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誠實就等於給了他另一種自信,這是金錢買不到的教育效果

2020-11-10 童稚學

家長給了孩子誠信的品質,也就等於給了孩子自信的砝碼,因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一定能夠獲得別人的信任,也就等於收穫了自信的資本。誠信是撐起孩子自信的槓桿,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行為,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列寧小時候聰明又好動,他經常會弄壞家裡的東西。有一次, 8歲的列寧和媽媽一同去阿尼亞姑媽家中做客,生性活潑好動的小列寧一不留神就將姑媽家的花瓶打得粉碎。但是,沒有人看見是他弄碎的。

事後,姑媽追問孩子們:「是誰將花瓶弄碎的?」

其他孩子都大聲地說:「不是我「。

小列寧因為與姑媽還不太熟悉,再加上是在生人家中,於是他害怕遭到責備,也跟著大家說:「不一是我!」

知子莫若母,母親看見列寧的表現就已經知道,花瓶是淘氣的小列寧打碎的。因為他在家經常會發生類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寧每次都會主動地承認錯誤,從未撒過謊。母親雖然對列寧這次的表現有些失望,仍然沒有當面揭穿他,而是想辦法讓犯錯的孩子勇於承認錯誤,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於是,母親裝出相信他的樣子,一直沒有提及此事。但是在此後的3個月內,母親一直給兒子講述各種各樣關於誠實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著小列寧良心深處萌發的羞愧感。

從這時起,母親明顯感覺到小列寧的變化,他不如之前活潑好動了,似乎時刻都在接受良心的折磨。一日,當小列寧正準備人睡前,母親向往常一樣撫摸著他的頭髮, 並且給他講故事,不料小列寧突然失聲大哭起來,並且詳細地對母親說:「是我欺騙了阿尼亞姑媽,那隻花瓶其實是我打碎的。」

聽完孩子羞愧難受的述說,媽媽耐心地安慰小列寧說:「 給阿尼亞姑媽寫封信吧,主動向她承認你的錯誤,相信姑媽一定會原諒你的。」於是,小列寧馬上起床,並且在媽媽的幫助下,給姑媽寄出了一封關於承認錯誤的信件。幾天後,小列寧收到了姑媽的回信,姑媽在信中說:「原諒小列寧的行為,並且稱讚他是個誠實的好孩子。」

得到原諒的小列寧十分高興,又像以前樣過著快樂的日子。他還悄悄地對媽媽說:「做個誠實善良的人真好,不用時刻遭受良心的譴責!」列寧的媽媽一直都非常重視他的誠信教育,因為在她看來,一個不守誠信的人是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他們會因為失去別人的信任而變得自卑墮落。

列寧17歲在上大學期間就開始學會吸菸,媽媽很擔心列寧的健康狀況,因為童年和少年時代的列寧身體並不是十分健壯和結實的,她很明白吸菸的害處,所以對兒子日益上癮的吸菸狀況很是傷腦筋,並且多次勸慰列寧要戒除這一不良嗜好。

開始時,列寧只是微笑應對媽媽的勸告,並且說:「放心吧,媽媽,我的身體很健康,吸這點菸是不可能造成多大的危害的。」但是媽媽依然因為疼愛而想方設法叫兒子戒菸,可是效果甚微,後來母親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一天,媽媽對列寧說:「孩子,我們一家是靠你父親的撫恤金生活的,而且撫恤金的金額比較小,所以,每件多餘東西的支出都會直接影響到家庭生活的,雖然你吸菸花不了多少錢,但是天長日久,算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假如你戒菸,不僅對身體有好處,並且對家庭生活也是有好處的。」

當時的列寧因為參加革命而被大學開除了,此時毫無經濟來源,且思想早熟而又尊重母親的他很受震撼,他對母親說:「好的,媽媽,您說的這些是我之前沒有考慮過的,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就不吸菸了。」說完就將口袋裡的煙掏出來放在桌子上,不再摸它了,從此以後,列寧毅然戒了煙,並且終身不吸菸。

此後的列寧果然做到了,不但如此,他還督促別人改掉這個壞習慣。列寧在參加「星期六義務勞動」時,有一位年輕的紅軍指揮員對列寧很是尊重,出於禮貌就請列寧抽菸,列寧婉言地謝絕了,並且笑著幽默地說:「同志,你在戰場上能夠與敵人勇猛地作戰,你為什麼不能跟吸菸作鬥爭呢?我以前也是一個吸菸者, 但是自從我答應了母親的請求後就戒掉了。這轉變讓我異常興奮, 從此之後,我便有自信能夠做到任何事情!」

很顯然,戒菸成功的列寧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從列寧的母親對他的教育就可以看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總是潛移默化的。教育孩子誠實、守信,就等於給了他另一種自信,這是金錢買不到的教育效果。

相關焦點

  • 人生在世,除了金錢,這幾種財富也必不可少
    說到財富,人們自然會想到金錢、土地、工廠、公司、股票等等。不錯,這些都是財富。但這只是外在的財富,每個人自身其實都自帶了許多寶貴的財富。網上流傳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年輕人,老是抱怨自己時運不濟,發不了財,終日愁眉不展。
  • 越是層次低的父親,越喜歡用這3種方式教育孩子,反而適得其反
    並且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會影響著孩子,越是層次低的父親,越喜歡用這3種方式教育孩子,但是往往會適得其反,害了孩子還不自知,所以各位父母們一定要重視,並及時地去進行改正。種方式教育孩子,反而適得其反第一種:喜歡給孩子施加壓力父親在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時,他們所採用的手段往往比母親所使用的方法要更加嚴厲。
  • 在當今世界,給孩子的誠實教育會成為孩子成功的阻礙嗎?
    有一部分家長是真心這樣覺得的:「我們以身作則、苦口婆心教孩子誠實、正直、善良,讓孩子認為這是美好的品德,可偏偏他卻是最受欺負的那一個!」合夥做了什麼壞事,小夥伴們都一個推一個,偏偏是我家那個老實孩子自己站出來。
  • 誠實的重要性和謊言的危害性!這樣教育孩子效果更好
    誠實的重要性和謊言的危害性! 昨天我給女兒打電話問她作業寫好了沒有?她告訴我寫好了。然後我問她你說的是實話嗎?她笑嘻嘻的告訴我說, 是實話。我又問了她一遍你到底寫作業了沒有?她這次卻告訴我說 沒有來,一直在外面玩來。我告訴女兒爸爸告訴你謊言的背後隱藏著一定的有害因素!你要誠實 不要撒謊 啊!
  • 5種媽媽,容易教出自卑的孩子,找回自信,這簡單的3種方法就夠了
    而在現代家庭中,媽媽是孩子接觸最多的成員,因此媽媽日常的教育很重要。這5種媽媽,容易教出自卑的孩子。看看你有沒有對號入座。從而散失自信了。你可能不知道,孩子有多努力這次才考了80分,這對他來說,也是一個大跨越。
  • 金錢買不到幸福?事實是一個人收入越高他就越快樂,不存在幸福收入...
    金錢買不到幸福?我們常說,金錢買不到幸福。但其實從科學角度來說,這句話並不正確。2010年,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就打破這句被大眾奉為圭臬的名言。他們的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所在家庭的年收入低於75000美元時,他處於幸福感缺失狀態,並且收入越低,他就越不快樂;而對於收入頗豐的人來說,無論收入超出75000美元多少,他也得不到更多的幸福與快樂。這項研究衝擊了「金錢買不到幸福」的觀點,但同時也否定收入越高就越快樂。收入與幸福之間存在一條界限,而家庭年收入7.5萬美元就是幸福的門檻。
  • 讓小孩告別恐懼,誠實自信!讀羅素的《教育與美好生活》有感
    羅素的這本書,無論思想上還是文字上都不屬於高深之作,如他在引言中所說:「書裡的看法源於我關於自己孩子的一些困惑,因此這些見解並不冷僻或抽象。」這本書只是以最低限度的一般化理論對形形色色的話題進行了一系列議論和評說,其中許多的敘述和建議非常具有操作性,最可貴的是該書閃耀著理智的光輝,承載著以人為本、以教育創造美好生活為使命。值得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去學習、反省、深思。
  • 李玫瑾教授說育兒:金錢買不來教育,教育需要親力親為
    ,什麼樣的教育都容易,一旦孩子長大了,教育起來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了。有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重視孩子的事,等孩子長大了,出現問題了,才想到花錢買教育。父母花錢能買到教育嗎?【李玫瑾】:如今的金錢社會,一些年輕的父母,生了孩子就花錢請人帶孩子;孩子長大了,出現叛逆、早戀、厭學、網癮、打群架、夜不歸宿、在外結交社會不良青年等問題,還是想花錢請人教育自己的孩子。
  • 5種媽媽,容易教出自卑的孩子,找回自信,簡單的3種方法就夠了
    而在現代家庭中,媽媽是孩子接觸最多的成員,因此媽媽日常的教育很重要。這5種媽媽,容易教出自卑的孩子。看看你有沒有對號入座。第一種:喜歡進行「打擊式教育」的媽媽「打擊式教育」,我們還有一個美麗的「外衣」,叫「激將法」,它的表現形式通常有取笑、挖苦、打擊、否定等。
  • 海嘎少年:鄉村教育的另一種可能
    這群少年來自貴州「海拔最高」小學——六盤水大灣鎮海嘎小學,他們在老師的指導下組建了自己的搖滾樂隊。日常演唱視頻在網絡上走紅後,這些熱愛音樂的孩子在學校操場上完成了人生中首場屬於自己的演唱會。這場演唱會被抖音直播,吸引了超過142萬網友觀看。觀看直播的網友評論說,「這些孩子臉上全是自信的笑容,這是多麼寶貴的東西。」
  • 孩子沒有金錢概念?家長了解這4點,做好孩子的「財商教育」
    前一陣子,帶淼淼去外婆家看看新房子,結果回家的時候孩子就問我:「媽媽,我們家是不是比外婆家窮呀,外婆家的房子比我們家大好多,而且還這麼好看。」我當時有點驚訝孩子才三歲就開始對金錢好奇了,我不知道怎麼和孩子說,只能告訴孩子:「雖然我們的房子小,但是我們一家三口住在一起很開心,這不是最重要的嗎?」我還跟孩子說以後要好好讀書掙很多錢我們就能買上大房子了,孩子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
  • 家長怎樣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金錢教育行之有法
    家庭教育中,錢的概念,對於很多孩子來說都很陌生。他們不知道錢對他們意味著什麼?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金錢既可以滿足你的物質需求,也可以滿足你的精神享受。家長做好孩子的金錢教育,讓孩子明白錢的意義。本文將從讓孩子認識金錢,培養孩子理智的消費習慣,幫助孩子養成儲蓄的習慣三方面來講述金錢教育。
  • 金錢是萬惡之源?不,金錢可以是教育孩子的好工具
    於是我們一起討論了怎麼和孩子談錢的話題。在行動支付的時代,花錢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錢變成了數字,成年人對於掌控自己花錢這件事尚且做得不到位,又面臨著怎麼教育自己的孩子關於金錢的知識。 如何充分發揮金錢的工具作用,隆重推薦這本《反溺愛》,這是一本關於財商教育的親子家教書,給了我們和孩子交流「錢」這個話題的方式方法,並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財商、情商、智商。 在今天這個高度物質化的世界,「錢」成為家庭中備受關注、無法迴避的話題,但該如何跟孩子談錢卻讓家長無比頭疼。
  • 《寄生蟲》:反思教育孩子過程中不恥於說出口的金錢教育
    其二,沒有給孩子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和環境。其三,沒有以身作則教育孩子如何更好的去生存。而這一切我認為都是和金錢有關,如果他們有錢了,這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錢的事情不要管,所以也不和孩子講金錢教育,這恰恰是我們中國父母在教育方面的缺失,不談錢,孩子怎麼知道掙錢的辛苦?
  • 如何從買玩具開始培養孩子的金錢管理和節約?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對新玩具情有獨鍾,所以買玩具成了家長們最頭疼的問題,因為家裡的玩具已堆成山,但是孩子還是要買新的!其實家長可以通過孩子買玩具這件事,給他建立正確金錢觀,教孩子從小就學會怎樣明智地消費和克制自己的購買慾,培養孩子對金錢管理和節約的意識。
  • 多名學生被騙,線上教育,不是把手機交給孩子就完事了
    教育的本質是教會孩子如何獲得你想要的和如何對待已經擁有的。1. 讓孩子知道錢從哪裡來去年國慶假期,一個00後的小夥子,因為買蘋果手機最新款,進行了分期付款,結果自己沒有收入,也不敢找爸媽要,便做起了兼職。他跑到旅遊景區給遊客當「說書先生」。
  • 財商教育:你將怎樣告訴孩子,你與金錢的關係?
    這些都源於學校財商教育的缺失,以及大多數家庭並不會或者也不了解如何去培養孩子正確的財商。一起來看看,很多家庭從小到大給孩子傳達的三種觀念:第一種,我們家沒有錢。當一個孩子從小到大,在與金錢的關係上,父母傳達的文化是「我們家沒有錢」,那孩子很容易形成一種價值觀——「我上學讀書的目的和動力就是去賺錢」,這就會成為他的動力,特別是會成為他青年早期的動力。父母從小到大就跟我說我們家是窮人,我們家沒有錢,所以我一定要學習好,我一定要出人頭地,我一定要去多多的賺錢——賺錢成為他的核心目的。
  • 孩子撒謊先別責罵,不然易入3大教育誤區。了解原因,再引導誠實
    但是最終,責任、擔當、誠實戰勝了恐懼,在他承認的那一刻,孫儷也一定看到了孩子身上所擁有的這三項優秀品質!因此,媽媽孫儷並沒有懲罰他,反而因為等等誠實的態度而表揚他。這是多麼智慧的做法!在孫儷和等等的事情中,雖然等等的做法不誠實,但是他的態度很誠實,於是孫儷獎勵他再玩20分鐘,這讓等等驚訝不已。當孩子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時,堅持懲罰他的做法,會讓孩子喪失誠實的勇氣。比起懲罰,讓孩子明白勇敢承認比撒謊更值得被認可,才能真正教育到孩子。
  • 不公開成績:是另一種教育焦慮
    於是等90後這批孩子長大了做了家長,他們發誓,不能讓孩子再「重蹈覆轍」自己痛苦的童年學習經歷。於是另外一種吸收了西方教育理念的聲音漸漸響了起來。他們說:孩子還小,為什麼要給他們那麼大的壓力,他們正式茁壯成長的時候,不要給他們壓力,要讓他們自由的發展。甚至很多人崇拜起國外的快樂教育,可他們沒有看到這些快樂教育長大後的孩子都在做什麼?
  • 如何教育孩子做一個誠實的人
    從廣義上講,「誠」是指誠實無妄;「信」是指責任與信任。千百年來,對孩子的誠信教育和培養一直是傳統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那麼,在家庭中,家長如何教育孩子誠實待人呢?首先,要提高對孩子的尊重程度。在家庭教育中,少年兒童是教育的主體,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家長對孩子誠信品格的培養源於對孩子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