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黃小黃
[ 黃小黃,80後寶媽一枚,閃亮登場。]
昔孟母,擇鄰處。
子不學,斷機杼。
——《三字經》
兩千多年前孟母三遷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孟母的教育理念更是被世代歌頌和效仿。這不禁讓人感慨:
「學區房」在中國古代,就已經存在!
近期高考,中考陸續放榜,教育界兩大戰場終於落下帷幕。這讓本已關注度頗高的學區房熱度再次提升,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為了讓孩子上好學校打好人生基礎,學區房成為千萬家長不約而同的選擇。
《三十而已》的顧佳為了孩子的上學問題,不僅貸款購買高價學位房,還求助於住在頂樓的王太太,混跡於富太太圈。顧佳實力圈粉,說明了許多觀眾對她的經歷感同身受。
《三十而已》劇照
學區房,私校面試,這些事情不僅在中國有,國外也是一樣。
美國在整個基礎教育期間,遵循的都是劃片入學的原則,全國大概15000個學區。因此,學區房的概念,固然不如中國突出,但實實在在存在學區房。
北京西城一個胡同裡的平房,10平米不到,也能賣出500多萬的價格,而且還一房難求。
家長們瘋狂起來是一樣的,它的本質是人口結構和教育資源的不匹配,從而產生畸形價格上漲。
《學區房72小時》劇照
孩子的比賽,就是父母的戰場,全世界媽媽的焦慮是一樣的!
《小歡喜》劇照
如今瀋陽頭部的學區資源,單價已經2w+,更有甚者已經突破了5w,加上課外輔導,這樣的教育成本真的值得如此投資嗎?
此前,瀋陽及大連發布了多個關於學區房的政策,如民辦學校搖號,多校劃片,部分二手房落戶滿6年等,無疑會對學區房行情造成一定的影響。
有人說學區房要涼涼了,但是市場上卻是空前的火爆。
自7月31日鐵西區熱點學區二手房需滿六年的政策出臺以來,鐵西區的學區房著實又火了一把,每天到房地產交易中心辦理二手房買賣,繼承業務,超9成與學區房有關。
我們不妨合理地推測:
鐵西僅是試點區域,明年或以後,和平,瀋河等其他教育大區也可能會實施類似的政策。
這意味著學區房限售的時間更長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區房的流動性和投資屬性。
但是,真正好的學區房價值依然凸顯。因為選對學區房留給家長的不僅僅是較好的學習環境,更是家庭財產的雙贏。
鐵西房地產交易中心,圖片來源「棟查樓市」
2020瀋陽各區三校錄取情況統計
(上圖為瀋陽學區房公眾號總結的各區三校錄取情況,非常有價值。不過,有教育界人士已提出部分異議,觀點會有局部變化,我們權當參考。——編者注)
從中考成績,反推回來,該如何選擇學區?
學區,顧名思義,應該先選區再擇校。
總結一下:
從今年各區三校錄取情況來看,和平區教育水平無疑是最強最穩的。
和平以一區之力收穫了全市1/3的三校名額。瀋河,全區穩居第二,25%的三校名額。
瀋河的7中從成績來看,依然是單校翹楚,但似乎已經無法和和平三傑(南昌,126,134)對抗。而且可能面臨著另一種風險,即從2021年開始,三校實行招生指標到校政策,每所學校指標到校比例不低於招生計劃的50%,七中的硬實力有待考核。
但從全市範圍來看,指標到校對於一些教育弱區來說,自然是好事。
大東躍居第三,以尚品學校的優異成績為代表的大東學子,收穫的三校數超過了人口大區鐵西。而鐵西區相較其他市內四區,稍稍顯弱,三校人數差不多是和平的1/3。
皇姑區,180多個三校,佔全市14%,再加上指標到校後的120和11中今年高考大放異彩,皇姑的老牌教育優勢地位還是一如既往地顯眼。
除了市內五區,都是個位數,未來這幾個區域的中考成績,我們再多做觀望。
從瀋陽市內五區中小學學生區域流動數據能看出,大東和鐵西流失太嚴重,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把目光聚焦到中考和指標到校紛紛佔優勢的和平。
和平區2020年入初中人數對比2014年入小學人數增加了51%。 目前來看,大東,鐵西,皇姑的好房子越來越多的時候,才能留住更多的人,這無疑也是房產的最佳穩定器。
學區房究竟價值何在?
學區名額,周邊環境,房產升值,就這三點。
關於學區名額,周邊環境,這裡不多贅述了。
學區房價上漲的根本,是家長對優秀教育資源的爭奪,是現有優秀教育資源滿足不了家長孩子的需要,即供求矛盾造成的。
為了回應家長們對教育公平的訴求,ZF所做的是擴張優質學校,試圖建立一個無所不在的重點學校烏託邦。近期,瀋陽發布《瀋陽市關於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實施方案》,2022年計劃新增67所中小學。
所謂的學區,真正重要的是要看生源,生源決定了教育質量。
伴隨著學苗生源圈層的分化,教育資源集團化的均衡,新成立的集團分校名校也有可能會逆襲。這方面的代表——長白的價值走向巔峰,也恰恰是從它的教育價值被認可之後。
而對於一些所謂的名校分校,需要理性地去想一下,這的學區房真的能達到期待的增值空間和好的教學質量嗎?
在一個城市遍地都是名校分校的大環境下,大潮退去,我們就能看到誰在裸泳。
中考過後,學區房還需理性看待。除了學區房,教育部門還有更多的路要走,這包括教育資源的平均分配,私營教育機構的平等發展等等。
但話說回來,為了給孩子好的教育,僅僅有學區房就足夠了嗎?
黃佬邪在學區房講座中,提出了明確的觀點:
升學率,與家長的經濟能力,教育程度息息相關!
如果孩子從出生開始,他的住所已經充滿了良好的教育氛圍,其成長之路大概率會暢通無憂。
有句話說得好:
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真的不是人人都有資格去搶學區房,它不是必須有的。有能力,自然可以買,但能力不足,也不必為學區房馬首是瞻。
未來社會需要的,是那種邏輯思維縝密,能夠應對變化,提出獨特想法的創造性人才。
中高考結束,這不能算是一段教育的結束,而應該是新的開始。
三十而立的你,是否會和顧佳一樣為了學區房拼盡全力?如果可以,你願意省下錢換一種方式投資孩子嗎?歡迎在留言區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