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中的明治有多大能耐,讓整個人日本走向「發家致富」路?

2020-12-20 歐陽煮酒

明治維新中的明治有多大能耐,讓整個人日本走向「發家致富」路?

日本的天皇一生當中得到廣大民眾的尊崇,這個明治也是一樣,更重要的是拉了一把日本的發展道路,在短短的時間裡面迅速發展成為位列強國之一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紀念這位天皇,他的生日——11月3日是全國節假日,在當天有著一年一度的盛大慶典。

這個天皇是個怎麼樣的天皇呢。就來一起看一下吧。

在西方列強還沒有打開他們國家的國門是,內部已然依然一派新氣象:倒幕派發動政變,政權來到了天皇睦仁的手上。改江戶為東京,改年號為明治。政權初建,最需要的就是革新。

據以前在天皇身邊的人回憶到,明治天皇並沒有什麼能夠堅持很久的事情,除了元田永孚講解的儒學除外,明治天皇一直聽到了33歲。

後面十九歲親政,國家已經是遭到了西方國家的入侵。明治天皇打著修改條約的旗號叫伊藤博文一干人等去英國等國談判,實際上是趁此機會在當地學習先進的制度。我想這個就是日本沒有成為殖民國家的一大原因,領導人在發現問題的時候及時找出了應對策略。

雖然沒有具體過問政務如何,但是他憑藉他積極進取,先進開化的個人形象徵服了臣民的心。塑造了一代明治精神。

體恤民情,每年明治天皇都會下去看情況如何,而且一去最少都是五十天的時間。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保持得十分緊密。

有高瞻遠矚的目光,認識到擴充軍隊的重要性,帶頭為軍隊捐款,隨後伊藤博文在鹿鳴館發表擴充軍隊的演講。

在近代歷史,我們遭遇了諸多壓迫,而日本安然無恙。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們反省思考,兩個國家之間間隔不大,但卻是不同的結局。

明治天皇通過親力親為,開化的思想為日本開創了新出路。作為一個領導者成功把國家拉回正確的發展道路,但要提醒一點,侵略擴張並不是我們所倡導的,切記。

相關焦點

  • 任人擺布的明治天皇,如何面對突如其來的明治維新?
    即使倒幕成功後發生了種種政變、內亂以及權力鬥爭,仍然不能阻止日本人對明治維新的自豪;但若反過來看,從結果上來說,明治維新是引領日本走向帝國主義和軍國主義,使日本走向一條不歸路的起點,這也是不少史家的共識及定評。總之,如何評價明治維新──這個問題恐怕沒有停止討論的一天。
  • 讀《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輿論研究》有感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我拜讀了《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輿論研究》並寫一點讀後感。日本明治維新曆時三十餘年,本身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對於改革的發生國而言,明治維新的重要性、影響深度以及複雜程度,客觀地說相比同時代中國的洋務運動要大。洋務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明治維新也並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勢力,這與日本強大以後最終走向對外擴張侵略的軍國主義道路也有一定的關係。
  • 明治維新後,日本逐漸崛起為東方的列強,並走向了對外侵略的道路
    幕府的倒臺隨著日本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幕府的統治遭到了動搖。商人們開始呼籲改革政治體制,與有資產階級色彩的藩地諸侯、武士和反對幕府的農民組成政治聯盟,形成了倒幕派的實力基礎。不僅使明治政府的領導階層開闊了眼界,還使他們深刻認識到與西方的差距。從而堅定了明治政府全面學習西方的決心。此後,明治政府以「文明開化、殖產興業、富國強兵」作為日本建設的三大重要方針,為日本今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 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私立大學為什麼興起?
    日本作為亞洲的彈丸小國在短時間內脫穎而出,成為亞洲經濟強國,要歸功於十九世紀的明治維新,而明治維新之所以能夠成功,離不開新政府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除了原有的國立大學之外,早稻田大學、慶應義大學等私立大學紛紛在這一時期湧現並逐漸壯大,成為日本教育界的主力軍,為什麼私立大學在日本明治維新時期能夠興起呢?
  • 百日維新和明治維新都自上而下,為何明治成功了,光緒卻失敗了
    光緒帝的「百日維新」和明治天皇的「明治維新」一比的話,那毫無疑問就是一個假冒偽劣產品。光緒的百日維新為什麼不能像明治維新一樣成功?原因就在於雖然百日維新和明治維新都是自上而下的變革,但是光緒的「上」和明治的「上」卻有天壤之別。
  • 【老照片】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
    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強制實行「版籍奉還」、「廢藩置縣」政策,將日本劃分為3府72縣,建立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且天皇一切權力集於一身。教育方面,設立文部省,頒布教育改革法令—《學制》,發展近代資產階級性質的義務教育,將全日本劃分為8個大學區,各設1所大學,下設32個中學區,各有1間中學,每1中學區下設210小學區,每一所小學區設1所小學,總計全國有8所公立大學
  • 明治維新使日本崛起,其前、後三傑中有五人是從王陽明心學獲得了...
    日本之所以會發生這種奇蹟,正是因為有一批被王陽明心學力量武裝的明治維新的鬥士,包括明治維新前三傑:吉田松陰、高杉晉作和坂本龍馬;明治維新後三傑中的大久保利通和西鄉隆盛。
  • 楊達 | 儒家文化與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國民教育路徑
    彼時,總理大臣兼內務大臣山縣有朋對上述地方長官會議非常重視,不僅將地方長官提出的要求限定在文部省之內,還將其視為整個內閣的問題,這也是《教育敕語》最終能夠頒布的重要原因。另外,明治天皇也特別重視上述建議,命令於1890年5月就任文部省大臣的芳川顯正編寫教育上的「箴言」。
  • 同樣是維新變法,為什麼明治天皇成功了?光緒皇帝卻失敗了?
    面對美國佬馬休-佩裡帶來的工業文明產品,如電報、電話等,日本人感覺驚愕與羨慕。所以,日本人的老毛病又犯了,如何把這些東西歸我所有。這個時候,一位叫吉田松陰的人偷渡到了美國人的黑船之上。吉田松陰,被日本稱之為近代的「維新思想之父」,生於1830年9月,屬於武士階層,是明治維新的精神領袖及理論奠基者。早年遊歷了日本許多地方,是一個十足的旅遊愛好者。因為肚子裡有些筆墨,又愛思考,看到強大的中國被列強的船堅利炮打得一塌糊塗,所以,他開始反思自己的國家日本,能不能通過變法走向富強。
  • 日本大阪造幣廠—明治維新開啟日本貨幣現代化
    日本古代的貨幣採用的是和中國一樣的形制,即圓形方孔銅錢。明治維新後,日本拋棄了中國這個老師,開始全面向西方現代文明學習,為了實現鑄幣制度的現代化,明治政府在大阪建立了日本第一家現代機械化的造幣廠。而一些輕工業設備,比如天平、時鐘、油墨則在日本本地製造。以上這些都是機械鑄造錢幣不可缺少的,可以說單單一個大阪造幣廠就帶動了周邊很多工業的發展,為日本明治維新開了個好頭。大阪造幣局的壓印車間,全部機械都是進口的,這道工藝就是往硬幣正反面上壓印圖案。明治天皇參觀大阪造幣局時,在門口列隊的日本近衛軍。
  • 日本人拒絕承認侵華罪行的原因,150年前明治維新就已經給出答案
    而且中國人很多沒做的事情,日本人很早就已經在做了。三 ,日本國與中國不一樣。我們食肉的習慣和觀念與食肉的西方國家是一樣的。四,150年前明治維新時,日本就已經完成「脫亞入歐」,也就是「食肉不食草」的飲食革命。日本真正地徹底地脫胎換骨了,而中國依舊是個純吃草的國家,兩者相差150年。
  • 明治維新時的刺殺活動,明治元勳大久保利通,為何最後遇刺身亡?
    在明治維新前的尊王攘夷運動中,刺殺就成為了當時日本一種獨特的景觀,無論是倒幕派、還是幕府派,相互之間的刺殺總是層出不窮。可以說日本的明治維新,完全建立在了武士的刀劍之下。然而當戊辰戰爭結束,日本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後,這種刺殺反而又活躍了起來。新政府與舊武士階層的衝突,最終再次演變為了刺殺。維新三傑的大久保利通也成為了刺客們的刀下之鬼。
  • 日本明治時期的思想家(上)
    美麗生存李冬君日本明治維新,首先是以天皇為中心,通過君主立憲,自上而下,解決了國家的中央集權問題。與此相應,有自由民權運動,自下而上,乃精英式和社會化民主運動。如果說,明治維新解決了日本人的君主問題,那麼自由民權運動則要解決日本人的民主問題。
  • 日本幕府政體與英國相似,為何明治維新卻效仿德國?
    「但是前行的人們還需要留心:要知道,春天的老路依然充滿了泥濘……」這是《平凡的世界》中改革後作者說的一句話。 而那條前行的泥濘的道路,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改革的艱辛。什麼是改革?改革是在大時代浪潮中人的思想得到的變化,改革並不是改變我們的物質世界,他真正的意義,便是改變人。
  • 日本臭名昭著的明治九元老都有誰?
    雖然日本天皇在近代日本歷史進程中,扮演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尤其是在侵略鄰國中罪惡昭彰,但是具體執行侵略的卻仍大有人在。這就是近代最為臭名昭著的——明治九元老,即日本明治維新後把持政權的九個寡頭政治家。期活動時間為1892年到1940年。是1892-1940年間日本天皇重要國務的最高諮詢者。
  • 明治維新後日本曾強推「普通話」,為何仍被關西方言打敗?
    02 推廣「共通語」前面說了,日本方言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分藩治理,國家分為大大小小的藩國,彼此之間只是名義上效忠於天皇,並受到將軍的管制,實際的本地事物還是自己治理。圖/明治維新於是當時的政府提出了「方言矯正」、「推廣普通話」、「言文一致」等口號,要廢除方言,將東京話認定為國家通用的語言。
  • 明治維新中,日本非常重視教育,那麼他們是怎麼做的?
    那麼日本明治維新中,對於教育的改革是如何做得?1871年明治政府設立了文部省,統管文化教育事業。第二年文省部就出臺了教育改革法令《學制》,開始了有綱領有計劃的教育改革。其實這個法令還是比較全面地,包含了初級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以及女子教育。
  • 明治精神再理解
    明治時代,日本歷史實現了近代化轉型,向世界展示了好學進取的民族形象、審慎教養的文明精神、唯美如詩的典禮儀式,如何真正理解明治時代精神,是一個並不過時的話題。福澤諭吉(1835~1901年),明治維新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日本著名私立大學慶應大學的創立者。
  • 日本明治時期女性茶道教育為什麼興起?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茶之一道,於我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於周邊諸國亦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尤以日本最得精髓。不過飲茶者素來以男子居多,然而日本明治時期女性茶道教育為什麼興起?因而日本茶道除卻物質享受以外,通過茶會、茶禮等還能夠陶冶情操、培養道德觀念。由此便形成了日本人對於茶道的熱衷。
  • 19世紀,日本明治維新——明治政府引進科技教育,影響空前絕後!
    網絡配圖值得提的是,日本在明治時期之前就允許私人辦學。1882年成立的早稻田大學是一所很有代表性的私立大學。網絡配圖而這一切僅發生在明治維新後的30年時間裡,這不能不歸功於當時明治政府對發展教育的明智決策。顯然,這種教育政策對後來日本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難以估量的促進作用。