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各種類型的房產名稱層出不窮,廉租房、二手房、小產權房、限價房等等,讓人眼花繚亂,現在又有一種概念房,那就是「學區房」。什麼是「學區房」呢?通俗地講,就是家長為了能讓孩子上一個優質學校而在一些「名牌中小學」附近購買或者租賃的房產。雖然這個名詞的概念還比較模糊,不一定嚴格,也沒有得到官方的承認,但是「學區房」的火爆在一些城市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那麼,西安市的學區房情況如何呢?我們《今日點擊》欄目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2006年,在西安高新區工作的孫先生,為了孩子的上學便在高新區的楓林綠洲買了一套房產。
孫先生:為了孩子上學我們看了一圈最後選擇還是在這個地方買房,因為當時開發商說這邊的業主每一戶都有一個上高新三小的指標,也就最終再楓林綠洲買了房子。
孫先生說,雖然自己的孩子當時還沒到上小學的年齡,但是,面對名校有限的名額和激烈的競爭局面,他只能採取這種無奈的選擇。
孫先生:當時這個地方周邊的房價也就是在三千左右,這個地方就貴一點 ,在三千六到四千。
解說:孫先生說,其實自己的經濟情況並不是很好,但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他東挪西湊交了房子的首付,剩餘的款項通過銀行貸款20年解決。因此,每月要還3000多塊錢的貸款。
學校周邊樓盤大打學區牌
其實,在西安市,像孫先生這樣為了孩子而購買了或者準備購買「學區房」的家長還有很多,不少開發商也正是抓住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在房屋銷售中大打「學區房」牌。
8月上旬,記者以購房者的身份來到了西安市友誼西路附近的伊頓公館售樓中心。聽說記者想買學區房,售樓人員便熱情地介紹起來,說他們樓盤毗鄰西工大附中,優勢很多。
售樓人員:我們現在每套房子都(可以)有一個西工大附中、附小、包括幼兒園的一個教育名額。
售樓人員說,伊頓公館帶西工大附中「教育指標」的房子每平方米售價12000元。在這個售樓中心,記者感覺到售樓人員不是在賣房子,而是在宣傳學校,好像有好學校的入學名額才是他們樓盤的核心競爭力。
售樓人員:我們所有的學生全部進來以後都是插班生,而且西工大唯一的好處是不分好壞班。
售樓人員告訴記者,學校會根據考試的成績分班,並交少量的贊助費。如果不買他們帶指標的房子,你就是有再多的錢,想給學校交贊助費也沒門。
售樓人員:贊助費你孩子如果分數高的話就交的少。
記者:贊助費到時候大約還需要多錢?
售樓人員:3萬到5萬。
記者了解到,伊頓公館附近還有不少樓盤,但是這些樓盤因為不帶「名校」的教育指標,因此上售價要低不少。
西荷豐潤國際公寓售樓人員:售價是八千五到九千, 一千八的裝修標準。
西荷豐潤國際公寓距離伊頓公館僅僅三百米左右,但除掉裝修費,每平方米的銷售均價也就是七千元左右,伊頓公館的所謂「指標房」每平方米要比這個樓盤高4、5千塊錢。
伊頓公館附近一些樓盤的銷售人員說,其實他們也想讓自己的樓盤帶上名校的指標,因為這樣的房子好賣,但是這樣的緊缺資源並不是每一個開發商都能拿得到的。
在伊頓公館售樓中心,售樓人員給記者透露了他們老闆的能耐。
售樓人員:他都做的是碑林區的教育地產,所以他有這個關係網。另外我們項目給西工大附中蓋了一棟教學樓,投資了5000萬蓋了一棟教學樓,所以西工大附中王校長才給我們這個名額,每年100個,連續8年。
雖然兩個樓盤因為戶型、周邊環境等差異,不完全具有可比性,但無疑,「教育指標」對房價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記者了解到,不僅是新開發的樓盤,還是二手房,「學區房」業務都很紅火。在西安高新區高新一中附近的一家房屋中介所,聽說記者想要學區房,這裡的業務人員不是先介紹房子卻先推薦起了學校。
售樓人員:高新一中我給你講,你只要進去,你倒數第一都能考上一本。
業務人員告訴記者,這幾年,高新一中周邊已經基本沒有帶上學指標的新樓盤了,有一些老的樓盤,可能還帶有上初中和小學的指標,這都是一些炒房客買下房子後沒用的,但這些指標很少,搶購的人較多。
在西安東方地產南郊的這家分店,業務人員告訴記者,學區房一般分為在名校周邊租賃和出售這兩種形式,但不管是哪一種形式,它的租金和房屋售價都會高出一般的房子。
採訪東方地產店長劉斌:有上學指標的社區都會比周邊的租金高出10%到15%,買賣的話,社區本身有名校的,買賣的價格也會高出一部分。
張先生在西安北郊上班,經過一番周折,他的女兒今年九月份將在西安南郊一所名校就讀。為了方便照顧孩子,今年春節剛過,他就忙著就在學校周邊租房子。
張先生:還給人家多交了半年的房費,這房子還貴得很,一個月比別的地方貴,好不容易租了這一套七八百塊錢,沒辦法一次給人家交三年。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的學校,不少家長要不找關係,尋門路,掏上一筆數額不小的贊助費;或者就要想方設法掏高價購買所謂的「學區房」,希望能得到所謂「名校」的入學資格。說到底,「學區房」的火爆其實還是好學校「僧多粥少」的體現。
市民:每個學校都辦得很好,每個小孩都可以去上好學校,也不用去爭搶這個學位房了,這個房價就不會這麼火爆了。
市民:政府應該對教育薄弱的學校進行加強提高,特別要提高這些學校的軟實力,因為教師隊伍的提高不是一兩天的事,要提高教學質量,不是說樓要蓋的多高就是好學校,關鍵是要看軟實力。
市民:這也是個資源不對等,優勢資源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大多數人達不到這個條件,
這是一個典型的資源不對等的現象。因為有錢的人是少數,有名額的學校是少數,那麼大多數怎麼辦,我認為這個社會,應該通過合理的資源配置,讓更多的老百姓在這個優勢資源中得到更好的社會配置的資源的享受。
學區房火爆根源在資源分配不均衡
中國教育學會理事、西安市教育學會會長許建國認為,「學區房」表面上看是一個房地產問題,但實際上是一個社會現象。
許建國:問題的癥結就在於我們的學校不能夠均衡的發展,如果我們的學校均衡發展了,那麼房地產商可能就會失去了這樣的商機,那麼我們的家長就沒有必要去挑選好的學校。因此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就是要促進教育的均衡發展,除了政府要加大對教育的投入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教育部門自身要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軟體層次。
「學區房」是房地產市場的衍生品,同樣也是現行教育體制下的一個獨特的現象。「學區房」的火爆,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高房價的推手。同時,學區房的出現也滋生了一些教育腐敗,各種拉關係找熟人的現象也是這些名校的領導不能嚴格約束自己。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優勢資源的集中對眾多的家長和學生也是一種不公平現象。面對「學區房」帶來的困惑,需要家長調整心態,根據自身條件審慎選擇,但要徹底解決這一困局,恐怕儘早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最為關鍵。
HOT:萬科公園華府低容積率改善性住宅
諮詢電話:400-819-1111轉829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