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7種牙病,最容易找上準媽媽!孕期護牙,孕媽要注意做好這4點

2020-12-23 父母世界Parents

孕期牙齒出現問題可不是開玩笑的事,牙齒或者牙齦劇烈疼痛起來,不但影響到孕媽的飲食、睡眠、情緒等,甚至可能傷害到胎兒的健康。很多孕媽也會忍著,不敢去醫院,也不敢吃藥。諱疾忌醫不是聰明的做法,一定要及時就醫處理。而要想不受孕期牙齒問題折磨,防患於未然才是正解。

孕媽牙齒感染導致的麻煩很大!

1、危害準媽媽健康

有證據表明,患重度牙周炎,不缺牙的患者,其牙周感染面積總和可達72平方釐米,相當於一個成人手掌掌面大小,這樣大面積而又隱蔽的感染病灶若長期存在,細菌及其毒性產物可通過血液循環導致準媽媽身體其他部位的免疫和炎症反應持續存在。

2、危及胎兒健康

引起準媽媽牙齦疾病的細菌可能進入血液,通過胎盤感染胎兒,這樣可能影響胎兒大腦的發育,也可能導致胎兒出生後易患先天性心臟病等疾病,甚至有產生畸形或流產的風險,並且要小心引起早產。美國學者曾報告患重度牙周炎的孕媽發生早產或新生兒低體重的機率是口腔健康狀況良好孕媽的7.5倍。所以,美國牙周學會建議所有懷孕或計劃懷孕的女性都要進行牙周檢查,以預防或治療牙周病。孕期牙病,當然要看醫生!

準媽媽出現牙齒問題,尤其是劇烈牙痛,最好去看牙醫,詳細告知醫生你的實際狀況,以便得到專業建議及制訂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孕期牙疼最易出現在兩個階段:

孕早期,孕媽體內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明顯增加,可影響牙齦上皮組織的完整性;

孕晚期,黃體激素的水平達到最高,使牙齦的毛細血管擴張、彎曲、彈性減弱,導致血液淤滯、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引起牙齦炎。

專家建議:孕早期和孕晚期,建議做最簡單最保守的治療,緩解疼痛。最適合做牙齒治療的時間點是在懷孕中期,也就是4~6個月的時候,這時胎兒比較穩定。如果想治本,最好等分娩後再進行最為穩妥。

警惕最易找上準媽媽的7種牙病

牙齒疾病最常見的症狀是牙痛,如齲齒、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牙周炎、牙齦炎、智齒冠周炎等,都會伴隨不同程度的牙痛。牙痛本身不會對胎兒造成影響,但若準媽媽因此情緒波動大、過度焦慮,則可能會造成流產或早產。以下是準媽媽最易遇到的7個牙齒問題。

1、妊娠期牙齦炎

牙齦發炎是孕期常見的問題,這是由於牙齦是性激素的靶器官。孕激素水平隨孕齡增加而上升,牙齦對微生物刺激的反應性就增強,使得牙齦充血腫脹,顏色變紅,刷牙容易出血,偶爾有疼痛不適的感覺,若不注意口腔衛生易患炎症,最常見的現象就是刷牙時牙齦出血,牙齦發紅、鬆軟、腫脹、肥大。

應對方法:養成定期洗牙的習慣,在懷孕前要進行牙周潔治,懷孕後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做到早晚刷牙,使用牙線,餐後漱口。

2、齲齒

由於孕期飲食習慣的改變及飲食不規律,尤其是甜性、酸性食物對牙齒有較強的腐蝕性,孕媽容易遭遇蛀牙問題。此外,孕期唾液分泌增加,出現孕吐,使得口腔酸性高,慢慢使牙齒表面脫礦,而容易導致齲齒發生,牙痛自然找上門。

應對方法:保持口腔清潔,抑制口腔細菌的生長繁殖,中和酸性物質,保持口內的鹼性環境。懷孕前應對口腔內已有的齲齒進行治療。若懷孕前未治療的牙齒在懷孕後出現症狀,應選擇在懷孕中期相對安全的時間治療。

3、牙周炎

有的準媽媽孕前就患有牙周炎,主要是由牙齦的局部因素(牙石、菌斑等)引起的牙周支持組織的慢性炎症。因為牙齦炎未能及時治療,炎症可由牙齦向深層擴散到牙周膜、牙槽骨而發展為牙周炎。懷孕後黃體酮水平升高,導致孕婦原有的牙齦慢性炎症加重,如果懷孕前就已經患有牙周炎而沒有及時治療,懷孕後牙周炎症加重。如果在懷孕期間不注意飲食和口腔衛生維護,會導致病情加重,引發牙齦出血、疼痛。

應對方法:儘早治療已有的牙周炎,早晚刷牙,使用牙線,多用漱口水漱口。要使用軟毛刷,刷牙時不要過分用力。多吃一些含有豐富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蛋、瘦肉等,特別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果。

4、急性牙髓炎

牙髓受到急性的物理損傷、化學刺激以及感染等後充血,牙齒內部壓力增加,從而出現疼痛,其主要原因是深齲未及時治療,導致感染侵犯到牙髓,會有劇烈疼痛,尤其是夜間痛,一有溫度刺激就加劇疼痛。

應對方法:處理比較麻煩,需要進行根管治療,最好在孕中期進行,治療時機的選擇和一些用藥安全問題需要和醫生溝通好。

5、智齒冠周炎

智齒位置靠後,多萌出不正,很難清潔到位,長期的軟垢和細菌堆積導致牙冠周圍軟組織的炎症,初期只是牙齦疼痛紅腫,在咀嚼及吞咽時加重,可出現張口疼痛加重,當感染波及嚼肌及翼內肌時可出現牙關緊閉。局部可出現腫脹,淋巴結可增大及壓痛。此時可出現全身症狀,如全身不適、發燒等。

應對方法:一般在炎症初期就應該到醫院就診,進行局部衝洗,緩解炎症。配合正確的刷牙方法和含漱液來保持口腔衛生,可等分娩後把該牙拔掉。反覆發作不能消炎的智齒,可在孕中期4~6個月的時候,在產科醫生的監護下,找口腔外科專科醫生拔除較為安全。

6、妊娠期齦瘤

懷孕4個月後,牙齒之間的牙齦出現快速生長的鮮紅色齦瘤,易出血,過大會妨礙進食,常發生在前牙區。

應對方法:妊娠期齦瘤不是腫瘤,分娩後大多能縮小,但須經過治療才能消失。

7、牙齒鬆動

人的牙齒本來是有一定生理性動度的,牙根是靠牙周膜與周圍的牙槽骨相連而牢固地立於牙槽窩內,妊娠期由於黃體酮和雌激素水平升高,影響到牙周組織(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穩定性,牙齒的生理性動度因而增加,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準媽媽在孕期某個時期會感到「牙松」了。

應對方法:在孕前如果牙齒周圍組織原本是健康的,這種現象在分娩後自然會消失。

媽媽提問

Q:「醫生,我一刷牙就孕吐,可以用嚼口香糖代替刷牙嗎?」A:嚼口香糖不能替代刷牙,如果孕吐很嚴重的話,儘量不在晨起的時候刷牙,晚上睡覺前一定要刷牙,飲食上儘量選擇不粘牙、粗纖維的食物。Q:「聽說含一粒花椒或一口白酒可以緩解牙痛,孕期可以這樣做嗎?」A:不要聽信偏方,這個做法對非孕期的人也不管用,孕期更不要隨便嘗試。

孕期護牙,注意做到這4點

1、補鈣很重要

胚胎2個月時,胎兒牙齒的小胚芽已經開始生長,到5~6月時鈣化,所以懷孕4個月到嬰兒出生後第1年,孕媽一定要保證體內鈣的含量。從懷孕中期開始,就應該在醫生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了。白天多出去曬太陽,攝取足量維生素D。每天應該喝250毫升牛奶或等量奶粉飲品,多吃蝦皮、蝦米、蛋黃、綠葉蔬菜等富含鈣的食物。

2、平衡膳食

要養成平衡膳食的習慣,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健康飲食,補充充足熱量和優質蛋白質。堅持少吃零食,少吃甜食和黏性大的容易粘在牙上的食物。補充各種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3、刷牙到位

懷孕期間要比平常更注重口腔衛生。孕吐後切忌立刻刷牙,因為吐出的往往是酸性東西,馬上刷牙會損害牙齒表面的釉質。早晚各刷一次牙是基本保障,要注重刷牙面面俱到和有效性。孕媽若飲食習慣改變及進食頻率增加,可增加刷牙次數,如飯後、吃過甜食或其他東西後刷牙。使用牙線,以清除牙刷無法完全清潔到的兩顆牙齒的鄰接面的菌斑。孕媽可先用清水或是含氟漱口水漱口,一個小時後牙齒表面的酸性下降再刷牙。

4、定期口腔保健

定期檢查能保證早發現、早治療牙病。較嚴重和複雜的口腔治療,要在懷孕前進行,懷孕期間必須做的口腔治療可選擇妊娠中期進行。最好孕前看牙:原則上講,應在懷孕前做詳細的口腔檢查,排除各種隱患。照牙片:照X線牙片時,會用鉛衣圍裙圍上腹部做防護,使胎兒免於輻射。美國婦產科醫生協會關於孕婦口腔健康的指導意見:在懷孕期間,進行口腔預防、診斷和治療,包括拍攝X光片(在腹部和甲狀腺受保護的前提下),以及進行局部麻醉都是安全的。謹慎用藥:在妊娠前10周最好不用或少用藥,在整個懷孕過程中用藥須特別小心。因為頭3個月胎兒生長發育極其活躍,各種系統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在妊娠頭3個月孕媽藥物使用不當就可能造成胎兒畸形。

相關焦點

  • 一個孩子一顆牙,健康孕媽怎護牙
    >一個孩子一顆牙,健康孕媽怎護牙2009-08-14 09:13:23出處:PCbaby作者:佚名但張女士已經懷孕2個多月,不能使用麻藥和普通消炎藥,無法接受手術和治療,只能等到懷孕4個月到6個月期間才可以做手術。在近兩個月的時間裡,張女士因為牙痛,常常吃不下東西,每頓飯都吃不飽。醫生表示,如果孕婦在懷孕前沒有做全面的牙齒檢查,很可能在懷孕期間牙病發作影響胎兒生長。  因此,幸孕草在此提醒各位孕媽媽,在懷孕前,準媽媽們應提前進行全面的牙齒檢查,發現牙病及時治療。
  • 孕期常走路有助於胎兒發育,但是這3種孕媽可能會適得其反
    那麼早就要求孕期孕媽媽除了要保持一個良好的飲食和生活作息習慣以外,那麼孕期適當的運動對於孕媽媽自身,還有腹中胎寶寶的健康發育都是很有幫助的。但是準媽媽知道嗎?雖然孕期經常走動,對於腹中胎寶寶的健康發育有一定的幫助,但這3種孕媽可能並不適合,注意休息,否則很可能會影響到腹中胎寶寶的健康發育,準媽媽千萬別大意。
  • 孕媽注意!孕期4種習慣,容易造成臍帶繞頸,孕媽要及時調整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孕期4種習慣,容易造成臍帶繞頸,為了寶寶安全,孕媽要調整!懷孕的婦女為何總是憂慮多思?一方面可能覺得自己沒有做好迎接小生命的準備,另一方面可能害怕胎兒在自己的腹中出現意外。
  • 逃不掉的恥骨疼,這4種孕媽最容易中招,孕晚期可要多注意
    很多孕晚期的媽媽都會有這樣的情況,恥骨一旦開始疼就很難受,本來肚子很大就會讓身體感覺到很酸痛,再加上恥骨疼就更不舒服了,但是也有一些孕媽就沒有經歷過這個情況,其實恥骨疼也是挑人的,特別是這4種孕媽最容易中招,到了孕晚期可要多注意些才行。
  • 懷孕4個月孕媽拔牙被拒!孕期牙病到底要不要扛?
    當孕期遇上智齒,是種什麼體驗?懷孕4個月的巧巧(化名),已經好幾晚沒睡好了,右側的磨牙後面,來了位不速之客。智齒發炎,疼痛難忍,每一次張嘴都扯得腦仁疼。但自己處在特殊時期,想著先忍一忍,希望過幾天就自行緩解。這天晚上,疼痛加劇,臉頰還燙燙的,當媽媽的直覺告訴她,必須要到醫院去看看。
  • 孕期孕媽這6種行為,最易使胎兒出現畸形,孕媽一定要注意了
    、形成、發育的重要時期,主要是塑造成形,如果用藥不當,則可能造成胎兒畸形在孕期感冒是最常見的。如果在孕期患上了感冒,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在流感高發期,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外出養成戴口罩的習慣,勤洗手、開窗戶通風都是有效避免感染病毒的方法。二、隨意使用 化妝品和護膚品很多孕媽為了保持自己的美,在孕期也堅持化妝,那這個孕期期間孕媽在選擇化妝品和護膚品時要慎重,選擇適合孕婦使用的安全產品。
  • 孕媽需注意,孕期5種情況,最容易懷「唐氏兒」,請早做預防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孕媽需注意,孕期5種情況,最容易懷「唐氏兒」,請早做預防! 越來越先進的醫療技術,卻依然難以摒除「唐氏兒」越來越多,而這到底是為什麼?首先我們得先簡單地科普一下「唐氏兒」是怎麼回事。
  • 孕媽媽要注意,孕期注意這4點,不讓寶寶容貌留有遺憾
    造成胎兒兔唇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遺傳,另外一種則是孕媽媽在孕期沒有注意一些行為導致胎兒畸形。孕媽媽如果不想自己生出兔唇寶寶,就要在孕期注意下面這4點。孕期避免感冒孕媽媽在孕2-3個月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能感冒。因為感冒病毒會直接導致胚胎發育停頓,影響胚胎的突起互相融合,造成胎兒面部口腔出現缺裂。
  • 早產容易遺傳?這幾類孕媽要注意,孕晚期容易提前「卸貨」
    大多數與孕寶寶會在預產期的前兩個星期和後兩個星期出生,對此,孕媽媽們只有提前做好準備,才能更好的迎接寶寶的到來,特別是對於那些容易提前「卸貨」的孕媽媽來講,更是要做好準備。
  • 孕媽半夜容易腿抽筋,補鈣就行?沒這麼簡單,做好這4點更重要
    「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半夜腿抽筋這種事情,對普通人而言,體會還真不多。但是對孕媽來說,這就如「家常便飯」一般。尤其是孕晚期,本來就容易失眠,半夜還要起夜好幾次,好不容易睡著,又被「腿抽筋」給弄醒。
  • 孕期胎寶寶最怕聽到這3種聲音,孕媽要注意遠離,免得對胎兒不利
    懷孕可能是其中最重大的一個環節了,因為這往往表明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對父母來說也是意義非凡的。在整個懷孕的過程中,孕媽們能夠清晰地感覺到寶寶的一點一滴變化。也能逐漸地感受到孩子在自己體內慢慢成長的過程,而寶寶們也能夠感受到媽媽們的喜怒哀樂,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母子連心」吧。
  • 貪嘴前的功課:孕期裡如何「吃火鍋」?孕媽做好這4點最安全
    要知道火鍋可是謙謙垂涎已久的美味,這可急壞了孕期裡需要各種忌口的謙謙,為什麼孕媽火鍋還吃不得了?難道不吃辣鍋還不行嗎?孕媽為什麼要少吃火鍋?孕期裡孕婦確實需要各種各樣的忌口,禍從口入就是這個道理,現在食品安全非常嚴重,孕媽們在飲食上需要格外注意。之所以不要讓孕媽多吃火鍋是因為火鍋的湯底還有衛生條件都不太樂觀,並且涮肉的過程中也會有很多寄生蟲的細菌,孕媽們要知曉。
  • 貪嘴前的功課:孕期裡如何「吃火鍋」?孕媽做好這4點最安全
    ,這可急壞了孕期裡需要各種忌口的謙謙,為什麼孕媽火鍋還吃不得了?孕期裡孕婦確實需要各種各樣的忌口,禍從口入就是這個道理,現在食品安全非常嚴重,孕媽們在飲食上需要格外注意。之所以不要讓孕媽多吃火鍋是因為火鍋的湯底還有衛生條件都不太樂觀,並且涮肉的過程中也會有很多寄生蟲的細菌,孕媽們要知曉。
  • 孕期,這4種食物孕媽要少吃,否則可能會傷胎,第4種容易被忽略
    其實做媽媽對於每個女人來說,都是一件很幸福和幸運的事情,這也真的算是一種緣分吧,孕媽們也是格外珍惜這段緣分。大家也知道,不管是什麼事情,都需要先付出的,懷孕也不例外,在懷孕的過程中,孕媽們需要放棄很多東西,才有可能換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比如說飲食方面,就要放棄很多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孕期,這4種食物孕媽要少吃,否則可能會傷胎,第4種容易被忽略。
  • 這幾種孕期異常腹痛,容易導致胎兒早產,孕媽要注意
    ,孕媽們也要提前了解哦。所以,孕早期媽媽們也要注意少食多餐,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瘋狂攝入各種「大補餐」,量力而行的同時,也要經常散步、活動活動。孕早期子宮開始逐漸擴張,拉長了腹部的韌帶,這兩個大韌帶從子宮的前部向下穿過腹股溝,有時孕媽可能會感到下腹部的不適感,這種不適感也有可能擴散到腹股溝,有時也會有刺痛感。
  • 過來人給你提個醒:整個孕期,孕媽會遭遇這幾種不適,很難避免
    作為一名過來人,可以說整個孕期對孕媽們來說,基本都會經歷這幾種不適,提前了解也算是給自己提個醒,最起碼經歷的時候不會感覺太突然,當然如果能夠提前做好準備,把有些不適提前給避免掉,或者把這些不適感降到最低,那就更好了。 過來人給你提個醒:整個孕期,孕媽會遭遇這幾種不適,很難避免。
  • 孕期的時候,孕媽這5種行為會讓胎兒不安,儘量要避免
    胎兒在媽媽的肚子裡一天天的長大,慢慢的開始感知媽媽的一舉一動,並且會對媽媽的一些行為,做出一些反應。寶寶雖然在媽媽肚子裡,媽媽看不到寶寶,但是他是一個生命,也會有喜怒哀樂,所以,從懷孕的時候,孕媽就要注意的行為方式,避免影響到寶寶。
  • 孕期這4種孕婦容易懷畸形兒,孕媽別忽視,了解後再選擇備孕才妥當
    孕期雖然有排畸檢查,但胎兒畸形若是出現了,醫生就必須得讓孕婦引產,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就這樣被流掉,多麼痛心...如果父母不想看到這樣的局面,最好在備孕前做好了解,降低畸形兒的發生率。而這4種媽媽是胎兒畸形的高發人群,所以要重視起來,在孕前做好防範。
  • 孕期容易缺鈣,這幾種高鈣食物,孕媽要多吃
    女人懷孕之後,胎兒在母體內發育需要大量的鈣質,孕媽的身體會非常容易缺鈣。而鈣元素是構成人體骨骼和牙齒的重要元素,當孕媽缺鈣時,身體會出現很多的症狀,比如夜裡容易小腿抽筋,孕媽在刷牙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牙齒變得鬆動了,還有就是隨著月份的增加,孕媽的關節和骨盆容易疼痛。
  • 這3種孕媽,分娩往往早於「預產期」,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
    但也有一些寶媽會在孕38周前分娩,這個時候就需要孕媽提前做好準備。1)產婦年齡過大或過小如果你是高齡產婦(≥35歲),那麼就要注意了,你生孩子的時間很可能會提前。>第二種孕媽,她們骨架很大,尤其是盆骨,這些孕媽其實是比較好生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