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大火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中,女主角顧佳為了融入「貴婦圈」、成為合影中不被裁掉的那一個,不惜花重金、託關係,只為了買到一款愛馬仕的 Kelly 包。
在反映現實的影視作品中,愛馬仕一直以身份地位的象徵而出現,從美劇《欲望都市》到電影《藍色茉莉》,愛馬仕的包袋成為無數女人的夢想。
歷經 3 個世紀的變遷,為無數女人造夢,已變成許多女人的執念,愛馬仕將品質做到極致,還能講出精彩的故事。
從包袋靈感,到櫥窗設計,再到女性藝術,讓我們追溯愛馬仕的傳奇史,來看看愛馬仕背後的那些女人。
01
需求至上的 It Bags
愛馬仕誕生於 1837 年,最初只是一個製造馬具的品牌。
由於精益求精的品牌精神,在馬車時代,愛馬仕成為法國國王拿破崙三世、俄國國王亞歷山大二世等王室貴族的御用馬具品牌。
然而到了 19 世紀末,隨著汽車的普及,馬車的地位急劇下降。愛馬仕家族第三代繼承人 Emile-Maurice Hermès 意識到自家品牌也需要適應時代進行改變。
1892 年,Emile-Maurice Hermès 設計出了一款專門用來裝馬鞍的皮包,它就是愛馬仕歷史上第一款手袋「Haut à courroies」,也是 Kelly 包的原型。
到了 1923 年,Emile 的愛妻 Julie 向他表示,自己想要一款簡潔又大方的手袋。
為滿足妻子的需求,Emile 和好友 Ettore Bugatti 一同改造了「Haut à courroies」,將其設計成為一個「更簡單、更時尚的東西」,第一代 Kelly 包由此誕生。
但是,這個手袋為什麼會叫 Kelly?它又是怎麼風靡全球變得一包難求的呢?這背後則牽扯到了另一個女人——Grace Kelly。
1956 年,在與摩納哥親王 Rainier III 結婚後,好萊塢女星 Grace Kelly 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被聚光燈和鏡頭所包圍。
有一次出街,為遮擋自己因懷孕而隆起的腹部,Grace Kelly 借用了自己手中那款當時還叫做「Sac à dépêches」的手袋。
結果,該照片成為經典,甚至登上《生活》雜誌的封面,一場「Kelly 包熱潮」由此掀起,人們紛紛拿著照片到店內要求買「The Kelly Bag」。
1977 年,經 Grace Kelly 同意,愛馬仕正式將該款手袋更名為「Kelly」,並在此之後不斷推出不同顏色和尺寸的系列手袋,其中就包括 Jean-Louis Dumas 所設計的 Kellydoll Bag。
其實,除了 Kelly 包,每一個被烙上 Hermès 標誌的包袋,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愛馬仕家同樣一包難求的 Birkin Bag,其背後的故事也有一個女人。
作為手袋界的聖經,Birkin 包一直被認為是工藝和奢華的巔峰之作,而它的誕生卻是源於一次吐槽。
1983 年,法國女演員 Jane Birkin 乘坐飛機從巴黎飛往倫敦,在飛機上她意外將草編包中的東西撒到了身旁的男士身上。
這位女演員一邊道歉,一邊跟這位男士吐槽,「想要尋找一款好看又實用的旅行包真是太難了!」
誰知這位男士就是當時 Hermès 的執行長 Jean-Louis Dumas,於是在剩下的旅途中,兩人共同探討了一款實用的旅行包所應該具備的品質。
一年後,Jean-Louis Dumas 設計出了一款實用百搭的手袋,並以 Jane Birkin 的姓氏命名,經典手袋Birkin包由此誕生。
基於女性、服務女性,或許,這才是愛馬仕手袋對於女性而言最大的魅力吧。
02
櫥窗:品牌的另一件外衣
如果說愛馬仕的手袋是手袋界的聖經,那麼愛馬仕的櫥窗就是櫥窗界甚至整個藝術界的傳奇。
愛馬仕的櫥窗不僅是其品牌的另一件外衣,是品牌故事的講述者,更因為其藝術性而成為了藝術本身,向外界散發著品牌自身的櫥窗美學。
1927 年,愛馬仕的第一個藝術櫥窗誕生,由愛馬仕的首任櫥窗藝術總監 Annie Beaumel 設計。
Annie 用她突破常規的大膽設計,將愛馬仕巴黎總部化作了巴黎最受矚目的街邊風景,也為愛馬仕櫥窗贏得了國際性的聲譽。
由於極具藝術感,Annie 所設計的櫥窗被稱為「街邊戲劇」,它更新了當時商品展示的模式,也成為了時尚趨勢的風向標。
Annie Beaumel 開創了愛馬仕櫥窗的傳奇,繼任者 Leila Menchari 則續寫了這份傳奇,並在這份充滿戲劇性的傳奇中加入了更多夢幻色彩。
1961 年,Annie Beaumel 對還是實習生的 Leila Menchari 說:「畫下你的夢想」。
在 Annie 的指導下,Leila 將她獨到的想像力和驚人的色彩運用能力發揮到極致,很快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
1978 年,Leila 正式接任,為世人帶來更加華麗、古典、色彩濃鬱的愛馬仕櫥窗。
30 年來,Leila 所設計的每一個櫥窗,都充滿了奇思妙想,它們所展現的是視覺的衝擊,是文化的碰撞,更是品牌的藝術。
2020 年,疫情肆虐全球,這位「櫥窗女王」在確診後於 4 月 4 日去世,享年 93 歲。
斯人已逝,愛馬仕的藝術櫥窗不停上演,但 Leila Menchari 以及 Annie Beaumel 在櫥窗傳奇史上留下的故事,永遠流傳。
03
愛馬仕的秘密武器
Bali Barret 是愛馬仕女性世界藝術總監,負責愛馬仕集團旗下包括成衣、鞋履、皮具、珠寶、香水等在內的所有女性產品。
她曾被《ELLE》評為愛馬仕的秘密武器,是提到愛馬仕女性世界就不得不說的女人。
從巴黎時裝學院 ESMOD 畢業後,Bali 就一直經營著自己的同名品牌。
直到 2003 年,愛馬仕第六代家族成員 Pierre-Alexis Dumas 請她設計絲巾系列「Soie Belle」,Bali 運用了雷射穿孔技術,並將絲綢與皮革相結合,設計大膽,打破傳統。
三年後,Bali被任命為愛馬仕絲綢部門藝術總監,與來自各個年齡層的自由插畫家合作,以絲綢為紙稿,書寫了一個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
2009 年,Bali 成為愛馬仕女性世界藝術總監,儘管這個女人從未參與過時裝秀上的謝幕,但是她是愛馬仕近十年來發展的關鍵動力。
她說自己更像是一名治療師,流動於不同的團隊之間,引導他們走向愛馬仕的集體意識之中,確保愛馬仕在保持品牌傳統的同時朝著創新的方向發展。
日前,Bali Barret 遞交辭呈,將於今年 10 月正式離開任職了 17 年的愛馬仕。
失去秘密武器的愛馬仕,會找尋一個怎樣的繼任者來續寫女性世界的故事,讓我們拭目以待。
對於奢侈品牌而言,追求品質很重要,講好品牌故事或許同樣重要。
品牌所擁有的故事,代表了品牌自身的底蘊和魅力。畢竟,時尚所兜售的不僅是服飾,更是夢想。
一直以來,愛馬仕都是一個很好的故事人。或許擁有無數女性故事的愛馬仕,才更有力量去為更多女性造夢吧。
編輯:Mos.
郵箱:general@fashionom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