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學區房、貴婦圈、贊助費,當媽的為了孩子有多拼?

2020-08-25 湖南荻邦出國

「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父母為了子女教育往往會投入巨大的教育成本,甚至尋找一些快捷跳板,教育焦慮也無處不在。

從入學趁早、學業趕快的「快」怪圈,到「順義媽媽」打造精英乃至貴族的決心。壞處自然不少:製造焦慮、不腳踏實地,但是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付出努力,不斷驅動向前。

《三十而已》的顧佳,為了獲得校董太太的幼兒園推薦信,幫她提鞋,自己光腳走下了21樓。

你說是忍辱負重也行,說是想走捷徑也罷。既然目標已經明確,結果就比過程重要。畢竟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才是頭等大事。

01

不管我們再怎麼強調教育的公平性,但稀缺性資源,大概率都出現在資本左右,與資本共生。

所以有了《三十而已》的顧佳,削尖腦袋往上爬,為兒子爭取教育資源的場景。

顧佳是階層流動的存在,她鼓勵設計師丈夫創辦煙花公司,一路披荊斬棘,衝破階層壁壘,從工薪階層成功躍升為中產階層。

敏銳的她總能找到向上的敲門磚,更是在兒子身上埋下階層流動的種子,流動的跳板,便是稀缺的教育資源。

為了給讓兒子拿到頂尖幼兒園的報名資格,顧佳說服丈夫咬牙買下富人云集的市中心大平層,背上了巨額貸款,但幼兒園的面試卻沒有一次性通過。

在得知住在頂樓的王太太(校董夫人)的推薦信很有分量時,她不僅親自做蛋糕登門拜訪,不惜給王太太提鞋,還為王太太解決小行星命名的問題。並最終,以「每年為幼兒園舉辦一場成本80萬以上的煙花秀」為籌碼,順利讓兒子入學。

她為了給公司拉訂單,讓孩子的精英教育之路不受經濟的制約,忍辱負重打入上海「貴婦圈」。

02

像《三十而已》一樣,影視劇裡為子女教育投入很多的父母比比皆是。

《虎媽貓爸》裡的趙薇為了女兒可以上重點小學,將豪華複式樓換成了老破小的學區房。

《初來乍到》裡的潔西卡,為小兒子埃文制定了人生規劃,勢將他培養成醫生或者總統。

在現實生活中,亦是如此。一個家庭有了孩子後,全家的重心便往教育上傾斜。為了讓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家長們總是不惜投入大量成本。

買學區房、陪讀、報班補課、上私立名校,已是常態。

之前有篇《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的文章在朋友圈引發熱議,其中,事件的主人公——一位高管媽媽,曬出了自己在女兒暑假的支出帳單:

一趟美國行:10天20000元

暑假請阿姨照顧:5000元

鋼琴考級,每周2節鋼琴課:2000元

遊泳班:2000元

英語、奧數、作文培訓:6000元

以上幾項開支總計35000元

所以很多父母紛紛表示:寒假和暑假,可以說是家庭一年兩度的破產季。

除了大量投入以搶佔國內最好的教育資源,當孩子到達一定年齡,很多有條件的家庭還會為子女謀劃留學之路。

03

無論如何,父母們都在用自己最大的財力和精力,帶給孩子最好的資源。

也有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想移民。

比如一些外地家長,受制於戶籍、學區房等問題,沒法讓孩子入讀當地的好學校,所以想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海外教育。

而一些經濟條件能跟上,能支持孩子就讀本地國際學校的家長,但苦於孩子沒有海外身份,拿不到入學資格。

還有一些家長本身想讓孩子出國留學,想提前拿一個移民身份,做好參加華僑生聯考和申請歐美名校的兩手準備……

父母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而在教育這條路上,家長都不願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教育投資是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如何規劃?如何讓孩子以後有更多選擇?值得深思!

免責聲明:本文封面和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到侵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顧佳:貴婦圈、學區房,「為了孩子,我必須無所不能!」
    她為了給老公公司拉訂單,讓孩子的精英教育之路不受經濟的制約,忍辱負重用一隻愛馬仕打入上海「貴婦圈」。正如自己所說的:「在出月子時,顧佳便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身背巨額貸款 只為孩子的學區房顧佳名牌大學畢業,是新晉創業精英的太太,陪著丈夫白手起家,家庭富裕。隨著老公生意越做越大,為了給兒子拿到頂尖幼兒園的報名資格,她說服丈夫咬咬牙買到了富人云集的市中心大平層,背上了巨額貸款。
  • 《三十而已》的姐姐被愛馬仕難住了,敲開貴婦圈的磚為何非得是鉑金...
    最近一周,愛馬仕因為被國產熱播劇《三十而已》作為展現貴婦圈層身份象徵的配飾道具,又引發了一輪廣泛熱議。 劇中,演員童瑤飾演的女主角顧佳為了獲得事業所需的資源,想盡一切辦法融入貴婦圈。
  • 中國父母為了孩子上學到底有多拼?
    「自從有了他,顧佳就死了,現在我是許子言的媽媽。」最近的熱播劇「《三十而已》裡,全職媽媽顧佳的一句話,戳中無數父母淚點。劇中最為扎心的一幕是: 顧佳為了孩子能上更好的幼兒園,不惜背上高房貸搬到高檔小區,結果卻卡在面試環節。
  • 《三十而已》顧佳式育兒觀:拼盡全力也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最近,熱播劇《三十而已》因貼近現實生活,引起廣大網友的共鳴,其中女主人公之一「精英型媽媽」顧佳教育孩子的方式獲得網友們的點讚!連閨蜜都覺得心疼她,可是顧佳卻笑著說:「這就是當媽的修行。」這一幕也戳中了無數的媽媽,是啊,一個母親為了孩子什麼都能做,愛是軟肋,亦是鎧甲。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顧佳一直十分果斷和有遠見。
  • 中國父母為了孩子上好的學校到底有多拼?你也這樣做嗎
    好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都會影響著孩子的未來。劇中的顧佳為了讓兒子從小不輸在起跑線上真是拼盡全力,這樣一位能力不輸霸道總裁的女人為了兒子的幼兒園名額低聲下氣,討好迎合富太,甚至光腳陪富太走樓梯,僅僅是為了一封入園推薦信。可見,她為了孩子可以放棄高貴,放棄面子。舉家貸款,搬進高端的學區房,花了長達一年的時間準備兒子幼兒園的面試,兒子在幼兒園表現不是很好,她又想辦法找人脈關係。
  • 《三十而已》貴婦圈算啥?讓李嘉欣靠邊站的她們,才是真正的名媛
    那《三十而已》一定當之無愧了,尤其是童謠飾演的顧佳為了在太太圈得到更多的機會買了價值一輛頂配轎車的包,更讓這部劇顯得與現實世界十分緊密。站在中間位置的李太太手中更是拿著價值上百萬的鉑金包,讓人不禁感嘆,這是該多有錢啊。但要說起真正的貴婦名媛,《三十而已》裡的貴婦圈根本就不算啥,能讓李嘉欣和徐子淇都靠邊站的邱氏三姐妹才是頂級的存在。
  • 孩子要幼升小了,父母要不要買學區房?
    有個朋友買房在島外,為了孩子能讀好點的學校,就買了個幾十平的學區房。但是不夠住,只能再租個房子住;原來的房子也就這麼晾著了。還有個朋友,直接買了個十萬一平的學區房,讀的是第一梯隊的中小學;但她是兩個孩子,也算划算吧。
  • 學校周邊房租售火爆 學區房想說愛你不容易
    這幾年,各種類型的房產名稱層出不窮,廉租房、二手房、小產權房、限價房等等,讓人眼花繚亂,現在又有一種概念房,那就是「學區房」。什麼是「學區房」呢?通俗地講,就是家長為了能讓孩子上一個優質學校而在一些「名牌中小學」附近購買或者租賃的房產。
  • 主編告訴你怎麼買學位房
    最近大熱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女主之一顧佳頻上熱搜。高學歷,高能力,高情商,有車有房,老公事業有成,兒子可愛乖巧。
  • 《三十而已》顧佳:育兒焦慮這件事,精英媽媽也不會例外
    所以,家長們哪怕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投資教育、買學區房、潛心打造社交圈,為孩子的未來打下基礎。那麼,那些處於「金字塔」頂尖的「人生贏家」,在教育下一代上也佔盡優勢嗎?學區房」。「學區房」是近兩年新出現的一個詞彙。在國內,學區房近幾年被地產商炒得火熱。許多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讓孩子在一個生活便利及安全的環境成長,因此不惜重金高價購買學區房。
  • 學區房,所有家長躲不開的一堂課
    為了讓孩子上好學校打好人生基礎,學區房成為千萬家長不約而同的選擇。《三十而已》的顧佳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不僅貸款購買高價學位房,還求助於住在頂樓的王太太,混跡於富太太圈。顧佳實力圈粉,說明了許多觀眾對她的經歷感同身受。
  • 從《三十而已》看精英媽媽的育兒生活:育兒焦慮,所有媽媽都一樣
    所以,家長們哪怕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投資教育、買學區房、潛心打造社交圈,為孩子的未來打下基礎。那麼,那些處於「金字塔」頂尖的「人生贏家」,在教育下一代上也佔盡優勢嗎?「學區房」。「學區房」是近兩年新出現的一個詞彙。在國內,學區房近幾年被地產商炒得火熱。許多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讓孩子在一個生活便利及安全的環境成長,因此不惜重金高價購買學區房。
  • 從《三十而已》看精英媽媽的育兒生活:不論貧富,大家都一樣焦慮
    所以,家長們哪怕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投資教育、買學區房、潛心打造社交圈,為孩子的未來打下基礎。那麼,那些處於「金字塔」頂尖的「人生贏家」,在教育下一代上也佔盡優勢嗎?最近在追《三十而已》這部電視劇,劇中的全職媽媽顧佳,是一個高顏值、高學歷、高能力的「三高」女人,她畢業於名牌大學,有2年的外企工作經歷。
  • 紐約學區版《三十而已》:哪個學區站C位
    對於全球華人來說,子女教育是一個家庭的頭等大事,在電視劇《三十而已》中同樣也是這樣,顧佳作為一名三歲男孩的母親,她為孩子的教育和生活操碎了心——正如她所說:「在出月子時,顧佳便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徐子言的媽媽」,出於做母親的一片苦心,顧佳和許多媽媽一樣,為了兒子能夠擁有更好的教育資源咬牙買下高檔學區的房產,努力想成為太太圈中的New money。
  • 郭晶晶兒子學費14萬,趙薇1.2億學區房!投資孩子讀書,富豪更拼
    養育孩子,僅僅一個教育問題就讓家長頭疼不已。一、拼教育的時代,父母都在努力奔跑在所有人的印象中,郭晶晶嫁入頂級豪門後卻始終保持節儉作風,引得網友一眾好評。上過這所學校的明星孩子還真不少,比如說前律政司司長黃仁龍的女兒、跳水運動員伏明霞的女兒,還有豪門貴婦徐子淇的女兒等等。可以說為了孩子上學,下血本的父母還真不少。不僅如此,趙薇為了讓女兒獲得香港九龍塘耀中國際學校的面試資格,竟跑去香港買了3套學區房,足足花了1.2億!
  • 《三十而已》顧佳背香奈兒被瞧不起,真正的貴婦英語如何表達?
    最近,國內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在看此劇時,對劇中的一個片段我印象深刻:顧佳為了挽救自家公司的生意,擠入上流貴婦太太圈,在第一次的太太茶會話合照時,顧佳背著的香奈兒2.55,在一眾太太們的愛馬仕面前,只能被她藏到身後,貴婦茶話會結束之後,在曬的朋友圈照片中,顧佳發現自己在照片中被裁掉了,原因就是自己還沒有一隻愛馬仕包包。於是顧佳不惜拼盡身價買一個愛馬仕包包。
  • 天價學區房內幕:相距20米每平差1萬元(組圖)
    記者走進一家中介網點,發現店裡有一家三口正在諮詢買二手房的事情。  記者:「您今天來看什麼樣的房子?」  學區房客戶王永建:「主要是為了孩子,方便能上學的。」  記者:「那您自己目前是有房子住?」  王永建:「對」。  記者:「那在這兒看房子專門是為孩子?」  王永建:「專門為孩子來看的。」
  • 帝都媽媽養娃有多拼
    《三十而已》播完以後,不少朋友又開始討論「顧佳式媽媽」。貸款買學區房、為孩子進私校給王太太提鞋、賣首飾學馬術……一系列操作,讓範主不禁想到了之前扒過的《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這本書。今天,就給大家一起扒扒帝都媽媽,到底有多拼吧~----------我是分割線----------學區房
  • 學區房價格為何居高不下?家長:買的不是學區房,是孩子的朋友圈
    ,家長們在孩子身上傾注了太多感情, 也寄宿了太多的心願,而讀書就是孩子未來的出路,在我國學校和學校的差距是非常的大,名校出身,資源廣闊工作好找,獲得成功的機率變高,普通學校出來,獲得成功的概率會小,所以父母們都會拼盡全力讓自己的孩子未來能夠過得更好。
  • 國際學校圈媽媽的口述:P掉顧佳的貴婦家長,只是少數派
    對想要積極融入貴婦圈的顧佳而言,國際學校不只是提供豐富教育資源的場所,更像是廣結富貴緣,並藉此實現階層躍升的踏板。即便這踏板上滿是釘子,難免割破尊嚴,顧佳們仍想夠一夠。當然,《三十而已》裡的情節仍有戲劇化的成分。僅從P掉「塑料姐妹花」這一行為來講,就有違社會人的情商水平。有素質的貴婦圈難道學不會朋友圈分組的社交技能?「劇裡的貴婦圈沒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