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鵝「復活」後的野望:引發美的與海爾過招的過度詮釋?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近三月,美的與小天鵝市值共蒸發1300餘億元。

  「重生」的小天鵝盯上了海爾?

  近日,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的集團」)發布關於公司股票停牌的進展公告。公告稱,因美的集團正在籌劃與控股子公司無錫小天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天鵝」)相關的資產重組事項,公司已申請於2018年9月10日上午開市時起開始停牌。

  在重組停牌前夕,美的集團和小天鵝股價均出現了較大幅度下跌,近三月來,其中,小天鵝股價跌幅達45.32%。市值方面,美的集團縮水1116.63億元,小天鵝縮水223.58億元市值合計蒸發1300餘億元。

  一時間美的集團與小天鵝又成為市場熱議的話題,引來外界揣測紛紛。產業經濟觀察人士梁振鵬對時間財經表示,美的集團此次重組最大的可能是,美的想把小天鵝打造為專業洗衣機上市公司,把美的所有的國內、國外所有洗衣機業務資產注入小天鵝,進一步提升小天鵝在產業鏈的話語權。

  小天鵝前身為無錫陶瓷廠,創立於1958年。1979年,其改產洗衣機,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是無錫當地的明星企業,在國內家電業中也處於領軍地位。

  小天鵝60年發展史中歷經數次易主。從國營時代到斯威特時代,從斯威特黑暗時代又到國營,在從國營最終到美的時代,幾經周折,跌宕起伏。某種程度上說,小天鵝的沉浮史也反映了整個中國家電史的縮影。

  三次易主變「姓」輪迴

  小天鵝生存之路坎坷,國營時期在朱德坤的帶領下獲得短暫輝煌後,很快陷入虧損。2004年3月,其聯姻南京斯威特嫁作「民營」婦,再到重回「娘家」無錫國資委,小天鵝完成了「國有-民營-國有」的變「姓」輪迴。斯威特時代結束後,美的接手,前後3次易主,又從國有變為民營。

  朱德坤是小天鵝曾經的救世主。不誇張地說,沒有朱德坤,就沒有小天鵝的曾經輝煌。小天鵝在上世紀80-90年代是一度虧損瀕臨破產的小廠,朱德坤上任後奇蹟般地喚醒了垂危的小天鵝,使其振翅高翔,一飛沖天。

  在朱德坤掌控下,曾創造了一系列輝煌:洗衣機年產量從1990年的4萬臺增加到1999年的255萬臺,十年間增長60倍,銷售收入增長67倍;國有資產增值30倍,並以全行業1/50的人員,創造了佔全行業一半以上的利潤。

  小天鵝榮譽接踵而來,洗衣機獲全國唯一國優金獎,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和國家免檢產品,連續十幾年市場佔有率全國第一,銷量、銷售收入和利潤連續四年全國第一。年營業收入超百億元,是中國最著名的白色家電集團。

  1997年,小天鵝在深圳主板上市,算是中國上市比較早的企業之一。當然,彼時上市的大部分企業都身披國企外衣,小天鵝也是如此。

  在度過了3年平穩增長期後,家電市場出現劇烈波動。根據當時的報導,公司從1997年上市到2000年之間收入呈現增長態勢,但是淨利潤確逐漸走低,同期如日中天的企業四川長虹基本也是如此,這幾年由於改革開放的春風導致人民群眾整體收入不斷提高,因此國產家電產品開始了一輪爆發式的增長,海爾,長虹,小天鵝,春蘭當時都是家喻戶曉的品牌。

  好景不長,曾經被稱為「中國家電業的一面旗幟」在2000開始滑坡。2001年正是小天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根據當時的分析,外部因素主要是因為國際品牌迅速進入國內市場,導致國有產品的銷售價格開始出現下滑,並且當時國內人民對外資產品的追求熱度很高尤其是日本品牌。

  內部因素是2001年至2003年這三年間,由於管理層的混亂及其在投資股市上的違規操作,小天鵝在內部管理上幾乎處於無政府狀態。

  2001年,小天鵝出現虧損,主營業務利潤比2000年下降了27%,淨資產收益率從上年的9.56%下降到1.34%。同年11月,小天鵝就從原先的績優股變成ST股。2002年,虧損額一度達到8.68億元。

  巨虧的壓力迫使無錫國資委不得不物色小天鵝的戰略投資者。據當時小天鵝一位負責人表示,當時想要「迎娶」小天鵝的企業有很多,格林柯爾、斯威特、深圳太太藥業、美的集團等知名民營企業都表示了明確的合作意向,當時官方有意在格林柯爾和斯威特中選定一家,最後因斯威特是江蘇本省企業而在競購中勝出。

  這意味著朱德坤時代的小天鵝結束,斯威特嚴曉群時代的小天鵝開啟。

  2003年7月,斯威特宣布以8.73億元的總價收購小天鵝集團100%股權,但無錫市政府決定仍保留35%股權。2003年10月,小天鵝集團與斯威特最終確定收購方案,斯威特收購小天鵝集團17%股權,西安通郵收購小天鵝集團48%股權,兩者合計持股65%,間接完成對上市公司小天鵝的控股。這場收購總價為5.8億元。

  入主小天鵝後,斯威特也帶來一段繁榮景象。斯威特實施以「增收節支、扭虧為盈」為主要內容的「業績提升」計劃,不到一年的時間,小天鵝股份以3000多萬的利潤成功摘去ST之帽。

  2005年的11月,小天鵝集團、小鴨集團的實際控制人,斯威特集團董事長嚴曉群由於斯威特爆出資金問題而陷入多方逼迫的困境。

  當時外界評論,玩轉資本界的斯威特其實並沒有雄厚的資本實力,運用「蓋少壺多」的資金挪移術是斯威特迅速擴張的主要手段之一。三年後,因為資金鍊斷裂,斯威特無法按期支付第三期轉讓款,被無錫市國資委收回了小天鵝的控股權。

  斯威特自入主小天鵝後,先後為若干企業做銀行貸款擔保,以小天鵝的名義捲走的資金額,有媒體披露是1億元,但實際數字遠超過此數字。這是斯威特挪用的第三筆資金。

  小天鵝集團子公司荊州三金電器和寧波新樂電器共計9600萬元資金和一家名為「上海科技」的公司巨額資金也被斯威特佔用,甚至後來斯威特竟欲圖通過變賣小天鵝集團股份來解決自己的資金危機。

  2006年3月,斯威特與中信投資籤訂《股權轉讓協議》,將其持有小天鵝集團30%的股權轉讓後者。

  在轉讓過程中,斯威特因持有小天鵝集團的股權被司法凍結,股權變更手續無法辦理,轉讓協議失效。「娶」得小天鵝的斯威特的所作所為讓「丈母娘」無錫市國資委十分失望。

  急於保護小天鵝的無錫市國資委,在2006年9月25日因一紙終裁,獲得了斯威特與小天鵝的「離婚判決」。

  2007年1月,無錫仲裁委員會做出裁決,斯威特2004年10月以33079萬元增資江蘇小天鵝集團、小天鵝集團以33079萬元收購南京斯威特持有的南京電子90%股權的民事行為和相關協議無效,無錫國資委將重新持有小天鵝集團100%的股權。

  時隔3年之後,小天鵝重新回到無錫國資委的懷抱。

  美的時代的完美重生

  家電產業經過了10多年的發展,國有企業大部分經營極差,四川長虹一蹶不振,春蘭空調破產重組退市,國企主導的家電經營方式已經弊端重重,經營效率低,無法有效地迎合市場需求,創新力度弱,財務管理比較混亂。

  小天鵝在斯威特的發展失利的情況下,再不從根本上進行改革,很可能會步春蘭的後塵。而在這個時候,美的出現了。

  2008年1月14日,小天鵝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無錫國聯集團擬將其持有的公司24.01%的股份,通過公開徵集意向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受條件限制,僅美的與長虹最有可能入主小天鵝。四川長虹提出了互相持股,或是部分現金、部分持股的方案,但是都被小天鵝拒絕了。

  最終,小天鵝花落美的集團之家。美的電器於2008年2月15日向國聯集團遞交了受讓要約書,並於2008年2月26日籤署《股份轉讓協議》。根據協議安排,美的電器擬受讓無錫國聯持有的小天鵝87673341股股份,股份轉讓金額為人民幣16.8億元,轉讓股份達到小天鵝總股本的24.01%。 

  美的集團接手後的小天鵝,成效立竿見影。2008年小天鵝收入42億元,利潤3900萬元;2009年收入43億元,利潤2.2億元;2010年更是捷報連連,藉助於美的的渠道優勢,小天鵝全面發力,收入首次超過100億元達到112億元,利潤更是達到了5億多元,實現了完美的重生,在2017年高達15.06億元,相比剛接手時增長了36.65倍。

  2010年,美的將旗下榮事達與小天鵝進行整合,也意在將小天鵝打造為美的集團旗下洗衣機業務的核心平臺。整合完成後,美的集團旗下洗衣機生產製造業務便集中在了小天鵝身上,但在品牌上仍保留了美的與小天鵝的「雙品牌」策略。

  2013年美的集團成為了小天鵝的控股股東,美的集團通過換股吸收合併美的電器的方式實現整體上市。2014年,為進一步提升美的集團和小天鵝之間的業務協同效應,美的集團通過境外子公司TITONI對小天鵝A、B股股票實施部分要約收購,持股比例上升至52.67%。

  梁振鵬表示,股權比例的上升可以進一步提高美的對小天鵝的控制權,從而使得小天鵝的決策效率進一步提升,也進一步提高美的對小天鵝上市公司的話語權。

  根據奧維雲網數據統計,目前,小天鵝在中國洗衣機市場份額中僅次於青島海爾,排名第二。可見,小天鵝承載了美的集團洗衣機全部業務,成為其洗衣機業務的核心平臺。

  故事到這裡,美的似乎對小天鵝也寄託了新的希望,但能衝擊洗衣機頭把交椅?

  產業經濟觀察人士梁振鵬預測,美的整合海外資產,將東芝白電的洗衣機零部件以及整機業務等注入小天鵝上市公司,從而使小天鵝在洗衣機領域更加專業,雖然重組後小天鵝競爭力或有所加強,但衝擊海爾龍頭的位置還是很困難,或將導致洗衣機競爭格局發生改變也是個未知數。

  當然,市場人士對美的重組小天鵝還有一種說法。由於實施雙品牌策略,小天鵝不可避免地與母公司美的產生大量關聯交易。小天鵝在2017年實際發生的關聯交易總金額為77.46億元,佔公司當年總營收的36%左右,且主要都是與美的及其下屬子公司產生。減少與子公司的關聯交易,不排除是美的本次重組推出的原因之一。

  無論是哪種版本,能「重生」小天鵝,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中國家電企業走向成熟的一個標誌。靠懷舊不如讓用戶說「我喜歡」。(北京時間財經 李洪力)

  ?

  

相關焦點

  • 海爾洗衣機領先小天鵝,如果「小天鵝+美的」呢?
    我們都知道洗衣機行業海爾是第一,小天鵝第二,可許多人不知道,美的、小天鵝都屬於美的集團,都屬於同一個集團,那如果把這兩個品牌合起來看,在行業裡的分量如何呢?
  • 收購小天鵝,消化東芝家電,美的準備拉開架勢戰海爾
    加上美的打造的家電高端品牌「比佛利」,以及美的和小天鵝,整合後的美的,擁有的家電產業覆蓋面廣度與深度,前所未有。同時,美的還進軍家電製造相關產業。2017年1月,美的以292億人民幣對價收購庫卡集團94.55%股權,進入機器人及自動化設備領域,產品佔當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14%。
  • 叫板西門子與海爾 小天鵝洗衣機爭霸
    「小天鵝將選擇滾筒洗衣機作為未來產品發展方向,全面進入高端滾筒洗衣機領域。2010年,小天鵝滾筒洗衣機的銷量將達到120萬臺,產能達到300萬臺;以小天鵝為核心品牌的美的系洗衣機銷量將向1000萬臺目標衝擊。」
  • 洗衣機三巨頭之爭:美的143億吞下小天鵝挑戰海爾,格力被甩遠
    公告顯示,本次換股吸收合併完成後,小天鵝將終止上市並註銷法人資格,美的集團或其全資子公司將承繼及承接小天鵝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藉助小天鵝在洗衣機行業的研發優勢和產品優勢,促使美的集團進行數位化轉型,進一步加強美的集團在家電行業的影響力,最終成為一家以數位化驅動的工業網際網路公司。
  • 海爾已是蘇寧818悟空榜大贏家?美的、小天鵝實力callout!
    從冰箱榜單排名綜合數據來看,截至8月16日,海爾、美的、容聲依舊佔據品牌銷售額榜首,美菱、西門子、扎努西緊隨其後,而在單品銷售額榜單海爾已經成功霸佔前七,單品銷量榜首的上菱正在以一款BCD-183D奮起直追,以期趕超,但恐怕會有點困難,因為海爾也同榜入圍了四款,其中BCD-190WDPT、BCD-160TMPQ更是緊咬其後,暫列第二、第三,從這些品牌的爆款產品來看,雙門冰箱成為了消費者大熱的選擇
  • 美的併購小天鵝,威脅洗衣機老大海爾的市場地位
    美的發布公告擬發行A股方式,換股吸收合併小天鵝,此舉將讓美的在洗衣機市場的份額暴漲至26.5%,對佔有該市場30.5%份額的海爾形成挑戰,國內洗衣機市場將由此引發一場大戰。洗衣機市場將形成兩強之爭據中怡康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國內洗衣機市場排名前三強分別為海爾、小天鵝、美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0.5%、17.2%、9.3%。前三強中,美的的增速較快,其市場份額較去年的5.8%提升了超過五成,海爾則僅上升了0.6個百分點,而小天鵝則出現了1.3個百分點的下滑。
  • 美的合併小天鵝!洗衣機行業大變局,海爾C位能否受衝擊?
    本次換股吸收合併完成後,小天鵝將終止上市並註銷法人資格,美的集團承接小天鵝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合同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無錫小天鵝徹底「南飛」。   美的集團本為小天鵝的控股股東,目前何享健通過美的集團及TITONI間接持有小天鵝52.67%的股份,為小天鵝的實際控制人。
  • 2018專業洗衣機選購指南:TOP3海爾、小天鵝和西門子
    據中怡康最新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1月份,海爾洗衣機市場份額為33.2%穩居第一,小天鵝和西門子分別以18.9%和11.5%的市場份額位居2、3名。註:以上為中怡康數據海爾海爾作為全球專業洗護領導品牌,一直處於行業領先位置。
  • 美的斥資143億,一口「吃下」小天鵝
    根據小天鵝在5月26日晚間發布公告,在換股吸收合併完成後,小天鵝將終止上市並註銷法人資格,美的集團方面將承接小天鵝的全部資產以及一切權利與義務;另外,美的集團因此次換股吸收合併所增發A股股票,將申請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流通。從經營來看,近3年來小天鵝的業績比較穩健。
  • 美的將榮事達注入小天鵝"美的系"洗衣機整體上市
    劉建平 製圖  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而雙雙停牌的美的電器(000527)與小天鵝A(000418)昨晚公布重組預案,為沉寂已久的中國洗衣機行業掀起了新一輪整合浪潮。  據美的電器和小天鵝A昨晚公布的公告,美的電器將把合肥榮事達洗衣設備製造有限公司(下稱「榮事達」)69.47%的股權出售給小天鵝,小天鵝將以這一資產為價值向美的電器定向發行8340萬股,發行價格為8.63元/股,本次交易的標的資產預估值為7.2億元。美的電器認購的股份自本次發行結束之日起36個月內不得轉讓。美的電器目前持有小天鵝29.64%的股份,為第一大股東。
  • 美的集團 「吃掉」小天鵝的終極謀劃
    對於年營收超過200億元的小天鵝來說,這個額度的關聯交易是完全可以接受的,通過證監會的審批也不會有多大難度。所以,美的集團吸收小天鵝後,的確是減少了關聯交易,但顯然關聯交易並非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避免同業競爭問題。但美的集團國內的全部洗衣機業務都在小天鵝生產,顯然這也並非主要原因。   第三,是為了小天鵝的現金流嗎?
  • 海爾、美的、格力,家電江湖三巨頭
    還有就是東芝成熟技術是美的想要的,美的在技術上還有很多短板,而東芝能夠很好的彌補美的這一方面。收購後東芝的白色家電已經完全被美的「救活」,東芝和美的的相互扶持下不僅加速拓展海外市場,東芝白電還有能力和精力專注於研發。
  • 洗衣機市場形成海爾與美的系雙寡頭局面,海爾競爭力還是更勝一籌
    綜合對比海爾與美的的洗衣機品牌熱度,產銷量、線上、線下市佔率、平均價格等各項指標,海爾競爭力更勝一籌。 洗衣機市場形成海爾與美的系雙寡頭局面 在中國家電市場上,冰洗作為主產業,經過多年的競爭發展,已經形成了清晰的市場格局。從洗衣機品牌格局來看,我國洗衣機產業的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
  • 海爾VS 美的 誰是洗衣機行業「一哥」?
    截至2021年1月11日,根據品牌熱度排名,家用洗衣機十大品牌包括海爾、美的、西門子家電、松下、LG、TCL、博世、小天鵝、卡薩帝、奧克斯;其中海爾以9599的品牌熱度位居第一位,美的位居第二位。註:截至2021年1月11日。洗衣機行業擁有眾多細分品牌,各個公司佔優勢的領域也不同。
  • 美的整合旗下洗衣機資產 小天鵝7.2億收購榮事達
    收購完成後,小天鵝將擁有美的、小天鵝、榮事達三個洗衣機品牌,形成高中低全產品線覆蓋,解決同業競爭問題。這是今晚美的電器發布與小天鵝資產重組公告的主要內容。此次出售資產並認購股份後,美的電器持有小天鵝的股份比例將超過小天鵝股份總數的30%而此次資產重組後,榮事達洗衣機將成為小天鵝的控股子公司。榮事達洗衣機擁有800萬臺波輪洗衣機的生產能力,主要生產「榮事達」和「美的」品牌洗衣機。今年前三季,榮事達洗衣機的營業收入為18.69億元,淨利潤為5062萬元。
  • 乾衣機市場下滑,美的、海爾優勢明顯
    海爾、美的分別以9.26%和7.77%的佔比位列四、五位。 銷量Top3品牌為美的、海爾、松下。 其中,美的市場佔比為13.73%,同比增長5.57%;海爾份額佔比11.8%位列第二;松下佔比6.38%,同比下滑0.5%。
  • 2018年十大洗衣機品牌排行榜,海爾、美的誰才是王者?
    2018年十大洗衣機品牌排行榜,海爾、美的誰才是王者?根據中怡康2017全年中國市場洗衣機品牌份額數據,排名前十的品牌佔了市場92.2%的份額,其中7個外資品牌上榜,國產品牌只有海爾、小天鵝、美的入圍,不過雖然外資品牌數量佔優,但份額上卻遠遠落後。
  • 小天鵝和海爾洗衣機哪個牌子好?選擇困難症看過來
    首先在選擇的時候我主要是選擇了海爾和小天鵝這兩個牌子上,下面就給大家推薦一下我精挑細選的這兩款。其實不管是哪款洗衣機,雖然說在廣告上說的都是靜音,但是能做到完全靜音的幾乎沒有。海爾的這款洗衣機採用的是均勻動力技術,說白了就是採用的上下翻滾的洗滌模式,還有360度均勻洗衣的模式,海爾這個品牌我們就不用多說了,質量上也是沒得說。
  • 沒落的初代洗衣機之王:銷量曾超過海爾、小天鵝,如今仍在銷售
    沒落的初代洗衣機之王:銷量曾超過海爾、小天鵝,如今仍在銷售在當今的中國洗衣機市場,海爾是當之無愧的老大。根據數據顯示,去年海爾洗衣機佔據了市面上33%的市場份額,而曾經的洗衣機王者—小天鵝,則以17%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
  • 洗衣機界的「春蘭」,份額曾超過海爾、小天鵝,如今已被人遺忘
    中國洗衣機市場的龍頭更替比彩電、冰箱、空調都要更跌宕,像空調,經歷了從春蘭到格力,像彩電經歷了從長虹到海信,像冰箱經歷了「四朵金花」到海爾獨大,嚴格算起來都只有兩代巨頭的變化,而在洗衣機市場,小天鵝也只是中國洗衣機行業發展的中生代,還有一個至今仍能在市場上看到的名字,才是中國最早的洗衣機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