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B肝-肝硬化-肝癌」這個肝病三部曲,查出B肝後,都知道要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堅持吃藥,但是有件事可能許多B肝患者都忽略了,導致最後病情加重。一位年輕的肝硬化患者引發的感悟:B肝患者,有一件事真的不能省,這到底是指哪件事?下面醫生好好跟大家說一下,B肝患者一定要放心上。
B肝患者小李,才32歲,但前段時間他因腿部浮腫來檢查,沒想到經過檢查發現,B肝惡化了,已經發展成了肝硬化,出現了肝腹水的症狀。小李跟父母都很納悶,明明一直在堅持吃抗病毒藥物,為何病情還會加重?醫生詢問他:「之前一次複查是什麼時候?」小李沉默了,因為他也記不清了,近一兩年都沒有複查。
醫生提醒:B肝患者,定期複查這件事真的不能忽略
並不是說只要堅持吃藥,病情就能被很好地控制住,藥物也是有耐藥率的,即便是恩替卡韋這種耐藥率很低的藥物,若長期吃,也可能會產生耐藥。在吃藥期間,若沒有定期複查,就無法得知體內的B肝病毒活躍的情況,不能非常有效地將病毒控制住,病情惡化了也不足為奇。
B肝病情如何發展,跟多種因素有關,不是只要吃藥就可以的,其實患者在就診時,醫生都會提醒患者以及家屬要定期複查,但可能他們並沒有真正聽到心裡去,總覺得吃藥才有效,多長時間複查一次影響並不大。
B肝患者,要定期複查哪些項目?
肝功能常規檢查:肝臟出問題,複查時檢查肝功能是基本操作,檢測膽紅素、轉氨酶等肝功能指標,可以從大體上了解肝臟的健康情況,為進一步的檢查奠定基礎,不至於找不到方向。
B肝兩對半:定期檢查B肝表面抗原、表面抗體、e抗原、e抗體和核心抗體這五項,通過不同的組合可以判斷B肝病毒感染的具體情況,知曉病毒的活躍和複製程度。
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是診斷肝癌的一個重要標誌物,一般來說,若甲胎蛋白水平超過400,持續居高不下,要提高警惕,可能是肝癌的預兆。對於B肝患者來說,定期檢測甲胎蛋白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和早期發現肝癌。
血糖水平:肝臟可以合成糖原,對於糖代謝有參與作用,體內血糖水平也跟肝功能有關,肝炎合併糖尿病是B肝患者身上常見的一個併發症。若是能定期監測血糖,就可以起到預防作用,如果發現血糖升高,就可以及時幹預,將血糖降到正常值,避免引來糖尿病,不會耽誤B肝的治療。
另外,也提醒B肝患者,在生活中也要養成健康的習慣,菸酒要趁早戒,不要自己隨便吃什麼大補的食物或者保健品,小心適得其反,加重肝損傷。
總而言之,在B肝的治療上,想要更快消滅病毒,促進肝功能的恢復,定期檢查這件事真的不能省,如果忽視,可能不僅會加重病情,還容易出現各種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