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萬碩士、105萬大學生加入「外賣小哥大軍」,寒門真再難出貴子?

2020-12-13 高校這些事兒

7萬碩士、105萬大學生加入「外賣小哥大軍」,寒門真再難出貴子?

"當代人如果餓了不想做飯怎麼辦?大多數人都會告訴你:點外賣!可是,你知道嗎?為你送外賣的小哥中 ,他可能是一個擁有碩士學歷的人才。"

可能「碩士生送外賣」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確,在看到這份數據的時候,小編也是嚇了一跳,覺得怎麼可能碩士生去送外賣。在經過一番查詢只有發現,事實的情況果然如此。據相關數據表明,在我國目前700萬外賣小哥中,1%外賣小哥學歷為碩士研究生學歷,除此之外,還有15%為大專、本科、本科以上學歷外賣小哥,合計共1050000人。

那麼,碩士生去送外賣是代表寒門再難出貴子嗎?

其實,當今碩士生也是不大好找工作。如果採訪一下這些碩士生外賣小哥,他敢是不知道碩士送外賣是人才浪費,他們敢是不知道外賣小哥是社會基層人物,你以為碩士生就想送外賣?碩士生其實之所以選擇送外賣,還是因為即使是擁有高學歷的普通學生,仍然存在「就業難」情況。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各高校研究生也在跟著不斷擴招,再加上我國目前的就業形勢已經總體呈現出供大於求的局面,因此,如果不是名校畢業,普通研究生碩士生送外賣也是情理之中,畢竟他們不可能不吃飯吧?

據相關數據統計,2021年將會有909萬大學生走出校園,除了百萬學生能考中研究生外,數量也有7、800萬應屆生,如果再算上疫情期間沒有完成就業和留學歸來的學生,數量將會突破1000萬,如此多的大學生數量,如何安排確實令人十分頭疼。如今放眼求職招工大廳,大多數都是大學生在找工作,毫不誇張,隨便拿一塊磚扔在求職人群中,被砸中的基本都是大學生。

我們再回過頭來分析下為何碩士生回去送外賣,其實究其原因除了暫時找不到合適工作外,收入可觀是最重要原因。據相關數據統計,2018年度中國外賣小哥的平均薪資在7750元,年收入接近10萬,到如今2020年,整體薪資應該更高,「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碩士生加入外賣小哥大軍自然也在情理之中,畢竟,在現實面前,那一點「面子」根本不叫事,收入可觀、上班自由也是很多大學生加入外賣大軍的最重要原因。

那麼,當高學歷人員加入外賣大軍後又生出一個問題,讀書還有用嗎?

讀書當然有用,至少在目前來說,學歷是最重要的證件。舉個例子,雖然有7萬碩士送外賣,但是還有20萬碩士年薪百萬,你能說讀書無用嗎?說到底,還是因為這些碩士自己綜合能力不行,說到這就又繞回「高校擴招」這個老話題了。高校擴招,大學數量增加,大學生數量突破天際,有多少工作能給大學生都安排了,畢業等於實業自然也就會實實在在發生。再說,在很多大學中的專業已經嚴重過時,學生學了屁用沒有,那還學個屁!

至於再深點的「人情世故找工作」就不再說了,總之,大學畢業+鐵飯碗的好時代已經是遙遠的事了,只有努力學習成為金字塔尖的學生才有希望成為「寒門貴子」。大家認為呢?

相關焦點

  • 縣城的高中一年學費3萬,寒門再難出貴子
    可是現在農村裡一般農戶家裡,一年能有9萬收入的在少數,所以這學真不好上,如果你說可以上公立的學校,從小在農村的公立學校裡,上幼兒園,上小學,上鎮上的中學,9年的義務教育以後,這些孩子能考上高中的孩子連一半都不到。在這個遍地都是大學生的年代,農村的孩子中能有多少上大學的。
  • 寒門真再難出貴子嗎?
    之前有一位在銀行工作了十年的資深人力資源管理師,他在網絡上發表了一篇帖子叫做「寒門再難出貴子」,意思就是窮人家的孩子想要出人頭地,比我們父輩那代更難了,引發了非常熱烈的討論。今天,我這個不起眼的窮人,想對此發表一下我的觀點,我出生農村家境貧寒,這一路走來,難嗎?難!
  • 「寒門」再難出「貴子」?
    近日,一則「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的新聞引爆輿論圈,一日內相關微博點讚量超過10萬、話題閱讀量近500萬。 「寒門」再難出「貴子」?但這個社會之所以熱望湧動、之所以夢想難絕,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窮人的孩子也能魚躍龍門」,靠的恰恰是以努力逆襲命運。「寒門」究竟怎麼出「貴子」是一回事,「寒門」能不能出「貴子」是另一回事——後者而言,更為關鍵。
  • 7萬碩士、105萬大學生畢業送外賣:學歷沒用了!?
    最近,有一個數據把所有人都嚇到了:「在中國,有7萬研究生、105萬大學生正在送外賣。」根據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發布的《2020上半年騎手就業報告》顯示:自2020年以來,24.7%大專以上學歷的人進入外賣行業,而本科及以上佔比接近10%。
  • 「寒門再難出貴子」就是一個坑
    這個耿直的小朋友說出了現在很多人不願意直視的問題:社會資源和教育資源越來越向大中城市以及大中城市裡中產階級以上家庭集中,貧困家庭以及農村的孩子越來越難接受到好的教育。於是又有人開始驚呼:「寒門再難出貴子。」1真的如此嗎?出生於「寒門」的孩子就此沒有機會了嗎?
  • 寒門再難出貴子?女校長花500萬辦復讀班,助復讀生考名校
    「2020年高考,河南省報考人數達到115.8萬人,比去年上漲了7萬多人。按照往年的比例,今年河南高考復讀生極有可能再創新高!」「由於政策影響,部分高中辦復讀班受限,輔導機構的高考復讀班,將成為更多人的選擇。選哪家?成了復讀生的新難題。」
  • 外賣行業臥虎藏龍,7萬碩士,21萬本科生,為何不進公司當白領?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網上購物的發展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外賣平臺和快遞行業高速發展,外賣小哥的需求增加很多,快遞小哥這個行業也受到大學生的喜歡,最近的一項數據調查顯示,外賣平臺有700多萬名員工,包括7萬名碩士和21萬名本科生,有些人可能會有些懷疑:外賣行業有7萬名碩士和21萬名本科生,為什麼他們不去做技術活呢?難道大學生真的不值錢了,讓這麼多人才流失了?
  • 7萬碩士在送外賣?
    據不完全統計,有7萬碩士生在送外賣,對於這個數據,你是不是感到很驚訝?這麼高的學歷竟然送起了外賣,印象中外賣員都是學歷不高的(此處無任何歧視,只是陳述一個事實,外賣員確實很辛苦),因為外賣員確實門檻不高,有個電瓶車,能認識路就行了。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之前 和朋友聊起的寒門貴子話題再次想起,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同時城鄉的差距依然不容忽視,其中教育公平便是促進社會公平和和諧的一個重要方面。由於農村一些家境不好的家庭在孩子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後,沒能力提供繼續教育的財力,當然也包括一部分家境不理想的城鎮家庭,這裡不妨統稱為寒門。
  • 勝天半子,寒門真再難出貴子嗎?農村孩子的出路在哪裡?
    曾幾何時「寒門出貴子,白戶出公卿」激勵著許許多多的農家子弟,這讓他們努力奮發圖強,甩掉了貼在身上的「農二代」的標籤。幾年前一部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裡面的主角祁同偉想著勝天半子的經歷讓人們再次熱議寒門難出貴子。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子嗎?
  • 寒門是否難出貴子?
    而有的人則認為當下寒門照樣能出貴子,並且列舉出大量的案例,某某名人是寒門出身,某某富豪是寒門出身。首先,要說說什麼是貴子?考上名牌大學算不算是貴子?大學畢業考上了一個金飯碗算不算是貴子?在自己的崗位上當上了領導算不算貴子?有房有車算不算是貴子?開了個公司,有一點小小的事業算不算貴子?
  • 某些教育機構的騙局,讓「寒門再難出貴子」
    可現代教育下,寒門再難出貴子。一代人的努力幾乎不可能實現直接走出貧窮。堅定我這個想法的,是一個培訓機構演講老師的自我獨白。這位老師以極度愧疚的心態,寫下這篇文章,為什麼寒門再難出貴子?10萬足以讓這些本就貧窮的家庭揭不開鍋,這些父母像傾盡家產的賭徒,將一切都壓在了孩子身上。教育機構卻用著廉價的房屋,低質的教師,將這些父母的希望打入深淵。可怕的是,這些父母仍然還蒙在鼓裡,並不知情。
  • 那個擊敗北大碩士,拒絕100萬年薪的外賣小哥,現在怎麼樣了?
    隨著高考的臨近,「寒門難再出貴子」的言論甚囂塵上。2012年的時候,權威期刊《中國社會科學》曾經刊登過一篇研究報告《無聲的革命:北京大學與蘇州大學學生社會來源研究(1952-2002)》。這份報告顯示,90年代後,考上北大的學生裡,40%來自於僅佔全社會人口1.7%的精英家庭。
  • 寒門為何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 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 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 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 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7萬碩士在送外賣,人才浪費?網友:寒門子弟居多
    這則消息是:7萬碩士在送外賣,文憑這麼不值錢了嗎?確實,以現在的教育水平、家庭教育支出、學生努力程度等多種因素來衡量,要培養出一名研究生,需要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包括同學自身的拼搏和堅持。想拿到研究生的學歷,時間的付出,個人的奮鬥,家庭的犧牲……這些因素缺一不可。
  • 7萬碩士送外賣,證明了「讀書無用」嗎?王興:非也
    按照這個報告顯示的內容,全國共有100萬以上的大學及以上畢業生在送外賣,其中碩士畢業生超過7萬。這真的是一支龐大的隊伍。一些人看了這個數據觸目驚心,感嘆昔日的「天之驕子」為何淪落到如此地步?與高中同學相比,多接受了四個本科教育和三年碩士教育,最後還得回過頭去與高中同學同臺競技,有些目不忍睹!有的甚至再次感嘆,讀書真的無用。
  • 7萬碩士21萬本科送外賣!是知識改變命運?還是現實改變命運?
    然而,時代在變,現實卻是,眾多的名牌大學生中,還真有回家務農或幹讓人瞧不起的工作的;也有沒能考上大學的,開起了公司做生意,似乎日子混的也不錯。當然,世上所有的事都不會是絕對的,然而,7萬碩士21萬本科生送外賣!甚至還有少部分博士生加入此行列,不得不承認這一種社會現象的存在。
  • 「寒門難出貴子」?看完清華北大學生的家境後,網友無法淡定
    寒門難出貴子是真的嗎?看看清華北大的學生,個個家境優渥 「寒門是否能出貴子」這個話題一直是大家熱議的對象。雖然有許多寒門出貴子的實例,在《我是演說家》裡北大才女劉媛媛「寒門難出貴子」的演講引起許多人的共鳴,那句"命運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是想告訴你,讓你用你的一生去奮鬥出一個絕地反擊的故事。"也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銘。但這也改變不了寒門出貴子只是少數人的故事。
  • 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
    前段時間無意間刷視頻看到了一個演講節目裡面說寒門再難出貴子,我翻閱了一下看到了一篇文章叫《寒門再難出貴子》,簡單交代下背景,家在蘇北農村,算是很貧窮的農村,初中時還吃不飽飯的那種,父母是老實巴交農民,平凡的不能再平凡,對我的教育也僅限於學習學習再學習。小學初中時自己成績不錯,基本上都是前一兩名吧,高中之前沒去過鎮上之外的別的地方...高中在縣城,也在那裡慢慢變得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