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目前中國社會與醫療並列的最重要的民生大事。隨著上世紀70年代恢復高考以來,高考逐漸成為了所有家庭的頭等大事,而且伴隨著高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高考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商業化的模式:學區房-重點小學-重點初中-中考-重點高中-高考-重點大學。
在這個模式裡邊,我們可以看到幾個非常重要的點:學區房、小學、中考、高考。這是一個環環相扣的中國的高考模式,首先搶佔了學區房,才能進入重點小學,重點小學又會對應著重點初中,只有上了重點初中才能夠有一個好的中考成績,才能上重點高中,重點高中意味著會有一個好的高考成績,那麼就對應著上重點大學。
我們今天再來聊一聊中考的那些事。
中考是學生人生的第一個分水嶺,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中考是學生第一次面對淘汰式的考試,在這之前學生面對著所有的考試,都只是看分數,看排名,起到一個檢驗學習成果的作用,而不存在淘汰的功能。每一個孩子都可以上小學,都可以上初中,然而中考第一次讓孩子們感受到了人生的殘酷,社會的殘酷,面對著每年中考僅有50%的升學率的事實,我想每個學生心裡都會用這個巨大的壓力,考上了高中才能繼續自己的大學夢想。
正是因為中考是第一次淘汰制的考試,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上重點小學。因為重點小學會對應著重點的初中,孩子進入重點初中之後,藉助重點初中的優質的教育資源,孩子才能夠在中考的殘酷競爭當中脫穎而出,進入理想的重點高中。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家長們第一次在學區房上做出的投資真的是非常的物有所值,而且具有前瞻性,因為他們的確讓孩子贏在了起跑線上。
因為初中教育屬於九年義務教育,所以在公立中學上學是不需要花錢的。如果你的孩子學習足夠好,能夠順順利利的通過中考,考上高中,那恭喜你,你的孩子為你節約了一大筆錢。
在公立高中真的就不需要再花錢了嗎?那當然是不可能的。每個公立中學的初中都有普通班和重點班的分別,重點班一定是這個年級最好的老師,這個班也被戲稱為「關係戶班」,都是一些和學校有千絲萬縷聯繫的人的子女,還有一些是通過贊助費進來的學生,所以想去重點班還是要花點錢的。
初中階段有它的特殊性,初中的孩子是最難管理的,他們正好處在青春期,各種叛逆讓家長和學校都頭疼不已,於是很多升入初中的孩子的學習成績都會有一個非常大的波動。
這個時候家長們怎麼辦呢?補課。
不論重點中學還是普通中學,除了少數的學霸,大部分的學生都需要通過補課來提高成績。如果說小學生的補課還是屬於小打小鬧,那麼從初中開始,補課才真正的進入了殘酷。
初中九門課,如果全部補習,補課費就是一筆很大的支出。再說補課的老師,找到一個好的補課老師很不容易,不論是教育機構的老師,還是在校的老師,那些特別優秀的老師,他們的補課計劃早就已經排滿了,甚至有些家長在一兩年前就已經開始排隊了,就是為了孩子在升入初中之後,能夠得到這個老師的教授。所以從初中開始,補課就不光是錢的問題了,還需要你的人脈和關係。
隨著中考競爭的日益激烈,很多民間的資本開始進入到了這塊巨大的市場,民辦中學,私立中學,甚至一些教育機構都開設了初中的全託補課班。這些機構和學校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學生有了第二次選擇的機會,沒有進入重點高中,學生還可以去教學質量好的民辦、私立學校,可以有參加高考,進入大學的機會。
民辦學校的入場,攪動了中國教育這潭死水,以前家長和學生沒得選擇只能去公辦學校,現在民辦學校的出現,讓家長和學生有了更多的選擇。這幾年公立學校明顯感到了競爭的壓力,為了吸引尖子生,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軟體和硬體的實力,這是非常好的現象。
民辦學校因為其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管理模式,在與公辦學校的競爭中往往佔據上風。我們就以我所在城市為例,在我們這座四線城市,中考升學率最高的不是公辦學校而是一所名為景開的民辦中學,每年都是以100%的重點中學升學率名列前茅,以至於很多的家長為了能夠進入到這所中學,不惜花費10萬元的所謂的助學金,同時每年還要交納各種費用將近3萬元。
大家可以算一下,3年初中學習下來家長和學生需要付出將近20萬元。這對於很多的普通家庭來說都是一筆很大的支出,如果在一線城市這個費用估計肯定還得翻幾倍。雖然民辦學校有一個好處,因為屬於封閉式管理,家長不用操心孩子的學習,也不用給孩子補課,可以說是一次投入省心省力,但是相對於公辦學校,投入還是很大的。
如果這時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中國的高考模式:學區房-重點小學-重點初中-中考,真的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模式,因為只要進入了重點初中,只要孩子能夠跟著老師認認真真的學習,中考一定不會特別差,很大機率可以考入一個重點的高中。
好了,我們中考就聊到這吧,下次我們聊一聊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