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給了孩子誠信的品質,也就等於給了孩子自信的砝碼,因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一定能夠獲得別人的信任,也就等於收穫了自信的資本。誠信是撐起孩子自信的槓桿,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行為,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列寧小時候聰明又好動,他經常會弄壞家裡的東西。有一次, 8歲的列寧和媽媽一同去阿尼亞姑媽家中做客,生性活潑好動的小列寧一不留神就將姑媽家的花瓶打得粉碎。但是,沒有人看見是他弄碎的。
事後,姑媽追問孩子們:「是誰將花瓶弄碎的?」
其他孩子都大聲地說:「不是我「。
小列寧因為與姑媽還不太熟悉,再加上是在生人家中,於是他害怕遭到責備,也跟著大家說:「不一是我!」
知子莫若母,母親看見列寧的表現就已經知道,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他在家經常會發生類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寧每次都會主動地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母親雖然對列寧這次的表現有些失望,仍然沒有當面揭穿他,而是想辦法讓犯錯的孩子勇於承認錯誤,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於是,母親裝出相信他的樣子,一直沒有提及此事。但是在此後的3個月內,母親一直給兒子講述各種各樣關於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小列寧良心深處萌發的羞愧感。
從這時起,母親明顯感覺到小列寧的變化,他不如之前活潑好動了,似乎時刻都在接受良心的折磨。一日,當小列寧正準備人睡前,母親向往常一樣撫摸著他的頭髮, 並且給他講故事,不料小列寧突然失聲大哭起來,並且詳細地對母親說:「是我欺騙了阿尼亞姑媽,那隻花瓶其實是我打碎的。」
聽完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小列寧說:「 給阿尼亞姑媽寫封信吧,主動向她承認你的錯誤,相信姑媽一定會原諒你的。」於是,小列寧馬上起床,並且在媽媽的幫助下,給姑媽寄出了一封關於承認錯誤的信件。幾天後,小列寧收到了姑媽的回信,姑媽在信中說:「原諒小列寧的行為,並且稱讚他是個誠實的好孩子。」
得到原諒的小列寧十分高興,又像以前樣過著快樂的日子。他還悄悄地對媽媽說:「做個誠實善良的人真好,不用時刻遭受良心的譴責!」列寧的媽媽一直都非常重視他的誠信教育,因為在她看來,一個不守誠信的人是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他們會因為失去別人的信任而變得自卑墮落。
列寧17歲在上大學期間就開始學會吸菸,媽媽很擔心列寧的健康狀況,因為童年和少年時代的列寧身體並不是十分健壯和結實的,她很明白吸菸的害處,所以對兒子日益上癮的吸菸狀況很是傷腦筋,並且多次勸慰列寧要戒除這一不良嗜好。
開始時,列寧只是微笑應對媽媽的勸告,並且說:「放心吧,媽媽,我的身體很健康,吸這點菸是不可能造成多大的危害的。」但是媽媽依然因為疼愛而想方設法叫兒子戒菸,可是效果甚微,後來母親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一天,媽媽對列寧說:「孩子,我們一家是靠你父親的撫恤金生活的,而且撫恤金的金額比較小,所以,每件多餘東西的支出都會直接影響到家庭生活的,雖然你吸菸花不了多少錢,但是天長日久,算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假如你戒菸,不僅對身體有好處,並且對家庭生活也是有好處的。」
當時的列寧因為參加革命而被大學開除了,此時毫無經濟來源,且思想早熟而又尊重母親的他很受震撼,他對母親說:「好的,媽媽,您說的這些是我之前沒有考慮過的,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就不吸菸了。」說完就將口袋裡的煙掏出來放在桌子上,不再摸它了,從此以後,列寧毅然戒了煙,並且終身不吸菸。
此後的列寧果然做到了,不但如此,他還督促別人改掉這個壞習慣。列寧在參加「星期六義務勞動」時,有一位年輕的紅軍指揮員對列寧很是尊重,出於禮貌就請列寧抽菸,列寧婉言地謝絕了,並且笑著幽默地說:「同志,你在戰場上能夠與敵人勇猛地作戰,你為什麼不能跟吸菸作鬥爭呢?我以前也是一個吸菸者, 但是自從我答應了母親的請求後就戒掉了。這轉變讓我異常興奮, 從此之後,我便有自信能夠做到任何事情!」
很顯然,戒菸成功的列寧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從列寧的母親對他的教育就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總是潛移默化的。教育孩子誠實、守信,就等於給了他另一種自信,這是金錢買不到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