的兒子,陳興會內心滿是愧疚,眼眶溼潤,她說希望疫情能快點過去,能給孩子做頓飯,陪陪孩子,抱抱孩子。
在年初二回深返崗後的黃天明,一直工作到現在沒有休息,他說,忙的時候,工作到凌晨三四點鐘,第二天一大早就又繼續上班。面對突發緊急事件,更是及時處理。被問及疫情結束後最想做什麼事時,黃天明笑著說道:「想睡它三天三夜,太困了,太累了。」
「累和困倒是沒什麼,這是我們職責所在,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我們是幹什麼的,甚至不知道我們的存在,其實我們的工作範圍很廣,單從這次應對新冠疫情來說,從樣品採集進行核酸檢測到發現確診病例,從流行病學調查到密切接觸者集中醫學觀察,從解除醫學集中觀察到跟蹤隨訪,從及時發現追蹤疫點區域到全面預防性消殺........每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非常重要。黃天明說,希望通過這次疫情,讓更多人了解到疾控中心這個群體,以後能夠更好地配合和支持疾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